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306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68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临床案例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护理临床案例,经验与教训,2,规章制度,是团体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定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文档,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规范的总称。,护士工作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3,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规章制度,1、分级护理制度2、值班、交接班制度3、查对制度4、医嘱执行制度5、患者身份识别制度6、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7、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及管理制度8、皮肤压力伤登记报告制度,4,案例分享,5,护理工作中定势思维要误事,患者何某,男,3岁,诊断:肺炎。医嘱:金双歧(双歧三联活菌片)2片/次,3次/日

2、,护士小刘去发药的时候,查对了药名、剂量、床号、姓名等相关信息后却只给患者发了1片药。第2天,另一位患者,男,3岁半,诊断:抽搐待诊,医嘱同样为“金双歧2片/次,3次/日”,另一位护士小王去发药的时候仍然只发了1片药。,6,案例分析,1、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2、定势思维的误导作用。,定势思维:也称“惯性思维”,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儿科疾病中,关于金双歧口服,幼儿的剂量一般是1片/次、3次/日,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定势思维的作用,使查对流于形式,未认真核对医嘱,导致发放的药物剂量不准确。,7,思维

3、定势例子,8,定势思维,优点,能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缺点,消极的思维定势会束缚创造性思维,9,案例分享,10,象征性查对的后果,患者秦某,男,58岁,诊断:带状疱疹。医嘱:0.9%生理盐水200ml加阿昔洛韦0.5g静脉滴注,1次/日。办公室护士转抄医嘱时朝治疗室门口的小孙喊:“x床,生理盐水200ml加阿昔洛韦1支。”护士小孙即为患者执行配药、输液操作,输液前还特意在办公室护士处看了一眼医嘱。输液十多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护士小孙立即赶到床旁关掉液体,并请另一名护士为患者换上了生理盐水,同时通知医生,紧接着按过敏性休克进行抢救(此时患者血压为90/50毫

4、米汞柱),此时患者家属发现刚换下来的液体瓶上写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0g”(商品名:阿西诺),于是向医师提出质疑,医师表示自己开具的医嘱是“阿昔洛韦”,不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患者家属进一步得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青霉素类药物,而此患者正好有青霉素过敏史,于是非常不满。虽然经抢救后患者生命得到挽救,但次日及此后1个月内反复查肾功能均有肌酐、尿素氮增高的情况,引发医疗纠纷。,11,原因分析,1、查对制度流于形式。2、护士业务知识水平不够,责任心不强。,12,如何避免与防范,1、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避免定势思维影响。2、掌握不同查对时机的关键内容。,查对的关键时间点,是指某种治疗

5、、处置即将进入患者体内前的时刻。,13,如何避免与防范,3、随时提醒自己,避免定势思维影响行为,应严格按医嘱正确给药。4、加强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常见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14,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查对制度,15,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的“临床科室查对制度”,1、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一注意。,16,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的“临床科室查对制度”,2、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要经过反复核对。4、摆药注意四不用:,17,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

6、工作指南中的“临床科室查对制度”,5、静脉输液应注意查对:,18,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的“临床科室查对制度”,6、输血查对(1)输血前须经两人共同执行“三查八对”并签名,19,查对制度,各种治疗,注射查对,输血查对,20,(2)取血后在30分钟内输入,输血开始,应观察患者510分钟患者无异常方可离开。患者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3)输血完毕,血袋送输血科保存,21,案例分享,22,执行医嘱后的签字须谨慎,患者雷某,男,53岁,诊断:哮喘性支气管炎。神志清醒,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呼吸50次/分,血压88/60mmHg,有恐惧心理。医嘱:5%葡萄糖

7、250ml加炎琥宁240mg静脉滴注,1次/日,0.9%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唑钠1g静脉滴入,每12小时1次。主管护士小魏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加入炎琥宁组液体,然后回治疗室准备头孢唑钠皮试液。输入液体还不到1分钟,家属就到护士站报告说患者呼吸困难、烦躁。医护人员立刻赶到床旁,给予更换液体、平卧、吸氧、静脉注射氨茶碱等处理,并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经积极抢救1小时,未能挽回患者生命。其中一位家属马上要去查看患者的病历及各种记录,当看到输液执行单时,发现护士小魏签字执行的液体为第1组头孢唑钠,认为小魏未进行皮试即为患者输入头孢唑钠而导致患者过敏死亡。小魏连忙解释原委,承认自己有失误,但只是签字的位

8、置出错。家属对此并不认可,引发医疗纠纷。,23,案例分享,24,签字不及时导致的纠纷,患者魏某,女,34岁,诊断:支气管哮喘。于2010年12月3日18:50入院,医生一共为其开了6组液体,按常规,每次加液后护士必须在输液单上签名表示已执行,由于患者较多,夜班护士小李为其加了其中一组液体后未及时签名,交班时也未向下一班护士交代说明。输液完毕,家属发现输液记录单上有一组液体未签名,从而质疑护士未给患者用此药,非常不满而投诉。,25,案例分享,26,违反医嘱执行制度致差错,患者王某,男,30岁,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外科医师下手术后回病房开口头医嘱:拉氧头孢4g,静脉滴注,值班余护

9、士立即就执行了,可待转抄医嘱时才发现临时医嘱单上拉氧头孢皮试未做。此事件虽未引起严重后果,但教训是深刻的。,护士除抢救患者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27,案例分析,1、护士不重视医嘱执行后的签字环节。2、查对制度落实不力。3、法律意识淡薄,违反护理工作制度中的医嘱执行制度。,28,如何避免与防范,1、对核心制度查抓不懈。2、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原则,工作中严格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3、加强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培养观察处置能力。护士工作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医嘱执行制度、查对制度,静脉输液单应现输现抄写,输一组记一组,该患者入院时血压稍偏低,且面色苍白,应警惕其身体内部有无隐性出血或其他情况,

10、并提醒医生做相应检查和处理。,29,如何避免与防范,4、为患者加药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清楚所加药物的名称、剂量、药理作用,让患者及家属心中有数。加药后在输液记录单上正确记录,签上确切的时间和执行人的姓名,并注意核实。5、认真学习并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非抢救状态下的口头医嘱,可拒绝执行。,30,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的“医嘱执行制度”,1、凡用于患者的各类药品、各类检查和操作项目,医师均应下达医嘱,护士转抄和整理医嘱必须准确、及时,不得涂改。2、护士转抄各项治疗护理执行单时,对可疑医嘱应与医生核对后再转抄执行。护士除抢救患者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抢救

11、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所用药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事后督促医师及时补记医嘱并签名。,31,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的“医嘱执行制度”,3、护士长应组织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护士每班查对医嘱。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医嘱是否处理完毕,值班期间随时查看有无新开医嘱。医嘱转抄后,须经另一护士查对,每次查对后应签名。执行输血医嘱时必须由两名护士认真核对并签名。4、临时医嘱必须在规定时间15分钟内执行,要求先执行,后签名、签时间。长期医嘱对急危重患者的处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平诊患者处置时间不超过1小时。,32,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的“医嘱执行制度”,5、凡需下一班护士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代清楚,并做好记录。6、患者手术、分娩、转科、出院或死亡后,当班护士应停止所有医嘱。,33,制度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的港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