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如何提升自身素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生如何提升自身素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师范生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师范生如何提升自身素质 目前以推动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在全国普遍展开,人们也早已关注到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向师范教育提出了强有力的挑。如何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教育是当今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弘扬人的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培育人的健全个性,发展人的创新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为未来做准备”的公民教育。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养育;注重教育的基础性;注重活动和实践;注重
2、培育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注重养成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注重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对教材中所隐含的道德原则、审美情趣、生活态度等的认同;注重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协同训练,协调开发学生的左右脑;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呼唤着未来小学教师的素质内涵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是良好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课内外生活中应是优秀的示范者、心理医生和学生人格形成的楷模;在校内外工作中应是积极的参与者、管理者、决策者和人际交际的艺术家。换言之,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未来教师为学者、教育者、交际者和决策者的目标,教师的素质应当涵盖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3、、审美素质等诸种素质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教育。 一、强化素质,更新观念 师范教育要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承担起为素质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培养模式。(1)由原来的“专业型”教育观向“素质型”教育观转变,全面提高师范生的质量,使他们既精通某一专业,又熟悉其它一些学科的知识,既专又博,改变那种由于培养“专业型”教师,而形成的隔行如隔山的现状。(2)由原来的“学习型”学生观向“学习研究型”转变,师范教育中,传统教育观念就是学生要求进步,遵纪守法,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今天的师范教育仅这些远远不够,素质教育需要“学者型”教师,因此应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研究学
4、习,让学生在学校就与教师共同参与一些科研工作、社会调查,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这样使他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会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由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教学观转变,尽管人们也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师范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思想,导致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单一,学生厌学情绪普遍,教师还是习惯于课堂上满堂灌。因此改变这种传统教学观,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为主导,才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活动。 二、端正教育思想,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地位。 .敬业
5、,爱生,创新,这些自然都应是必备的素质,而在众多必备的素质中,有一项素质特别重要,那就是思想道德。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伦理学家蒙台涅认为,教师的智慧和道德比他的学问更有价值。教师不应独断专行,要有民主作风,应该听听学生的意见,只有高尚和坚强的心灵才能对儿童的爱好采取宽宏态度,才具有指导他们的能力。那些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的不民主的教学方法 ,必然使学生唯命是从,无“棱”无“角”,什么“怀疑”、“创新”,根本就无从谈起。.师范院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自觉地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 三: 注重师资培养 提高
6、小教培养院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培养小学合格师资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需要提高院校新教师选聘标准,加强现有专任教师的进修提高。一方面改变新教师来源较单一的状况,尽可能多地从综合大学毕业生中选用新教师,防止师范口的“近亲繁殖”;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大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同时通过访学、攻读学位等方式派往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深造,逐步建立起高素质高水平的小教培养院校的教师队伍。 四:重视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教师完善和谐的言行往往能感染和带动学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班级风气和社会风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自我保健意识。而在目前不少师范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
7、理问题。这就要求小教培养院校应当把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 五、课程改革到位 为了迎接素质教育的挑战,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小教培养院校课程改革应与小学课程改革通盘规划、同步进行,改革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注意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在小学教育课程方案设置时,要追求专业、学科的学术性,在传统专业、学科知识、技能课程“割据”的格局中,增加和渗透培养未来小学教师所必备的知识、技能课程,多开设跨学科的课程,把教育类知识和学科类知识整合在一起,尽量提高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
8、,建构起小学教师的职业认知结构,体现出与职业的对应,保证学科科目与职业科目的平衡。 其次,要注意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把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训练不能放松和忽视。教育专业课程应开设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史、初等教育原理、比较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视听教育等,这类课程约占学习总时数的1/3左右,而教育实习也应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7-8%。通过教育实习、开展课外活动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转化为道德力量,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要注意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课程设置方面,多设置一些与社会现实联系的课程
9、,如现代科技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现代化课程 最后,要注意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如果我们能够建立大文科、大理科的教学观念,注意文理渗透,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完全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大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一套教材,就是以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新观念、新模式为背景,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和教改经验,专为提高师范大专生的素质教育量身制作的。 七、教学方法改进 提高教学效果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10、。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教”向“导”转变,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把书教活的技巧。从“教书匠”转向“研究型”。良好的主导能力、合作精神和研究方法是当代师范院校师生和谐的角色体现。 总之,在21世纪,由于知识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信息交流及友好往来,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水涨船高,对教师从业素质的要求也步步攀升。现代社会希望教师是“学者”,是“教育者”,是爱的“播撒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加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