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7121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企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技术探讨前言什么是“安全”?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平安,没有危险或不受威胁的。就是说干所有事都平平安安,没有任何威胁就是安全。如何抓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如何消除和减少企业安全事故?这是企业安全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为什么有些企业安全工作抓得比较好、有些抓得比较差?为什么有些企业虽然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并投入大量精力仍然效果不佳?这说明,要抓好安全工作,仅仅靠工作热情和思想重视还不够,还需要掌握安全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成效。领导重视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前提,科学的方法是抓好安全工作的保障

2、。从安全管理技术的理论上讲,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和预防。只有建立一套遵循“PDCA”循环理论的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闭环系统,并严格遵照执行,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危害识别和对事故规律的认识是制定防范措施和预防事故的前提,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的基础,有效的安全检查技术是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的保障。因为只有认识了事故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才能制定出有效防范措施。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就是人们经过长期经验教训而总结出的全面系统的事故预防措施,而有效的监督检查则是保证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的关键。在科学的安全管理闭环系统中,危害识别、管理体系、安全检查是这套系统的三大核心。计 划危害识别寻找规律提出目标制

3、订措施实施与运行组织机构、职责、资源与文件控制承包商与供应商管理;变更与应急管理装置(设施)设计与建设;运行与维修评审与改进专家评审领导决策持续改进检查与纠正检查监督与审核事故处理与预防安全管理和预防事故闭环系统图第一章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一节 什么是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基础知识介绍)风险评估(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较早盛行于欧美各国,在日本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称为安全评价。在我国多年来习惯称之为安全评价。不管是安全评价还是风险评价,其实质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工业生产中潜在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4、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一、危害(危险)因素与危害辨识的基本概念l、伤亡事改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2、职业病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3、危险、危害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4、危害辨识识别危害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一)按直接原因分类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防护缺陷(防护不当);电危

5、害(漏电);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X射线);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作业环境不良(缺氧);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标志缺陷(无标志);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煤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里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指挥作用;操作失误

6、;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因素。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1、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2、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三、风险评价(危险评价、安全评价)(一)基本概念风险评价作为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将传统管理方法的凭经验进行管理,转变为预先辨识系统的危险性,事先预测、预防的“事前过程”,

7、它是HSE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体现。对于风险评价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不同的文件、文章有不同的定义。1、HSE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定义;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中将安全评价定义为: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有的专家、学者作如下定义: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

8、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工业生产中潜在危险进行预先识别、分析和评价,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二)风险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可在系统的生命周期即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报废或企业经营活动的任一阶段进行,内容相当丰富,随着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也不相同。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安全评价的分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印发(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和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

9、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中,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并将各类安全评价做了如下的定义:(1)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2)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

10、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2、人们习惯常用的分类安全评价的分类方法很多,除上述分类方法外,下面还有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阶段可分为;事先评价、中间评价、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价;(2)按评价性质可分为;系统固有危险性评价、系统安全状况评价和系统现实危险性评价;(3)评价的内容可分为;设计评价、安全管理评价、生产设备安全可靠性评价、行为安全性评价、作业环境评价和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评

11、价;(4)评价对象可分为;劳动安全评价和劳动卫生评价;(5)评价方法的特征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3、从企业HSE管理角度,安全评价(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可分为:(1)新建、扩建、改建系统以及新工艺的预先评价。主要目的是在新项目建设之前,预先辨识、分析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并针对主要危险提出预防或减少危险的措施,制定改进方案,使系统危险性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得以消除或控制。(2)役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安全评价。根据系统运行记录和同类系统发生事故的情况以及系统管理、操作和维护状况,对照现行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系统危险性大小,以便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3)退役系统或有害废

12、弃物的安全评价。退役系统的安全评价主要是分析系统报废后带来的危险性和遗留问题对环境、生态、居民等的影响,提出妥善的安全对策。(4)化学物质的安全评价化学物质的安全评价主要是对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如火灾爆炸危险性、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险性以及腐蚀危险性进行评价。(5)系统安全管理绩效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从系统或企业的安全组织管理,安全规章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来评价系统或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三)风险评价的特点不管是哪一种定义,其主要内容和实质不外乎以下4个方面;危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危险定量化及与基准值比较)、危险的控制。危险的识别是

13、分析所研究对象存在的各种危险;危险的定量则是研究确定这些危险发生的频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般将定量化的危险称之为风险;与基准值比较是将这些风险与预定的风险值相比较,判断是否可以接受;最后即是根据风险能否接受而提出的降低、排除、转移风险的对策。风险评价的系统、预测和定量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对传统安全管理体制的冲击,促进了现代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它对现有安全技术的成效作出评判并提示新的管理对策,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相比,风险评价的主要特点是:l、确立了系统安全的观点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和连续化生产的实现,系统往往由许

14、多子系统构成。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就必须研究每一个子系统,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点”往往会被忽略而引发事故,因而“接点”的危险性不容忽视。风险评价是以整个系统安全为目标的,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子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而要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才能寻求到最佳的、有效的防灾途径。2、开发了事故预测技术传统的安全管理颇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即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有些事故的代价太大,必须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风险评价的目的是预先发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消除、控制这些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3、对安全作定量描述风险评价对风险和危害、安全生

15、产善状况作定量化分析,把安全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数量指标,从而为安全管理、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化方案等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章 事故规律分析与预防危害识别和对事故规律的认识是制定防范措施和预防事故的基础。提高对事故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搞好企业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找出了企业的隐患源、风险和存在的管理问题,就能较好的指导制定出切中要害、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较好的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目标。一、基本术语1、事故事故是指一项主观上不愿意出现,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等的不期望事件。2、危害 危害是指某种事物所具有的造成伤害的固有的性质或能力,它本身或者与其它因数在一起,

16、成为可能造成事故的根源或潜在可能。3、风险风险是指某种事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件结果的严重性。是失效所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和形成失效的概率两者的乘积。风险度R =风险的可能性 L 风险的严重性 S,分类见下表。可能性L风险度R严重性S可能性很小可能性较低有可能发生很可能发生时有发生12345轻微事故112345一般事故2246810较大事故33691215重大事故448121620特大事故5510152025R 判定准则:风险度轻微的风险可容许的风险中等的风险重大的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R134891215162025L判定准则:L风险的可能性1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同行业曾有发生2发生

17、的可能性较低,但曾在其他单位发生过3有可能发生,本单位发生过4很可能发生,本岗位发生过5发生的机率很高,本岗位时有发生S判定准则:S人员伤害情况职业健康影响环境影响直接经济损失企业形象受损情况1可能造成12人轻伤的轻微事故仅限本岗位人员受到轻微健康影响临时、很少排放无毒污染物,仅限少数员工受到轻微影响0.5万元基本不受影响2可能造成34人轻伤的一般事故少数岗位人员受到一定健康影响临时、偶尔排放有毒污染物,厂区内员工多数受到一定影响0.5万元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受到内部个别员工投拆3可能造成510人轻伤或12人重伤的较大事故少数员工造成轻微职业中毒临时、偶尔排放中等污染物,临近居民受到轻微影响5万

18、元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受到多数员工投拆,本单位形象受到影响4可能造成11人以上轻伤或39人重伤或12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多数职工轻微职业中毒或岗位职工职业病持续排放大量无毒污染物,临近居民受到影响1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受到外部人中投拆,给油田造成一定社会影响5可能造成10人及以上重伤或3人及以上死亡的特大事故可能造成员工严重职业中毒或职业病发生持续排放大量有毒污染物,受到比较严重污染100万元受到多数外部人员投拆和地方政府干预,给油田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危害”和“风险”的区别:“危害”是指对伤害的潜在能力的描述,“风险”是指在特定的情况和环境下形成危害的概率。二、事故规律分析有关事故的致因理

19、论,国内外有许多的理论。如事故系统论、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等。事故系统论认为事故是由“人、机、环、管”四个要素即“4M”要素构成。也就是人的不安全、机的不安全、环境不良、管理欠缺四个要素构成。一般来说,引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作业过程失控;四是管理缺陷;五是技术缺陷;六是社会环境。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过程失控是三个直接原因,管理缺陷、技术缺陷和社会环境污染是三个间接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9个方面)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安全意识差,二是安全技能差。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有九种形式。 管理者违规用工管理者的不安

20、全行为管理者违规用工的行为有以下情况:一是使用不符合规定条件者,如使用童工、病人及未办理规定用工手续者,原因主要是降低成本等。如2003年安全用工检查,油田29个二级单位持证上岗率仅为84.1%,其中:精蜡厂新上岗40名特种作业人员,只有30人取得了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二是安排超时、超负荷疲劳用工,如安排驾驶员不休息连夜疲劳开车执行任务。三是管理者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 操作者不具备上岗技能和资质一是不具备上岗资质,无证上岗或有证不实。如花钱就能买到汽车驾驶证;宝浪项目经理部“1.15”事故,死者为炊事员转岗,未培训。二是不具备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 违反操作规程,危害自己A 未较好的使用个体防

21、护装备。如1999年8月,南机厂李定敏因未戴安全帽,被行车吊钩砸伤头部死亡。B 未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如2003年3月,测井三利公司李涛在压入卷材头的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采取边压入、边打开开关,被打卷机将其左臂卷入受伤。C 未经允许开展工作,如未经允许开动、关停、移动设备。D 未对第三者告知有危害他人的危险。如维修电路时,应防止第三者合闸送电危害维修工。 违反操作规程,危害他人A 未对第三者告知危险,给出“禁止进入、禁止使用”等提示标识牌。如起爆作业不通知和疏散作业区内人员,在公路上修路、挖沟没有设立禁止、警示标识等。1997年8月,精蜡厂安排油田机械厂职工到已停用的一配电室安装玻璃,但在未

22、通知施工人员离开的情况下再次送电,造成一人烧伤。B 离开工作岗位,使设备处于危险状态。如驾驶员离开驾驶室时不关闭发动机、拉紧手刹车等。 使用有缺陷的设备A 安全装置、附件不齐全。如安全阀失灵、护罩不全等。B 设备带病运行。如汽车刹车不灵等。 未正确操作设备A 使用方法不正确。如将扳手当榔头使用。B 使用用途不正确,如将不防爆的电机用在易燃易爆场所。C 使用技术参数不正确,如使用额定负荷5吨的吊钩吊6吨货物等。 组织管理差、协作配合乱A 协作配合混乱;乱指挥、盲目干;B 协作配合失误;瞎指挥、错误干,帮倒忙。 思想麻痹大意A 低、老、坏作风和习惯。如经常发现的闸刀盒无防护盖、保险丝用铜丝替代、白

23、棕绳当保险带等。B 安全意识淡薄。如司乘人员不系安全带,强超抢会等。、违反管理规定和劳动纪律A 进入未授权的区域。如未经许可,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未办理作业票,就进入罐内作业。B 开展未授权的工作,如未经允许对运动的设备进行服务及保养。C 酒后上岗;D 禁烟区吸烟;E 开不安全的玩笑或恶作剧。2、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7个方面) 高危物品防护不良。如雷管、炸药、易燃易爆化学品等,这些高危物品存放保管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 装置设计缺陷装置设计的先天不足、系统不匹配、超负荷;设计的人机界面不合理,设计的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装置安全设施缺陷安全设施、附件不齐,如安全阀、报警装置、无护罩、栏杆欠

24、缺不良等。 质量缺陷A原材料质量差,以次充好,埋下隐患;B制造质量差,如焊接不牢;C检验、验收把关不严,不合格产品进入。 设备缺陷,带病运行 设备性能不良,如润滑不良、过热、异常响声等。 装置老化,超负荷运行如装置老化、过期、报废再用等。 作业场所安全状态不良A. 作业场所为安全风险大的场所,如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等。B照明通风不良;C场所狭窄、杂乱,布局不合理;D安全通道被侵占或堵塞;D安全标志缺陷。 作业环境安全状况不良A 恶劣的气候,如高温、雨雪、大雾、暴风、冰雹等露天作业;B粉尘、辐射、噪声、振动超标,造成精神疲劳、精力分散;C废气、废水、废渣超标,造成健康损害。3、作业过程失控(主要有3

25、个方面)生产作业过程是指人和设备结合为某种目的而工作的过程。如车工操作机床生产零件、驾驶员驾驶车辆拉运货物等。生产作业过程失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人们不期望的无序、紊乱和失控状态。生产作业过程失控往往引发、导致发生事故。 人的原因造成的作业失控。如人的智力、精力等原因造成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如起钻过程中数错单根没有及时刹车,导致碰天车事故。 物的因素造成的作业失控。如汽车倒车时看不见车后情况,车后是盲区,易造成倒车事故;起吊作业时因检查无法发现的原因造成吊钩断裂酿成事故;冰雪路面行车时刹车和方向失控造成事故等。 技术原因造成的作业失控。由于人的认识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达不到而存

26、在的技术缺陷引发的作业过程失控。A执行了有缺陷的工艺,如采用落后、淘汰的工艺作业。B执行了有缺陷的施工方案。C执行了有缺陷的操作规程。4、管理缺陷,主要包括: 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或重视不够领导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支持,企业的安全工作肯定搞不好。但光有思想上的重视,而没有相应的管理技能,安全工作依然搞不好。领导重视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而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是抓好安全工作的保障。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的原因:A缺乏认识。如某些领导大脑没有安全的基本概念,不知道怎么管理,不知道什么是惧怕,靠拍脑袋办事(实际上是安全上的无知);B认识不高。没有真正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从遵守法律、尊重人权、履行社会责任

27、的高度对待安全工作;C认识错误。如片面认为安全只有投入,安全投入不能带来直接效益,安全只是管理行为而不是直接增效的手段;安全投入的效益滞后,不能在短期内显形,影响政绩;领导不重视安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自身未尽职尽责。不学习安全法规,不研究安全问题;下面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解决;本单位出的问题没有从深层次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总是以安全风险不可避免为借口逃避责任。B资源上支持不到位。人的方面:如机构不健全,安全机构随意撤、减、并;安全人员随意调整,认为安全管理不是一门技术,安全工作谁都可以干,有经验就行;安全人员兼职多、不培训取证、凑合上岗等;财的方面:如不按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强调资金不足

28、或成本紧张,以各种借口少投入或不投入资金治理隐患、整改不安全问题等;物的方面:如不配备基本装备,安全工作缺乏必要的手段等。C行为上的“形式主义”严重。如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只说不干,只安排不落实,有开头无结果;检查应付了事,只有过程,不重质量,不求结果。D管理上的“短期行为”。生产与安全相矛盾时,重生产,轻安全;不注重员工安全技能培训,害怕安全培训耽误生产时间,能压则压,能拖则拖;E事故处理上的“好人主义”。事故分析不深不透,不能举一反三;事故处理不敢动硬;不愿从自身开刀。 组织机构、管理网络不健全如许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0.6%的配备标准。 规章制度不健全

29、 责任制不落实 安全管理者素质差 安全投入不足,隐患治理不力 作业人员缺少培训和选择 生产管理缺陷,如工业动火、临时用电、破土作业、起重作业、进入设备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6种特殊作业,不按规定审批和现场监护;未制订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包括:岗位人员基本要求、危害识别、作业程序与安全操作方法、异常情况判断及应急处理措施)。5、技术缺陷,主要包括: 施工设计缺陷如施工方案、措施不合理。 操作规程缺陷如操作规程不合理,新设备、新工艺未制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缺陷如消防、井控、防洪防汛、抗震、化学危险品、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未编制或编制的预案不完善,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处理不当,恶化或扩大事故

30、。 技术标准缺陷6、社会环境 社会行为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压力如不经过正规培训,通过关系掏钱买驾驶证开车;在资质认证时把关不严,为不具备某种作业基本条件的队伍或人员颁发了资质证等。 工作单位对员工造成的精神压力如竞争上岗、转岗分流等压力的影响。 家庭对员工造成的精神压力如家庭是否幸福、和谐、愉快等。 工作环境对员工造成的精力压力。如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四、事故预防措施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找到了引起事故的6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因此制定消除引起事故的6个方面的主要因素的措施就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1、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管理上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制订出一套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措施。2、制订消除

3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如加强用工合同、持证上岗、定编定责管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等。3、制订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措施。如加强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隐患治理工作,以及加强生产现场的标准化建设和设备管理工作。4、制订消除生产作业过程失控的措施。如加强设备安全设施、报警装置,以及纠错功能的建设,从技术上提高设备的纠错功能和防误操作能力。5、制订消除管理缺陷的措施。如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等。6、制订消除技术缺陷的措施。如完善各项技术标准,提高设计水平、施工方案水平和操作技术规程的水平。7、制订改善社会环境的措施。利用各种手段改善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工作的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三章 企业安全生产

32、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指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预防事故的一套科学完整的措施,是企业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建国以来,国家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于2002年正式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可以说,安全生产法就是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总纲。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各国和各个企业有不同的管理体系,而目前国际上石油石化行业通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的、公认的、科学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HSE体系。一、“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有10项要素,建立的核心是领导承诺,实施的核心是风险评价。10项要素构成一个螺旋式的

33、上升循环,紧密相关,相互渗透。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领导承诺包括:对法律法规、责任目标、持续改进的承诺。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组织机构职责包括:各级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物力、信息、技术资源。文件控制包括:文件分类、编写、更改、审批、发放、报废。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风险评价包括:评价对象、范围、方案、方法、准则、报告编制。隐患治理包括: 隐患的识别、评价、立项、审批、实施、验收。4、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包括:企业员工和承包商、供应商的安全用工、安全合同、资质审查、持证上岗、培训教育、监督检查、业绩考核。5、装置(设施)设计与建设包括:安全装置(设

34、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6、运行和维修包括:生产、维修作业全过程活动的有效安全控制。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变更管理包括:变更范围、类型、申请、审批、分析、实施、验证。应急管理包括:应急组织、管理对象、预案、演习。8、检查和监督包括:检查组织、形式、标准、频次、纠正、整改、验证。9、事故处理和预防包括: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及事故预防。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10、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考核和改进)审核是管理者代表组织对体系运行的检查;评审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体系运行进行的评定。审核与评审的区别在于,行为主体、目的、程序和方法不一样。通过审核、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实施改

35、进。二、企业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主要负责人职责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按上年度销售(劳务)收入总额的5提取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用于隐患的整改。集团公司规定,每年按期末固定资产原值和存货帐面平均余额的4上交安保基金。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A 事故的分类管理集团公司将事故分为8类。安全处负责

36、人身事故、爆炸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管理;卫生处负责职业病、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急性传染病爆发流行事故的管理;公安局负责火灾事故的管理;机动处负责设备事故管理;生产、勘探、开发、炼化、基建等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系统)生产事故的管理。B 事故报告的时间、内容要求各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并在24小时以内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造成的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以事故快报形式报告安全处,同时报告事故专业主管部门。由油田统一对集团公司、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事故报告。C 事故报告的人员要求集团公司规定,发生死亡12人的事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油田主管领

37、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处长及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集团公司汇报;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由油田主要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处长及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集团公司汇报。2、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共7章、97条,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主要安全责任如下:第5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16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18条: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国家规定为上年度销售或劳务收入总额的5)。第19条: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20条:主要负责人

38、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第21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23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第31条: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第41条: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3、企业领导承

39、担的主要安全生产责任企业行政一把手: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对HSE人、财、物的保障及有效实施负领导责任。党委书记: 对HSE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负监督责任,对领导干部HSE持证上岗负领导责任。主管生产(安全)的领导(HSE管理者代表): 对企业HSE体系的有效运行负领导责任。主管人力资源的领导:对企业从业人员(含外雇人员)的安全用工(合同、保险、资质、技能、定员、工时等)符合安全法规要求负领导责任。主管计划的领导:负责将隐患治理项目纳入计划落实整改,对因隐患治理资金不落实、隐患治理项目不按期、按规定完成并导致事故的发生,负直接领导责任。主管财务的领导:负责安全资金的筹措,保证安全生产资金

40、的投入。对HSE资金不落实、安全投入不足,影响安全隐患的整改并导致事故的发生,负直接领导责任。工会主席:对员工HSE权益督查维护不力引发的重大责任事故负领导责任。其他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HSE联系点安全用工(用工合同、持证上岗、定编定责等)、分管单位(系统、部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责任事故负领导责任。三、国家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国家实行的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国家安全监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名称承担主体工作性质任务或方法法规依据监察安监部门强制性行政执法审查批准、现场监察和行政处罚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规

41、监督社会、公众、工会组织等相关方公众权力与义务经常性的社会舆论媒体宣传、投诉、举报等国家相关法规检查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和检查落实团队、周期性、自上而下的巡视检查安全生产法等法规,地方、行业规定评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组织监察指导下的第三方中介技术服务(强制)定量风险识别、安全评价与控制(合同约定)安全评价导则等相关法规标准评估生产经营单位有组织的企业自我管理部门统一布置,企业定性自评和按要求上报有关规定和文件认证认可的认证机构第三方中介技术服务(自愿)合同约定对法规和承诺的符合性审核审核规范或标准行政许可国家、省市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

42、器材生产企业(强制性行政执法)开办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生产经营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风险抵押生产经营单位强制性收取安全风险抵押金,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提取安全费高危行业生产强制性企业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四、企业员工的8项安全生产权益1、知情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如实告知劳动者。2、获得教育培训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

43、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3、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参加企业安全生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应定期向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倾听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5、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对于违章指挥和事故隐患不排除、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作业,有权予以拒绝。6、紧急撤离权劳动者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7、批评、检举、控告权劳动

44、者有权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8、获得赔偿权劳动者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可依据国家关于工伤保险的规定获得医疗救治及经济补偿。第四章 企业安全检查技术什么是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原则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达到检查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一般企业内部的安全检查方法是,上级组织人员到基层现场去进行检查,到了基层后,先去看一看现场,然后再看一看资料,随后开列一串问题清单给基层,最后要求基层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整改好,然后就结束了检查。长期以来,这种检查方法对促进基层的安全工作,加强基层的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检查后往往又回潮,同样的问题,屡

45、说不改,或屡改又犯。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检查出的问题如“三违”、“低老坏”和“隐患问题”不能根治?如何才能治标治本?如何进行安全检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安全检查的本质是“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前提是“谁主管、谁负责”,关键是“一级查一级、层层抓落实”,核心是查出的问题“四不放过”。一、安全检查的任务及类型1、安全检查的任务安全生产检查的任务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63年,国务院就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安全检查,找出危险,指出消除或控制的方法。因此,安全检查后,有两点要求:一是指明危险的状态并进行纠正,二是改进操作和条件。2、安全检查的类型和形式(1) 安全检查按性质可分为6种类型 法定检查:由执法机构、部门遵循安全法则的要求进行的检查。如安全阀、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定期检验;如安全资质认证、安全持证上岗及车辆年审等。 外部检查:由中介机构、保险、咨询单位开展。 行政检查:上级管理人员巡视。 投产检查:对新的或重新调试的设备检查。 例行检查:由主管在适当的时间内按计划开展。 岗位巡回检查:由岗位人员在上班期间对本岗位范围的工作进行的检查。它是岗位人员按标准的程序、时间、路线、内容进行的巡回检查。(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