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6106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R&D:韩国案例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刺激企业&D:韩国案例研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动私人企业的RD活动,许多发展中国家为此采用了一些似乎有效的政策工具,例如政府补贴、刺激、优惠贷款、政府采购等等,以扶持企业于RD。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些政策没有取得多大效果。很少有公司响应政府号召,因为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需求,诸如技术积累、应用和扩散这样的创新活动并不受工业界的青睐。发展中国家的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难道大多数厂商就真的不愿意冒点风险投资于RD,从而改进产品、降低,仅仅因为它们仍然能够赚取可观的利润?一些传统理论似乎可

2、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这种情况,kim从三个方面建构他的创新政策体系:需求方、供给方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他特别强调保持三者平衡对创新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在谈到需求方的时候,kim认为,除非在体制下,公司真正意识到产品或工艺创新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否则它们不会投资于RD,因为这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kim并且指出,旨在增强市场竞争的产业政策和政府采购一样,是有效促进技术需求的政策。但是,kim的模型仅仅揭示了若干要素对创新政策发挥效用的重要性,并没有回答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的潜在技术需求问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模型中得到一些启发:创新政策不仅仅要针对技术供给、还必须针对技术需求

3、,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私人部门则是主要的技术需求方。此外,Najmadadi和Lall曾指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与生产部门的有效联系,Dodgson也强调,在东亚,缺少中介机构以提高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回顾这些有关创新政策的论述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者都强调,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供应方和需求方本身,是发展中国家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影响创新政策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即使在技术发展的初期也是如此。事实却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初期几乎不存在技术需求,所谓增进联系不可能被纳入政策的考虑范围,缺乏足够的技术需求,旨在加强联系的政策根本没有意义,而技术供应则由于政府的有

4、效组织而存在。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首要责任,是刺激企业的技术需求。根据有学者提出的政府干预私人企业的活动的理论,政府最重要的任务是,设计有效的政策工具,引导国内企业把视为企业长期生存的关键要素。首要一步,则是细致考察一国的总体经济情况和商业。根据以往创新政策失效的教训,我们以为建立一个创新政策赖于发挥作用的环境十分重要,这个环境以产业界为核心,包括市场竞争程度、技术水平。国内市场容量、工业和贸易政策倾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证明了商业环境对于刺激技术需求的重要性,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旨在刺激国内技术需求的政策措施,细致分析了韩国政府RD支出的作用,并根据有关数据,讨论了政府与私人部门RD支出的关系

5、。一、  创新政策的先决条件1发展中国家技术需求的特点首先,我们定义几个关键概念。简单地说,技术需求指的是公司占有新技术、诀窍、工艺设备的所有活动,它可以通过购买、技术许可、人员培训、邀请顾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供给可以被定义为生产和提供生产者所需要的技术和技术资源,例如资源、设备、信息等的活动。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需求和供给的模式,总的来说,在发达国家,大多数科技工作由私人部门承担,政府主要从事那些耗资巨大、外部性较强的研究项目。发展中国家正好相反,它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政府在所有领域都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所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的投资份额远远低于

6、发达国家,这说明在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对技术的需求远远没有被刺激起来,政府旨在发展经济的计划和措施往往使得技术供给大大超过技术需求。事实说明,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期,技术需求不大容易被刺激起来,这是因为在政府主导工业化的格局下,政府总是倾向于将资源用于加强技术供给,例如培训人力资源,扶持基础研究,以及建立研究机构等等。一般来说,这类政府行为很难在短期刺激国内私人企业的技术需求,除非供给逐步积累到一个相当的水平,并且市场环境也适合,技术需求才会被激活。  我们假设技术需求是国家技术水平、政府RD支出、以及一些市场因素的函数,技术供给则决定于国家投资规模。在工业化初期,技术需

7、求停留在一个较技术供给为低的水平。图1显示了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之间随时间而变的缺口,它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实际情况,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发生变化,如上图所示,在T1之前,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的数量均微不足道。需求/供给如果政府从T1时点开始投资,S(T)曲线显示了技术供给随投资增加而增加的情况,但是,在T2之前,这并没有立即促使企业的技术需求,T2时,市场环境基本完善,企业才开始产生技术需求。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  T1、T2之间的情况,在刺激私人部门的技术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随着国家技术能力逐步增强,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如上图曲线所示变化,最后相交于E点,此时,

8、对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的投资是均衡的,经济体初步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私人部门的RD投资规模才趋于优化。从发展中国家技术需求的这些特点来看,企业的技术需求并不直接起源于政府RD供给的积累。政府的确能够提供人力资源和信息,帮助公司获得多种技术资源,但是,除非公司自己愿意,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式推动公司的RD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供给多于技术需求,因为只要政策决策者愿意投资于RD,前者总能通过政府推动的投资政策得以实现。有必要指出的是,通过有效的措施积累起来的技术供给最终唤起了技术需求,为此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工业化初期,必须持续投资于RD,这是刺激私人企业开展RD的必要前提。除了政府的技术供

9、给政策外,市场环境也逐步成熟,例如价格机制趋于完善,从而提供了刺激技术需求的合适条件,事实上,正是市场迫使公司认识到R&D对于公司保持长久竞争力的重要性。2决定技术需求的要素我们从技术需求的角度,尝试分析发展中国家市场环境的特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面对下面两个难题“:价格机制失灵和市场缺乏活力,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有效配置资源的最重要手段,也是在生产者中间公平分配利润、保证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这就意味着,在充分获取信息和无交易成本的假设下,一个产品只能有唯一价格,在竞争条件下,所有产品都以最低价格参与交易,出最低价的人拿走所有的收益直到出现更低的价格,赢者通吃,这样的市场是最有效

10、率的。这就迫使企业采取各种方法降低成本,即使在政府没有支持的情况下也必须如此,如果公司觉得没有必要降低成本,只能说明价格机制并未发挥作用,而这恰恰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实情况,这些国家的市场竞争不是围绕价格进行,而是由一些非经济的因素,譬如说、种族和所决定,一个企业如果可以通过价格以外的一些因素保持自己市场地位的话,它就不会有动力去从事RD,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个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RD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市场缺乏活力和机会,这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供需关系没有随着质量和数量而变,即使不改进产品,公司仍然可以获得利润。生产者没有必要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市场细分,但实际上这些因素是非常有助于推

11、动企业变革和发展的。这个封闭的、沉闷的市场可以说是失灵的价格机制的必然结果,也许还是对国内市场过分保护政策的产物,在进口替代的口号下,限制进口的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比比皆是。发展中国家有它们独特的、内生的特性,那些在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却达不到同样效果,这就启发了我们,在针对一个特定情况选择政策工具时,一定要恰当的分析所有相关要素。正如上面已经讨论过的,创新政策尤其是刺激机制的效果,严重依赖于国家既定的经济环境,包括价格机制、市场结构,风险来源等等。概括而言,我们可以把政府支持私人企业投资RD的政策分为两大类: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直接手段是指那些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达到降低成本、

12、帮助企业取得成本领先优势效果,而无论企业RD项目本身能否成功的政策措施,所以,直接方式与企业是否愿意投资RD有关,反过来则刺激了企业的技术需求。直接手段包括政府补贴、降低税负和支持,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经常使用的手段,因为效果快捷。但是,在价格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价格不是由供需而是由市场以外的其他一些因素所决定的情况下,在政府RD支持下获得的成本优势,并不一定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间接手段,它们并不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在RD投资风险较大例如存在不稳定的原、最终产品和资本市场时尤为有效,间接手段主要与技术供给以及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联系有关,例如政府采购、技术担保、人力资源培训,都可用来减少RD投

13、资风险,一般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支持私人企业投资于RD。所以,要弄清刺激RD的市场环境因素,我们不仅要分析最终产品市场和市场竞争的机制,还必须分析原材料、设备和资本市场。与创新政策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价格机制:竞争的程度和类型;市场容量;风险因素;工业化阶段;技术发展目标。上面这些因素中,价格机制最为关键,如果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运作,公司将没有动力投资于RD,以降低成本和细分市场。如果非价格因素侵入经济体,政府必须在引入支持私人企业  RD投资的政策工具之前首先建立起价格机制,必须促进信息流动,通过制定规则保护公平竞争。另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因素是市场竞争的类型和程

14、度,对于一个垄断市场来说,直接手段较间接手段更为有效,政府直接支持有助于抵消垄断对资源低效配置的影响,直接干涉价格和成本使边际成本曲线外移,从而降低价格,增加产出。但是,垄断在总体上来说抑制了私人部门投资RD的积极性,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努力建设更具竞争、而非垄断的市场的原因。风险因素也值得政策制定者认真考虑,政策有效性受风险披露程度的影响,如果产品或原材料市场由于供需冲突而混乱,政府必须竭尽全力采取所有间接措施以减少RD的风险。除上述提到的以外,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前,还必须考虑一些反映特定经济环境的因素。例如韩国,无论原材料市场,还是最终产品市场,都容易受国外供需冲突的影响,而由于国内

15、市场狭小,以及对日本和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市场的不稳定性就更加明显。但尽管如此,韩国还是成功地建立起直接的政策工具,这个成功归功于大多数战略产业将它们的产品出口到国外,部分摆脱了国内市场的影响。对于那些出口企业来说,政府的优惠贷款和国外贷款担保减少了它们从事投资、原材料进口、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风险,也大大缓解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尽管国内价格机制并不完善,政府仍然通过直接补贴、贷款和投资以及干预资本市场等手段,使其创新政策行之有效。二、  韩国公共私人  RD支出刺激私人企业投资于RD的确不是件轻松的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因为很少公司愿意在一个

16、缺乏竞争,创新对于生存来说并非至关重要的市场里从事创新活动,韩国就是一例,即使在从  1962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以后,公司也并不情愿在本土投资于对它们发展十分重要的制造设备和人力资源,而总是通过交钥匙工程和资本输入从国外获得所需技术。但支持和保护政策却巩固了大公司的地位,它们不仅不需要通过投资于  RD、提升产品等级就可以保持垄断地位,而且利用国内工资水平较低的条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因此,即使那些可以获得政府的RD资金资助的大公司也更愿意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另一个影响公司RD的重要因素就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投资

17、主要流向房地产业,而不是制造业,这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不仅仅大公司、中小企业也深受通货膨胀之苦,由于经济动荡、资金短缺,这些小公司甚至无法考虑RD,而又可能考虑那些对他们生存至关重要的问题,诸如销售,国内市场变动频繁的供需和求贷无门也使他们无力去为将来打算。通货膨胀和变动频繁的国内市场削减了工业界投资RD的兴趣,扭曲了资源配置,在很难获得资金的情况下则更是如此。所以说,韩国的市场环境并不适合刺激国内的RD投资,但这种状况正在扭转。我们尝试分析一下韩国公共和私人部门的RD投资变动趋势,表1显示了在韩国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和私人部门RD投资的数据,从1962年第一个五

18、年计划开始执行到1976年,一直低于部门RD支出,但是,随着政府RD支出增加,私人部门RD支出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也逐渐提升,从1982年起开始明显的高于政府支出。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描绘一下公共和私人部门的RD支出的变动轨迹,首先,代表企业技术需求的私人部门的RD支出在工业化初期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政府在一定时期持续地投资于RD国家技术能力得以提升,最终得到私人部门的响应。随着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供给和需求相应增加,如图2所示,在1976年以前,私人部门的RD投资低于公共部门的RD投资,从1982年开始,私人RD投资开始超出公共RD投资,根据这个趋势,我们可以断定,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私人RD投资因公共RD投资而产生,换句话说,私人部门对公共支出的弹性并不为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