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6760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材料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

3、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尽可能频繁开窗,增进居住空间的空气流动。 如果戴口罩,必须正确使用和处置,以确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确使用口罩增加传播风险。正确做法: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

4、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置。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到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药物预防 3、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

5、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预防: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不要让孩子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4、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预防: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6、 流感与普通感有着区别。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预防措施有: 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 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 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

7、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 防治措施: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接触风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 发现病人后应隔离至出疹后天。 7、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隔离患者。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