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6302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小学生作业创新设计 一、 作业创新设计的意义 小学生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然而,有调查表明:小学生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六个方面的质量问题: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

2、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三是渗透不广,将单一学科和其它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矿藏不去采掘,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各学科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六是形式不活,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调的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现在小学生的各学科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

3、,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 提高,导致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学科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际上,“小学生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广阔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帮助学生沟通学科和生活的联系。 所以,我提出了学生作业创新设计这一想法,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科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二、作业设计应做到 (1)改善作业形式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机械化的事情,人们往往容

4、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2)优化作业内容 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要突出各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变作业要求 作业要针对学生能力、兴趣的差异,分层布置,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1)作业量的分层要求。 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 3)提倡自主选择作业。 4)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值要高。 5)综合应用能力适时设计。 变换作业评价 作业的评价,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

5、综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逐步实现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三、通过作业设计,实现作业上的四种转变:形式单一转变为丰富多彩;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思维空间狭窄转变为思维开阔深刻;内容机械抽象转变为生动活泼。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与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潜能,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作业创新设计的目的: 1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 2减轻学生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 3提高学生家长的支持率。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促使作业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