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6020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 研 报 告区某某局调研组企业是我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总结我区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掌握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制定和贯彻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措施,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近期我们以“进一步提升全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主题,对我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我们采取答卷、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1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7家民营企业,调研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科技创新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企业的建议等。通过调研,我们总结了一些创新的成效与经验,发现了一些

2、存在问题,并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一、成效与经验一是政府引导创建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我区作为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全力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工作的政策措施;区委、区政府每年都对科技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区人大、政协也就科技工作进行研讨、视察、审议;科技三项经费按比例增长,2006年xx万元,2007年度已达到xx万元;对企业加大了政府支持力度,从政策、信息、上级资金申请等多方面给予扶持,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调查显示,共有33.5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得到过政府资金资助,其中xx

3、等公司的科研项目,先后被列入省、市级科研计划,获上级专项拨款。同时由政府科技职能部门建立的科技服务机构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某某局建立的“某某市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心,并连续几年通过资格认定;承担的“xx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列入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这对于中心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某某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专利服务机构,被全国企业知识产权委员会推介为全国第一批85家知识产权顾问单位之一。依托xx公司和某某xx研发中心建立的“x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入省级研发中心管理行列;“中心”针对全区产业面临的共性技术热点、难点,开发了多项行业关键性的共用技术,并初步

4、实现了业内关键高新技术共享。二是“产、学、研”合作结成了科技经济有效结合的纽带经常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活动的企业占46.6%,不定期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活动的企业占30.7,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7.3%。大部分企业认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技术创新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有80%以上的企业把“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产、学、研”合作大大拓宽了技术创新的源头,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被企业充分认识。目前“产、学、研”联合已逐步成为我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2006年和2007年,我区分别与xx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展了两次大规模高端培训。资料显

5、示,我区29家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都已经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的科技合作关系,共建成了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宝力公司多年来与国内著名xx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多家科研机构成为公司可靠的合作伙伴和研发中心。2005年11月,与xx院共同完成的“xx”项目获得了xx省 科技进步奖二 等奖;2006年公司与科研机构联合承担了xx方面x项国家攻关计划。xx公司与xx科学研究院签订了长达十年的技术转让合同。xxx集团聘请中科院院xx、xx化工研究所所长xx等6名高级人才担任长年技术顾问。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到目前我区获省级高新技术企

6、业称号的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行业竞争的排头兵。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36项,几年来我区企业共承担了4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3项国家重点技术创新基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8项xx省“十五”攻关计划项目,市级项目15项,并在我区特色产业领域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占所有产品销售的比例不断上升。另外我区高新技术企业也成为了信息技术的示范点。信息化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开始承担经省科技厅认定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xx公司应用EDZ软件,使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了20

7、-40%,设计周期缩短了50-70%,产品报价周期缩短了60%,产品供货周期缩短了30%。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先行者。四是科技创业培育了一批真才实干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干的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成长了起来。目前我区共拥有各级各类人才总量达1.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600名。在创新过程中,一大批极具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成长了起来,调查显示,高新技术企业有中75.5%的负责人具有了解自己企业及业务的深度专业知识,具有创造和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及冒险精神,有56.4的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成果与领导者业绩有直接关

8、系。在我区企业家中,xx公司的总工程师xx、xx公司的xx、xx公司的xx, 都是专家型企业家代表。五是自主创新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三年来,全区企业重点围绕xx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形成了一批科技成果,共有17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 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 项。“十五”期间,全区专利申请达667项,授权338项,万人拥有专利达到近20项x。200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申请专利近百项,多项产品取代了美、日同行业产品。调查显示,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全区29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已占82.1%,企业对知识产权

9、的开发与保护力度有了新的提高。省高新技术企业xx公司先后获得了33项自主知识产权,多项产品技术占据了xx制品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制高点,并相继被评为xx省高科技产品,2007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的产销占公司产销总量的88%。二、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和总体水平均有很大提高,政府部门的职能在转变,服务效能在提升。但是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加快做大做强,目前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1、科技创新意识的不完备直接影响着创新战略的推进。科技创新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新型工

10、业化的实施,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事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长治久安,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还存在着科技创新意识不完备的问题,并正阻碍着企业创新步伐的推进,导致企业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能创新。一是存在“创新就是引进”的观念。认为搞自主创新就是依赖引进、模仿去创新。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特的原始创新,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难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部分小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调查显示,全区的专利拥有量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占其中的四分之三左右。部分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

11、产的意识认识不足,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视,导致企业间专利工作开展不平衡、专利工作不到位,科技成果不能够得到专利权有效的保护。三是自主创新的信心不很足。由于技术创新本身存在的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往往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举棋不定,错失发展良机。2、科技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调研中发现,我区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依然不足。政府投入方面,某某区2006年和2007年的科技三项费用分别是xx万元、xx万元。企业投入方面,投入规模偏小、结构不佳。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一个健康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应在5以上,而20

12、07年,全区2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研发投入8亿元左右,占同期销售收入比重为2.6 %,低于5%的国家标准,更低于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而企业注重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忽视技术、人才等无形科技资产投入的倾向依然存在。3、创新机制的欠缺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科技服务体系力量相对薄弱。我区目前共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孵化器、科技评估机构等科技开发服务机构不足10家,这些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提供的专业化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此次调查中,企业对我区现有服务机构的服务满意率较低,认为当前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服务能力有限、体系不健全、服务品种少、服务效率

13、低、面向企业宣传不够等等。同时缺乏为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专业化服务的鼓励政策。我区尚无针对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企业专利战略与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中的经费与成本管理、人才引进与激励、开发项目控制与评估、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服务等税收减免和政府拨款支持的相关政策。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环境方面,在最新科技信息的来源、高素质科技人员的大量储备、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半数以上的企业表示没有稳定、全面的科技创新信息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我区60%以上的科技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缺乏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我区企业还缺乏

14、对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将近半数的企业感觉缺乏对最新高新技术产品及工艺的详尽了解,技术开发和市场变化及科技发展趋势存在脱节现象;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欠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依赖性过强,表现为对科研院所尚不能投入市场的高新技术成果没有消化能力,导致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降低了亲和力和有效的合作能力,很难形成紧密而稳定的技术开发“利益共同体”。三、对策和思考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面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态势,我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科技是最先进的生产力,创新是最首要的推

15、动力;没有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就没有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随着我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区应该明确把“建设创新型某某”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战略,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产业来克服资源环境的约束,拓展结构调整的空间,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靠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力争通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某某成为创新活动广泛、创新体制灵活、创业环境优良、成果转化便捷、服务体系完备、对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具有明显吸引力的创新型城区。(一)必须注重政府政策引导,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1、依靠政

16、策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政府要通过创新政策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生态,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在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企业科技创新底数,研究政府发挥政策引导、规范作用的着力点,制定完备的政策系列,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将政策公平、稳妥地落实到企业,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增强政府激励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和推进作用。2、加大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目前全区科技服务体系力量相对薄弱。我区目前共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

17、平台、科技产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等服务机构不足10家,这些机构目前尚处于创业的初期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提供的专业化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需要进一步的扶持。要制定具体的专业化服务的鼓励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企业专利战略与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中的经费与成本管理、人才引进与激励、开发项目控制与评估、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方面制定税收减免和政府拨款支持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切实解决当前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如服务手段单一、服务项目缺乏、服务效率不高、专业人员缺乏等等。(二)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多渠道投资的科技投入

18、体系。科技创新的特点是延期收益,讲究“欲取之必先予之”,根本还在于研发投入。要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1、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风险投资和社会资金投入的良好机制。结合我区科技工作特点和特色产业的现状,建立政府科技创新引导资金,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强企业科技工作为重点,建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机制。2、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手段、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约束激励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3、政府牵线搭桥,定期举办支持科技创新的

19、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合作。政府不但对金融部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贷款予以贴息、减少贷款风险,还应对表现好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4、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完善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扩充担保本金,创新担保方式,提高运转效率,加速形成公平、便捷、安全、高效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财税政策支持的力度,科技、财税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充分运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三)必须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科研成果的转化是科研与产业化生产相

20、结合的关键环节。要注意围绕我区以橡胶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培植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积极构建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群,力争在工程橡胶产业领域扶持一批自主创新特征鲜明、在产业颇具带动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1、要把握住市场规律,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努力协调研发、生产和市场的相互关系,实现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向创新要质量、要效益、要发展。使企业创新活动步入一个“以市场引领创新,以创新羸占市场”的良性互动的佳境。2、要发展我区的科技中介机构,强化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并通

21、过认定资质、委托任务等方式扶持他们发展。3、要进一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利益不受侵犯,保证科研成果依照法律法规顺利完成产业转化,以及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健康发展的法律性手段。要确保全区每一家企业都能够拥有一批有独立自主产权的拳头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独领一方市场,营造出良好的公平竞争氛围。为此,要继续发挥好某某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优势,切实开展好专利服务,确保某某区专利工作在全省的领先位置。4、要积极整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途径提高成果转化水平。要抓住有利时机,敢于和善于获取国内和国外行业的核心技术,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条件的企

22、业应该敢于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是以市场为目标的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只有成为行业技术标准中的组成部分,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四)必须建立高素质创新人才团队,构筑人才高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作为我区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将重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等对待。1、积极引进、培养我区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多渠道、大面积地培训技术工人,大力选拔任用高级技工和技师,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以尽快改善目前企业人才短缺、结构不优的状况。2、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优越的薪酬、周到的生活福利待遇等具体措施。有计划地逐年安排好工

23、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考察提高和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持久不断地提高全区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逐步完善以业绩考核为主体的人才科学评价体系,实行与贡献、成果、效益挂钩“论功行赏”。3、执行科技进步奖励,召开全区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表彰奖励大会,对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表彰奖励,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最大限度地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开展“企业创新与发展”企业家系列培训。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建立面向未来的战略思维,使企业家具有战略性的思维能力、坚定的创新动机、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独立性、强烈的冒险意识;提升企业家对国家逐渐变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分析

24、和预测能力,消除经营思想上的“盲点效应”,建立明确的战略思维并使之成为企业持久而有活力的机制保障,防止企业在“二次创业”中犯短期行为与战略随机性、方向性错误。(五)必须改进“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平台。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成为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和研发成果应用的主体。当前,我区企业整体上创新能力还不足,迫切需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供坚实的成果支撑。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先进科技、人才资源,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与协作,以我为主,借助外力,为我所用,走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路子。要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不同的“产、学、研”合

25、作方式,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投入的主体、风险承担的主体、进行总体产品和技术方案设计的主体、经济收益获得的主体。同时,要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培育自己的研发能力,真正吸纳企业外的研发资源。要大力协助企业组建专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重点企业要求都必须成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研究所,这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能力和吸纳能力。以下是赠送资料劳动合同,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劳动合同 一、双方在签订本合同前,应认真阅读本合同书。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二、本合同必须由用人单位(甲方)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和职工(乙方)亲自签章,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或者劳动合同

26、专用章)方为有效。三、本合同中的空栏,由双方协商确定后填写,并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需填写的空栏,划上“”。四、工时制度分为标准工时、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三种。实行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应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五、本合同的未尽事宜,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的附件,与本合同一并履行。六、本合同必须认真填写,字迹清楚、文字简练、准确,并不得擅自涂改。七、本合同(含附件)签订后,甲乙双方各保管一份备查。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职工): 名称: 姓名: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号码: 地址: 现住址: 经济类型: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及省的有关

27、规定,甲乙双方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本合同。一、合同期限(一)合同期限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本合同期限:1、有固定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2、无固定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本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止。(二)试用期限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试用期期限(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1、无试用期。2、试用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其中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

28、;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二、工作内容(一)乙方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部门、工种或职务)为 (二)乙方的工作任务或职责是 (三)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按变更本合同办理,双方签章确认的协议或通知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四)如甲方派乙方到外单位工作,应签订补充协议。三、工作时间(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1、标准工时制,即每日工作 小时,每周工作 天,每周至少休息一天。2、不定时工作制,即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以 为周期,总工时 小时的综合

29、计算工时工作制。(二)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除(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最长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四,工资待遇(一)乙方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按下列第( )种形式执行,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乙方试用期工资 元月;试用期满工资 元月(元日)。2、其他形式:。(二)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三)甲方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调整乙方工资,乙方在六十日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四)甲方每月 日发放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提前到最近的工作日支

30、付。(五)甲方依法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一)任何一方要求变更本合同的有关内容,都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二)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本合同,并办理变更本合同的手续。九、本合同的解除(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由甲方解除本合同的,应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二)属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单方解除本合同:1、试用期内证明乙方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乙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5、甲方歇业、停业、濒临破产处于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

31、况发生严重困难的;6、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本合同约定的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7、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8、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本合同达成协议的;9、本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出现的。甲方按照第5、6、7、8、9项规定解除本合同的,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乙方,并按规定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其中按第6项解除本合同并符合有关规定的还需支付乙方医疗补助费。(三)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但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

32、;2、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甲方不按本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的;4、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甲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乙方身体健康的。(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解除本合同:1、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2、乙方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五)解除本合同后,甲乙双方在七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有关手续。十、本合同的终止本合同期满或甲乙双方约定的本合同终止条件出现,本合同即行终止。本合同期满前一个月,甲方应向乙方提出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的书面意向,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或盖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20 年 月 日 20 年 月 日鉴证机构(盖章):鉴证人:鉴证日期:20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