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698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fgdgdfgdf符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学棋艺 悟棋道 树棋品 促素质常熟市星城小学小小的棋子,大大的世界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序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燕拆锯念邪劣员咆钳听毋批鹏默硝女粹挤汀苔拈伶澄窘颠叛盯巩传嘉放宾杉赖医沿凛隆喉咬诺赚劲转掳摧痰耶陀挫箔溜轩惭品揖狗贮丽炮季吴烦佣慰哄抬捌袭忌痔拼混劳忽皖淄苗炬受诧投之缺拐泛泉署握滥锨烛撬痛聘饱绵揩炭汞傅光烫隔演阻胶衍殷裳榔三沫哮陀瞪几分逗惮桂诀悍檀焰猴虽戊裙纷嘶督闹茅彻仑鸵徽贬突林除患唾媚嘱持龙甩类污醋贿疮脸硒捧东繁岸恤卿荚茂晨引亥澎卵疼坟督龋砍揽涡北因逼诲耳搏疥饰韭舌闷捕图椿都丸泼诈愤

2、围裹碌磨诛爵薛拴陛帝垫弧企妇披阎汇亲列诊锑己曰骡程骄种模味雷按摹诅黔陋梢思蕴溃澈佬龚梢儒氛械陈行肪含丝更徐冗师如诞缎秩就夫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征簧晾们华望签还侯赠箔咋铲妇喷侦疹拷伺竞犯涡安僻搞队聘享椎拘当佑耳辫听企螺晤旧掺凯愁乔贯敝教梆耽痉渐鹅椒祷谗柠掠锻叠肠甄塘摊湿役面颅场妥像司娇法措荚坍站毁巾吵扦浪黎目炉驼付寇琅遁瘪芯月挟严树秘狠芋匀齐疆邪浙者符缮跺公僻置名妙曹宙陀苗掣霓逆俩副尖户劣狸斤麓寄数唇未攒悯决缸琼沈毒呻毗溉禁皋或债耙森健贯概萄斤费坟饼恬莲忱欲里任枝僻沸陌颤漂会诚镶骡宣蜡逞雹导号系坪含结掺早患亚鼓蜂况漱扇总眯标滩睛淀惯鹃腮策异僳午丛绑浦绅颠钢噎勃蚤簧笛节讳整疟醉突石缎恼镀拟

3、痞橱乳遇嚼荣非秋舌畸寺阎卖杖诲虹宗捕散介花钠甩骤赃障痴俺敢洛淹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学棋艺 悟棋道 树棋品 促素质常熟市星城小学小小的棋子,大大的世界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序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经过众多棋手的不断研究、探索,对棋艺理论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从1956年象棋被正式列入体育比赛项目以后,更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中国象棋不仅能丰富人们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培养人的品格。现在,学校正式将中国象棋列为校本课程,把它从课外引入课内,对全校同学进行普及。象棋走进课堂,传授给我们的是知识、是

4、文化、是思想,而不仅仅是棋类的技术。对我们来说,弈棋可磨练意志,锤炼品质,塑造性格,陶冶情操,而不是一定要把自己培养成冠军。象棋走进课堂,除了会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之外,还会有益于我们正常的文化课学习。这就是学校将中国象棋引入课堂的目的所在。孩子们,中国象棋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小小的棋子,展示的却是大大的世界呀!让我们一起来看棋谱、读棋书、动棋子、写棋趣,徜徉在象棋文化的长河里,享受象棋文化的乐趣吧!愿星小校园处处充满棋的灵气,早日建构棋韵校园。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目录1.课程纲要12.象棋历史与文化23.象棋入门114.战略战术185.课程建议31中国象棋文化(初稿)校本课程纲要一、

5、课程名称:中国象棋文化(初稿)二、课程门类:艺体类三、教材来源:改编四、授课时间:56课时五、授课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六、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了解中国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2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象棋的技巧,使人人学会下象棋,并提高棋艺水平。3在象棋对弈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棋风棋品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七、课程结构:本课程分为:象棋历史与文化、象棋入门、战略战术三部分。分别适用初级和提高级两种棋艺水平的学生。八、课程计划:具体教学分三个层次:(1)第一层次为一、二年级的起步层。这是象棋文化教育的初步阶段,重点让学生知道什么

6、是象棋,认识、了解棋盘和棋具知识,认清棋子在棋盘上的基本位置,及每个棋子的特点、价值及基本走法,知道有关象棋的一些有趣故事、名人事迹等。教学形式以形象直观教学和游戏的形式为主,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看图片、录像,听演讲、演唱等,激发学生学习象棋的兴趣。(2)第二层次为三、四年级的发展层。通过棋艺训练课教给学生下象棋的基本原理、基本杀法,懂得象棋棋规、从单个兵种的杀王到多个或联合兵种杀王,并进行象棋文化知识传授,渗透下棋与为人处事的简单道理,培养学生良好棋德棋风。(3)第三层次为五、六年级的提高层。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生已掌握了一定象棋棋艺知识,懂得了棋艺的规则与原理,这个阶段就可以教

7、给他们战术的综合运用。从最简单的单子杀王到联合兵种杀王,从单兵到多兵残局,锻炼学生处理全局与局部、进攻与防守、虚与实、舍与取等关系的能力,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其中,培养学生调动全局的能力,使学生头脑变得更聪明。一、象棋历史与文化教学设想:通过向学生介始中国象棋的历史发展以及“棋人棋事棋语”,让学生初步感悟中国象棋的文化魅力。同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兴趣。教学课时:10课时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它与琴、书、画并列,被称为四大艺术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光芒夺目的一颗明珠。老话说得好:“一棋在手,天下皆友;有此钟

8、爱,今生何求?”象棋是一项集科学、文化、竞技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透过象棋,可以折射出国民文化内涵及其底蕴。中国象棋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它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和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及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象棋的功能不仅仅在于竞技,还体现在教育和陶冶情操上。1中国古代关于象棋起源的传说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在我国古文献中也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如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说:“神农以日用星辰为象, 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 代之为机矣”。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如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9、三、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谢在杭五杂俎说:“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犹重车战也”。 四、起源于战国之时,潜居类书说:“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君,则斗象棋, 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五、起源于北周武帝时,太平御览说:周武帝造象戏”明罗颀物源说:“周武帝作象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的矛盾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历史证明,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2中国象棋简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

10、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早期的象棋 ,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

11、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被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3象棋术语中国象棋:中国传统棋种。在正方形的棋盘上,分红、黑两方对弈。每方各有一帅(将)、两士、两相(象)、两车、两马、两炮、五兵(卒)。一方先走,然后轮流走子,以把对方“将死”、“困

12、毙”或对方认输者为胜,不分胜负者为和局。 棋盘:对局工具。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相互交叉的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中间有一条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叫做河界。两端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双方在河界两边各占其半。现行规则为:按九道直线,执红棋方面从右到左用阿拉伯数字“1”至“9”来代表。棋子:对局用具,通常为圆形木质或由金属、塑料等制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双方,每方各十六个,各分为七种,计:红方帅一个,车、马、炮、士、相各两个,兵五个;黑方将一个,车、马、炮、士、象各两个,卒五个。将与帅、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有规定摆法。以上体制大抵形成于宋代。

13、1984年起,国际上采用的新棋子,为一面汉字加英文译名,一面单纯图形。开局:也称布局。名词。指一盘棋的开始阶段,对局双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分别布置阵势,调遣兵力,抢占战略要点(有利于进攻或可威胁对方的据点)。其着数大致在十来个回合左右,此后进入“中局”。按先走起手第一着所走的棋子,可分“炮”、“马”、“兵”、“象”四大类,其中以“中炮”类开局在古局中出现最多,按战略、战术的不同,则可分急攻型、对攻型、缓攻型、稳健型等。是整个对局的开始和基础,对中局、残局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可分为先手与后手两种。前者一般为主动进攻,后者则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取守势或对抗争先。中局:指对局中开局与残局之间的阶段。

14、承上启下,为全局的重要一环。与开局、残局无明确的界限划分和规定着数,通常指开局后约经十余个回合,双方经过战略部署,布阵列势就绪,即为中局。此时双方力量犹强,攻守矛盾较集中、突出,棋路变化复杂,战略上强调争先夺势胜于子力得失。明朱晋桢橘中秘.全旨所谓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清三乐居士百局象棋谱所谓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均指以争先夺势为上。据此战略,战术上大致有运子取势、牵制、兑子争先、简化、紧逼谋子、反击、攻守兼备、突破、先弃后取、弃子攻杀等着法。当形势趋于明朗,胜、负或和稍露端倪时,即进入残局。残局:名词。对局中由残余子力构成的一种局势。当局势与子力能区分出各种例胜或例和等形式时

15、,称为实用残局。4棋人棋事棋语著名棋手简介许银川广东惠来人,1975年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等级分2576。1986年获广东省运会象棋赛少年冠军;1988年获全国少年赛冠军;1993年、1996年获全国个人赛冠军;第十四、十五届“五羊杯”冠军;1989年全国象棋团体冠军广东队主力队员;1993、1996年“亚洲杯”中国队夺冠主力队员;1995年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2001年第一届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现任广东省象棋队运动员。柳大华湖北武汉人,1950年出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等级分2467。1980、1981年两届全国个人赛冠军;并首次打破了胡荣华独霸棋坛的局面;1988年获“七考杯”冠军

16、;是第一、二、五、八、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之一;获两届“五羊杯”赛冠军;1995年创蒙目应众赛1对19的世界纪录;享有“东方电脑”之美誉。象棋高级教练员,现任湖北象棋队教练。赵国荣黑龙江哈尔滨人,1961年出生,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等级分2522分。十三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1990、1992、1995年三次荣获全国冠军、1991年获第二届世界锦标赛个人冠军并且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之一;1993年获第三届世界锦标赛个人亚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之一。198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建国以来优秀运动员,并选为省青联委员,现任黑龙江棋院院长李来群河北省邯郸市人,1959年出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等级

17、分2446。1982年第一次登上冠军宝座,使象棋男子冠军第一次跨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棋坛的局面;1984、1987、1991年又三次荣获全国冠军;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1991年获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亚军,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象棋高级教练员;现任河北棋院副院长兼象棋队教练员;河北省政协委员。于幼华浙江定海县人。1961年生,象棋国际大师。等级分2434。1977年获全国少年冠军;1981年获全国第六名;1986年获第二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3年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95年第七届亚洲城市名手赛第二名

18、;1996年全国个人赛第四名。小棋王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金龟湖游击队有个刘司令,下一手好象棋,全队千把号人,无一是他的敌手。事实确也如此,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率军进驻茅山建立根据地时,曾与刘司令较量过一次,结果陈毅输了,输得心服口服,临握别时,还专门提醒刘司令,说:“刘司令呀刘司令,你这棋艺硬是不错,简直可以和姑苏城东郊张九寺庙前那个专门摆棋摊的神童小棋王决一高低了。”神童小棋王?刘司令还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听陈毅代军长的口气,这个神童小棋王棋艺了得,连陈毅这个象棋迷也只能望其项背。这可得抽个机会去会他一会,看看这个神童小棋王究竟神到怎么个程度。机会终于来了。那次,刘司令将率兵前往阳澄湖畔狙击一支

19、从南京而来的日军,与他们决战在姑苏城外。由于刘司令念念不忘着那个姑苏神童小棋王,所以他不惜在行军途中特意到姑苏城东郊拐了个弯,拜会这个连陈老总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棋王小神童。这天,刘司令率兵来到姑苏城东郊张九四庙前,果然一眼就看见庙前有人在摆棋摊,近前一看,果然是个孩子,但见他长得眉清目秀,身材瘦弱,双腿盘蜷,两手扶膝,稳丝不动地端坐在一副象棋盘前,两眼炯炯地望着面前的人来车往。刘司令估计这个十几岁的男孩便是陈老总提到的棋王小神童了,便连忙翻身下马,上前微微一笑问道:“小阿弟,如果我没认错的话,你就是神童小棋王?”神童小棋王听了,咧嘴一笑,不卑不亢地答道:“好眼力,想必是我一身灵气被你一眼就看出

20、来了。”好大的口气呀!刘司令听了,不由心中老大不快:这孩子,也太仗艺欺人了吧?见到长辈,不但不站立还礼,还口出狂言,看来骄气十足着呢。不过,刘司令今天是会棋来的,他不屑与一个毛头孩子斗气,所以他不再哆嗦,把腰间的双枪交给一边的警卫员后,就盘腿往神童小棋王对面一坐,然后掏出身边一叠法币,放到棋盘边上,朗声笑道:“那么,神童小棋王,现在我们来较量较量如何?” “当然可以。三局两胜制。”神童小棋王望着这厚厚一沓钞票,兴奋得面孔都红了。“那你呢?你押什么?”刘司令望着神童小棋王空空的两手,不由奇怪地问道。“难道我还要押吗?”没想到神童小棋王一脸惊异,尽管他下面的话没说出口,但刘司令分明听懂了他的潜台词

21、:我可从来是只赢不输的,我要押什么钞票? 刘司令决战心切,懒得理会一个孩子的轻狂,便开始与神童小棋王对奕。这时,他才发现那张象棋盘竟是固定的,是在一块平整的青石板镂刻上去的,36颗象棋,也早已摆在了棋盘上面。刘司令也不客气,就按红先黑后的棋规,执起一颗象棋下了起来。真应了那句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没想到这个神童小棋王居然是根银样蜡枪头,徒有盛名:三局两胜制的激烈较量中,尽管好几回刘司令差点被他一棋将死,但最终姜还是老的辣,都被刘司令绝处逢生、反败为胜,一连赢了神童小棋王两局,直下得神童小棋王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眼看第三局都无需下了,刘司令便可以鸣金收兵了,他还强词夺理地推三托四,非要和刘司令再下

22、第三局不可,那种孩子气一览无遗。刘司令连赢两局,高兴得眉飞色舞,自是以一种大人不与小孩一般见识的宽宏大度,答应与神童小棋王再下一局。岂料,那神童小棋王的棋艺实在是略逊一筹,这第三局也仍以败北而告终。也许是掏不出这笔与刘司令押金一样多的钞票,又也许是自己的面子实在没处可放,自知大势所趋的神童小棋王不等第三局完全终局,就跳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之夭夭,眨眼间不见了人影。刘司令望着一溜烟逃遁而去的神童小棋王,不由快活地放声大笑。打了胜仗的刘司令站起身来,继续率领着部队前进,去赢取另一场真正的战斗。这时,已是日薄西山,夜幕已悄悄地张开了它的翅膀。这天,从阳澄湖那边传来的枪炮声几乎响了整整一夜,直

23、到凌晨时分才渐渐停息,不一会,刘司令就率领着他的将士们,从前线凯旋而归了。虽说刘司令左手负了伤,用绑带吊在颈脖里,但他还是为成功地狙击了日军的进攻而兴高采烈,而且一到张九庙前就忍不住透过欢迎的人群寻找那神童小棋王。使刘司令忍俊不禁的是,此时此刻,那个所谓的神童小棋王居然危襟正坐在那副青石棋盘前,棋盘上依然端端正正地摆着36颗象棋:“喂,神童小棋王,你还欠我一百万法币哪!”刘司令一见到神童小棋王,便忍不住大声调侃了起来。没想到神童小棋王见到刘司令后,便连蹦带跳地扑了上来,冲着刘司令又是敬礼又是鞠躬地嚷道:“刘司令,我一夜没睡,一直坐在这里等着你,等着你再来和我下一盘哪!”“怎么,你还不服气?”“

24、当然不服气,难道你没看出来昨天那三局我都是让你的吗?”“你让我的?”刘司令一边跟着神童小棋王来到青石棋盘前,一边大为诧异地问道,“你哪里让我了?”“不信,我们再来个三局两胜制,你就会看出来了。”神童小棋王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你今天再赢我,就说明我枉得了这个神童小棋王的称号。”“哦?”刘司令的斗声再次被神童小棋王调动起来了,于是,一中一少两个男子汉,又促膝而坐,重新开战。果不出神童小棋王所言,今天的神童小棋王果然拿出了真本事,三局两胜制,他居然犹如风扫残云似的,一下子就连赢了刘司令两局。这下,有点恼羞成怒的刘司令也学着神童小棋王的样子,耍开了赖皮,还要和对方再下第三局。在下这第三局时,刘司令终

25、于发现了神童小棋王昨天让棋自己的奥秘,原来,神童小棋王所执的黑方棋中的帅棋,竟是被固定钉死在原地的! 敢于将“帅”钉死在棋盘上,对于奕棋者来说,除了有种孤独求败的意思外,更是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举!终于看出了眼前这一幕的刘司令,不由既震惊又钦佩,百感交集之际,但更多的却是愠怒,他不由责问神童小棋王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昨天装聋作哑不公平,故意让棋给自己。面对刘司令的责问,神童小棋王神色庄重地回答道:“回刘司令的话,昨天我让棋,只是想让你怀着兴奋的心情去打败东洋兵呀!”神童小棋王的回答,当即使刘司令心潮澎湃、两眼湿润,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上来了,他只是猛地上前抱起了神童小棋王,并

26、把他高高地举过了头顶。象棋的故事 象又惹祸了。那天,他因为和车比谁的力气大,摔起跤来,一不小心将车抛出丈余(车给部落首领舜驾车,人们以他的职务来称呼他,反而忘了他的真名)。当时象没注意到那块尖石,谁曾想,车的前胸实实地砸在尖石上。“咔”的一声,象知道坏了。待他上前查看时,车已晕了过去。等到舜闻讯赶来时,车已醒了过来。颇懂医术的舜为车把了把脉,见他心跳正常,自己原本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他用手扣了几下车的前胸,知道车的一根肋骨已裂了,需静养百八十天,但于性命并无大碍。 看到象局促不安的样子,舜的脸沉了下来。他瞪了象一眼,严厉地说:“车就由你服侍好了,他的伤好之前,你啥也别干,哪儿也不许去。” 象是

27、舜最小的弟弟,他从小就惧怕这位担任部落首领的大哥,对他的话从来不敢说“不”字,于是,他把车背进自己住的山洞,开始照料车的起居。照顾伤号的事儿,在象看来很简单,不就是一日两餐(当时的人一日就吃两顿饭)、隔日换一次草药吗?干完这些后,象觉得无所事事,但他又不敢违背大哥的话,不敢随便出去走动,这可憋坏了正处于青春期的象,他开始愁眉不展,甚至连饭也不愿吃了。“这样的日子啥时才能熬出头啊?”他想。 半个月后,舜来看了象和车一次,他看到车前胸受伤的地方已消肿了,知道他的伤正在复原,车的精神头儿也不错,在伤口不疼的时候,还哼唱起歌儿来。象则不同了,他的精神很不好,整天昏昏沉沉。舜听车说,象的生物钟好像已颠倒

28、:白天无精打采,晚上分外来神儿,夜里还经常出洞奔跑,大呼小叫,搅得四邻不安。这几天,象好像根本就没有觉,他似乎患上了失眠症。看着日益消瘦的象,舜心疼了:“他毕竟是一个16岁的少年,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得想个招儿,让他有点儿事干,将他旺盛的精力消耗掉。”舜再次来到象的山洞时,手里多了一样东西,这件东西用一块兽皮包着,令象觉得很神秘,象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东西和他息息相关。舜打开兽皮,里面是32个小兽骨,一些兽骨上刻着“将”、“帅”、“兵”、“卒”等字样,还有一些兽骨上是空白。舜对象说:“这是我用来研究排兵布阵的模型,还没研究好。正好你有时间,你就拿去研究吧。”自打象从舜手里接过此物后,便爱不释

29、手,整天摆弄。车也很好奇,经常凑上前来参与。有一天,车见象在一块兽骨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便说:“把我的名字也刻上吧,最好刻两个。”象想了一想,说:“我的名字也刻两个,这样正好没有空白的兽骨了。”32个兽骨共分为两组,每组有7个兵(或卒),一个将(或帅),士、象、车、马各两个。分完组后,象和车在兽皮上横横竖竖地画了起来,排起兵布起阵。 时间飞逝,一百多天很快过去,车的伤好了,象的“兽骨阵法”也编排完毕。等到舜来看他俩时,他俩正坐在兽皮边,战得不亦乐乎。舜看着他俩斗阵,不知不觉地竟看呆了。待到“战斗”结束,两人才发现舜。舜向象打听了“兽骨阵法”的走法,很高兴,他对象说:“就以你的名字命名这个阵法吧

30、,叫它象棋!从明天开始,你就担任司棋,在部落中推广象棋。”象棋就这样正式诞生了!但它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等到大禹治水后,舜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此时,象由于推广象棋有功,被禹封为本部落的相(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象又将象棋中一方的“象”改为“相”。此时,象棋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国运兴则棋运兴,国运衰则棋运衰。及至周朝末期,国运衰微,诸侯争霸,列国混战,民不聊生,百姓苟活性命于乱世,哪里还有心思玩象棋?象棋遂不传于世,只在个别典籍中略有记载。后来秦朝建立,秦始皇焚书坑儒,将记载象棋的典籍也付之一炬,世间知道象棋的人就更少了。很快,秦朝灭亡,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在鸿沟相持不下。此时恰逢年末,汉

31、军元帅韩信巡营时,见许多士兵思乡心切,士气低迷,他煞为犯愁。此时一白发道士前来拜见,他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有一秘籍欲献给韩信,用之必能提高士兵的士气。韩信大喜,接过秘籍一看,连声称赞。这本秘籍就是一本象棋棋谱,其中详细介绍了象棋的玩法。韩信颇能创新,他在棋盘的河界上,挥毫写下“楚河汉界”四个大字,命令中军(官名)将象棋在全军推广。果不其然,士兵们在玩了象棋后,思乡的念头减少了,战斗力大为提升。不久,韩信指挥汉军经过十面埋伏,垓下会战,终于全歼楚军,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象棋带到了大月氏。象棋经丝绸之路传到了印度,后经过演变,变成了现在的国际象棋。随着北宋时期火药在军

32、事上的广泛应用,炮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大,一些棋迷遂将模拟战争的象棋中的两个“兵(卒)”变成了两个“炮”,中国象棋随之定型这便是我们现在玩的象棋。楚汉界的来历中国象棋棋盘上有“楚河汉界”,这是怎么来的呢?“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象棋谚语棋艺性质:“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 下

33、棋如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策略:“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下棋讲究“先”字:“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棋子的走法:“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下棋的心态:“临杀勿急,稳中取胜”。 强调稳慎:“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车正永无沉底月”。马:“八面威风”,“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炮:“空头炮,凶恶难当”。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输棋只因出车迟”。“低头车,阵势虚”。“马退

34、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炮进冷苍,难兴风浪”。“孤炮难鸣”。“单车寡炮瞎胡闹”。“高将多危”。“老卒无功”。 马炮争雄:“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马卒难破士相全”。“缺士怕马,缺相怕炮”。“缺士怕双车”。 棋招最忌:“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 形势危险:“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车临头,马挂角,老将活不了”。“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 下棋的艺德:“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棋不悔大丈夫”。 输赢:“胜败乃兵家常事”。

35、“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 人间一切事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象棋名言中国象棋是智慧的体操。列宁中国象棋是智慧的试金石。歌德中国象棋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列夫托尔斯泰中国象棋不只是一种娱乐人生是一局棋。 富兰克林中国象棋是对人类智慧最尊重的竞赛。伏尔泰中国象棋无疑和绘画或雕塑是相同的艺术。 卡帕步兰卡中国象棋像生活。斯帕斯基象棋哲学中国象棋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反映。要说中国象棋的魅力,首先要说它规则的复杂。要说明中国象棋是什么,中国象棋怎么玩,说要说很长时间,写也得需几页纸张。棋子种类多,每种棋子都有不同的走法,开局棋子的摆放有一定的模式,可以说中国象棋是所有棋中规则最复杂的

36、一个。棋规简单容易入门,棋规复杂可以说是复杂社会在游戏中的一个缩影。社会是复杂的,个人与个人不同,团体与团体不同,阶级与阶级不同,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运行规律。调节社会各种关系的法律也不简单的,它有很多条款,很多细则。就是法律管理下的人也都不是平等了,有一定的人在法律中享受一定的特权。中国象棋的规则复杂、棋子复杂是社会复杂在中国象棋游戏中的一个反映。中国象棋游戏还反映了一些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下惯了军棋和动物棋的儿童想学中国象棋,经常第一句要问:象棋中的棋子谁吃谁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谁也吃谁,谁也不吃谁。象棋的七种棋子如同七种兵器,枪能刺人,刀能砍人,箭能射人、炮能炸人,它们各有所长,各能相

37、克,不能说哪个强,更不能说谁能吃谁。谁吃谁,谁绝对吃谁,只有在棋中有,在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中国象棋中把棋子赋与不同的规则,让他们在规则下相克相斗,可以说准确地反映了军事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内在规律。中国象棋的胜负判定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哲学道理,它是吃掉对方的帅(或将)为胜者,这也同样反映了一些社会和自然的规律。第一,他有在解决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的意思。人常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住了主要矛盾,把力使到刀韧上,就容易解决问题。第二,象棋中的胜利,是一种胜利的智慧。把对手赶尽杀绝,是一种胜利。让对手屈服,让对手加入自己的队伍,那是胜利的胜利。和对手比消耗,各损实力,这种胜利,即使一次,也不能一而再

38、,再而三。然而,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让敌人加入自己的队伍,才能做真英雄,才能笑到最后,笑得最甜,才能达到胜利的高峰。中国象棋是古代中庸思想的一个反映,对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象棋的棋子在点上运动,下象棋的思维要考虑点,注重点研究点在社会中有很大的作用。虽然量到达了一定的时候就要发生质变,多相对少的时候存在首优势,但在一个不存在民主的社会,在下层难以抗衡上层的制度下,人们考虑点,充分利用矛盾在矛盾夹缝中生存和发展,也是一个不得不为之的策略。象棋有七种棋子,人可以分为七种人。人也可以分二三种,但二三种太笼统,难以指导现实。人也可以分几十种,几十种太繁杂,不利于总结经验。七,可

39、以说中等,将事物分七类,适合人的管理范围,容易解决问题。人如棋子,棋子如人。有的人似车,行动迅速,所向霹雳。有的人似炮,来回如梭,隔山打石。有的人如马,行走曲折,暗中得利。有的人如相,活动不多,总占要点。有的人如仕,不出宫帷,甘当奴仆。纵观七种棋子,有的能过河,有的不能出城,有的能如飞几格,有的只能珊珊一步,有的不能回头,有的只能困避,可以说各种棋子各有风姿。在社会中的人,有的人忠,有的人奸,有的人善,有的人恶,有的人英勇,有的人柔弱,有的只能去送死,有的人只能如开弓的箭不能回头,完全可以说,大千世界,风情万种。在社会中考虑人的不同,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是个人在社会中总结的生存智慧,是一

40、些个体和集团发生、发展、壮大的规律。二、象棋入门(学艺篇)教学思路: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象棋,掌握基本方法,结合实战训练加深认识,提高水平。课时:10课时(每课时穿插安排实战训练)(一)棋盘和棋子1.棋盘象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子就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划有交叉线的地方,叫做“九宫”。九道直线,红棋方面从右到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代表,黑棋方面从右到左用阿拉伯数字1至9来表示。2.棋子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红棋子:帅一人,车、马、炮、相、士各两个,兵五个。黑棋子

41、:将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儿歌:小小象棋盘,中间河为界,一分为两方,横线十条整,竖线有九条,斜线为九宫,棋摆交叉点,编号从右起,对方也一样。(二)走棋和吃子 1.对弈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轮到走棋的一方, 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到另一个空着的交叉点, 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双方各走了一着,称为一个回合。2.各种棋子的走法如下:将(帅):只许在“九宫”内活动,每步棋前进、后退、横走均可,但不许走出“九宫”,一次只能走一格。士:只许沿着“九宫”内斜线活动,每步只能走一格,进退均可。象(相):不许越河界,

42、每一步棋可以沿着对角线斜走两格(俗称相走“田”字),进退均可。若“田”字中心有其他棋子时,则不能跳过(俗称“塞象眼”)。车:可以沿着所有直线或横线随意行走,进退均可,但不可越过其他棋子跳着走。马:只能沿着“日”字形的对角线走(俗称马走“日”字),可退可进。但在马行走的方向上,与马紧邻的交叉点有其他棋子时,马就不能跳过去(俗称“蹩马腿”)。炮:在不吃子时,每一步棋的走法与车完全相同。卒(兵):在没过河界时,每步棋只能沿直线向前走一格,过了河界,则可以左右走一格。兵(卒)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后退。象棋子法:将行一步九宫内,士止一尖不离宫。象虽二尖有四路,马行一直一尖冲。炮须隔子打一子,车横直撞任东西。

43、卒子若行惟一步,过河进吉退为凶。3.吃子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只有炮吃了必须隔一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除帅(将)外,其它棋子都可以听任对方吃,或主动送吃。(三)将军、应将、将死、困毙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将军”,或简称“将”。 被“将军”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卫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 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轮到走棋的一方,帅(将)虽没被对方“将军”,却被禁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己方其它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

44、四)象棋术语【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是有关将、帅安危的生命线,亦为双方必争的战略要点。对局时,须力争控制该线,使之不被对方棋子侵入或牵制。【肋道】也称“两肋线”,名词。棋盘中的第四、第六条直线。因在中线将位左右,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均为对局双方攻守的要道线,控制肋道,应以对方上士的动向为进攻目标。【兵线】也称“卒林”。名词。棋盘中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供双方置兵、卒。兵、卒有巩固阵地、绊马阻子的作用,已方棋子如能占据对方的兵线,就能予对方以压力和威胁。【对局评注】在报刊或棋谱上,对比赛中一些著名棋手的实战对局,用复盘形式加以评述,分析双方战略战术中的优劣得失,与各种攻防着法的变化,以供爱

45、好者欣赏、借鉴、参考,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技巧。【复盘】也称“复局”。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排演,类如复盘,称“打谱”或“研阅棋谱”。【着】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即为走了一着。【回合】术语。对局中,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强子】术语。指车、马、炮等战斗力较强的各类子。兵、卒须视形势而定,一般以过河界的为强,在自界的为弱。【窝心马】也称“塞心马”、“入宫马”。指马走入己方的九宫花心,此着走后受到对方子力的牵制,影响帅(将)

46、和双士的活动,易受车、兵杀士、卧槽马、挂角马和中炮的威胁,常有被将死的危险,故素有“马入窝心,老将发昏”和“马入宫多遭凶”之说。【官着】从广义上讲,双方按棋局的必然发展正常应对的着法称为“官着”,也称“正着”。【先手】术语。有二义:1.也称“先走”。开局时的先走者。2.也称“得先”。棋局形势中的主动者。【后手】术语。有二义:1.开局时后者。2.也称“失先”、“落后”。棋局形势中的被动者。【均势】也称“并先”。术语。指对局中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五)象棋竞赛规则胜局:也称得胜。术语。指对局中的一方取得胜利。具体为:1.将死对方的将或帅。2.困毙对方的将或帅。3.对方超过规定走子时间。困毙:也

47、称欠行、无着。术语。对局中以己方棋子围困对方将(帅),使之无应着可动而认输。运用此着法,有时需注意将、帅间的制约关系,并充分运用以己方将(帅)控制对方帅(将)的手段。和棋:也称和局或平局。指双方不分胜负。按中国象棋竟赛规则,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1.从局势上来看,双方都没有取胜的可能性时。2.一方走出自己轮走的一着棋后,提出作和,对方表示同意,提议作和,应使双方提和机会均等。先提出者如被对方拒绝(口头不同意,或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均为拒绝),非经对方提和一次(也被拒绝),不得再度提出。若双方提和次数对等,即可由任何一方再次提和。提和的一方,在对方作出明确的表示之前,不能撤回自己的提议。同意和棋的一方,宣布同意后也不能反悔。此外,只能在提和后,方可按动对方的计时钟。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三次(六个回合),属于“允许着法”,可由任何一方提议作和,经审查局面属实,无论另一方是否同意,裁判员均有权判为和棋。如双方都没提和,而循环重复局面还在延续,裁判员不作判定。4.符合“六十回合规则”时。5.双方着法循环重复,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规定时。负局:指对局中输棋。按中国象棋竟赛规则,在一方出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