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8601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市场经济下的思维方式 编辑整理/江锦男孩 思维方式受经济体制的制约,而思维方式又规制着人们的行为。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应当有怎样的思维方式呢?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实现个人利益的最佳途径是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要使社会认可自己的商品、承认自己的劳动和服务,从而获得自己想得到的利益,首先必须使自己的商品、劳动和服务有益于社会。也就是说,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你自己获得的利益就越多,自身的价值也就越大。当更多的人成为对社会贡献大的人时,国家就会变得富强,人们就会实现富裕,社会就会保持稳定。 2善于把资源变成资本。资源是相对静止的,资本则是可以而

2、且必须在运动中不断增值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当善于发现自己所拥有资源的资本用途。在浙江等一些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这是深藏在老百姓中的心理积淀。他们并不一味地存钱,而是深知钱只有在运动中才能“生钱”。在香格里拉,藏族老阿爸把他的牦牛打扮得很漂亮,充当游客照相的道具、自己赚钱的手段。这些把资源转化成资本的案例给我们的启迪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人要善于发现自己拥有资源的资本用途,并使其成为发展经济的有生力量。 3善于把问题转化为机会。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会存在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新问题的出现,给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看来,把问题转化为机会是企业管理的精粹所在。他

3、举例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工人生活困苦,失业率很高,流动性很大,技术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甚至低至美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保证给每一个职工一天美元的工资。在此之前,福特公司工人的离职率很高,以至于为了保留万个工人,必须雇佣万个工人。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之后,离职率几乎为零。关键技术岗位的员工队伍稳定,其直接结果是节省了培训费用、提高了产出效率,最终节省了人工成本。今天,哪个企业率先善待员工,就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还有一个现成的商业机会是,现在人们普遍对食品安全不放心,率先而行的企业完全可以把让人们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再如,由于资源紧缺,有眼光的企业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

4、,率先提升经济结构,改变生产方式。 4 善于用市场方式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所谓用市场方式,就是用分工与交易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是一种开放的方式。与市场方式相反的是自给自足方式,这是一种封闭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市场方式解决资本稀缺问题,如引进资本或合资;解决技术稀缺问题,如买进技术或委托研究;解决人才稀缺问题,如用契约的方式聘用本地区、本企业以外的人才服务一段时间或服务一个项目;解决品牌稀缺问题,如可以贴牌或借船出海;等等。用市场方式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是一种广泛而有效的方式。 5永远开拓进取。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竞争,而竞争就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满足于现状,一味地采取守势,是不行的。只有不断开拓、永远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小富即安,与市场经济的风格是格格不入的。诚如熊彼特所说,典型的企业家只是当他们的精力已经耗尽、从而感到再也不能胜任时,才会退出舞台。 6能够独立预期并对自己的预期负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的人应当是能够独立预期并且能够对自己的预期负责的人。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怨天尤人、坐等成功。只有人们都努力成为这样的人,市场经济的潜力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