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6903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 专业建设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皮具设计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一)专业建设目标依据珠三角皮具产业集群化特点,及其在全球皮革产品的出口优势,建设“立足珠三角中小皮具企业,服务国际皮具市场,集地方产业与国际资源为一体”的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建立“学校课堂企业车间皮具市场”三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组建一支来自于国内外皮具企业、设计机构、专业院校的“高校名师高级技师公司经理”三结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生产制作”三位一体的皮具工作室;搭建“市场商品企业产品学校样品”

2、的网络信息化资源平台;探索“3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皮具设计专业成为具有珠三角皮具产业特色的国际合作型专业。(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国际皮具市场趋势和珠三角皮具行业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市场意识和为客户服务的设计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职业素养,建立学生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创意与功能相结合、工艺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提升学生的设计方案与产品生产的转换能力、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能力、国内制作与国际项目的接轨能力,把皮具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国际市场意识,懂工艺,会制作的原创型皮具设计人才”,为珠三角皮具企业的产业升级、品牌建设及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人才保障。(三)教学

3、质量目标1.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职业素质建设国际合作型的皮具设计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设计开发能力,同时更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设计责任感;不仅有良好的国际市场的设计理念,同时更应有服务珠三角中小型皮具企业的意识;使90%以上的学生成为热爱皮具设计、喜欢皮具工作、愿为企业服务、具有良好品德、具备职业素质的皮具企业人才。2.学生的专业技能紧贴企业生产要求采用作坊课堂、作业产品化、设计市场化等方式的教学,通过“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生产制作”一体化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意与技能的结合、方案与产品的结合、设计与市场的结合等贴近企业生产要求的专业技能,力争90%以上的学生达到从“设计配料制作成品”的设计与制

4、作的综合技能。3.学生具有为企业设计开发的原创能力通过“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皮具产品开发能力及皮具市场意识得到有效训练,并具有为中小型皮具企业设计开发皮具产品的能力。力争30%的学生有设计专利,70%的学生能为珠三角的箱包企业、制鞋企业、皮件礼品企业设计开发皮具产品。4.学生具有国际市场的设计视野通过引入国际和国内优秀设计机构和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设计视野,紧跟国际皮具市场发展趋势,所设计的作品及开发制作的产品能进入有较大影响的国际皮具商品专业展会,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皮具设计人才,力争有50

5、%的学生有能力参加国际皮具专业展会。5.学生能获得国外设计机构的设计认证通过搭建学校与国外皮具设计公司、国外专业设计机构的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支持优秀学生参与国外设计公司的项目设计和国外设计机构的专业培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设计能力。力争有30%的学生获得国外设计公司颁发的项目设计认证,20%的学生获得国外专业机构颁发的培训认证。6.毕业生就业率、对口率、企业满意度高通过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皮具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高专业技能,具备为企业设计开发皮具产品的能力,普遍受到企业欢迎,每年就业率力争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力争在90%以上。(四)建设实施步骤1.

6、通过与国内外的皮具生产型企业、专业研究型机构、专业设计型公司、专业设计院校的产、校、研国际合作,建设国际合作型的皮具设计专业。2.围绕“珠三角”皮具产业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皮具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建立“32”中高职衔接皮具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中高职衔接的皮具设计专业课程体系。3.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利用沿海皮具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优势,采用公司、学校两地教学,通过学校课堂、企业车间、皮具市场三方面的培养途径,形成“课堂车间市场”三途径的皮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4.根据皮具企业发展要求,通

7、过行业的直接参与,改革传统的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模式。直接把皮具企业的设计方案、设计制作、样板开发与设计理论、设计训练、制作技能相结合,形成“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5.通过聘请国际皮具研究机构的专家、国外专业皮具设计公司设计师、国外专业院校的教授,引入国内皮具企业的专业设计师、技师、市场经理,建设为“高校名师高级技师公司经理”三结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6.按照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改革传统知识型的“多课程、小课时”的小而全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皮具工作过程的大模块训练课程为特点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教学技

8、能训练生产制作”三位一体的皮具工作室。7.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市场商品、企业产品、学校样品的数据信息化资源平台,与皮具企业和网络资讯公司共同建设皮具资源信息网,形成学校皮具设计教学与企业皮具产品开发的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二、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一)实施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皮具设计人才围绕“珠三角”皮具企业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皮具设计人才培养规格,建立三年的基本技能与基本道德(技能基础、英语基础、道德行为)的中职教育两年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的“32”中高职皮具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中职与高职皮具设计专业建设目标,系统设计中职与高职的专

9、业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标准,既有各自的教学重点,又能有机衔接并形成整体的皮具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资金与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力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保持延续和衔接。(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吸引企业与学校共建专业长期以来学校的专业建设方式基本是学校要求、教务管理、教师建设的单方模式,而行业、企业对学校专业建设认识不够,没有将学校专业建设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联系,企业只顾终端的人才质量,而忽略起点的专业要求,常常出现专业建设企业参与少、学生质量企业意见多的现象。如何让企业积极参加学校的专业

10、建设,必须考虑学校能否给企业带来较明显的效益和利益。因此,我们要有“企业为先、学校为重”的理念,采取“用学校软实力服务企业为先,引企业生产技术建设学校为重”的机制。一方面,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发皮具时尚产品的款式与样板、为企业提供流行趋势咨询、为企业建立皮具设计资源库、为企业开发皮具设计专利等软实力的服务,使学校成为企业效益的“增长点”,使专业成为企业投资经营的“产品”,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办专业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企业则为学校提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技术娴熟的技师、身经百战的市场经理等一线教师,为专业提供设备齐全的生产车间,为学生提供企业的卖场实践平台。使皮具设计专业成为校企共建、资源共用、效益共享的

11、专业。(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渠道人才培养途径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师、课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服务国际皮具市场的皮具设计人才,根据皮具设计专业的建设目标要求,建立学校课堂、企业车间、皮具市场三方面的培养途径。在学校建设具有理论、技能、制作“一体化”教学功能的皮具设计工作室,改革传统的“多课程、小课时”课程模块,实施“集知识、技能、能力为一体的大模块课程”教学,改革课时制的教学方式,推行工作制的教学方式,采用作坊课堂,把皮具企业的设计方案、设计制作、样板开发与设计理论、设计训练、制作技能相结合。通过学校渠道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素质;在企业设立教学车间、教学岗位,学生把学

12、校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堂制作的设计样稿、设计方案带到车间、带到生产线,向师傅学习技能、向工人学习技术,通过企业渠道提升学生的设计方案与产品生产的转换能力、训练学生的制作技能;在皮具市场上,利用沿海皮具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优势,引入国际皮具设计公司、国际流行设计机构、国际皮具商品专业展会设计项目,在学校建立“国际设计公司工作站”,开设“国际课程班”,设立“国际展会产品开发课程”,把国外的市场项目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把国外的设计理念引入到设计方案中,把国外市场的流行趋势引入到设计产品中,通过国内学习与国外项目的结合、国内设计与国外展出的结合,国内教学与国外市场的结合,学生既可以在学校接受国外专家培

13、训、参加国外项目的设计,同时又可以将所设计制作的产品进入到欧美的国际展会,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国外市场渠道的学习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设计水平。(四)改革质量评价方式,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变传统的以学校终端考试、学生理论作答、教师纸面阅卷为主的评价方式。根据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重点从教学环节控制、学习过程考核、质量指标成果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改革。在教学环节方面,对教师实施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从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企业项目的结合、设计思维的引导、工作过程的设计、技能训练的指导等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做到课前有设计、过程有资料、课后有文本,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

14、质量;在学习过程方面,对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协作能力、设计方案、表现技能、制作工艺、材料运用、成品制作等过程表现进行实时考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对学习过程中所提交的资料搜集的质量、草图的质量、设计方案的优劣、作品制作的工艺、模板制作的精细等结果性材料进行评价并给予课程分数,有利于学生设计质量的把控和提高;在质量指标性成果方面,依据体现皮具设计人才核心能力的设计专利、国际会展参展、企业产品开发、专业期刊作品发表、专业大赛获奖、国际培训认证、国际项目设计认证等成果作为考核学生的质量指标,将体现学生质量的指标性成果与专业教学、专业能力考核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

15、力。建立质量成果考核与奖励机制,对学生获得此类成果给予专业考核成绩,并给予相应奖励,从而实现行业、企业、学校共同评价的目的。(五)专业建设的组织、人员、经费、政策保障1.成立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皮具企业、国外设计机构、国外专业院校等“政、企、校”部门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小组。2.组建一支由广州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学生处处长、评估与督导办负责人,国内皮具企业总经理,国外专业设计公司总经理,国外时尚设计研究机构专家,学校皮具设计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建设工作团队人员。3.经费来源为中央财政支持皮具设计

16、专业建设经费180万元,广州市支持皮具设计专业建设经费180万元,共计360万元。4.政策保障(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2)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番职院党20119号)(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4)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三、建设进度及2012年、2013年预期绩效2012年1月 成立由“政、企、校”部门组成的皮具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确定皮具设计专业建设目标及相关政策与措施。2012年2月 组建一支集主管领导、校领导、

17、相关处长、专业带头人、国内外设计专家、专业教师、企业经理、学生及家长代表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成员,制定各成员的建设任务与工作职责。2012年34月 对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质量要求进行调研与论证,并制定完成,使其成为符合皮具产业发展和皮具企业要求的人才目标。2012年59月 制定皮具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集知识、技能、能力为一体的大模块课程。具有与皮具设计工作过程相吻合、同时可成为企业培训设计师的课程。2012年79月 制定“32”中高职衔接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珠三角”皮具企业提供不同层次与类型的皮具设计人才。2012年1012月 建设“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生产制作”三位一体的

18、皮具教学工作室,形成“作品产品商品”的教学模式。试行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改革单课程制的教学方式,达到与皮具企业生产要求相一致的教学模式。2012年1112月 与皮具企业和网络资讯公司共同建设“市场商品企业产品学校样品”的网络信息化资源平台,形成学校皮具设计教学与企业皮具产品开发的资源共享信息平台。2013年13月 聘请一批国际皮具设计机构的专家、国外专业院校的学者,引入国内皮具企业的设计师、高级技师、市场经理,组建一支“高校名师高级技师公司经理”的国际化教学团队。成为在一支在行业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队伍。2013年34月 引进国际设计公司及研究机构,在学校建立“国际设计公司工作站”,开设“国际课程班”,把国外的市场项目、教学模式引入到学校课堂,达到国内学习与国外项目相结合、国内教学与国外市场相结合的效果。2013年45月 建立“国际展会产品开发课程”,把国际皮具商品专业展会的参展项目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把国外的设计理念引入到设计方案中,学生通过国内设计与国外展出的结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设计水平。2013年56月 完成皮具设计人才的质量评价方案,从学习过程考核、阶段结果性评价、质量指标成果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能为其他专业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