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7639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我的好妈妈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获得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音乐教学设计,围绕以情感为核心,以关爱为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 设计理念:本课音乐设计以音乐体验、表现音乐情感为主线。采用互助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培养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好妈妈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中国儿

2、童歌曲,歌曲描写了小朋友体恤妈妈劳动一天回家后的场景,意在表达孩子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温馨情景、由于歌曲旋律线并不复杂,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训练孩子的歌曲与节奏的配合能力,脱离了以往枯燥的2/4拍每小节拍两下手的节奏形式。虽然这组节奏并不难,但是与歌曲配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演唱的同时还要拍打与歌曲时值并不相同的节奏,考验小朋友的思维和口手配合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学生还没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乐器演奏技能。理解力和判断力也处于最基本的状态。对于作品情感的把握全靠老师的逐步引导。与此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烈。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

3、能力,互助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能完整的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体会歌曲的情感,体验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感受音乐色彩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旋律模唱、乐器合奏、歌曲表现等多种活动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小组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教育学生从小关心他人,关爱父母,体恤父母劳动的辛苦,并为主动为他们着想,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学重点: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音乐表现。全体同学都能够边打这组节奏

4、边演唱。 四、教学难点:最后一句“我的好妈妈”配合节奏演唱 五、教学准备 资源收集 录音机 电子琴 响铃 歌曲磁带 音像资料 六、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律动 1、 播放小雨沙沙,师生共同做动作表演,活跃课堂气氛。 2、听辨节奏: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条节奏,让学生听老师弹的是哪一条?并用这条节奏引出之前学过的歌曲放牛歌 、新课导入: 1.谁是大家心目中最爱自己最关心自己的人,引出要学到的歌曲,播放我的好妈妈 2.补充歌词:“劳动了一天”这句让学生来补充完整,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引出本课的节奏后把这组节奏加到歌曲中,老师范唱,学士用为歌曲伴奏。 4.学唱歌曲:跟琴声与老师学唱,边唱

5、边打节奏,学会后完整演唱两遍,给几分钟让学生配合节奏演唱。教师及时指导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5.师生接龙:跟着伴奏师生互动来接龙,接着将打击乐器发给节奏打的准确的学生。 6.配打击乐:以音乐会的形式,下面的同学演唱,台下的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音乐会开始之前请强调歌曲应该用怎样的表情:将笑脸奖励给表情最好的学生。 7.创编:根据歌曲编成各个不同的动作,边唱边表演并加入道具 8.新课拓展:提问:同学们,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我的好妈妈,还有谁知道有关于妈妈的歌曲?请举例说一说。 播放有关妈妈的歌曲的资料妈妈和我 总结 同学们,当你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带来

6、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妈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爱和艰辛。虽然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对妈妈的爱却是无止境的,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母亲吧! 五、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是以贯彻歌曲的关爱之情来让学生体验情感的表达。以基本的音乐旋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验音乐的旋律变化,更好的表现歌曲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背景 对学生来说,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绪,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对学生既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

7、、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在音乐课上我经常安排一些有趣的、让学生能动起来的环节。有时候还会让学生合作创编小律动来多方面的表现歌曲,偶尔再让学生来点即兴表演或“演技大比拼”,学生也非常喜欢这个环节。每次我要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学生都是特别积极,玩得不亦乐乎。 创设轻松的音乐课,让他们在音乐课上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自由;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演奏、一起演唱、一起舞蹈在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多接近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也可借机会进行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情景 我的好妈妈这首曲子旋律活泼轻快,适合走跳相结合进行律动。让

8、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活泼、欢快。我先让学生听这个曲子,初步感受节奏、旋律的跳跃感。因为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很受学生的喜欢。所以一节课学生都是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学习的很认真。学会歌曲后,学生都嚷嚷要即兴表演,我便点头答应了。这时候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先表演,几个同学被我叫到了讲台上,几个平时很淘气的男生也跑了上去。我看看前面的同学挤得跟本没办法表演,于是我就到前面把那几个淘学生撵了回来,让他们几个下一轮再表演。当时我没有想太多,更没有注意到张晓同学落寞的神情。等这一组的学生都表演完了,我又把刚才那几个淘气的学生叫了回来,毕竟这几个淘气的学生愿意主动表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刘丽同学却

9、说什么也不来了,无论我怎么劝他都不肯到前面去表演,整个人也蔫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刚刚我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连其他几个学生兴趣也没有那么高了。课下我做了反思,并考虑了处理方法。第二节音乐课上,我寻找时机,恰当的对刘丽闪光之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我要把刘丽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找回来,弥补课前无心造成的过失。没想到表扬和激励还真管用,经过几次表扬,那个生龙活虎的小淘气又回来了。 第二课时,为了让我们的活动再丰富一些,我说:“让我们给每一句加上一些动作。”学生兴致勃勃的说:“好!”课本上提供了两种动作。学生学会动作后,我就让他们自己听音乐进行律动。虽然他们的动作是正确的,也合上节拍了,但总觉得缺

10、乏点什么。分析了一下,是学生没有把音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只是机械的做老师教的动作。多次的实践得出经验,再丰富的语言引导也不如教师的示范。所以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演,用老师的热情去感染,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并表现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音乐再起时,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又一次跳起了我的好妈妈,他们看了老师优美、抒情的舞姿,都受到了感染,也开心的舞了起来。从他们的表情、动作可以看出,已经体验到了欢快、热烈的情绪,也激起了他们表现的积极性。 在表演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加入了几个新的动作,一开始学生只是模仿。后来有几个学生看老师在创作新的动作了,他也把以前教过的一些舞蹈动作加了进来,教室里充

11、满了生机、活力。我就灵机一动,说;“看看谁的动作最有创意,跟别人是不一样的,那老师就模仿他的动作。”他们听老师这么一说,个个心里都发出了创造的小芽,开始创作“不一样的动作”,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由学生在听之后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加深了自己的音乐体验。 七、案例分析 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而且对于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积极性高。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但学生的心灵也是脆弱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案例中,学生的积极性本来是很高的,我的一时疏乎使学生产生了消极

12、心理。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正确、及时、有效地引导,让他重新建立对学习的信心,重新热爱我的音乐课。于是我想到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又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给学生的最好的治病良药。 师生互动也是最能激起学生表现的热情、创作热情的好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共同表演,是在这个过程中最便捷的桥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对音乐素质欠缺的那部分学生来说,起到的是一个示范作用。这一部分学生的提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的来,在共同表演时他完成了学习目标,他们没有成为单独辅导的对象,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感受到教师的情绪后,他们也体验到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教师的参与对另外的一部分学生来说,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共同的参与者。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无拘无束,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更好的发挥创造力。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师生互动是挖掘学生音乐潜能的最好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