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7179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uidesforpreparingdiagramsofenterprisestandardsystemGB/T 130171995 前 言 本标准是对GB/T13017199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修订。 为了紧密结合和贯彻GB/T19000系列标准及根据三年来的实施经验,作如下 更改: (1)将原序列结构图中的“序列节点”及其排序按GB/T19004的“质量环要 素”的排列作了修改并与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 成和要求取得协调。 (2)将原附录C技术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中的分体系名称改为“质量环要 素”的名称;各“

2、质量环要素”方框内的标准构成充分体现GB/T19000系列标准 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同时尽量与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 系的构成和要求的相应构成内容相协调。 (3)将原附录D管理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中的分体系名称改为“质量环要 素”的名称,各分体系方框内的标准构成充分体现出GB/T19000系列标准对管理 标准的要求,同时尽量与GB/T154981995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的构成和要求相协调。 将原附录E工作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改成与GB/T154981995标准的 相应内容协调一致。 (4)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定义作了与GB/T154981995标准的相应定义

3、相协调的修改。 (5)在引言内,引入了“标准体系表的中性表示模式”的概念。 (6)增加了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原标准仅提出引用GB/T13016的图2, 但未示出该图2),并分别以图2和图3示出生产一个行业的产品和生产二个行业 的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7)将原“53.2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和标准明细表的格式”做以下修改: a)将原“5.2.1企业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改为“5.2.1企业标准体系第一种结 构层次结构”; b)将原“5.2.1.2企业标准体系基本结构图(第二种结构)”改为“5.2.2企业标 准体系第二种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 c)将原“5.2.2企业标准体系的序列

4、结构”改为“5.2.3企业标准体系第三种结 构序列结构”。 (8)在附录C的基础标准层次上增加了“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标准体系” 和在各有关质量要素中增加了 CA-X(计算机辅助-X)标准。 在附录D的基础标准层次上增加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标准体系”。 (9)增加了附录F代码编制的示例,包括: a)F1附录B代码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b)F2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分体系(标准明细表标题)四位码; c)F3行业通用标准四位码的示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5、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鲍仲平。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9910717。 引 言 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促进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完整有序的基 础,是一个包括现有和应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是推进企业产品开发、提高产品 和服务质量、优化生产经营管理、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标准化指导性技 术文件。 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是建立和健 全企业标准体系的开端。有计划地和积极地制订、贯彻企业标准体系表内全部项目 并取得实效,真正建立起企业标准体系是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层次结构标准体系表是一中立于企业的性

6、质、规模和应用的中 性表示模式。 它以基于企业自身的需要,选用自编制标准体系表用的通用资源(指全国通用综合 性基础标准体系表)和专用资源(指各行业标准体系表)及补充自订的企业标准,使该 模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30171995 Guidesforpreparingdiagramsof 代替 GB/T 1301791 enterprisestandardsystem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6-16批准 1995-10-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术语、编制要求、组成、结构型式、表示格 式和标准代码。 本标准也规定了面

7、向质量保证体系的以“质量环”为序列的序列结构模型的标 准体系。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企业(含事业单位)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其他行业的企业 (或事业单位)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 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763587 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 GB954488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图形 图形核心系统(GKS)的功能描述 GB1009188 事物特性表 GB/T 1301691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421393 初始

8、图形交换规范 GB/T 15049.194 CAD标准件图形文件编制总则 GB/T 15049.294 CAD标准件图形文件 几何图形和特性规范 A类图形构件 GB/T 154971995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54981995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9000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ISO95921992 程序员层次交互式图形系统 ISO96321988 计算机图形元文件 ISO96361988 计算机图形接口 ISO10303(DIS) 产品数据交换规范 ISO13584/Env 40004 Part 31/DIN

9、 66304(DIS) CAD标准件数据交换格式 DIN663011987 汽车曲面接口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企业标准体系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2企业标准体系表 diagram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3.3管理标准 management standard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注:“管理事项”主要指在生产经营管理,如营销、设计、采购、生产、检验 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化与信息

10、、经营、劳动组织等管理中与实施技术标准有关 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3.4工作标准 duty standard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注:“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 责、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岗位的基本技能、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物 和概念。 4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 4.1应符合GB/T 13016的规定。 4.2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有关标准并纳入企业标 准体系表内。全国标准体系表由全国、行业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组成。详细内容见附 录A(标准的附录)。全国第一层标准体系表的标准明细表见全国通用综合

11、性基础 标准体系表;行业通用标准明细表见各行业标准化归口部门制定的各行业标准体 系表。 4.3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在企业标准体系表内列出和制订出上层空缺标准,使 企业标准体系成为发展和补充全国标准体系的基础。 4.4企业应考虑 GB/T 1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5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5.1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如图 1所示。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标准包括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上层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 企业标准。所有标准都在上级标准化法规、本企业的标准化规定和本企业的方针目 标及各种相关国家法规的指导下形成。 5.2企业标准体系

12、表的结构型式和标准明细表的格式 企业标准体系表可以按层次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和序列结构型式列出;前两 者适用于综合性和全局性管理,后者适用于以产品为中心、某专项或局部工作的管 理。前两者是基础,后者是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前两者的补充。只有单一品种 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只用“序列结构”型式列出。 5.2.1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第一种结构层次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种结构层次结构图由图1示出: 图1企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种结构层次结构图 图1中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分体系间的连线表示两者之间的交互制约 作用。 图1中的工作标准必须同时实施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中的相应规定,是技术 标准和管理标准共同指导制

13、约下的下层次标准。 图1中技术标准方框内标准的层次结构有以下两种情况: 企业只生产一个行业的产品时的层次结构(根据GB/T13016中图2行业标准 体系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企业应用的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可合并到行 业通用标准层次中; 图2生产一个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b)企业生产两个以上行业的产品时的层次结构,先并列此两个以上的行业标 准体系层次结构图,再在各行业通用标准层次之上加一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 准(企业根据需要选用)层次,见图3。 图3生产两个以上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层次结构图 图1中管理标准可分为全企业通用的管理标准和各业务管理标准两个层次; 图1中的工作标准可分为

14、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通用工作标准和管理人员和 操作人员的岗位工作标准两个层次。 图1中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标准体系基本组成图分别由附录 C、附录D、附录E(提示的附录)表示出。必须给各附录内每项目列出标准明细表。 附录D和附录E内列出的原为规章制度的项目,应按有关标准化法规和标准 的要求、规定和程序制定为管理标准或工作标准。未列入附录内的项目仍为规章制 度。 5.2.2企业标准体系第二种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由图4示出。 5.2.3企业标准体系表第三种结构序列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序列结构如图5生产一个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 环”序列结构图和图6生产两个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质

15、量环”序列结构图 所示。 注: 1当企业有两个以上的序列结构标准体系表时,应将这些标准体系表归并成便 于企业综合管理的层次结构或功能归口型结构的标准体系表。 2环保、劳保、卫生等标准包括在“技术基础标准”之内,从略列出。 5.2.4标准明细表的格式 图2、图3、图4、图5、图6中每一方框须列出标准明细表。以图2或图 3结合附录B(标准的附录)及附录F(提示的附录)编出标准明细表为最佳。 图 4 企业标准体系表第二种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 图 5 生产一个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环”序列结构图 图 6 生产两个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环”序列结构图 5.2.4.1各层次或各序列的标题,与该层

16、次或序列方框的标准明细表的格式和填写 内容如图7所示。 层次或序列标题 图 7 标准明细表格式图 图7内所列项目供企业选用。 5.2.4.2代码 代码编制规定如附录B(标准的附录)所示。代码编制示例如附录C、D、E、 F(提示的附录)所示。 代码可由七位数组成:前四位可按十进制或百进制分类法或两种进制合用和按 前后码位间的隶属关系(即层次关系)指定每一位码数所代表的标准类别(或标准层 次)名称,后三位为顺序号。 代码也可由五或六位码组成,码位多少可视企业内标准分类数量多少而定。 代码应在行业(或仅在中、小行业)内统一。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全国标准体系表总结构图 全国标准体系表第一层标

17、准 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 全国标准体系表第二至第五层 各行业标准体系表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代码编制示意图 注: 1后位码是隶属于前位码的下位码。 2“行业”、“专业”的定义见 GB/T 13016。 3除第一位码以外,其余各位码列内所列名称均仅作示例用,企业实际制定代 码时,不一定非要与表中所示示例相同。 4产品、原材料、设备仪器、工具、零部件和元器件的分类和编码尽量与 GB 7635一致。 5代码位数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定,缺某层次时其代码为0。 附 录 C (提示的附录) 技术标准体系基本组成图 图内各方框内的条目另列于下。应将技术基础标准集中于“101”方框内并充 分引

18、用和贯彻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和各行业、专业通用标准。 各方框内条目的说明: 102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标准体系表 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标准体系表见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 (1993年版)第66页表11“企业现代化管理标准体系表”。 201营销、市场 1.产品建议书;2.营销、市场调查的信息描述标准;3.营销、市场信息交换的 接口标准(接口标准包括信息交换双方间的信息需求、信息描述方法和格式等);4. 需方提出的产品标准、技术条件或样品;5.向需方提供的有关标准、法规、产品说 明书、认证文件等。 202产品(包括半成品、中间体、自制件等) 1.产品标准(技术条件);2

19、.产品内控标准;3.产品系列型谱;4.参数系列、参 数分档分极标准;5.产品外形结构尺寸标准;6.产品型号命名方法标准;7.产品零 部件(自制)标准;8.半成品、中间体标准;9.产品事物物性表标准。 203设计、开发 设计、开发中应用到的以下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应列于“101”方框内, 而不必列于“203”方框内:1.保护消费者利益;2.优先数和优先数系;3.环境条 件和试验方法;4.术语;5.图形符号;6.人类工效学;7.信息技术;8.价值工程; 9.通用理化分析;10.量和单位;11.包装;12.卫生;13.职业安全和工业卫生;14. 能源;15.互换性和结构要素;16.统计方法;17.

20、环境保护等。以上标准企业可根 据产品特点进行选用。 以下条目可列在“203”方框内: 1.设计参数和技术数据标准;2.设计计算方法和通用数学模型;3.设计图样和 文件格式标准;4.设计图样和文件的编制方法;5.设计文件和图样成套性要求;6. 设计中用于评价产品和工序的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7.CAD接口标准,主要包括: (1)CAD零件文字信息库标准:GB 10091; (2)CAD零件图形信息库标准:GB/T 15049.1、GB/T 15049.2等; (3)ISO 13584/Env 40004 Part 31/DIN 66304; (4)ISO 10303; (5)DIN 66301;

21、(6)GB 9544; (7)ISO 9592; (8)GB/T 14213; (9)ISO 9636; (10)ISO 9632。 注:本表所列项目是综合性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可根据本表所列项目的范围和 结合实际情况列出各自应有项目。对(1)(4)内各标准的说明和应用见CAD通用 技术规范。 204采购 1.外购产品建议书、技术条件等;2.外购件、外协件的相关行业或地方标准(采 购进货检验标准和检验规则见“检验和试验”)。 205工艺 1.工艺基础标准(术语、符号、代号、分类编码等);2.工艺文件标准;3.工艺 余量标准;4.工艺流程;5.工艺规程:(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工艺 卡

22、;工序卡;检验卡;工艺守则;(2)通用工艺规程:典型工艺规程;组 成工艺规程;标准工艺规程;(3)流程性工艺规程;6.投产前材料、辅助材料和零 部件控制标准;7.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8.工时定额和材料定额;9.CAPP(计算机 辅助工艺过程)信息接口标准;10.工序控制标准。 206工装 1.工艺装备的产品标准;2.自制工装设计文件;3.工具;4.模具;5.夹具;6. 卡具;7.量具;8.工位器具标准。 207制造 1.劳动定额;2.动作与时间分析1);3.网络计划技术1)(网络图或流程图);4. 判定表1)(生产逻辑安排表);5.生产环境的人类工效原则1);6.产品不合格的标 志;7.CAM

23、(计算机辅助制造)接口标准1)。 208制造设备 1.外购设备产品标准;2.自制设备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3.设备的零配件、元 器件、易损件(简称备件)标准;4.设备安装调试规程;5.设备维护保养规程;6.设 备润滑规程;7.设备操作规程;8.产品说明书。 209检验、试验 1.设计样机试验;2.设计定型试验;3.产品鉴定试验;4.产品定型(例行试 验)(以上除采用行业、专业通用标准外,企业可作补充或另行制订);5.采购进货检 验;6.工序检验;7.最终产品检验;8.数理统计方法选用(数据处理和解释、验收 规则等);9.CAT(计算机辅助检测)接口标准。 210检测试验设备、计量器具 1.检验设

24、备的产品标准、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规程操作规程、检定规定等; 2.维护保养规程;3.计量检定规程。 211包装 1.包装设计标准;2.包装工艺标准;3.包装通用标准;4.包装材料标准;5.包 装机械、容器标准;6.包装试验标准;7.集装箱标准;8.包装标志标准(以上5, 6,7,8除采用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内有关内容外,企业可作补 充或自行制订);9.随货文件(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随机备件清单、 安装图及其他)。 212贮运 1.运输装置、装卸、堆码机械技术要求;2.运输工具(手段)技术要求;3.防止 损坏的搬运要求(尤其对易腐、易燃、易爆物品等);4.运输和装卸要求(方

25、式、条件 等);5.标志、代码标准;6.贮存场所要求;7.贮存环境条件;8.贮存方式(单放、 堆码等);9.贮存期限;10.库存品检验程序;11.仓贮自动化管理 213安装、运行、交付 1.现场安装程序和方法要求;2.安装后试运行要求和方法;3.安装验收程序和 要求;4.维修保养要求;5.交付验收试验;6.安装交付技术文件完整性要求;7. 发放记录要求。 214服务、维修、用后处置 _ 1) 属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 1.服务维修人员技术要求;2.服务维修作业规程;3.服务(维修手册和培训要 求);4.服务维修条件(手段、工具、备件等)。 215环保、安全与职业卫生、劳保、卫生 除采用全国通

26、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内有关标准外,企业可作补充或另 行制订。 附 录 D (提示的附录) 管理标准体系基本组成图 图内各方框内包含的内容另列于下。对每条目的说明,见 GB/T 15498。 101管理基础标准 1.术语;2.标准化工作导则;3.图形符号;4.量和单位;5.数理统计;6.网络 计划技术;7.价值工程;8.可靠性工程;9.计算机软件工程;10.工业工程(动作与 时间分析标准)。 10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标准体系 1.MIS开发规范;2.MIS数据库建立要求;3.MIS信息实体分类编码及信息字 典;4.MIS各分系统间的信息接口标准;5.信息实体描述标准(事物特性表);6.

27、企 业公文格式标准;7.功能快;8.程序块。 注:以上所列各条除第1条外,企业须根据自己特点和需要制定为企业标准。 201营销、市场 1.市场调查与预测;2.合同评审与管理;3.产品建议书的编制;4.销售管理。 202设计、开发 1.设计计划和目标管理;2.设计程序;3.设计方案的编制;4.设计评审;5.产 品的鉴定管理;6.销售准备状态的管理;7.设计更改的控制;8.设计复审管理;9. 新产品开发管理;10.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管理;11.科技成果管理和奖励;12. 技术引进管理。 203采购 1.采购计划的编制;2.订货合同管理;3.选择合理的供方;4.质量保证协议管 理;5.验证方法协议

28、管理;6.质量争端处理;7.进货控制;8.库房管理。 204生产管理 1.工艺方案的编制;2.工艺规程的编制;3.工艺验证和评定;4.工序能力验 证;5.工艺更改;6.工艺装备管理;7.公共设施环境管理;8.定置管理;9.物资可 追溯性管理;10.特殊工序管理;11.生产记录管理;12.生产调度;13.生产综合计 划管理;14.生产统计;15.生产库房管理。 205设备管理 1.设备购置管理;2.设备控制、维护、保养管理;3.设备改造、报废管理;4. 设备评级;5.设备事故管理。 206产品验证 1.外购材料外购件检验管理;2.工序检验管理;3.成品验证管理;4.检验报告 管理。 207测量和

29、试验设备管理 1.测量控制管理;2.计量检验点网络图管理;3.计量技术档案管理;4.计量人 员管理。 208不合格及纠正措施管理。 1.不合理管理;2.不合格纠正措施管理。 209搬运、贮存标志、包装、安装、交付、售后服务管理 1.搬运管理;2.贮存管理;3.标识管理;4.包装管理;5.安装管理;6.交付管 理;7.售后服务管理;8.市场信息和产品监督管理。 210科技档案管理 1.科技档案归档管理;2.质量文件和记录管理;3.科技信息管理。 211人员管理 1.人员培训;2.特殊作业、工序、检验、试验人员资格评定;3.调动人员积极 性管理。 212安全、劳保管理 1.产品安全和责任管理;2.

30、安全教育管理;3.安全检查;4.安全技术措施管 理;5.事故管理;6.危险品毒品管理;7.防火管理;8.劳保用品使用规定。 213环保、职业卫生管理 1.职业卫生管理;2.“三废”排放与环境监测;3.卫生文明生产。 214能源管理 1.能源消耗统计分析;2.能源计划编制;3.能源计量管理;4.节能技术改造管 理;5.能源定额管理;6.能源设备及其经济运行评价管理;7.企业合理用能评价; 8.润滑技术、燃动装置管理;9.企业能源利用监测管理。 215质量成本管理 1.质量成本分类;2.质量成本的统计和计算;3.质量成本报告内容和时间的要 求,监控及审核评价程序;4.质量成本分析。 216经营 1

31、.经营决策信息标准(各种提供决策用的事物特性表);2.产品决策信息标准; 3.经营效益评价原则和方法。 217标准化与信息 1.企业标准体系;2.企业标准化组织体系;3.图样和技术引进标准化管理;4. 标准文献情报资料收集和管理规定(可合并到科技情报管理);5.标准贯彻程序规 定;6.标准化经济效益的评定;7.科技情报、图书收集、管理和服务规定;8.计算 机辅助技术(CA)标准。 218劳动组织 1.劳动组织及定员管理;2.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3.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 附 录 E (提示的附录) 工作标准体系基本组成图 附 录 F (提示的附录) 代码编制的示例 本附录包括F1附录B代码编制

32、的程序和方法,F2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 分体系(标准明细表标题)四位码,F3行业通用标准四位码的示例。说明如下: F1附录B代码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以通用标准四位码的编制过程示出代码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代码编制的程序和方法可以用信息检索的程序和方法表示出来。 当对标准信息进行检索时,可按标准的隶属(双亲和子女)关系逐级(即逐码位) 地在终端屏幕上显出“菜单”。如当键入相应程序后,首先,显示出第一位码的“菜 单”,即: 0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1通用标准 2产品标准 3原材料标准 4设备仪器工具标准 5工艺标准 6机械零部件标准 78电子元器件标准 9接着,如要检索通用标准,即键入“1”,则立

33、即显出“通用标准”(即第2 位码)的“菜单”,假如安排为: 10全国第一层标准1(全国第一层标准的第一部分) 11全国第一层标准2(全国第一层标准的第二部分) 12全国第一层标准3(全国第一层标准的第三部分) 13行业1通用标准1 14行业1通用标准2 15行业2通用标准1 16行业2通用标准2 17行业3通用标准 18行业4通用标准 接着,如要检索“职业安全工业卫生标准”,可先键入“0”,则显出100 109的菜单,如果此菜单中不包含“职业安全工业卫生标准”的话,可再键入“1” (此为第二位码中的“1”),则显出“11全国第一层标准2(即第3位码)”的“菜 单”。假如此“菜单”安排为: 11

34、0感官分析 111物理分析 112化学分析 113量和单位 114包装 115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116能源、水资源 117制图和工程制图 118互换性和结构要素 119环保 接着,键入“5”(此为第3位码中的“5”),则显示“115职业安全工业卫 生”(即第4位码)的“菜单”。假如安排为: 1150通用标准 1151管理标准 1152机械安全 1153电气安全 1154爆炸防护爆破燃气安全 1155贮运安全 115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 1157卫生工程 1158个体防护用品 接着,如要检索“电气安全标准”,即键入“3”,则显出“1153电气安全 标准”(即全部按顺序排列的标准)清单。此时,可对清

35、单进行增、删、改。 “菜单”中每一项目所占码数的多少(如第一位码“菜单”中的管理标准和工 作标准合用一个“0”,又如第2位码“菜单”中的全国第一层标准共有“0、1、 2”三个码数),全视该项目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而定,别无其他意义。其目的是 尽量避免码数的浪费。同时,也要给可能有发展的项目留有扩展余地。 当“菜单”中的项目超过10时,可合并下二个码位而采用百进制。但如果项 目数仅超过10而大大小于100,这时,如果采用百进制,将使大部码数形成浪费。 因此,可将二个或几个项目(信息量小的项目)合用一个码数。 F2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分体系(标准明细表标题)四位码 本章系根据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

36、准体系表编出。 100质量管理(非数学方法) 1000质量保证体系 1001质量保证审核体系 1002质量评价体系 101保护消费者利益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010保护消费者利益 1011行业1及其各专业保护消费者利益 1012行业2及其各专业保护消费者利益 10131014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10151016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017行业1及其各专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018行业2及其各专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02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1020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基础标准 1021基础环境试验方法 1022环境试验导则 1023环境条件 1024环境试验设备 1025其他环境试验方法 103术语

37、 1030基本术语 103110菜单(除103)内术语 103211菜单内术语 103312菜单内术语 1034行业1及其各专业术语 1035行业2及其各专业术语 1036行业3及其各专业术语 104图形符号 1040基本图形符号 104110菜单内图形符号 104211菜单内图形符号 104312菜单内图形符号 1044行业1及其各专业图形符号 1045行业2及其各专业图形符号 1046行业3及其各专业图形符号 105人类工效学 1050人类工效学指导原则 1051人类测量与生物力学 1052信号与控制 1053物理环境 1054系统设计 1055照明 1056劳动安全 106系统工程、信息

38、技术、价值工程 1060信息技术基础标准 1061应用要素 10621063设备与媒体 10641065系统 10661067网络计划技术和线性规划 1068价值工程 107信息描述 1070事物特性描述(全国通用的对物的描述) 1071事物特性描述(行业、专业、企业通用的对物的描述) 1072事物特性描述(企业内对事的描述) 10731074图形特性描述(全国通用的标准件的描述) 1075图形特性描述(行业、专业、企业通用的标准件的描述) 10761077产品图形描述 10781079图形系统基础标准 108信息分类标准 1080信息分类编码基础标准 10811082108310841086

39、公文格式 1088条形码 109企业管理现代化,现代制造技术 1090企业管理现代化(根据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表11列出全部标 准清单) 1091现代制造技术(可根据工业自动化技术委员会的相应标准体系表选列有关标 准) 110感官分析 1100通用标准 1101实验室基础方法 1102实验室物理条件 1103实验室评价员 11041105消费品基础方法 1106消费品抽样方法 11071108专项或具体产品 1109111物理分析 (可选自冶金工业标准体系表) 112化学分析 (可选自化学工业标准体系表) 113量和单位 1130量和单位 1131量值单位换算表 114包装 1140基

40、础标准:术语、标志、尺寸系列 1141基础标准: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方法 1142基础标准:包装技术和方法 114311441146集装箱 1147包装材料 1148包装容器 1149包装机械 115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1150通用标准 1151管理标准 1152机械安全 1153电气安全 1154爆炸防护爆破燃气安全 1155贮运安全建筑安全 115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 1157卫生工程 1158个体防护用品 116能源、水资源 1160基础标准 1161能源技术管理 1162能源方法 1163能源工艺、网络 1164能源材料 1165能源设备器具 1166能源产品 1168水资源 117制图、工

41、程制图 1170机械制图 1171电气制图 1172其他行业1制图 1173其他行业2制图 1176工程制图 118互换性、结构要素 1180公差与配合 1181形位公差与误差 1182表面特征 1183螺纹 1184轴伸、轴高 1185平键 1186花键 1187齿轮 1188其他结构要素 119环境保护 (待补) 120统计方法应用 1200术语与数表 1201数据处理与解释 1202质量管理 1203抽样检查 1204试验精度 1206可靠性 121动作与时间分析 (待补) 注:118内每项目都包括全国、行业、专业通用标准。 F3行业通用标准四位码的示例 本章根据F1所示的代码编制程序和

42、方法,示出以下电子行业、专业、门类通 用标准四位码。 F3.1行业、专业、门类通用标准的三、四位码安排 根据行业标准体系表,同上法可列出行业通用标准和专业通用标准及门类通用 标准的菜单。 以下列出通用标准的第3和第4位码的菜单。假如以13代表行业1通用标准 的代码,则第3位码的菜单可作如下安排: 130行业1 通用标准1 131行业1 通用标准2 132行业1专业1 通用标准 133行业1专业2 通用标准 134行业1专业3 通用标准 130和131行业1通用标准的第4位码的菜单可根据行业1通用标准的分类列 出。 接着可列出专业和门类通用标准的菜单,假如以132代表专业1通用标准,则 第4位码的菜单可作如下安排: 1320专业1通用标准1 1321专业1通用标准2 1322专业1门类1通用标准 1323专业1门类2通用标准 1324专业1门类3通用标准 以下依次类推列出行业1下的专业2(133),专业3(134)的通用标准及各自下属 的门类通用标准。 同样,列出行业2(14)及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