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发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6668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自主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自主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自主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自主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主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主发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自主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发展 作者:无 发布日期:XX年x月x日 查看: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自主性的人成了学校教育的目标,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爱学习,这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的一个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有价值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开放式教学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丰富活动,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刻的体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多种多样,但是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仍具有他们的共性,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他们的不随意注意特点,逐步引导其向随意注意发展。我们

2、可从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情境,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每个学生有充分的自由,使其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得到发展,这使得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教育目的。“开放型”的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教育改革的要求,因为它的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

3、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每位小朋友都有好奇的天性,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加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特别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也主要是如何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民主,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语与学生展开探讨,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

4、法”时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有了6颗糖和5个小朋友,你们说怎样把这些糖分给这些小朋友才算公平呢?”有的同学先想到的是平均分,但有的同学说平均分手还有剩下的怎么办呢?怎样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时我就揭示本节课的内容。可见这种教法非常巧妙地创设了开放性的引入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不同想法中自觉地进入新知的探索。 新的教育历年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才敢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语言和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作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这样学生才对教师有感情,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用试试看,你能行,回

5、答得真好等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大胆创新,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提供“开放型”的实践活动,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的解决,也就是教师给学生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要求规律,掌握知识。 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这种简单化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到学习过程中去,外部的操作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对促进知识内容有着特殊的功能。 教材中的情景图、习题设置,都可以让学生以他们的眼光从

6、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理解、去思考、去探究。有好的教材作基础,作为教师更应该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内容,作好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作用。我在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并解决数的排列组织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方、小华、小文被选为班干部,现在要他们担任班长、中队长、学习委员有几种不同的分工方法?请你们排一排。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设开放性的练习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一、二年级实验教材的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不仅重视数学知识的结构,更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例题,巧妙设计开放习题,才能使教材的知识结构不断同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能更好地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能更好地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