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生产下的企业团队建设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精益生产下的企业团队建设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精益生产下的企业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精益生产下的企业团队建设研究一、绪论(一)研究背景1组织结构的变革在过去自上而下的传统上,企业采用的正式组织结构通常是垂直的、职能化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拥有着鲜明的等级制度,企业内部的所有信息趋于在等级结构中纵向交流,任何一个等级层次上的决策者都可能成为信息进一步交流的障碍;而职能化的部门设置又可能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阻碍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条件和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管理界的学者积极探索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的新的组织结
2、构形式。由此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质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团队基础组织、虚拟组织、星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等等,其中被企业所运用面最广的当属于团队组织结构。2.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总所周知,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70%来自制造业。但是纵观现在国内外的形势,制造业的竞争日趋白炽化,加上经济危机、铁矿石的涨价,以产品及生产能力为主的竞争已经难以取得绝对优势。为提升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提高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制造型企业生产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掀起了管理革命,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出现的精益生产方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二)研
3、究意义在我国开展精益团队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我国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但是企业的浪费现象很严重,生产效率低下,进一步造成资源的日趋短缺。而且我国很大部分制造业的原料都需要进口,资源浪费,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因此以消灭浪费为理念的精益生产方式值得我们去推广。其次,我国目前的管理水平较低,传统的直线型管理结构模式已经不太适合日趋发展壮大的企业,而精益生产中的团队工作法正好弥补了结构上的缺陷,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三)本文的思路及观点本文从精益生产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精益团队与普通团队比较分析,结合参考前人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再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构建精益团队中会出现的问题
4、以及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具体研究路线如下图所示 二、精益生产概念及相关文献综述(一)丰田生产方式到精益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副社长大野耐一所著的丰田生产方式一书中将丰田生产方式定义为TPS,其理论框架主要包含:一个目标—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大支柱—及时化与自动化;一大基础—指改善。此后,詹姆斯.沃麦克和丹尼尔.琼斯于1990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第一次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LeanProduction,即精益生产方式。书中指出精益生产不仅仅局限在生产环节,应该包含产品的
5、整个过程,从产品计划开始,通过制造的全过程、协作系统的协调一直延伸到用户。(二)精益思想到精益管理在精益思想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 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思想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 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詹姆斯.沃麦克和丹尼尔.琼斯的精益思想一书中提出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费、创造价值。要做到的五个步骤:根据用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按照价值流重新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价值流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价值流;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孙杰(2009年)在工业工程与管理上发表指出了全面精益管理理论,他认为全面精益管理就
6、是将精益思想的价值观和哲学观植入企业管理的诸方面之中,就是用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改造我们传统的管理行为,使企业管理逐步地消除不准确行为,从而渐次的剔除在企业运营中存在的任何形式的浪费。并能持之以恒的使这一管理模式在企业运营中得到贯彻和执行;并能尽善尽美地追求将企业运营中的不准确行为递降为零,从而使企业运营中的任何形式的浪费现象不再发生。最终,使企业准确地创造出它应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客户价值。(三)基于精益团队角度的研究综述胡建新、蔡建华、谭敏超、刘永俊等人都对团队在精益生产中的作用做了肯定介绍,他们认为团队的展开合作比个人更能发现和解决精益生产中的问题。只是各人的侧重点不一样。胡建新(200
7、8年)认为通过价值观的建设可以很好的构建优秀团队,培养发展员工,必须依靠教育,再通过实践,可以使员工得到不断完善提高。蔡建华(2004年)提出建立班组,在班组之下再建立各种管理小组,而且当问题扩展影响到多面时又需要跨部门建立临时小组。谭敏超跟刘晓蓉(2009年)主要提出了看板管理在团队中的运用,可以更为透明、方便、及时和节约成本。李永俊(2009年)和赵琳(2008年)都提出应建设高素质团队,但其观点又有不同之处。刘认为必须建立知识型团队,必须以员工本身的高素质为前提,其是一个多专业合理比例的团队。而赵认为团队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去提高培养,强调一人多技能,团队里的协作精神。三、精益生产下的团队
8、与普通团队特征比较(一)两者的相同点1、强调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帮助与支持和以团队方式开展工作,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合作并提高了员工的士气。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团队规范在鼓励其成员工作卓越的同时,还创造了一种增加工作满意度的氛围。2、以任务为中心。在团队中,使命是持续不变的,而具体任务则经常变动。整个团队是一个单位,每个成员都应始终对整个团队的产出和成绩负责,而不是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执行任务时,团队成员无须彼此完全了解,但必须确定对彼此职务的了解和对整体任务的认同。3、员工队伍多元化。由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人组成的工作群体看问题的广度要比单一性质的群体更大。同样,由风格各异的个体
9、组成的团队所作出的决策,要比单个个体的决策更有创意。(二)精益团队的特点1、强调高素质多技能工。多技能化是指作业者同时具备多种作业技能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精益团队式作业中凸显出基础作用。首先这是岗位转换的前提,可以避免由于特殊情况下工人休工而中断整个生产流程的现象,同时也打破了岗位的技术性垄断所带来的不利局面,使得团队成员可更全面的思考和理解工作流程。其次,高素质的多技能工可以减少人员浪费,生产线实现少人化,人力满负荷作业,减少人员浪费。用最少的人生产最多的产品,同时,也可以使现场管理简单、明朗。最后,它还能使得生产过程更为柔性。多技能化作业者,随时可以增派到需要的岗位上工作,企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需求产量。产品产量随销售而变化,作业人员随产量的需求而增减,以产定人,随时调整,实施弹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