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常识中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自然常识中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自然常识中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学自然常识中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奉贤区阳光外国语学校 吴耀辉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索研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几年来,我认真地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地钻研并掌握其精神实质,扎实地在自然教学中进行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 研究性学习就是上述研究的成果。它力求以素质教育立场和观点对以观察、实验等动手实践为主的自然课的结构环节和其功能作用,以及在每个结构环节中教师应该怎样
2、做,注意什么问题和学生可能有的反映做了一些论述。 学生研究性学习体现二个层次:1,学生通过研究,获得知识;2,学生对获得的知识继续研究,了解其有什么用。它不但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同时也符合自然学科自身的特点。它与具体每一节课结构环节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但对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认知活动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第一层次的结构环节应有以下几个部分: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亲自参与实践,获取第一手材料;集体交流研讨,归纳得出结论。 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决
3、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小学生易为内容新颖、方式方法独特、活动变化多样且变化激烈的事物所吸引,产生兴趣。因此,我们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就必须充分考虑、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自然学科内容广博、形式多样的特点,把激发兴趣的方式方法与学习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知与不知”的矛盾,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需要,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1,内容是新颖的,方式方法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2,内容是新颖的,但方式方法是学生较常见的。3,内容在学生看来已不具吸引力,但是方式方法却极具吸引力。4,内容和方式方法对学生均不具吸引
4、力。其中第一种情况最容易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第2、3种情况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第4种情况最不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这种矛盾。怎么办?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向第3种情况靠拢,尽可能采用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方法并使之与该内容结合起来。 自然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教学目标决定着该系统运动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协调着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果系统失去了目标,系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教学目标对于自然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自然课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两个要素。师、生明确教学目标与否,将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教学过程可否优化。教学目标
5、是以学生通过学习以后的变化为依据的,它所标定的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与以前比的不同之处,是对未来要实现的一种期望。如何明确教学目标,特别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呢?实际上,我们在制造学生头脑中的“知与不知”的矛盾时就已经在做了。当学生对新知“想知道,但又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学习的追求目标。不过我们还应该再适当地强化一下为好,从而使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知道将要去干什么。 学生任何新知的学习,都是在其相关的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无从启发和引导学生起步,教学将难以进行。如此,学生的学习就失去了积极主动性,教学目标
6、亦难以达成。只有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原有基础,才有可能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不断地修正自己教学方案中的不足与错误,使教学程序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保证,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一般可采用谈话、观察、测试等方法,也可以在课前调查了解。 二亲自参与实践,获取第一手材料。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根本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在这一结构环节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启发、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使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等动手的全部实践研究活动,经历完整的实践研究过程。其中主要包括: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主地组织并进行观察、实验,收集第一手材
7、料。 以往的教学中,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学习目标明确了以后,教师就直接告诉他们该怎样去做,或教给他们如何去做。这样一来学生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参与实践也就被动了。因此,教师在该教学环节中首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预测。同时要特别注意鼓励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讲出全部的想法,适时组织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辨析,保留下大家首肯的和僵持不下的预测。然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对上述各种预测进行认真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是不同的方案。这时,教师切记不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如果提出的方案均不可行,教
8、师也不要立即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案,而应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向上加以启发引导,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后提出方案来。如果这样仍不行,教师则可以以学习中的一员的身份提出自己的方案来。各种方案提出后,教师应启发、引导和组织学生从合理不合理、可行不可行两个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析筛选。删除那些设计思路、方法没有什么道理的方案,但教师要对这些设计者的敢想敢说的精神给予表扬和鼓励;对那些现有条件下不能实施的方案设计者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在课后创造条件予以实施。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不要以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唯一的标准,从而绞尽脑汁去否定学生中和自已不同的见解,而要相信和尊重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方设法去研
9、究,并在集体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自我否定错误的、不可行的方案,肯定和接受正确的、可行的方案。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确定之后,接下来就应该是学生按照这些思路和方法去进行观察、实验。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和充裕的时间。譬如操作顺序的确定,组内人员的分工等,都要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确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适时地组织他们进行交流,或给予必要的帮助,教师千万不要限制他们,给他们规定先做哪个再做哪个,谁该做什么谁不该做什么,也不要怕他们出错误,而事先教会他
10、们。在学习中,经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对学生来讲是有益的。如果没有上述的锻炼,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均不能形成。 三、集体交流研讨,归纳得出结论。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获得了感性的材料以后,还必须对上述获得的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的规律。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组织、鼓励和启发学生认真地分析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研讨,勇敢地修正错误接受真理,以达成共识。 在研讨中,教师要注意不做高高在上的裁判者,而做积极主动的启发引导者,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或者以学习者的身份讲清自己的见解供大家研讨。通过集体
11、研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自己的思路、结论是否正确,而且还知道为什么。同时,也使发生偏差和错误的学生能够纠偏、正误,重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交流研讨既可以发挥班集体的整体功能,又可以发挥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既可以避免一二一齐步走的弊端,又可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走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维全过程。 刘默耕老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哲学基础一文中,讲到自然教学的“路数”,简要地说,无论讲什么课,第一要搜集事实,第二要整理事实,第三要分析研究事实,得出某种结论性的认识。这个结论性的认识就是他们自己获取到的知识。至此,也就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第一层次。后续的工作,也就是“研究性学习”
12、的第二层次:指导学生了解他们自己获得的这点知识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呢?首先是看看别人怎么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同这项知识有关系。第二是自己想办法用。看看能不能搞一点发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一、看看别人怎么用。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迁移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学生通过亲自的实践掌握了新知以后,应该组织、鼓励他们运用所学去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再实践再认识”,以期巩固和扩展所学。教师在这一结构环节中要注意启发、激励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解决问题,并对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成果给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上述的实践过程,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二
13、、自己想办法用。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升华 科学和技术是干什么的?是要实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的启蒙教育,目标是多元的,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其他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等等,从根本上说是教小学生学习有所发现、有所分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研究性学习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当然,学生很少有可能做出本来意义上的发现、发明、创造,我们引导学生学着这样做,目的在于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意识。这对他们将来意义重大,或者说对社会的将来意义重大。 实施“研究性学习”,还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
14、目标:培养头脑开放的“探索者” 国际文凭组织XX年推出“小学课程计划”,其教育哲学理念中期待形成的小学生的品质,可形象化地描述为:探究者,思想者,沟通者,冒险家,有知识的,有原则的关心人的,头脑开放的,协调的和反思的。可见,首当其冲的品质就是探究。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向这个目标前进。 在培养探索者为目标意味着注重科学素养中的能力和态度,但这绝不等于轻视科学知识。知识是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载体,无论人们把信息看作是事实、是概括化知识、还是经过组织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人们在进行反思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时,都无法离开这些载体。显然,无论是作为“探索者”素质结构中的一种成分,还是作为发展其他素质成分的
15、载体,知识的角色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 2内容:为学生科学能力与态度的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 什么样的内容规划最能适应学生在科学课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依笔者浅见应该是:提供有形无限的课程空间。 “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自由,不自由就无法展开想象,不可能大胆假设。所以科学课程的内容规划,必定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广阔的空间。规划出来的内容应当既是“有形的”,又是“无限的”,即有充分的自由度,有无数组合方式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无数的可能性,也有无数的内容、材料、信息等资源可供充分选择。唯其如此,研究性学习才有发生的可能。当然也要防止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放任自流。我们必须明确教
16、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系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两个因素,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启发、引导、组织、帮助学生,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教学取得成功。 3过程:不断地生成,不断地构建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过程将要发生些什么,并不是可以完全预设的,不是原原本本按照教案来演出“课本剧”的。这不可预设、不可预知的部分,这就是一种生成、一种动态的生成。师生在课堂上用情景、用材料、用言语表达着问题,再现着自然现象,生成着探索问题的经验,增长着见识和智慧,体验着发现的欢乐。正是这每日每时每刻不断生成着的东西,渐渐地积累、改组、更新,从而构建着学生的素质,改善着教学单元,丰富着教学与课程理论。教师只有时时保持着“非预期”和“多重可能性”的意念,才有可能捕捉那往往是转瞬即逝的生成机会,才能保证在生生不息的生成中不断地建构素质、改善行动、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