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文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来。比如“最大份炒饭”“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还有“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等。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写一篇800字以上文章。我们如何面对“最”文化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来。既有传递正能量的“最美”,也有颇具调侃意味的“最萌身高差”“最牛辞职信”,近日被热炒的则是“最大份炒饭”和“最小诗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过量的信息包围着。不管什么信息,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非得有个响亮的名头不可,因此很多人、物、事因为某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便被网民随意安上了“最”的标签。“最美”“最牛”“最萌”等最初就是这样在各路
2、网民的围观下产生的。很多人、物、事被贴上“最”字标签,本是网民的无心为之,但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却让人见识了“最”文化的强大“吸睛”功能。因此,一些人为了功利性目的,开始利用炒作、造假、包装等各种手段,人为地制造出各种“最”来,“最”文化也更加流行起来。比如,除了“最大份炒饭”,仅餐饮界,近年来就相继出现了“最大辣椒炒肉”“最大剁椒鱼头”“最大南瓜饼”“最大年糕”。此外,诸如“最大规模的孕妇瑜伽课”“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最多人同时打麻将”“最多人跳广场舞”等别开生面的纪录也相继诞生。稍加审视一下这些依靠人力或者简单重复创造的“最”便可发现,它们往往直白地显现着商业意图和宣传目的,背后大多由企业
3、策划、包装,甚至不乏地方政府的影子。这些“最”的创造,论可操作性,可以简单速成,一旦找到噱头,参与者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只要人多、砸钱,短时期就能搞定。最后再看效果,总能吸引大量眼球。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最好”“最大”“最牛”恐怕是极少的,总是宣称自己“最”的,如果不是在无知地卖萌,就是在故意吹牛。而从审美上看,一些人之所以喜欢给一些东西贴上“最”标签,其实是单薄的想象力和乏善可陈的创造力在作怪。因此,作为旁观者,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最”文化,也就无须大惊小怪,明白其中的门道就行了。当然,“最”文化并非都是浮夸的。比如,作为企业,追
4、求产品质量最好,追求服务质量最优,追求最佳的生产工艺,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前述的“最”文化实质是贪图形式之美、声势之壮,而不管实际效益和影响如何,而后面的“最”文化,追求的则是效用上的“最完美”、路径上的“最适合”。如果任由前面那种浮夸的“最”文化流行,只会助涨社会的浮躁风气。而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社会要发展,则确实得有点后面那种踏实的“最”文化。遗憾的是,如今的媒体上,到处充斥着“最大份炒饭”之类的浮夸的“最”文化的新闻,缺少的是对“追求产品质量最好”等“最”文化的报道。媒体的煽风点火,为各种不知是真是假的“最牛”“最大”“最萌”提供了宣传的平台,而普通人的围观则进一步助推了这种浮夸的“
5、最”文化的流行。在这里,我们呼吁媒体,不要做炒作者的推手,而要做干事者的帮手。作为普通人,面对流行的“最”文化,则应该多点冷静思考,少点起哄围观。“最”文化前,尤需保持一份清醒有感于近年来各地对最大、最多、最高、最的盲目推崇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乱象,昨天有媒体刊文指出,此风背后是“最”文化的心理在作祟。“最”文化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何谓“最”文化?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追求将事物推至极致状态并以此为满足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当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如果追求的是形式主义、奢靡主义的东西,那就可能给社会带来负能量。比如说历史上有名的西晋时期石崇与王恺斗富,两个人比来斗去,无非就是在比谁最富有、最奢侈
6、,留给历史的只能是“徒增笑耳”。近年来,各地一度风行不问实际需要、盲目争建“最高”摩天大楼的风气,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心理在支配。更有甚者,追求“最大蛋糕”、“最大份炒饭”等毫无技术含量的“最大”,结果往往只会闹出笑话。其实质,就是贪图形式之美、声势之壮,而不管实际效益和影响如何。还有一种“最”文化另当别论。譬如说运营企业,“不求最大、只求最好”,就是一种科学健康的发展理念,比起那些由于片面扩张导致虚胖甚至虚脱者,这样的企业更容易基业长青,成长为“百年老店”;再譬如生产产品,不放过哪怕一点点瑕疵、务求把最完美的产品交给市场,就更容易创成知名品牌。手工时代瑞士工匠对钟表机芯质量的孜孜以求,海尔起步
7、之初挥锤怒砸不合格产品,就是人们熟知的典型案例。这种“最”文化,其实是在追求效用上的“最完美”、路径上的“最适合”。由此可见,“最”文化的两端,一端是求虚名,一端是重实效。一般来说,求名者得名、求实者得实是常识常理。但在某些特殊条件、环境下,求名者得了实、求实者两手空空的事情也不鲜见。比如说,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之地,大搞华而不实的“第一”、“之最”的官员,就可能平步青云,留下诸多烂摊子、后遗症,而有些说实话、干实事的官员却长期原地不动甚至被边缘化;在管理失序、诚信不彰的市场环境里,不少山寨产品大行其道、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而有些心无旁骛搞创新、拼质量的企业或产品反而被“逆淘汰”。这说明,要
8、把“最”文化导入正途,最大程度杜绝它的副作用,需要个体努力,也需要制度与环境给力。隋朝有个和尚叫智永,是王羲之的后人,书法也很了得,后人称赞其字“绚烂之至,反归疏淡”。借用这一说法,“最”文化前,尤为难得者是抱有一份清醒:对于华而不实的某些“绚烂”,理应保持警惕和抗拒;对于有益社会人心的“疏淡”,就要大力提倡和实践。谁最该保持这份“清醒”呢?个体当然首先要有这份自省、自觉,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让求实者有舞台、务虚者没市场。我们也要营造一个健康、理性的舆论环境,对那些形式主义的“最”文化人人喊打,使之不敢招摇过市、惑乱人心;对那些求真务实的“最”文化齐声点赞,使之扬眉吐
9、气、景从风行。至于娱乐界的某些“最”文化,只要它们不违背不公序良俗,那就任其娱乐大众吧。 “最美”人物为何出现“喷涌”?近期,媒体上“最美”人物不断出现,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感。“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还有“托举哥”、“凌志哥”,一时“美人”辈出,笼罩在道德状况上的阴霾仿佛瞬间消散。 在很大程度上,这应该归功于微博时代的传播。微博提供了每个人都参与传播过程的机会,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文字终端、拍照装置和在线互动设备,扩大了“日常生活事件化”的可能性。“最美”人物的“批量”出现,得益于此。 这些“最美”人物,都是在第一时间,以其突然状态下的行为直接打动网友,然后进入了媒体正式发布的环节。这与传
10、统上一个典型人物在亮相前,无不经过正式渠道的认可与“加工”,有着巨大的区别。正是这种直接呈现的方式,赋予了相应人物的行为一种自然、真实、平民化、无修饰的效果,从而更加引起人们的尊敬。 这种直接呈现的方式,还意味着传统的传播工具及正规的表彰制度不再具有主导性质,而变成一种“认可”机制,使相应人物的草根属性得以确立,赋予了相应人物“民间发现”、“民间主导”的色彩。这一色彩使“最美”人物更容易被民众视为“我们的英雄”,被更广泛地接受。 这些“最美”人物,大多是生死时刻做出了挽救他人生命的行为,也有的是在重大利益面前表现出不取无道的品格。但他们的行为属于,至少是被认为属于无彩排、无蓄意、无准备之下的自
11、然反应,也并未预料到其行为将被传播、颂扬的效果。他们既未刻意,也未预判行为能带来任何个人“好处”,而是出乎本真,发乎至善,完全的无表演、无利益。这是人们回应热烈的原因。 不过,生死关头固然是最能集中地表现社会人心的热忱或冷漠,因而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但日常生活的更多情景显然不是事关生死。一个社会里,人们相处时的热忱或冷漠更经常地表现为细小的情节,激发起小小的愉悦或不快。因此,生死时刻的“最美”人物在这里那里闪耀,虽然可作为一种安慰和倡导,恐怕并不足以表明社会的道德困境消失或者继续存在。 显然,“最美”人物的命名,不是得自于科学的比较。人们不是因为比较了许多同类行为,评定了一个最优,才去命名“最
12、美”人物。当然,从接受的角度来说,人们也并不在意“最美”的命名是否来自于比较、经得起比较,而在于肯定其人物行为价值上美善。就最初的发布而言,给予“最美”的称号不无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意味。这使得一些人担心“最美”称号越来越多,不仅有庸俗化的嫌疑,而且可以作为极端主义叙事的例证,与理性客观的认知背道而驰。不过,我以为大众文化的庸俗化或者标题党现象,既是其来有自,也未必足以影响到文化主流的理性客观。被微博“批发”出来的“最美”也好,“最牛”、“最帅”、“最冏”、“最雷人”也好,是大众文化一时的语言趣味,并非文化主流的真确认知。可怕的不是大众文化的趣味,而是对这种趣味有意的利用或者刻意的回避。(其来由自
13、:指事情的发生、发展有其来由,并非偶然。) 大众文化、大众心理被不同的人诠释,这是常见的。大众文化的某一种表现被甲种力量赞为人民意见,被乙种力量抨击为乌合之众;大众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又被甲种力量抨击为愚顽不化,被乙种力量引证为民众呼声。大众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在诠释者那里则只作合意的解释。大众文化本身就有化繁为简的标签化、符号化特性,“最美”、“最牛”云云,既是大众言说的策略,也是符号化标签化特性的表现,对它顶真或顶牛,本质上无意义,客观上只是借用而已。 我既看到了“最美”人物的涌现,也看到了恶手摧残幼女、七个月胎儿被强制引产、患者因无钱被救护车耽搁救治等人神共愤的现象。社会要扬善,因此需要承认
14、并传播“最美”人物的事迹,但倘若社会在鞭笞丑恶上受到阻碍,道德困境是不会改变的。日常生活的美好与丑恶并存,美好需要发现的眼睛,而丑恶往往是无须发现而奔来眼底。人们发现那么多“最美”,与其说可资证明道德境况的改善,不如说表达了改善道德境况的呼唤。 “最美现象”,挺起时代的道德脊梁从“最美妈妈”的惊世一举,“最美司机”的忍痛一刹,到“最美爸爸”的勇敢一跃,再到一座城市的集体向善,这些像蒲公英一样播散的“最美现象”,已经成为眼下杭州最美丽的“风景”。“最美”,蕴含着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期待,展示着历经风雨却从未懈怠的道德追求,为杭州,为浙江,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也为实现中国梦增添了道德力量。平凡与伟大
15、之间往往需要一座桥梁。美的种子源自民间草根,需要“慧眼敏思”去发现、培养、放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全力推动,为“最美现象”从“盆景”转化为“风景”提供了根本保障。千千万万颗“最美种子”生根开花离不开典型带动。草根之美原汁原味,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影响力。“最美现象”从“盆景”转化为“风景”是个动态过程,仍需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官方稿件,值得借鉴) 正确对待“最”文化(54分)“最”是表示最高级的词汇,是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的副词。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来,“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医生”等词汇随处可见,那么已经跨入“最”时代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最”文化呢?在地震
16、中舍己为人的学生、教师,在失火现场奔赴火海的消防员,在偏远大山中行走的乡村医生他们通常都被我们冠以“最美”的称号。那是因为他们向我们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人人都向往美好,所以在看到美好事物时,我们都希望它能长久如此,也希望自己美好。被称为“最美”一定就是最美的吗?2013年网上曝出“最美深圳女孩”喂乞讨老人吃饭的新闻,事后却被揭露为一起炒作事件。这样的“最美”令人寒心。“最大内存”“最快网速”走在马路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广告语,广告商们用“最”夸大自家产品的好处,我认为,这可以看成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商家应该以真实为基础,用诚信换取消费者的信赖,而不是滥用“最”文化吸引人们眼球。在“最”文化盛行的时代,影响其发展方向的因素之一便是人们对待“最”文化的态度。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美好的心态去看待“最”文化,抵制铜臭味的“最”,引领“最”文化走向“最美”之路,愿我们每个人都是“最”文化时代的“最美公民”。(有删减,整体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