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7812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少儿合唱训练方法谈 李 艺 被喻为天籁之声的童声,因其音质纯净清脆,感情真挚无邪,具有成人歌手无法造作的独特魅力。少儿合唱又通过丰富的音响效果产生更大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现在合唱广泛在各中小学开展.但有不少音乐教师在训练中采用自己在大学里学习声乐的方法步骤,既非针对“童声”特点,又非针对“合唱”形式,走了事倍功半的弯路。 我认为尽管合唱作品千变万化,风格五彩缤纷,但从少儿合唱的基本训练来讲,最重要的还是气息训练,音色统一训练与和声音准训练.这三点是规范一个合唱团队的基础,是为指挥做艺术处理所需打下的基本功.那么,怎样入手训练才能立竿见影?具体方法

2、很多,下面介绍一些笔者通过10多年的学习实践,就这三点谈一谈. 气息训练 各种发”咝”的练习是横膈膜的热身操。但是横膈膜的作用与运动方式,胸腹式呼吸,急吸缓呼,急吸急呼等理性知识对于孩子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歌唱中形成运用的习惯,所以不用讲过多语言,应依靠指挥的手势感性学习。第一种:瞬间吸气到深处,控制三秒,然后均匀细长地发“SI”,要求丝线不发抖,不断节,不变粗细。第二种:快吸大口气,快而粗地把气呼出,使劲呼出时注重腰部的用力扩张,腹部的紧缩。第三种:用模仿拍皮球和乒乓球的感觉,快速有弹性地发“SI”,要求胸和肩不要起伏,而腹部处灵活运动。这三种方式相互交换调整,不仅让学生调整好歌唱状态,还

3、非常有益于培养合唱团的凝聚力,让所有孩子与指挥的意图保持一致,同呼吸共命运,紧紧团结在一起。但是,这种脱离出来的气息运动,如果不与歌唱结合是无法从中受益的。所以这一环节花五至十分钟就够了,但是气息锻炼并没有结束。 “数口令”法。用广播操中的八拍口令为发声内容,用高位置声音来读,通过改变节奏、速度、音调,练习不同的气息运动。如以四拍读一个数,在用力的延长中既练习共鸣腔体又练习气息下沉,腰部着力支撑。如以雄壮有力,中速稍快的节拍读,就练习爆发力,弹性,顿音等气息运动方式。 天鹅、小兔与大象的表演练习。 2/4 5 54 4 3 32 1 15 12 32 1 同一首旋律,学生们可以把它唱成三种截然

4、不同的动物形象,靠的什么呢?靠改变速度、力度、音域、音色和情绪,表现出天鹅的高雅优美,小兔的顽皮活泼,大象的笨重厚实。而所有这些改变其实都是不同气息的变换运用。天鹅气息连贯而不松散,严格控制。小兔灵活弹跳而小巧。大象气息较强释放,沉到底部,又大口吸入补充。这个练习方法自然且富有艺术感染力,而这三种性格色彩在合唱作品中也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 在小乐曲中练习气息变化。有许多短小的器乐声乐作品,可以用来做某个阶段的练声曲,其中蕴含着许多可留给指挥艺术处理的余地,也是训练气息的素材。因为声乐演唱的所有艺术色彩变化都必不可少地牵涉气息控制的变化。 例如:巴赫的一首小步舞曲,如果不做艺术处理,规整的3/4

5、拍唱起来就比较平淡。但如果指挥对它做细腻的起伏处理,孩子的歌声立刻就具有韵味。就要求孩子调动气息变化控制,对于训练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是很有效的, 5 12 34 5 1 16 45 67 1 1 14 54 323 43 217 12 312 像这样把一首小乐曲做细致地处理,并作为一段时间的练习曲,对于学生演唱完整大型的合唱作品,表现更丰富的艺术色彩是很有必要的准备。 所谓“以情带声”的教学法也体现在此。 音色统一的训练 合唱与独唱训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待发音个体的个性音色的态度不同。当声乐教师在训练单个学生时,必须基于学生本人的声带及生理条件“因材施教”,让他的声音特质得到最好的发展。而对于中

6、小学合唱团员,则即要最充分地发挥儿童音质的优越,又要追求混合音质的共性色彩,尽可能高度地统一音色。两者通过辨证统一的关系,达到最理想的平衡。另一方面,要根据具体作品风格的需要决定音色。下面介绍几种有利于尽快形成纯净协和的统一音色的训练方法。 先从轻声歌唱开始。少年声带发育未成熟,只有0.60.8厘米长,基音比较弱小。而中学生多处在变声期,声带经常水肿,在尚未学会运用共鸣腔体和气息技巧帮助扩展发音能力之前,先控制音量,不充分振动声带,更不可让喉部肌肉拉紧帮忙。如果一开始任其大声发音,非常不利于放松下巴找高位置,音色也杂乱随意。 口腔状态统一的练习法。青少年学习歌唱,普遍弊病是用平常说话的方式,口

7、腔没有充分打开,字不正腔不圆,软腭不能抬起,造成声音白,音色差异大。因此,应该对各种常用韵母的发音口型做规范要求。保持软腭上抬的状态吐字。为了练习这种口腔夸张的状态,可采用的练习:高声诵读古诗。每首古诗都有重点练习的个别韵母,让声音像歌声一样传向远方,回荡天地间。要求所有闭口韵母应保持口腔内的空间,用鼻腔往外呼气,帮助声音往眉心上提。在带入歌词的练习中,重点抓一些字练习字头字腹字尾,让孩子提高用心吐字的警惕,形成“竖”的习惯。 中高音区音色的统一。这个音区容易真假声脱节,是许多孩子学习的难点。林俊卿教授咽音练习方法中的发气泡,哼咪,张大口伸舌,做舌沟等等一系列练习,可以训练舌骨向后提高,喉头与

8、舌根松弛,咽壁形成管道的状态下,真假声带同时工作,发出混合的声音。这样的高音区声带闭合好,声音有金属感,上下状态统一。但是这套练习动作细微,难度较大,最好在合唱集体训练之外,增设小组课学习。 和声音准训练 丰富的和声色彩,交织的声部进行,是合唱的主要魅力所在.而和声音准对少儿合唱训练来说,无疑是重点和难点.有许多老师往往采用孤立的单声部学习,在完全熟练之后把两队人马凑在一起,唱准了,互不干扰就算完成.其實,从长远目标来看,如果想不断提高合唱团的表现能力,演唱更大一点的作品,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内心乐感,培养把握和声音准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抱着这样的育人观念,就不仅要训练学生唱,更重要的

9、是训练听,以及和声理论知识的了解.但是这种理论学习不是一节课系统地灌注知识,而是每次实践练习,日积月累,从感性到理性地逐步深刻理解.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和声音准来表现作品. 我在实践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哼咪,在聆听中自我调节 12 3 | 3 | 23 4 | 4 | 34 5 | 5 | 12 3 | 1 | 23 4 | 2 | 34 5 | 3 | 我要求学生用轻快的哼咪唱135等小节,富有弹性,然后用渐强而持续的气息唱246等小节,这样锻炼了气息运用能力,并将喉头放松,声音充满了气息支撑。最关键的是边唱边听,一边唱自己的音一边听别人的音,主动调整,与别人

10、构成协和音色,音高准确的三度音程。 2,大小调巴音练习曲,把握调式骨架。 4/4 1 3 5 1 | 1 4 6 1 | 7 2 5 7 | 1 3 5 1 | 3/4 13 51 53 | 14 61 64 | 72 57 52 | 13 51 53 |1 | 4/4 6 1 3 6 | 6 2 4 6 | 5 7 3 5 | 6 1 3 6 | 3/4 61 36 31 | 62 46 42 | 57 35 37 | 61 36 31 | 6 | 大小调的和声功能运动趋向使得学生唱起来自然流畅,经常哼唱可以增强孩子推找任意一个自然音高的能力,对于跨度很大的音程,可以用几个骨架音搭桥,迅速推

11、到。 3感受变化音的练习。 2/4 1 2 | 1#1 2 | 2 3 | 2#2 3 | 3 4 | 4 5 | 4#4 5| 5 6 | 5#5 6 | 这条练习是帮助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梳理变化音,在板书是应画出键盘图,让学生由看谱唱过度到看键盘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半音概念,有助于今后在作品中演唱有变化音的音程。 4,用多种方式培养聆听能力 针对少儿特点,用钢琴练习听辨音程、和弦、乐句等会比较单调枯燥,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声部配合,然后组织小组展示。让同学当评委。我对同学们说:听到哪边的声部走调了就举哪只手表示,两边都走调了就举两只手,你举手的的水平表现你耳朵的灵敏度。于是孩子们都带着责任感和自豪感,认真地听。展示的小组也有压力。 又如,让学生欣赏一些音响资料时,组织他们比一 比,看谁能哼出一些主旋律以外的和声旋律,或不同乐器奏出的声部。这样培养学生从交响效果去欣赏音乐,提高审美能力。 以上三大方面是少儿合唱训练的重要内容,归纳起来就是:教法要注意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方方面面要围绕合唱作品的需要。每一次训练都是在音乐中的愉快体验中进行,每一次集体发出的声音都有一定的艺术色彩。教师除了要有敏锐的听力,良好的范唱,还要有儿童的想象力,多用形象的比喻,幽默的启发,尤其要有挖掘任何一首作品色彩的艺术处理能力和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