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8381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复习资料1、原子结合键的类型。答:金属键 共价键 离子键 分子键。 2、材料的性能的分类包括。答:使用性能: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铸造性 可锻造性 焊接性 切削加工性 力学性能的指标:弹性 强度 塑性 硬度 冲击韧度 疲劳特性 耐磨性 3、纯金属常见的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胞N=2面心立方晶胞N=4密排六方晶胞N=6 4、晶胞中的缺陷答1.点缺陷 是指在三维空间各方向的尺寸都很小、不超过几个原子直径的缺陷。 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无论是哪一种点缺陷,都会使晶体中的原子平衡状态受到破坏,造成晶格的歪扭,从而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如随着点缺陷的增加,电子在传导时的散射

2、增加,导致金属的电阻率增大;当点缺陷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时,会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 2.线缺陷 又称一维缺陷,这种缺陷在三维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其具体形式就是晶格中的位错。位错: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金属晶体中不含位错或含有大量位错都会使强度提高, 3.面缺陷 面缺陷又称二维缺陷,这种缺陷在三维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另一个方向上的尺寸较小。 面缺陷的具体形式是晶界、亚晶界及相界。缺陷使得金属塑性、硬度以及抗拉压力显著降低等等 5、什么是过冷度?答:液体材料的理论结晶温度T0与其实际温度Tn之差。因为只有过冷,才具备G固G液的能量条件才能有液

3、态金属自发结晶成为固态金属的驱动力。 6、结晶的过程 形核 长大 7、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1.形核率2.长大速度 8、如何控制晶粒的大小?答:控制过冷度,难熔杂质的影响,金属流动与振动。生产中常利用非自发形核的原理来获得细小的晶粒,提高金属纯度。加入某种物质增大形核率N减小晶体的生长速率G即变质处理。 9、为什么铸件常选用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生产,压力加工件则选用单相固溶体合金生产? 答: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因其固相线与液相线的温度间隔小,故流动性好,又不易产生分散的缩孔,所以易做铸件;而在生产压力加工时,合金的组织为两相组成时,其压力加工性不如单相固溶体好,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两相其塑性变形性能不

4、同,引起两相变形不均匀,将会产生比单相固溶体大得多的应力,导致合金开裂或破断。 10、奥氏体的形成基本过程 答:钢铁加热至像变温度以上转变形成奥氏体的过程称为奥氏体化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PA ) 2、奥氏体晶核长3、残余渗碳体溶解 4、奥氏体均匀化 11、淬火的分类 答:单液淬火 双液淬火 马氏体分级淬火 贝氏体等温淬火 深冷处理 12、钢铁表面热处理分类答:1、表面淬火:加热方法: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 2、气相沉积 13、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 答: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产生相对位移,且不破坏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性的塑变方式。 孪晶:

5、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均匀切变并形成晶体取向的镜面对称关系。 14、为什么室温下钢的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 答: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其塑性变形的抗力便越大,表现出强度越高。另外金属晶粒越细,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滑移和能参与滑移的晶粒数目也越多。由于一定的形变量会由更多的晶粒分散承担,不致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推迟了裂纹的产生,即使发生的塑性变形量很大也不致断裂,表现出塑性提高。在强度和塑性同时提高的情况下,金属在断裂前要消耗较大量的功,因而其韧性也比较好。 15、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

6、指出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答:加工硬化是指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迅速增加;塑性、韧性迅速下降的现象。 导致加工硬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位错密度及其他晶体缺陷的增加。工业上常采用再结晶来消除加工硬化。 16、三个低碳钢试样,其变形度分别为5%、15%、30%,如果将它们加热至800 ,指出哪个试样会出现粗晶粒,为什么? 答:5%的会出现粗晶粒。因为金属在变形度达2%-10%时,金属中只有部分晶粒发生变形,变形极不均匀,变形储能仅在局部地区满足形核能量条件,以致只能形成少量的核心,并得以充分长大,从而导致再结晶后的晶粒特别粗大。 17、何谓合金钢?它与同类碳钢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答:合

7、金钢是在碳素钢中添加一些合金元素而炼制的一类钢,以改善碳素钢的性能。 优点:强度指标较高淬透性较高高温强度高,热硬性好具备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缺点:在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焊接工艺性方面比碳钢稍差,且成本较高。 18、简述合金元素对合金钢的主要影响及作用规律。 答:1、强化钢中的基本相:形成合金铁素体和奥氏体;形成碳化物、金属化合物; 2、对铁碳相图的影响:扩大区,扩大区,对S、E点的影响;使相图中的S点E点左移,致使共析和共晶成分中的含碳量减少3、对钢热处理的影响:对奥氏体化及晶粒度的影响,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9、分析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 答:除Co以外

8、,大多数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都会使C曲线右移或变形,均可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除Al、Co、Si外,大多数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均降低钢的Ms点,是某些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增加。为消除残余奥氏体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使某些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复杂化了。 20、铝合金的分类。答:铝合金按其成分、组织、性能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形变铝合金,一类为铸造铝合金。 21、常用的铜合金及其添加元素。 答:1、黄铜:普通黄铜:铜和锌的二元合金,特殊黄铜:在铜和锌的基础上,再加入少量的其它元素的铜合金;2、青铜:锡青铜:以锡为主要加入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锡青铜,无锡青铜:除锌锡以外,其他元素与

9、铜的合金称无锡青铜有铝青铜和铍青铜; 3、白铜:是Cu-Ni系合金和Cu-Ni-Zn、Cu-Ni-Mn系合金的统称 22.钛合金按组织结构的不同,分为型钛合金:主要加入元素是扩大-Ti区域的铝元素或锡、锆等中性元素,型钛合金:主要加入元素是扩大-Ti区域的铬、钼、钒等元素,+型钛合金:+型钛合金通常属于多元合金,即有稳定-Ti的元素,又有稳定-Ti的元素,室温下其组织为+。+型钛合金适于锻造、冲压、轧制,并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23.汽车、拖拉机齿轮 工作条件恶劣,特别是主传动系统中的齿轮;受力较大,易过载,变速时受到频繁的强烈冲击;对材料的耐磨性、疲劳性能、心部强韧性的要求高,采用中碳钢表

10、面淬火已难满足使用的需要;考虑到经济条件和加工工艺通常选用合金渗碳钢(20Cr、20MnVB、20CrMnTi、20CrMnMo)制造,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齿面硬度可达5862HRC,心部硬度3045HRC。对飞机、坦克等特别重要齿轮,则可采用高淬透性渗碳钢来制造。 加工工艺: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喷丸磨削加工 正火:正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毛坯的锻造组织,细化晶粒,有利于切削加工 渗碳:渗碳淬火处理可使齿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的疲劳性能,而心部保持良好的强韧性 回火:减小或消除工件在淬火时的产生的内应力,降低淬火钢的脆性,是工件获得较好的强度、韧性、塑性、弹性等综合力学

11、性能。 喷丸:进一步强化手段,可使齿面硬度提高13HRC,增加表层残余压应力,进而提高疲劳极限。 24. 机床主轴: 机床主轴承受弯-扭复合交变载荷、转速中等并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考虑到经济条件与加工工艺等一般选用45钢或40Cr钢制造(40Cr用于载荷较大、尺寸较大的轴);对于承受重载、要求高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及高耐磨性的主轴(如镗床主轴),则须用38CrMoAlA钢经渗氮处理制造。45钢或40Cr钢机床主轴的简明加工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 调质半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正火:可使锻造组织均匀化、便于切削加工、可作为表面淬火前的预备组织、并保证轴心的强韧性 调质:调质是为了获得回

12、火索氏体与托氏体组织以使主轴具有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表面淬火:可提高机床主轴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性能。低温回火的作用主要是消除淬火应力。 25、铁碳相图 C点:共晶点1148 4.30%C,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晶转变,反应式:LcAE同时结晶出具有E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莱氏体E:碳在gG:a+Fe3C,当冷到1148时具有C点成分的液体中(Le)(AE+Fe3C) -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1148 2.11%C 3-Feg-Fe同素异构转变点912 0%C H:碳在d-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495 0.09%C +dHAJ当冷却到1495时具有B点成分的J点:包晶转变点1495 0

13、.17%C 在这一点上发生包晶转变,反应式:LB液相与具有H点成分的固相反应生成具有J点成分的固相A。 N:g-Fed-Fe同素异构转变点1394 0%C P:碳在a-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0.0218%C 727 Fp+Fe3c,当冷却到727时从具有S点成分的奥氏+Fe3c) S点:共析点727 0.77%C 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析转变,反应式:As体中同时析出具有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珠光体P 组织组成物:F +P 相组成物:F+Fe3C F=(0.77-0.40)/(0.77-0.0008)=48% F=(6.69-0.40)/6.69=94% p=1-F=52% Fe3C=

14、1-F=6% 2、亚共析钢 组织组成物:P 相组成物:F+Fe3C p=100% F=(6.69-0.77)/6.69=88.5% Fe3C=1-F=11.5% 3、过共析钢 组织组成物:P+ Fe3C 相组成物:F+Fe3C Fe3C=(1.20-0.77)/(6.69-0.77)=7% F=(6.69-1.20)/6.69=82.1% p=1-Fe3C=93% Fe3C=1-F=17.1% 4、共晶白口铁 组织组成物:Ld 相组成物:F+Fe3C Ld=100% F=(6.69-4.30)/6.69=35.7% Fe3C=1-F=64.3% 根据 Fe-Fe3C 相图, 1)室温下,含碳

15、0.6% 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 2)室温下,含碳 1.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 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答:1)Wp=(0.6-0.02)/(0.8-0.02)*100%=74% W=1-74%=26% 2)Wp=(2.14-1.2)/(2.14-0.8)*100%=70% WFe3C=1-70%=30% 3)WFe3C=(2.14-0.8)/(6.69-0.8)*100%=23% W Fe3C=0.02/6.69*100%=33% 25、钢在加热时的临界点 ASFP+Fe3C,产物珠光体,含碳量在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2、C曲线(TTT曲线):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