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8330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判断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力学判断题工程力学判断题 1. 匀速运动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这一说法 2. 在任何情况下,其内部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这一说法 3. 若刚体上作用的三个力其作用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作用线交于一点,则此三个力一定 处于平衡状态。这一说法 4.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这一说法 5.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等值、反向。共线。这一说法 6. 约束是通过约束反力阻碍物体的运动的。这一说法 7. 光滑铰链约束,销钉穿过三个构件,此时,每个构件所受约束力与销钉穿过两个构件每个构件所受约束力不一样。这一说法 8. 销钉放置在不同的构件上,对构件受力没有影响

2、,这一说法 9.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一定等于力沿坐标轴分解的分力的大小。这一说法 10.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这一说法 11. 用矢量积RF计算力F对O点之距时,若力沿其作用线滑移则改变了原来作用点的位置,则该力对O点的距不变,这一说法 12. 力对O点的距和一力偶距相同,则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和这一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样。这一说法 13. 力可以在平面内任意移动,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这一说法 1 14. 平面交汇力系合成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其大小和方向由原力系中各分力的矢量和确定。这一说法 15. 力在简化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力偶大小等于这个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

3、这一说法 16. 平面力系向任意一点简化得到的主矢和主距与任选的简化中心无关。这一说法 17.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Fx=0,Fy=0,在使用时一定要求x、y轴互相垂直。这一说法 18. 平面任意力系的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不能全部采用投影方程,这一说法 19. 静不定问题的特点是未知量的个数多于系统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所以未知量不能由平衡方程全部求出。这一说法 20. 力对于一点之距在一轴上的投影等于该力对于该轴之距。这一说法 21. 根据力量的平移定理,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另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之也成立。这一说法 22. 空间任意力系总可以用两个力来平衡。这一说法 23. 重心的位置会因为坐标系

4、的选取而改变。这一说法 24.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内。这一说法 25.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个点处都相同。这一说法 2 26. 根据各同向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个方向都相同。这一说法 27. 固体材料在各个方向具有相同力学性能的假设,称为各向同性假设。所有工程材料都可以应用这一假设。这一说法 28. 在小变形条件下,研究构件的应力和变形时,可用构件的原始尺寸代替其变形后的尺寸。 这一说法 29. 拉压杆就是承受拉力或者压力的杆件。这一说法 30、1内外径分别为d和D的一空心圆轴,其抗扭截面系数Wp=Wp1Wp2=D3/16 D3/16。 31、若梁在某一梁段内无载

5、荷作用,则该段内的弯矩图必定是一根线段。 32、若两梁的长度、抗弯刚度和弯矩方程均相同,则两梁的变形和位移也均相同。 33、梁的最大挠度必然发生在梁的最大弯矩处。 34、梁受载后,若某段内弯矩为零,则梁变形后该段轴线保持为直线,该段内个截面的挠度、转角均为零。 35、简支梁承受集中载荷,则最大挠度必然发生在集中载荷作用处。 36、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叠加称为组合变形。 37、不论平面弯曲还是斜弯曲,其中性轴都是通过截面形心的一条直线。 38、单元体最大正应力面上的切应力恒定等于零。 3 39、单元体最大正应力面上的正应力恒定等于零。 40、单元体切应力为零的截面上,正应力必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6、。 41、受力构件内任一点处,若只有一对相互平行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同时等于零,则该点必是单向应力状态。 42、主方向是主应力所在截面的法线方向。 43、由一点的应力可以求出该点的应变。 44、无应力作用的方向上必无变形。(错) 45、有应力作用的方向上可以没有变形。 46、若受力构件中某点沿某方向上的线应变为零,则该方向上的主应力比为零。 47、若受力构件中某点沿某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切应力变为零,则该方向上的切应力比为零。 48、强度理论是确定材料失效的一些条件。 49、不同的强度理论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应力状态。 50、第一强度理论认为,不论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最大的主应力是引起脆性断

7、裂的主要原因。 51、第二强度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原因。 52、第四强度理论认为,最大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原因。 53、只要是脆性材料都可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是进行强度计算。 54、只要是脆性材料都可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是进行强度计算。4 55、任何一种强度理论都不适用于纯剪切应力状态。 56、圆形等截面杆承受弯扭组合变形时,除轴线上的点外,其余任一点的应力状态都是复杂应力状态。 57、在弯扭组合变形圆截面杆上的外边界上,各点的应力状态都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58、在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圆截面杆的外边界上,各点主应力必然是10,2=0, 30。 59、在拉伸、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圆截面杆的外边界上,各点主应力必然是10,2=0, 30。 60、临界力是理想压杆维持直线稳定平衡状态的最大载荷。 61、横向干扰力越大,压杆越容易失稳。 62、中心受压直杆的临界力值不是唯一的。 63、两端铰支压杆在临界力作用下的曲线平衡状态,其挠度曲线是一确定的半波正弦曲线。 64、压杆临界应力总是低于材料的比例极限。 65、材料、柔度相等的两根压杆,临界载荷一定相等。 66、对无局部截面消弱的压杆,当稳定条件满足时,强度条件也一定能满足。 67、因为截面惯性矩I越大,压杆的临界力越大,其稳定性越好,所以设计截面时,I越大越好。 68、细长压杆必定在刚度较小的平面内失稳。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