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853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方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常用方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常用方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常用方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常用方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方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方剂.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方剂常用方剂 解 表 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外邪从汗而外泄,表证得以解除,即内经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解表药有温性和凉性之分,它们的适应证也不相同。该类药大多入肺经和膀胱经,故其适应证和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和脏腑有关。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解表剂。 本类方药主要用于六淫外邪入浸所出现的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或用于疹透不畅或风湿痛有表证者。 临床上,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表证兼气、血、阴、阳之不足,还须结合补益方

2、药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应用解表方药注意事项: 1该类药多具辛散之性,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减低。 2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如外感风寒之表证,增加衣被以利汗出。 3解表发汗,以微汗出为度,以免大汗伤阴耗气。应中病即止,勿久服之。 4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加用扶正之品,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附: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参考 败毒散 羌活4.5克,柴胡4.5克,前胡4.5克,独活4.5克,枳壳4.5克,茯苓4.5克,荆芥4.5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甘草1.5克。 疮肿初起。红肿

3、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用法: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 禁忌:斟酌。 方解:荆防败毒散于败毒散去参、姜、薄,再加荆、防,故解表发散之力增强而无益气扶正之效,宜于外感风寒湿邪而正气不虚之表证及疮疡、瘾疹。 葱白七味饮 葱白(连根切)9克,干葛(切)9克,新豉(绵裹)6克,生姜(切)6克,生麦门冬(去心)9克,干地黄六9克。 血虚外感风寒证。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后,感冒风寒致头痛身热、微寒无汗。 功用:养血解表。 用法:劳水八升,以勺扬之一千过。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减二,去渣,分三次温服,相去行八九

4、里。如觉欲汗,渐渐覆之。 禁忌:斟酌。 方解:葱白七味饮系补血药与辛温解表药并用,故为治血虚外受风寒证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失血病史为主要依据。 加减葳蕤汤 生葳蕤9克,生葱白6克,桔梗4.5克,东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红枣二枚。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本方常用于老年人及产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功用:滋阴解表。 用法:水煎,分温再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主治阴虚之体外感风热者。外感风热,故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口

5、渴等症;阴虚之体,感受外邪,易于化热,且阴虚者亦多生内热,故除上述邪袭肺卫的见症外,尚有咽干、心烦、舌赤、脉数之症。治当辛凉解表,滋阴清热。方中葳蕤味甘性寒,人肺胃经,为滋阴润燥主药,用以润肺养胃、清热生津,因其滋而不腻,对阴虚而有表热证者颇宜;薄荷辛凉,归肝、肺经,“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用以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共为君药。葱白、淡豆豉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为臣药。白薇味苦性寒,善于清热而不伤阴,于阴虚有热者甚宜;桔梗宣肺止咳;大枣甘润养血,均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药配伍,汗不伤阴,滋不碍邪,为滋阴解表之良剂。 麻杏甘石汤 麻黄9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4克。 外感风邪,

6、身热不解,咳嗽喘逆,气急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郁热致喘之主方。若表证仍在,乃用麻黄宣肺,以发散在表之寒。汗出而喘,为里热所迫,故用石膏清肺,清在里之热。杏仁辅麻黄以平喘。甘草助石膏以生津。至此里热清,表邪解,则汗自止,喘自平。 点评:无汗而喘、身恶寒,主要用麻黄汤,以辛温散之;有汗而喘、身大热,主要用白虎汤,辛寒来清之;若有汗、或无汗、身无大热而喘,则宜用麻杏甘石汤两解。 升麻葛根汤 升麻30克,芍药30克,炙甘草30克,葛根45克。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7、。(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疮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 功用:解肌透疹。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 禁忌: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而见气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动者,则当禁用。 方解:麻疹之疾,是由小儿肺胃蕴热,又感麻毒时疫之邪所致。若麻疹初起,又遇外邪袭表,抑遏疹毒外达之机,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畅。麻毒、外邪犯肺,邪正相争,清肃失调,故初起可见身热头痛、咳嗽、脉浮数等肺卫症状;风邪疹毒上攻头面,故目赤流泪;热灼津伤,则口渴、舌红苔干。治当辛凉解肌,透疹解毒。方中升麻辛甘性寒,入肺、胃经,解肌透疹,清热解毒为君药。葛根味辛甘性凉,入胃经,解肌透

8、疹,生津除热为臣药。二药相配,轻扬升散,通行肌表内外,对疹毒欲透未透,病势向外者,能因势利导,故为透达疹毒的常用组合。方中芍药当用赤芍,味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之中兼能活血,用以解血络热毒,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四药配伍,共奏解肌透疹之功。 竹叶柳蒡汤 西河柳15克,荆芥穗3克,干葛4.5克,蝉蜕3克,薄荷叶3克,鼠粘子(炒,研)4.5克,知母(蜜炙)3克,玄参6克,甘草3克,麦门冬(去心)9克,竹叶(三十片)3克。 痧疹初起,透发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功用:透疹解表,清热生津。 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升

9、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都有透疹清热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但前方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之力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发的基础方;后方不仅透疹清热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发不出,热毒内蕴兼有津伤的常用方。 清 热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做清热剂。 清热药和方,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高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候。 热证中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虚热、实热等证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四种;别附;清虚热、清脏腑热法。 本类方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对脾胃虚弱的患

10、者,宜适当辅以健胃的药物;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又性多燥,也易伤津液,对阴虚的患者,要注意辅以养阴药,祛邪不忘扶正。 对脾胃虚弱、胃纳不佳、肠滑易泻的慎用。 竹叶石膏汤 竹叶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麦门冬20克,人参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禁忌:本方清凉质润,

11、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方解: 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

12、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瀛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凉膈散 川大黄、朴消、甘草各20克,山栀子仁、薄荷叶(去梗)、黄芩各10克,连翘40克。 上、中二焦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

13、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舌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上研为粗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叶7片,蜜少许。 功用:凉膈泻热。 禁忌: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普济消毒饮 黄芩15克,黄连15克,陈皮6克,甘草6克,玄参6克,柴胡6克,桔梗6克,连翘3克,板蓝根3克,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僵蚕2克,升麻2克。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用法

14、: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主治大头瘟,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

15、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左金丸 黄连180克,吴茱萸30克。 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音,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克,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考原方比例酌定。 禁忌:斟酌。 方解: 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经脉布于胁肋,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故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经火郁之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16、”;“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故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17、 泻白散 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 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哺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可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禁忌: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 方解: 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热之证。肺主气,宜清肃下降,火热郁结于肺,则气逆不降而为喘咳;肺合皮毛,肺热则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此热不属于外感,乃伏热渐伤阴分所致,故热以午后为甚,其特点是轻按觉热、久按若无,与阳明之蒸蒸发热、愈按愈盛者有别;舌红苔黄,脉

18、象细数是热邪渐伤阴分之候。治宜清泻肺中郁热,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故以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以使金清气肃。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点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甚吻合。 清胃散 生地黄6克,当归身6克,牡丹皮9克,黄连6克,升麻9克。 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

19、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功用:清胃凉血。 用法: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禁忌: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方解:本方证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下齿,胃中热盛,循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血络受伤,故牙宣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

20、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盛已侵及血分,进而耗伤阴血,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温 里 定义:凡药性温热,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的药物,叫做温里药。凡以温里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温里方。 温里法就是运用温热方药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温理法亦称祛寒法。前人有“寒者热之”,“疗寒以热药”的说法,正是指出温法治疗原则。此类药性多温燥。 由于里寒证的成

21、因有元阳不足,寒从内生或由于外寒直入里等不同,因此祛寒法又可分为温中祛寒,温肾回阳两种。 温中祛寒: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手足不温。纳谷不化,胸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倦神疲、舌淡脉弱等,常用药物干姜、吴茱芋等;常用方剂有理中汤、吴茱芋汤等。 温肾回阳:本法适用于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之证。症见恶寒倦卧、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神疲汗出、舌淡苔白、脉沉微,甚则脉微欲绝等。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等;常用方剂有真武汤、四逆汤等。 本类方药多是辛燥温热,忌用于热证、阴虚证。对于真热假寒证,应当详细分辩,慎勿误用。 回阳救急汤 熟附子9克,干姜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炒白术9克,肉桂3克,陈皮6克,五味子3

22、克,茯苓9克,制半夏9克。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属亡阳欲脱者。)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临服入麝香三厘调服。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 禁忌:方中麝香用量不宜过大。服药后手足温和即止。 方解:本方证是由寒邪直中三阴,阴寒内盛,真阳衰微欲脱所致。素体阳虚,寒邪直中,三阴受寒,故腹痛、吐泻、肢厥、神衰、脉微俱见;身寒战栗、唇指青紫、无脉乃阴寒内盛,阳微欲脱之兆。治当回阳固脱,益气生脉。本方以四

23、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则温里回阳,祛寒通脉之功尤著。六君子汤补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的痰饮。人参合附子,益气回阳以固脱;配五味子益气补心以生脉。麝香三厘,辛香走窜,通行十二经脉,与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则散中有收,使诸药迅布周身,而无虚阳散越之弊。诸药相合,共收回阳生脉之效,使厥回脉复而诸症自除。 吴茱萸汤 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本方适用于慢性胃

24、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禁忌:胃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本方。 方解: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

25、,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小建中汤 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

26、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禁忌: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方解: 本方病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中焦虚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化源匮乏,气血俱虚,故见心悸、面色无华、发热、口燥咽干等。症虽不同,病本则一,总由中焦虚寒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能止痛。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

27、,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本方是由桂枝加芍药汤,重用饴糖组成,然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桂枝汤以桂枝为君,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营卫不和证;本方以饴糖为君,意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中焦虚寒,虚劳里急证。 泻 下 凡能通利大便的药物叫做泻下药。 凡以泻下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泻下方。 由于泻下法具有攻下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

28、水饮,驱除寄生虫等作用,故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虫积病邪结聚于里的实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以使用下法。 根据病情轻重,泻下作用有不同,泻下法又分为攻下、润下、逐水及驱虫四种。 泻下法除润下剂外,孕妇及月经期均慎用。攻下、逐水法在体虚者应慎用,否则更伤正气,若确实需要,宜配伍扶正之品。 新加黄龙汤 细生地15克,生甘草6克,人参(另煎)4.5克,生大黄9克,芒硝3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姜汁6匙。 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功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 用法:以水八杯,煮取

29、三杯。先用一朴,冲参汁上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 禁忌:斟酌。 济川煎 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69克,泽泻4.5克,升麻1.53克,枳壳3克。 老年肾虚。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本方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 禁忌: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虚甚者不必用枳壳。 大陷胸汤 大黄(去皮)10克,芒硝10克,甘遂1克。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

30、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舌红,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紧或沉迟有力。(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疡、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属于水热互结者。) 功用:泻热逐水。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禁忌:凡平素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本方。因本方为泻热逐水峻剂,既要防止利下过度,伤及正气,又要及时攻下,以防留邪为患。能否继续攻下,应视药后快利与否而定。 大黄附子汤 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本方常用于

31、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用法:水煎服。 禁忌:使用时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温脾汤 大黄15克,当归9克,干姜9克,附子6克,人参6克,芒硝6克,甘草6克。 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功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一日三次。临熟下大黄。 禁忌:斟酌。 三物备急丸 大黄30克,巴豆(炒

32、研如脂或用霜)30克,干姜30克。 食停肠胃,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四肢厥逆,苔白而润,脉象沉紧或迟者。 功用:攻逐冷积 古籍论:本证由于食寒饮冷,阻滞中焦,以致气机痞塞,升降失常。故用巴豆峻下寒结,以通其闭,干姜温中散寒,以顾脾阳。若食成积,非用大黄之荡涤,否则不能消其食,故用大黄,攻积导滞,以推陈致新,并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 点评:本方证是由于食寒饮冷所致,是阴盛寒结之证,故以攻下为主,辅以温中。 消 导 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均称消导药,由消导药组成的方剂叫消导方。 运用消导方药以消除食积腹胀,消化不良或痞块积聚等证的方法叫消导法,也称消食化滞法,属消法范畴。 本法适用于伤食,食滞

33、证,证见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或泄泻,或下痢等。同时,也适用于痰食气血积聚或痞块症瘕等证。 本法对虚证应慎用或禁用。如脾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食滞,应配以健脾和胃药同用,久病体虚无实证,不宜使用。 枳术丸 枳实(炒)250g,白术(炒)500g。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用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 ,加水煎煮,滤过,用煎出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效: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 枳实导滞丸 大黄十两,神曲(炒)、枳实(麦炒)各五钱,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三钱,泽泻二钱。 痢疾,脘腹痞闷,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黄赤涩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黄

34、腻,脉沉有力。 用法:共研细末,蒸饼,用神曲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送下。 功效:消滞利湿,泄热通便。 鳖甲煎丸 鳖甲炙十二分,桃仁二分,柴胡、蜣螂熬各六分,乌扇炮、黄芩鼠妇熬、干姜、大黄、桂枝、石苇去毛、厚朴、瞿、紫葳、阿胶各三分,蜂窠炙四分,赤硝十二分,芍药、牡丹去心虫熬各五分,人参、半夏、葶苈各一分。 疟疾日积不愈,胁下痞硬有块,成为疟母。 用法:以上23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取灶下灰三斤,黄酒10斤,浸灰内滤过取汁,煎鳖甲成胶状,其余二十二味共为

35、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3g,每日三次。 功用:消痞化积。 运用: 1本方为消?化结之名方。以胁下癖块,触之鞭痛,推之不移,舌黯无华,脉弦细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肝癌等病,符合上述证治要点者。 注意事项:由于本方长于消?散结,扶正之力不足,若?结而正气虚甚者慎用。 保和丸 山楂180克、神曲60克、莱菔子60克、半夏80克、陈皮30克、茯苓90克、连翘30克。 伤食积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滑等症。 制法:上七味,共研细末,做成丸剂,每丸重1020克。可作煎剂服用。 功能:消食化滞,清热利湿。 本方所治之证,是

36、由饮食过度,消化不良所伤食证。 方解:山楂善消肉积;神曲善消谷积;莱服子善消面积;兼有豁痰下气,宽胸畅膈之力。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利湿、连翘散结清热。 加减: 1如积之甚者,可加枳实,槟榔,行气消积。 2本方加麦芽,以增强健脾消积之力。 祛 湿 凡具有祛除湿邪作用的药物,都叫祛湿药,以祛湿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做祛湿剂。运用祛湿的药、方以祛除湿邪,治疗水湿证的治法,叫做祛湿法。 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者,每因久处低湿,或淋雨涉水,湿邪侵入肌表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头胀脑重,肢体浮肿,身重疼痛等,多属肌表经络之病;内湿者,每因过食生冷,酒酩过度,致脾阳失运,湿从内生,症见胸痞腹满,呕恶黄疸

37、,泄痢淋浊,足跗浮肿等,多属脏腑气血之病。但表湿重可以入侵脏腑,内湿重可以影响肌表,故外湿与内湿往往相因互见,不能截然划分。 湿病范围广泛,可泛滥各处而有湿滞脾胃、小便不利、水肿、淋浊、痰饮等不同病证,又困体质不同,湿证可有兼寒兼热之不同。湿邪在上在外者,宜微汗以解之;湿邪滞于脾胃者,宜芳香化湿或健脾除湿;小便不利、水肿、淋浊诸证,宜利水渗湿法;湿兼热者,宜清热利湿法;兼寒者,宜湿化水湿法。以下按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清热利湿三方面分述。 使用祛湿药和方剂的注意事项: 1治疗水湿证宜联系有关脏腑,辩证施治。人体中,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调水在肺,水湿病与肾脾肺有密切联系。如肾虚水泛,需配伍温补肾阳

38、的药;脾虚生湿需配伍补气健脾药;肺失宣降,水失输布,则需配伍宣降肺气药。 2湿邪其性重浊粘腻,易阻碍气机,故在祛湿剂中,往往配伍行气药,即“气行湿自化”之意。 3祛湿药及方,多属辛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易伤耗阴津。对阴虚津亏之证,虽受湿邪,不宜过分利用,以免阴津愈伤,即使必要,亦应配伍使用。病后体虚或孕妇均应慎用,虽需祛湿利水,亦应配伍健脾之品,以兼顾正气。 五皮散 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各9g)。 皮水。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沉缓;以及妊娠水肿等。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

39、。 方歌: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奇, 或以五加易桑白,脾虚肤胀此方施。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运用: 1本方为治疗皮水的通用方。以一身悉肿,心腹胀满,小便不利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妊娠水肿等属脾虚湿盛者。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硬物。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二两,甘草炙二两。 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效: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临床应用及研究: 1.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

40、滑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 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可消痰散水。 3. 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4. 使用注意 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二妙散 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各15g。 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用法: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 方歌: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 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功用:清热燥湿止痒。 运用: 1本方清热燥湿之力较

41、强,非独治疗痿、痹,亦可用于湿热下注之脚气、带下、湿疮等。以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本方适用于多种湿热下注之证,应按病证的不同,适当加味用之。若湿热痿证,可加?签草、木瓜、萆?等,以祛湿热强筋骨;若湿热脚气,宜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渗湿降浊;若下部湿疮,可加赤小豆、土茯苓等,以清湿热,解疮毒。 3适用于关节炎、阴囊湿疹、阴道炎等属湿热者。 连朴饮 制厚朴二钱(6g),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各3g),香豉炒、焦栀各三钱(各9g),芦根二两(60g)。 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等。 用法:水煎温服。 方歌: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

42、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运用: 1此乃湿热霍乱之主方。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亦可用于湿温病而见身热心烦,胸闷呕恶,溲赤苔黄者。 2本方治证以呕吐为主,若腹泻较著者,宜加扁豆、薏苡仁以利湿止泻。 3适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副伤寒等属湿热并重者。 平胃散 苍术9克,厚朴(姜制)6克,陈皮(去白)9克,甘草(炙)3克。 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用法: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煎分两次服。 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禁忌: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

43、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 八正散 木通9克、瞿麦9克、扁蓄9克、车前子12克、滑石15克、栀子9克、大黄9克、甘草梢6克。 湿热下注膀胱的热淋、石淋、证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或隆诸闭不通,小腹胀满或痛,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加灯芯2克水煎服,或上药为末,每服69克,加灯芯煎服。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方解:方中木通,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均为清热除湿、利尿通淋药,为主药:配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导热下行,增强了泻火解毒功率,是辅药;灯芯清心利水,甘草梢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辅佐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淋之作用。 临床应用: 本方主治湿热下注所

44、致的淋证,以尿频涩痛、淋沥不畅、舌红苔黄、脉数为辩证要点。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如热淋时热甚,可加银花、黄芩、柴胡、青蒿等;如砂淋可加入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如血淋,可加入小蓟、茅根等。 理 气 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疏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理气方。 气分病主要包括气虚与气逆。气虚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低下,气虚宜补气,列入补益方药章节阐述。气滞、气逆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障碍,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理气方药具行气或降气之功,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胃气上逆等证。 引起气滞、气逆病证的原因很多,诸职寒暧失调,忧思郁怒,痰饮,湿浊,瘀阻,外伤,以及饮食不节等因素,皆能影响气机的运行,进而发为气滞、气逆病证。气滞者常表现为闷、胀、痛,气逆者常表现为呕恶、呃逆或喘息。临床使用理气方药,必须针对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宜的配伍。 理气药物以辛燥者居多,易于耗气伤阴,气虚及阴亏者慎用。 金铃子散 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各9g)。 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为细末,每服三钱,酒调下。 方歌: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 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病机:本方治证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 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