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6526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思考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2017年8月30日,主要内容,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2.中外工程教育改革经验比较3.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4.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5.新工科的教师发展与评价6.我校的新工科建设与发展,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新工科建设应以理念的率先变革带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新工科更加强调积极应对变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根本挑战在于探索不断变化的未知。新工科更加强调主动塑造世界;新工科应走出“适应社会”的观念局限,主动肩负起造福人类、塑造未来的使命责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读,1)理念新:应对变化,塑造未来,2)要求新

2、: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3)途径新:既要继承创新,又要交叉融合等,B、交叉融合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基于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相融合(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等。C、协调与共享以协调推动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通过协调工程教育多利益主体关系,形成了高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逐步突破制约工程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壁垒、资源壁垒、区域壁垒等。,“新工科”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已经组织高校进行了深入研讨,2017年后就形成“天大行动”、“复旦共识”和“北京指南”,是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

3、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性,新工科的特征,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新工科建设的改革路径,新工科建设的目标,2.中外工程教育改革经验比较,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在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是指,

4、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OBE强调如下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成果导向教育三角形框架,一个核心目标:所有学生都要达成顶峰成果两个重要条件:描绘成果蓝图,确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的能力结构 创设成功环境,为学生达成预期成果提供适宜条件和机会三个关键前提:所有学生均能通过学习达成预期成果,但不一定同时和通过相同途径、采用同样方式成功是成功之母,学习的成

5、功会促进更成功的学习学校要对学生成功学习负责,学校掌握着成功的条件与机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成功学习四个实施原则:清楚聚焦、扩大机会、提高期待、反向设计五个实施要点:确定学习成果、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策略、自我参照评价、逐级达到顶峰,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考虑到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要实现如下三个转变。1)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传统的工程教育是学科导向的,它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教育模式倾向于解决确定的、线性的、静止封闭问题的科学模式,知识结构强调

6、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是目标导向的,它遵循的是反向设计的原则,其“反向”是相对于传统工程教育的“正向”而言的。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的,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2)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质量管理处于监控的初级阶段,初步具备了监督、调控功能,但缺乏改进功能。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具备“闭环”特征,即通过监督功能发现偏差,通过调控功能纠正这些偏差,再通过改进功能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对系统进行改进。也就是说,这三个功能是首尾搭接,互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从而实现如下

7、功能: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以保障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以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其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3)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3.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2016年“两会”中指出,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很广泛,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第一产业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和发展等。,新经济,1)互联网深刻改变各行各业BAT(百度、阿里、腾讯)的创新活

8、力,技术、思维、模式的变革;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整合,提升传统工科的内涵;2)制造业智能化趋势方兴未艾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工厂的兴起;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产业等;,我国新经济的时代特征,3)“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厚植新经济发展沃土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加快整合草根创业更加有效4)新经济不局限于某几个行业经济发展总在推陈出新,传统行业也能产生新经济新经济是跨行业、跨领域的,必须打破产业和体制格局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经济对工程教育的要求,4.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

9、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1)借鉴CDIO体系,改造现有的实践场所,以满足集成化学习的需求 改进后的实践场所能提供现代化的工具由学生自我管理、方

10、便课外使用,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实践场所的类型可以包括校内实验室、讨论室、设计室、资源室和学习工厂以及校外的企业车间、工程实践中心等。2)借鉴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螺旋进行 以产品“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建立从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再到探究学习的教学链条,把设计活动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使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3)充分发挥工程教育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行业协同等方面的优势 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的创新创业平台。4)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建设和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

11、式,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5.新工科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根据学校使命与特点,制定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新标准,调整教师职位提升与奖酬机制,使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三者取得某种平衡深入改革本科教学,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小组工作与合作学习,努力把科研与教学结合好,使之相辅相成更多地用各种灵活的方法聘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教学、指导学生设立优秀教学奖,给在工程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出色的教师以各类荣誉奖与企业建立持久而有效的合作机制,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与工业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以美国工程教育的主要措施为例,6.我校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基于校企合作

12、成立组织机构,应用型大学建设思路,2014.06.11,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训练,构建研究课题库,产业第一线问题、行业共性问题、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分解、整合,应用研究课题库,组建“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具有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双结构型师资队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为产业解决问题,为产业培养人才,学校未来的新工科建设与发展,重要工作,“3突出”行动,“4强化”行动,“4完善”行动,新工科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是相同理念的不同表达服务地方经济、促进行(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立德树人赋予高等学校教职员工们师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任何人都不能逃避让大学生、研究生更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才华是我们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全面重视学校的专业建设,面向行业形成我校特有的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大讨论成果的转化,确实落实各个二级学院的四个方案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1个工作计划全面完成特色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并实现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