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初步设想.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7514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初步设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初步设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初步设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初步设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初步设想.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初步设想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原计划管理专业进行改造而创立的新型专业。但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此,从4个方面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设置本专业的社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计划部门逐步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总体战略规划和综合平衡协调的职能部门,过去的产业管理部门正在向经济实体转变。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管理和调控主要通过计划、金融、财政等综合职能部门,以及审计、统计、工商、海关等监测监督部门。在这种背景下,各类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其经济活动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的要求,

2、另一方面也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指导性计划。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而且各类企业都需要具有国民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水平和操作能力较高的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根据这种社会需求,部分高校对国民经济计划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逐步形成了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其主要变化有:(1)增设或强化了有关市场经济运行和宏观管理的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2)撤并了传统的计划管理和部门经济管理课程,突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如开设国家发展计划、经济政策学、经济运行分析等课程;(3)加强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数学方法的应用研究,如开设计量经济

3、学、经济预测与决策等课程。总之,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与计划专业相比,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内容,以及服务范围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二、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以发展经济学为依据,其学科定位不是一般经济学,而是在经济理论指导下,具体研究宏观战略问题、规划问题、调控问题、实施问题、监控问题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学,它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此外,这一学科建设还应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纵观实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世界各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特别是宏观经济管理是普遍的现象。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放弃高度

4、集中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管理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不需要政府管理。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实行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 今后将在以下领域或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调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治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地区差别的解决,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协调,公共产品领域的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最优化问题,市场运行中垄断与竞争关系的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总结,逐步探索出规律性,形成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应着重围绕3方

5、面内容重塑专业特色。第一,战略及规划的原理及方法研究。市场经济是有效配置资源的高效经济,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市场信号来调节经济运行,只能是短期的,对长期经济运行不能产生积极效果。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资源压力较大,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发展极不平衡,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的环节。必须由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计划、产业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解决。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应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寻找突破口,为经济建设培养懂战略、善规划的专业人才。第二,经济运行的分析、评价及调控方法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采用间

6、接管理的方式。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指示等手段对经济主体发号施令,只能更多地依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调控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应就如何对经济运行分析,采用什么方法及指标进行合理、客观地评价,借助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第三,公共产品产业领域的管理。公共产品产业领域包括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设施和服务、基础公共产业、福利产业和国土整治开发等。这一领域具有非市场性或公益性,以利己动机为动力的市场机制,在此领域往往处于失效的境地。但是,它又是现代市场经济最基础的产业群。政府对此产业群的经营及管理具有普遍性。然而,对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而言,需要关注和深入

7、研究的是,这一领域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政府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引导该领域的协调发展,以保持社会基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方面的平等与和谐。三、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管理教育学科群体中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系统学习,培养符合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在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研究机构从事预测、规划、政策分析和管理咨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国民经济管理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智商、情商、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1、智商。国民经济管理人才应有较高的智商,特别是两种智力非常重要。一是系统思考,能够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对

8、经济运行的过程,能够看到各环节、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善于见微知著,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本质;二是创新思维。国民经济管理人才应是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种人才在个人品格上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想象力,善长于抽象思维,有锲而不舍、排除困难、取得胜利的信念和精神。2、情商。情商是观察、分析、理解、判断和应对他人真实情绪的能力,发现、表达、控制自身情绪并加以引导的能力。情商高的人,善于驾驭自己和应对他人的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悲伤,能够超越自我,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人,在团体中能够搞好团结,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情商是国民经济管理人才必备的能力。3、工作能力。智商、情商最终体现在工作能力上。由于国民经济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其管理人才要求具备一些基本的工作能力,即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的能力;组织协调、领导决策的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