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7469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通港通海港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委托单位: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一月目 录第1章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基本信息11.3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2第2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评价范围32.2环境现状评价3第3章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53.1污染源分析53.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123.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3.4环境敏感区预测评价193.5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193.6环境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5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263.8建设项

2、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273.9搬迁情况283.10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28第4章公众参与304.1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发布304.2公众意见调查34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37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及采纳情况384.5公众参与结论39第5章评价结论40联系方式41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412.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41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根据南通市城市发展的要求,为了配合南通狼山省级旅游风景区规划建设的需要,为支持中远川崎LNG项目的发展需要,根据南通市政府关于船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要求,中远重工按政策实施整体搬迁新建,新址位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滨

3、江工贸区海新重工下游,根据新厂生产的需要,同时考虑后方工业企业建设、生产中水运运输需要,拟建码头一座,码头前沿设1万吨级、2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各1个,后沿兼顾5000吨级、2000吨级泊位各1个。拟建的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位于长江下游南通河段新通海沙海门段,在已建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码头的下游,距离其上游的苏通大桥约6km,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1.2 项目基本信息(1)年吞吐量及流向:164万吨年,其中中远重工原材料及产成品89万吨年、钢铁60万吨年、其他件杂货(碳素制品、真空设备、输变电设备等)15万吨年。(2)经营货种:中远重工原材料及产成品、钢铁、

4、其他件杂货,其他件杂货主要为碳素制品、真空设备、输变电设备等,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货种。(3)泊位数:4个,即码头前沿1万吨、2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各1个及码头后沿5000吨级、2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各1个,并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4)码头岸线总长度:本工程对应码头岸线长度370m,水域内设置码头平台、引桥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1。表1.2-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方案备 注1设计年吞吐量万吨/年164中远重工原材料及产成品、钢铁、其他件杂货2泊位年通过能力万吨/年202.43设计代表船型万吨级前沿2码头前沿1万吨、2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各1个后沿0.5码头后沿5000吨

5、级、2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各1个4泊位数个4码头前、后沿各二个5码头平面尺度mm370256引桥平面尺度mm639.85187辅助平台尺度mm20151213变电所辅助平台一座8装卸设备投资万元47609建设周期月1010总投资估算万元18687.671.3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建设项目属于临港工业码头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9号令)、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06140号)和南通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版)中的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9号令)、南通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版)鼓励

6、类的项目,属于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06140号)允许类项目。因此,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江苏省以及南通市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本项目选址符合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南通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等沿江发展规划;符合海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滨江工贸区总体规划、南通港通海港区总体规划;选址不在南通市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划的范围内。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评价范围(1)大气评价范围以拟建码头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2)地表水评价范围长江:本码头工程上游端线上游2km至下游端线下游4km。(3)地下水评价范围码头建设、运

7、营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区域,一般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域。(4)噪声评价范围厂界外200m范围。(5)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水生生态环境为本码头工程上游端线上游2km至下游端线下游4km;陆域生态评价范围为工程陆域占地周边200m。2.2 环境现状评价2.2.1 地表水环境拟建码头处、拟建码头下游1000m两个长江断面SS超出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94),其余各因子均符合相应标准,长江码头附近两个断面SS超标主要是长江水体中含沙量较大的原因;海门第二污水处理厂排口附近3个长江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的要求。2.2.2 地下水环境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场地位于长江水域

8、下,室内垂直向渗透试验平均渗透系数A10-4cm/s,具中等透水性,共同组成场地的潜含水层。场地揭示地层均位于长江水域下,且具中等透水性,长江水与土层关系密切,各种离子的含量相互影响,水土的化学成分比较一致。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标准。2.2.3 声环境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2.2.4 环境空气2个测点各指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项目周边环境质量较好。2.2.5 生态环境工程所在区域目前为未开发利用的沿江河漫滩,几乎没有地表植被分布,江堤内侧为造

9、堤吹填形成的沙地。规划岸线长江段水生生物种类众多,鱼类资源较丰富。本项目目前占地主要为沿江河漫滩和长江部分水域。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3.1 污染源分析3.1.1 施工期污染排放3.1.1.1 水污染(1)施工机械、船舶产生的含油废水施工船舶考虑为2艘3000吨船舶,按港口设计规范,施工期3000吨船舶油污水日产生量约为0.81t/艘天,因此,本工程施工期船舶油污水产生量约为1.62t/d,污水含油浓度为5000mg/L左右,船舶水上施工按90天计,施工期仓底油污水的发生量为72.9t,石油类0.37t。施工船舶油污水由船舶自备的油水分离器隔油处理后,含油废水和含油废弃物由海事

10、部门认可的环保船只统一接受处理。(2)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船舶施工人员约为30人,每人每天污水量按80L估算,则船舶施工人员每日最大排放量为2.4m3/d,船舶施工作业约90d,则施工期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16m3。陆域施工人员约为100人,每人每天污水量按80L估算,则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8m3/d。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其中主要污染物COD浓度为400mg/L左右,由于本项目所在地目前管网建设尚未到位,施工废水如果无序排放会对长江水质造成影响,因此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建造化粪池等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运至附近农田。由于人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因此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作农肥,即可以避免废水无

11、序排放对长江水体的影响,又可以做到废物综合利用。(3)码头建设期的水体紊动造成的污染码头施工期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引起局部水环境悬浮物浓度的升高,建设时打桩船水上沉桩作业时将造成的短期水体浑浊是近岸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水体紊动造成的污染与施工方式、地质及场地管理等有关,难以做定量计算。码头建设期废水产生情况见表3.1-1。表3.1-1 码头建设期废水污染产生情况表污染发生环节废水产生量(m3/d)污染物产生浓度(mg/L)治理措施污染物产生量(kg/d)COD石油类SS氨氮COD石油类SS氨氮船舶含油废水1.62-5000-油水分离器-8.1-施工生活污水10.4400-30040化粪池4.16-

12、3.120.423.1.1.2 噪声施工机械、船舶和运输车辆的噪声是施工期间的主要噪声源。码头陆域施工主要的噪声源有载重汽车、打桩机、砼搅拌机、起重机等,其声级为80-105dB,详见表3.1-2。码头前沿水土结构施工的主要噪声源为施工船舶,其声级为80dB(A)左右。表3.1-2 典型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声源噪声(峰值)dB距声源距离(m)153060120载重车958489798372776671搅拌机10585737367装载机10380748268776071推土机10787102819679906984振捣器10585797367挖掘机8979736660打桩机120/打桩船105/施工

13、船舶85/注:引自交通部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实测资料。3.1.1.3 大气污染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施工期间的车辆装运产生的施工扬尘和施工车船的燃油废气。施工扬尘本项目码头结构为高桩梁板式,引桥架空经过大堤,根据同类工地现场监测,施工作业场地附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1.530mg/m3,距离施工现场约200m外的TSP浓度一般低于0.5mg/m3。施工车船废气施工船舶、机械、载重车辆的发动机一般采用柴油发动机,其排放的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2、CO、THC,污染物排放系数如表3.1-3所示。表3.1-3 柴油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系数柴油机类别单位污染物数据来源NOxCOTHC载重汽车g/L燃油44

14、.427.04.44环境统计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施工机械g/(kW.h)15.812.32.6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JB8891-1999)施工船舶据调研,施工用载重汽车一般载重量为1020t,其百公里耗油量为约30L/100km,根据拟建项目施工场地面积估算车辆场内平均行驶距离为2km,根据工程规模估算平均车流量为40辆/d。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的功率按100kW计,取为5部同时作业。施工船舶的主机功率按2000kW计,施工船舶的数量按2艘同时作业计。施工船舶和机械的作业时间按8h/d计。施工船舶的作业期与码头桩基施工期一致,取为120天;施工机械

15、的作业期与码头面施工期一致,取为160天;载重车辆的作业期按全部施工期300天计。根据上述参数,计算施工期施工车船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约为NO2 56.9t、CO 55.3t、THC 11.9t,如表3.1-4所示。表3.1-4 施工期施工车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NO2注COTHC日排放量(kg/d)总排放量(t)日排放量(kg/d)总排放量(t)日排放量(kg/d)总排放量(t)载重车辆0.90.30.60.20.10.29施工机械518.1497.910.41.66施工船舶40448.539447.283.29.98合 计45656.944455.393.711.9注:NO2排放量按NOx排放

16、量的0.8倍计。3.1.1.4 固体废物工程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每人每天发生量按1.5kg计算,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日发生量约0.195t。施工垃圾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应根据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将其收集起来,集中处理。3.1.2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3.1.2.1 水污染拟建项目营运期污水主要为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陆域生活污水、机修间冲洗水、码头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等。(1)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来港船舶机舱底由于机械运转等产生一定量的油污水,本工程设计代表船型详见3.1-2,根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94)(中华人民共和

17、国交通部发布)等的相关资料及本项目到港船型、到港次数,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发生量约为1600t/a,其含油浓度为5000mg/L。根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议定要求,含油废水不得在码头水域随意排放,由船舶自备的油水分离器隔油处理后,含油废水和含油废弃物由海事部门认可的环保船只统一接受处理。船舶舱底油污水产生量及浓度见表3.1-5。表3.1-5 船舶舱底含油污水产生量及浓度船舶载重(t)油污水产生量(t/d艘)石油类浓度(mg/L)COD浓度(mg/L)10000028.050004005000014.05000400200005.65000400100002.850004

18、0050001.4500040020000.565000400(2)船舶生活污水按照交通部有关规定,每个船员用水量约190L/d,排水量约为152L/d。按代表船型人数、每天泊港次数,计算船舶生活污水量约为1900t/a。船舶生活污水由海事部门认可的环保船只统一接受处理。(3)码头生活污水本工程定员人数190人,根据可研,陆域生活污水量排放量为2831t/a。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400mg/L、SS200mg/L、氨氮35mg/L、总磷4mg/L,经收集后送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4)机修间冲洗水本项目主要机械设备为2台门座起重机、10辆运输汽车、20台牵引车、24台平板

19、车等,根据可研,机修间冲洗水排放量为52t/a。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浓度为1000mg/L,石油类产生量为0.052t/a。该部分废水经隔油预处理后,接管送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码头面冲洗废水临港工业码头装卸作业完毕后,在前方作业带落有少量粉尘,需对码头平台进行冲洗。临港工业码头作业带面积约4600m2,冲洗用水量按1L/m2计约为9.2m3/d,地面径流系数取0.9,需冲洗天数按270天计(码头年作业天数320天扣除当地年平均降水5mm天数50天),则冲洗废水年发生量为1118m3/a。根据港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94)及同类工程类比分析,其主要污染物为SS

20、、COD,浓度分别为2000mg/L、100mg/L,冲洗废水SS和COD发生量分别为2.236t/a和0.112t/a。在码头前沿设置盖板集水明沟收集冲洗污水,收集的污水沿明沟进入设在码头作业平台靠引桥侧的集水池,再由集水池中的排水泵输送至后方陆域厂区的沉淀池中,经沉淀预处理后,原污水中S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20%,浓度分别降为200mg/L、80mg/L,其余由污水泵排入开发区市政污水管网。(6)初期雨污水码头平台的初期雨污水采取专门收集后接入后方陆域厂区排放至开发区污水管网的处理方式。根据同类工程类比分析,码头平台雨污水中SS浓度为350mg/L、COD浓度为100mg/L。

21、码头作业平台四周、引桥道路两侧设盖板集水明沟,码头平台靠引桥侧设集水池,集水池中设排水泵。雨水径流由明沟收集汇流至集水池,再由排水泵提升越过大堤后排入陆域厂区内的沉淀池。经处理后,初期雨水由污水泵排入开发区市政污水管网。本项目水量平衡见图3.1-1。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3.1-6。船舶预处理后,由海事部门认可的环保船只统一接收处理35001900船舶舱底油污水1600船舶生活污水28312831码头生活用水化粪池35396236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扬州六圩污水处理厂损失7084833新水量52隔油池机修间冲洗水52111812423353沉淀池码头面冲洗水2235损失124初期雨水图3.1

22、-1 本工程项目水量平衡图(t/a)表3.1-6 营运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来源污染物种类产生情况排放情况(排入长江)处理方式与排放去向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船舶生活污水废水量/1600/预处理后由海事部门认可的环保船只统一接收处理船舶含油废水废水量/1900/陆域生活污水废水量/2831废水量浓度2831废水一起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由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COD4001.132 COD500.142 SS3000.849 SS100.028 NH3-N400.113 NH3-N50.014 TP50.014 TP0.50.001 机修间冲洗水废水

23、量/52废水量/52COD40000.208 COD500.003 石油类10000.052 石油类10.000 SS30000.156 SS100.001 码头面冲洗废水废水量/1118废水量/1118SS20002.236 SS100.011 COD1000.112 COD500.056 初期雨水废水量/2235废水量/2235SS3500.782 SS100.022 COD1000.224 COD500.112 3.1.2.2 噪声项目营运期间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装卸机械噪声、港区内车辆和船舶鸣号产生的交通噪声等,具体见表3.1-7。另外,本码头钢材装卸作业的突发噪声约88dB,以上设备、装

24、卸作业均为移动噪声源。表3.1-7 主要噪声设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噪声声级(dB)数量1门座起重机60t R933m台8522运输汽车20吨辆85103牵引车台85204叉车15t台8045平板车40吨台80243.1.2.3 大气污染本工程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是装卸机械、汽车、船舶排出的尾气及汽车扬尘等。(1)汽车扬尘运输汽车的载重量按20t载重汽车计,根据日均货运量估算运输车流量约为20辆/天,行驶速度为15km/h。经计算本项目采取洒水措施前后扬尘量分别为2.1kg/d和0.42kg/d;全年发生量分别为0.77t/a和0.15t/a。(2)汽车尾气排放量根据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25、评价规范(JTJ226-97)推荐的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中柴油载重车排放系数,估算出单车污染物平均排放量,CO为815.13g/100km、NOx为1340.44g/100km、SO2为97.82g/100km、烃类为134.04g/100km。根据港区车流量和汽车在港区内的行使距离,按载重车为柴油车,车辆在港区内平均行使距离1km,估算运输车辆在港区内汽车尾气排放量见表3.1-8。表3.1-8 运输车辆尾气排放情况污染物COSO2NO2烃类污染物排放量kg/d0.1100.0130.145 0.018t/a0.0360.0050.048 0.006(3)船舶柴油机尾气船舶在码头停泊时,轮船

26、只有辅机24小时运转,用来提供用电和基本动力。船舶废气排放量采用英国劳氏船级社推荐的方法,即每1KWh耗油量平均231g,按设计代表船型10000DWT一台125KWh辅机每天靠泊停留时间和泊港次数考虑,估算船舶废气排放量见表3.1-9。表3.1-9 船舶废气排放情况污染物COSO2NO2烃类污染物排放量kg/d0.290 0.035 0.376 0.047 t/a0.096 0.012 0.124 0.016 (4)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3.1-10。表3.1-10 建设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t/a)污染物来源污染物产生量(t/a)排放量(t/a)处理方式

27、与排放去向汽车尾气CO0.0360.036直接排入大气环境SO20.0050.005NO20.0480.048烃类0.0060.006汽车扬尘TSP0.770.15船舶废气CO0.0960.096SO20.0120.012NO20.1240.124烃类0.0160.0163.2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本项目拟建地附近地区无重要的风景名胜古迹、旅游景点、保护文物等。环境敏感目标见表3.2-1,水环境敏感目标见附图二,声、气敏感点目标见附图三。表3.2-1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相对方位与拟建工程距离规模环境功能水环境海门水厂一级保护区E500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海门水厂取水口E520

28、0m海门水厂二级保护区E4500m立新河E1000m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气环境海太汽渡SE100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江心沙副业大队N1500m约40户160人江心沙农场十三大队NW2300m约30户120人江心沙农场十一大队N2400m约60户240人江心沙农场二大队N2600m约50户200人江心沙农场三大队NE3000m约40户160人江心沙农场场部N3000m约50户200人声环境临长江一侧场界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其余各场界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水环境施工期根据工程污染源分析结果,本工程施工期污水主要发生在码头和引桥建设、相关辅助设施等

29、建设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桩基施工和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队伍生活污水、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桩基施工的水环境影响分析码头施工水下打桩,会造成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增加,其影响范围呈半椭圆形,拟建码头前沿处水流流速较小,据调查,打桩施工造成悬浮物浓度增加值超过10mg/L的范围沿水流方向长约100-250m,垂直岸边宽约50m,该范围面积为0.005-0.0115km2。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成分比较单一,以泥沙为主,还可能含有少量底栖生物,不含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重的成分,因此对长江水质总体影响较小,且随着施工结束,水质可恢复到目前水平。施工期生活污水和施工船舶油污水

30、影响分析陆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含COD、悬浮物、氨氮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等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运至附近农田,不会对长江水域产生大的影响。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主要含悬浮固体、少量油,废水大部分将在施工现场被蒸发。施工期要求设立化粪池等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所有废水不得直接向附近河道和长江排放。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予以明确。按照有关规定,施工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应收集起来,由海事部门认可的环保船只统一接收处理,对施工江段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施工船舶油污水产生量较少,为避免施工船舶含油污水偷排或乱排造成水体污染,施工期船舶含油污水由船舶预处理后,含油废水和含油废弃物由海事部门认可的

31、环保船只统一接收处理,以保证船舶废水不随意排放,不会对施工江段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它污水的水环境影响分析结构施工时的砂浆、石灰等废液,以及建筑材料堆放时产生的初期雨水若处置不当,会污染周围环境,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期的砂浆、石灰等废液应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物一起处置;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 ,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免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建筑材料经济损失。综上所述,施工期污水由于量小且较为分散,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污水处理设施来减轻其不利影响,其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可逆的、一般性的,一旦施工结束,影响也将很快消除。营运

32、期本工程营运期间产生废水主要包括:港船舶舱底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机修间冲洗废水、陆域生活污水等,同时码头和引桥平台会有初期雨水和冲洗水产生。本工程船舶运输船舶到港停泊后,船舶舱底油污水经船舶自备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含油废水和含油废弃物由海事部门认可的环保船只统一接收处理,不在本江段排放。由于本工程货种为件杂货,码头和引桥平台的初期雨水及码头面冲洗水成分主要为悬浮物,经档水坎、地漏、排水管道收集至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绿化、道路等喷淋,剩余部分与码头废水一起通过管道并入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搬迁厂区内部污水体系统,并通过长春路污水管网排入海门第二污水处理厂,不会对长江水体造成不利影响。本

33、工程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海门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拟建项目所排废水主要为码头引桥平台的冲洗废水、初期雨水、陆域生活废水和机修间冲洗废水,所有污水通过管道并入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搬迁厂区内部污水体系统,并通过长春路污水管网排入海门第二污水处理厂,经海门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项目废水不直接排放长江,因此不会对长江造成显著影响。根据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一期4万m3/d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评结论: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情况下,长江水质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对长江水环境影响较小,水体功能不会下降。建设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达标排入长江海门段

34、,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长江海门段水质产生明显的影响。(2)声环境施工期根据各种施工机械的源强预测的结果,本项目打桩等高噪声施工作业对施工场界外影响较大,因此,应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其它施工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项目拟建地周围无声敏感点,不会有扰民现象。随着施工结束,施工噪声污染也将随之消除。营运期根据预测,叠加影响值后,项目厂界噪声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3)环境空气施工期本工程在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粉尘。根据同类工程建设情况,建筑施工扬尘一般对50m以内的区域造成一定影响,而施工及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影

35、响范围主要在路边30m以内。另外大型施工车辆、设备排放的尾气也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因素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并随着工程竣工而消失,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营运期本工程船舶、汽车等尾气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对陆域场外的保护目标影响较小。根据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确定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m,在此范围内无居民点,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合理,对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4)生态环境施工期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码头施工过程中对评价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码头工程水下工程施工,主要是施工水域悬浮物质增加,对生活在其中的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在本码头建

36、设过程中,可能对水质造成影响的施工类型主要来源于码头桩基施工对水体的扰动对水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泥浆释放的部分污染物质也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污染物质为悬浮物。水下施工过程会引起施工水域内的水质浑浊,将使水中的阳光透射率下降,从而使得该水域内的游泳生物迁移到别处,同时不同程度受到损伤,尤其是滤食性浮游生物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受到的影响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作业引起水中的悬浮物增多,悬浮颗粒会粘附在动物体表,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水体透明度下降,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利,进而影响其生长,降低其数量,导致水域内的初级生产力水平下降。尽管施工所在江段水体中悬浮物的增加会对水生生态尤其是

37、浮游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当施工结束后,由于本江段水体中的SS本底值较高(约20mg/L),而且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水体浑浊将逐渐消失,水质将逐渐恢复,随之而来的便是生物的重新植入,根据资料表明,浮游生物的重新建立所需时间较短,一般只需几周时间。施工作业属于短期行为,施工结束后,水生生物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同时,由于本码头及引桥施工面较小,打桩施工造成悬浮物浓度增加值超过10mg/L的范围沿水流方面长约150-300m,垂直岸边宽约50m,该范围面积仅为0.0075-0.015km2。相对于本码头所在江段的河宽,施工活动对长江水体的扰动影响有限,局部影响周围水体水

38、生生物的栖息环境,使局部水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对洄游性鱼类和珍稀水生动物的影响项目所在江段水产资源类型主要是淡水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包括中华鲟等,二级保护的种类有江豚等。从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分析可见,珍稀动物江豚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分布,过去曾多次在本项目所在江段出现,但近几年均未发现。一旦在本工程施工期出没,施工期的施工船只频繁运行于河段,其声纳定位系统可能受到施工船只的干扰,但只要出现时关闭船只发动机,停止施工作业,珍稀水生动物受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中华鲟为溯河洄游性鱼类,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繁衍生息需要往返于长江、大海之间,是典型的咸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鱼类,成熟亲鱼

39、在5-6月份由近海进入长江中游产卵,由长江口逆流而上,喜欢在沿江河水较深而且多沙丘的地方游戈,本工程的施工期拟在江水作业的施工部分避开洄游类珍稀鱼类的洄游期,以回避对该类珍稀水生动物的影响。江豚由于觅食等活动,常在长江下同水域间来回游动。本项目只占用水面宽50m,对江豚的觅食活动影响有限,且所在河道较宽,对江豚的上下游动、迁移的基本没有大的影响。营运期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按照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中的要求,到港船舶必须配备油水分离器,不得在本江段排放船舶污水,船舶污水应由自带的废油舱储并在海事局规定的区域排放或由海事部门统一接受。本工程码头运输的船舶舱底油污水不在本码

40、头水域排放,含油污水不会对码头所在水域水质和水生生物产生影响。本工程排水主要有码头面冲洗水、初期雨水、陆域生活污水和机修间冲洗废水,码头面设置排水明沟,同时在码头底部设置集水池,码头面冲洗水、初期雨水由明沟收集后排入集水池内,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绿化、道路等喷淋,剩余部分排入雨水管网。陆域生活污水和机修间冲洗废水排入海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且废水量较少。本项目废水排放不会对本码头所在水域水质和水生生物产生较大影响。码头结构对鱼类的影响本工程建成后,由于码头、平台和引桥均采用透空式高桩梁板式结构,鱼类仍可在引桥及平台下面游动,因而由于过水断面的相对减少对鱼类的影响较小。(5)环境风险

41、评价本码头工程进出口货种为中远重工原材料及产成品、钢铁、其他件杂货等,无危险品运输,施工期或营运期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是溢油事故。预测结果表明,在枯水期涨潮发生溢油事故时,石油类污染物最大上溯距离为12096m。该范围内无饮用水源取水口以及其他敏感保护目标。预测结果表明,在枯水期落潮发生溢油事故时,从泄漏开始经过1.0小时石油类污染物到达下游5004m处;从泄漏开始经过2小时石油类污染物到达下游10008m处。拟建项目距海门水厂取水口二级保护区的西界约4500m,在事故溢油的状况下会对取水口产生一定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通知海门水厂,以便其有足够时间采取措施。油膜一般沿岸边随着水流下漂移,

42、且油膜直径一小时后可达到300-400m,因此,对近岸鱼类回游短时会有一定影响,珍稀鱼类洄游通道一般靠近主行道,且鱼类有一定的逃离本能,因此对珍稀鱼类洄游不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9.2.1船舶溢油事故统计资料,长江中型码头万吨级货船碰撞性溢油发生率约为0.2%,约0.05次/年,即20年一遇。在码头处发生溢油事故的几率则更低,况且本项目的泄油事故只是来自于船舶自身航行需要所带的油品,不会有频繁的装卸过程,因此在本码头发生泄油的几率会远远低于0.2%的水平。溢油对水生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码头发生溢油事故后,进入水环境的原油,在发生湍流扰动下形成乳化水滴进入水体,直接危害鱼虾的早期发育。溢油对鱼

43、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石油会引起鱼类摄食方式、洄游路线、种群繁殖的改变或个体失衡。在鱼类的不同发育阶段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对早期发育阶段的鱼类危害最大。油污染对早期发育鱼类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在滞缓胚胎发育,影响孵化,降低生理功能,导致畸变死亡。综上分析,在假定的泄油事故情况下,在及时采取风险应急措施的前提下,对海门长江取水口产生影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因此,本码头泄油所造成的环境风险事故是可以接受的。3.4 环境敏感区预测评价拟建码头位于取水口上游,其东界距海门水厂取水口二级保护区的西界约4500m。海门水厂二级保护区的东界位于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上游约8400m。3.5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3.5.1 施工期环保措施3.5.1.1 水环境本工程不需进行吹填造陆。因此主要针对施工作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如:防止施工污水及施工队伍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等提出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道路保持通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使施工现场不积水。(2)施工现场设置泥沙沉淀池,用来处理施工泥浆污水。凡进行现场搅拌作业,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处理达标后回收于洒水除尘。(3)施工机械含油废水经临时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