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825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2、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

3、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偏瘫病人测健侧。 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

4、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人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四、患者入院护理 1、目的 协助病人了解和熟悉环境,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要,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做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要。

5、 2、注意事项 在接触病人过程中,以热情为主、温和的语言来安慰病人的不安情绪。 对不能正常叙述病情和需求的病人,需要向家属和有关人员询问。 五、患者出院护理 1、目的 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和生活,并能遵照医嘱继续按时接受治疗或定期复诊。 指导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2、注意事项 时刻以热情主动、温和的语言与病人沟通,并留下病人的联系方式。 观察病人情绪变化,特别对病情无明显好转、转院、自动离院的病人,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与鼓励,增进病人康复的信心,减轻因离院所产生的恐惧与焦虑。 传染病病人出院后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进行处理。 六、氧气吸入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1、目的 提高血氧含量及

6、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因缺氧引起的各种症状。 2、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好四防药物 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破溃或者有肿块的部位。 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对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穿刺角度应当减小。 注射少于1ml的药液时,须用1ml注射器。 九、肌肉注射技术 1、目的 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需要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注

7、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穿刺血管和神经,抽吸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注射部位。 对经常注射的病人,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臀大肌注射,以免损伤坐骨神经。 十、静脉注射技术 1、目的 药物不宜口服及皮下、肌肉注射时,需要迅速发挥药效。 做诊断性检查,如造影。 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静脉注射对组织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时,在穿刺成功后,最好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确认针头在静脉内后,方可推注药液,以免药液外渗导致组织坏死。 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的反

8、应,推药速度均匀、合适。 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液体外渗。 需要长期静脉给药的病人,注意保护血管,最好使用留置针。 十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 1、目的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絮乱。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 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2、注意事项 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要注意保护和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血栓。 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 注意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应,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及时处理。 根据病情

9、需要安排输液顺序,注意配伍禁忌。 十二、静脉留置针技术规范 1、目的 可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利于抢救和治疗。适用于需长期输液、静脉穿刺较困难的病人。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 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病人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出导管,给予处理。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与操作流程 1、目的 为病人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为病人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为病人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为病人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

10、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蛋白质,改善营养状态,维持胶体渗透液,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 2、注意事项 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血液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反应。 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1520滴/min,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调节至要求速度。 如为库存血,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入。 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血液内不得随意假如其他药品,并避免和其他药液混淆,以防血液变质。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人,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并及时处理。 十四、导尿术 1、目的 为盆腔手术

11、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免术中损伤。 患者尿袋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 患者昏迷、尿失禁或有会阴部损伤时留置导尿,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 抢救休克患者或者为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测尿比重,为病情变法提供依据。 2、注意事项 插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如果尿管误入阴道,应更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入。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消毒尿道口。 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没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做膀胱冲洗。 及时排空尿袋,操作时要带无菌手套,以免

12、感染。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原因是大量放尿可使腹腔内压急剧下降,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中,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十五、灌肠术范与操作流程 1、大量不保留灌肠 1、目的 清洁肠道,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病人进行肠道准备。 刺激病人肠蠕动,软化粪便,接触便秘,排出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2、注意事项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禁止灌肠;肝性脑病病人禁用灌肠;伤寒病人灌肠液量不能超过500ml,

13、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灌肠排尽管内气体时,注意灌肠液不黏湿床单、地面。 拔管时,用卫生纸包裹肛管避免拔管时灌肠液和粪便随肛管流出。降温灌肠,液体要保留30min,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 2、保留灌肠 1、目的 镇静,催眠 治疗肠道感染 2、注意事项 灌肠前嘱病人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位置,以确定病人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灌肠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推入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药液能保留较长时间,利于肠粘膜吸收。 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病人及大便失禁的病人,不宜做保留灌肠。 对病人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min后再排便,排便后

14、30min测体温。 十六、鼻饲法 1、目的 对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与药物,以利于早日恢复。 2、注意事项 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待病人休息片刻再重插。 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15厘米时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延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每天检查胃管有无脱出情况、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ml时应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

15、后均应用20ml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鼻饲混合流质应当加温、以免蛋白质凝固,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十七、雾化吸入 1、目的 稀释痰液,消炎祛痰;湿化气道,减轻咳嗽。 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 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2、注意事项 用雾化器前检查各部分有无松动。 注意保护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以防损坏。 水槽和雾化罐内禁忌加热水,使用中水温超过60应停机,换冷蒸馏水。 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 水槽内的蒸馏水要适量,太少则气雾不足,太多则溢出容器,损坏仪器。 雾化时病人胸前围以治疗巾,以免喷湿衣物。

16、气管切开者,对准气管套管自然呼吸,周围垫垫巾,以防雾气浸湿敷料。 各导管必须连接紧密,勿漏气。 螺旋管、雾化罐,一人一用一消毒;口含嘴专用,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雾化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十八、物理降温 1、目的 为高热病人降温。 2、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体温变化。 观察冰帽、冰袋有无漏水,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或添加。 观察用冷部位局部情况、皮肤色泽,防止冻伤,倾听病人主诉,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 局部皮肤出现苍白、青紫或者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降温后30min需测体温,并在体温单上做

17、记录。 冷湿敷时,敷布须浸湿,湿度适当,以拧至不流水为度。 乙醇擦浴时,乙醇含量为100200ml,浓度为25%35%,温度为2737。温水擦浴的温度为3234。 擦浴时要准确使用冰袋和热水袋,头部置冰袋,以协助降温防止头部充血而致头痛;足部放热水袋,以促进足底血管扩张而减轻头部充血,并使病人感到舒适。 十九、口服给药技术 1、目的 按照医嘱准确为病人实施口服给药,以协助诊断,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医嘱。如病人提出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予解释,再给病人服下。 掌握病人所服药物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发药前有特殊检查或手术需禁食者,暂不发药,

18、并做好交班。如病人突然呕吐,应查明情况,再行处理。 对服用强心苷类药物的患者,服用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法,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应停服并报告医师。 二十、末梢血糖监测 1、目的 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评估代谢指标,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防止低血糖症,控制疾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注意事项 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确认病人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 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避免试纸发生污染。 二十一、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流程 1、目的 取患者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2、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瓶口消毒,保持无菌。 最好在使

19、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 二十二、轴线翻身法操作流程。 1、目的 协助颅骨牵引、脊柱损伤、脊柱手术、髋关节术后的患者在床上翻身。 预防脊柱再损伤及关节脱位。 防止压疮,增加患者舒适感。 2、注意事项 翻转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脊柱平直,以维持脊柱的正确生理弯度,避免由于躯干扭曲,加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避免由于脊柱负重增大而引起关节突骨折。 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旋转患者的头部,以免加重神经损伤引起呼吸机麻痹而死亡。 翻身时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准确记录翻身时间。 二十三、口腔护理法 1、目的 保持口腔及牙齿清洁,消除口臭。 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

20、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有无异常,便于了解病情。 2、注意事项 操作动作应轻柔、避免金属钳端碰到牙齿损伤黏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 对昏迷患者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禁止漱口。 使用开口器时,先用压舌板伸入门齿,向下压,撑开一条缝,再将开口器闭合状态下伸入口内,移至臼齿处打开;取出开口器时,先将开口器闭合,压舌板放入门齿,向下压,再将开口器移至门齿处取出。 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湿度适中。擦洗时勿触及软腭,以免引起恶心。 如患者有活动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 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 二十四、膀胱冲洗 1、目的 使尿液引流通畅。 治疗某些膀胱

21、疾病。 清楚膀胱内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引流中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通知医生处理。 冲洗时,冲洗平液内面距床面约60cm,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滴/min。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min后再引流出体外,或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二十

22、五、T管引流护理 1、目的 防止患者发生胆道逆行感染。 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性质。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胆道引流管通畅。 妥善固定好管路,操作时防止牵拉,以防T管脱落。 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浸渍引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染。 二十六、徒手心肺复苏术 1、目的 恢复心跳和呼吸、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2、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确保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长轴垂

23、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二十七、经鼻/口腔吸痰术 1、目的 清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注意事项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要轻柔、敏捷。 吸痰手法是从插管的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起吸痰。 吸痰管的型号、软硬度均应适宜,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 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重复吸痰应间隔35min。 吸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性状及病情变化。病人一旦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出现紫绀、心率下降等时。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如病人的痰液粘稠,吸痰前可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插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损伤呼吸道或口腔黏膜。 吸痰器的贮液瓶不可过

24、满,及时倾倒,连续使用不超过2h.。 二十八、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 1、目的 保持病人呼吸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2、注意事项 插管动作轻柔、敏捷,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应予以纯氧吸入。 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压力2026.6kPa,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病人气道。 遵守无菌原则,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带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如痰液粘稠,可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吸引观察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立即停止吸

25、痰,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二十九、洗胃技术 1、目的 通过实施洗胃抢救中毒患者,清楚胃内容物,减少毒物吸收,利用不同的罐洗液中和解毒。 减轻胃黏膜水肿,预防感染。 2、注意事项 插管时动作要轻快,切勿损伤患者食管及误入气管。 患者中毒物质不明时,及时抽取胃内容物送检,应用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洗胃。 患者洗胃过程中出现血性液体,立即停止洗胃。 油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者空腹时进行,并记录胃潴留留量,以了解梗阻的情况,供补液参考。 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记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及时准确记录罐注液名称、液体,洗出液量及其颜色、气味等洗胃过程。 保证洗胃机性能处于备用状

26、态。 三十、胃肠减压技术 1、目的 为胃肠道、上腹部手术等病人实施胃肠减压。 2、注意事项 昏迷病人插管时,应先去枕,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咽喉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病人禁忌安置胃管。 三十一、心电监测技术 1、目的 监测病人心率、心律变化。 监测病人机体组织缺氧情况。 2、注意事项 根据病人病情,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每日定时回顾病人24h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定期观察病人粘贴电极处的皮肤,定时更

27、换电极片的位置。 随时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对躁动的病人,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下列请情况可能影响监测结果,如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影响监测结果。 观察病人局部皮肤及指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停机时,先向病人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切断电源。 三十二、除颤术 1、目的 纠正患者心率失常 2、注意事项 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有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患者。 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物

28、品接触。电极放置位置要准确,并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导电涂抹要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动作迅速,准确。 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三十三、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目的 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防止逆行感染。 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2、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平卧位以利引流。 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封闭,接头牢固固定。 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如引流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证引流管与引流

29、瓶连接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拔出引流管后24h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三十四、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1、目的 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速度均匀,按需要提供病人做需要的输液量。 2、注意事项 启动前检查管道安装是否合适、有无扭曲。接口松动及渗漏等情况,正确设定速度及其他必要参数。 严密观察液体输注情况,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 报警原因:管道有气泡或者排空、管道堵塞、输液完成、开门警报、电压不足。 严密观察病人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

30、发生与人体外渗,一旦发生立即处理。 经常巡视,注意输液泵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泵的故障。 应规范使用输液泵,做好输液泵的保养和维护。 使用微量注射泵时,注射器上标明病人的床号、姓名、配制药物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及配制者。 微量注射泵工作时注射器上需盖治疗巾。 三十五、早产儿暖箱应用 1、目的 为患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坏境,保持稳定。 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 2、注意事项 严格交接班 暖箱应避免阳光直射,冬季避开热源及冷空气对流处。 使用暖箱时室温不宜过低,以免暖箱大量散热。 使用中注意观察暖箱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出现报警要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处理,必要时切断电源,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31、。 在使用中严格执行查找规程,以保证安全。 长期使用暖箱的患儿,每周更换一次暖箱并进行彻底消毒。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 严禁骤然提高暖箱温度,以免患儿体温突然上升造成不良后果。 患儿出箱前应逐渐调节箱温,以使患儿逐步适应周围温度。 三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 1、目的 保护脐部清洁,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2、注意事项 脐部护理时,应严格观察脐带有无特殊气味及脓性分泌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脐带未脱落前,勿强行剥落,结扎线如有脱落应重新结扎。 脐带应每日护理一次,直至脱落。 新生儿使用尿布时注意勿让其超越脐部,以免尿粪污染脐部。 使用硝酸银溶液时,注意勿烧灼正常组织,以免引起烧灼伤。

32、三十七、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目的 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法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2、注意事项 消毒面积应大于静脉穿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 病人穿刺部位应当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若病人饮热水、洗澡、运动,需要休息30min后再采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标本应当立即送检,以免影响结果。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 三十八、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目的 为病人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2、注意事项 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 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根

33、据标本项目选用合适的负压采血管。 静脉穿刺时,先进针,后插真空管,以防负压丢失,空管位置应低于穿刺部位。 有疑问时,及时联系医生,核对无误后再执行。 三十九、造口护理 1、目的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 帮助患者掌握护理造口的方法。 2、注意事项 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 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注意造口与伤口的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 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 造口袋底盘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黏膜摩擦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min。 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四十、换药技术 1、目的 为患者更换伤口辅料,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包扎伤口时要保持良好血液循环,不可固定太紧,包扎肢体时应从身体远端到近端,促进血液回流。 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