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905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中学生学习修辞方法,要掌握修辞方法的特点、作用及分类诸问题,同时也要掌握修辞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有助于全面掌握修辞规律,避免混淆、误用。这里就几种常见修辞方法谈谈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一、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所以容易混淆,是因为这两种修辞方法的本体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喻体或借体。例如: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两个句子中的“幔”和“一针一线”的本体分别是“乌云”和“群众的东西”。句中的“幔”和句中的“一针一线”,从形式上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况且又没有本体,所以,很难一下子就搞清楚它们是“借

2、喻”中的喻体还是“借代”中的代体了。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借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是靠“相似点”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借代却是靠“相关性”把借体和本体联结在一起。如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这句话中的“毒蛇猛兽”说的是剥削阶级,“毒蛇猛兽”和“剥削阶级”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但“毒蛇猛兽”吃人的特点与“剥削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特点是相似的,作者就是抓住了它们的这一相似点构成了一个比喻,使人们形象地了解了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这里的“花白胡子”与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紧密相关,所以构成了借

3、代。 其次,借喻和借代的作用不同。借喻是靠“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借代则是靠“代”将事物的某一相关部分的特征拿来代替本体使形象突出、语言生动的。例中的“毒蛇猛兽”吃人的情况是人们所熟悉的,用它来比喻剥削阶级吃人的本质,人们就容易理解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了。例中的“花白胡子”是长着花白胡子的那个人的突出特征,用“花白胡子”来代替那个人,就更能使那个人形象突出,语言也显得生动活泼。 借喻和借代有区别也有联系。请看下面一段话: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在这里,作者说杨二嫂的形象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

4、一个十分形象传神的比喻,比喻的结果也为构成下文的借代创造了条件,下文便直接称杨二嫂为“圆规”了。就其关系讲,比喻为借代创造了条件,借代是借助比喻而进行的。 上文的“圆规”可以说是借喻,也可以说是借代,因为它具备了借喻特点的同时,也具备了借代的特点,杨二嫂的形象与“圆规”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相关性”,融二者于一身,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有在用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中才有可能出现。 二、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方法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二者都含有“比”的意思。比喻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包括人比物、物比人,而比拟是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人的,所以当比喻出现了这种情况时,就容易混淆。要区别这两种现

5、象,首先要明确比喻是靠“相似点”联系本体和喻体,而比拟是把人当做物、把物当做人来描写的,特点是“拟”,是“模仿”。具体来说,比拟主要是在动词、形容词上下工夫,也就是把描写物的动词、形容词用来描写人,描写他物,或者把描写人的动词、形容词用来描写物。例如: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诗中所说的“狗”比喻出卖灵魂、出卖革命的无耻叛徒,是借喻。而“爬出”则是写“狗”从狗洞钻出的动作,这是用物的动作来描写叛徒的可耻行为,是把人比拟成物。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喻”和“拟”上,“喻”要求甲乙两事物间有“相似点”,“拟”要求甲乙两事物之间有“模

6、仿性”。例如: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句子显然是把“敌人”比喻成狗以后才用“狗”的动作“夹着尾巴”来拟“敌人”,这是拟物,不是比喻,比喻隐去了。因为比喻是通过一定的喻体和本体的关系“间接”地构成一个鲜明的形象;而比拟则是“直接”地把人当做物、把物当做人来描写的,以此构成语言的生动性。 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联系在于它们经常交错使用,一般是先比喻后比拟,或在比拟时把比喻略去,直接表述。 三、对比和对偶 对比和对偶一般来说不容易混淆,所以相混淆的原因在于二者都要求“对”,如果单纯地着眼于内容的相对而不顾及语言的结构形式,就势必产生混淆了。例如: 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

7、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这里先有一个总的对比:“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又有两个具体的对比:“说的”和“行的”相对比,“对人”和“对己”相对比。可见这里强调的是意义的对比,形式是不大讲究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个对子是个典型的对偶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而且是一对句子。“墙上”对“山间”,“芦苇”对“竹笋”,“头重”对“嘴尖”,“脚轻”对“皮厚”,“根底”对“腹中”,“浅”对“空”,可见对偶在形式上要求是很严格的。 当然,对比的语意用对偶的形式表达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东家门里有酒肉, 佃户家中无米面。 横眉冷

8、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以上两个例子,从结构上看是对偶句,从意义上看是对比句。有人主张这类句子可以看成是对偶兼对比,这种主张忽略了对偶句的语意也可以包括“相对”和“相反”的,据此,这一类句子仍可以看做对偶句。 由此可见,对偶句的着眼点是在句子的结构形式,而对比句的着眼点则在句子的意义对比。 四、排比和层递 排比和层递都是利用语言有组织地排列所构成的修辞方法,二者都是通过有规则的语句结构去组织语言的,排比和层递在语言结构上、排列上,又多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凡用兵之

9、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从形式上看,这两个句子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然而它们也确实是两种修辞方法。 例中的句子之间没有主次、轻重、大小的区别,它们分别是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来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而例则不然,它是用缩小范围,即国、军、旅、卒、伍的办法,说明“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谋攻的最高原则,这是逐层退缩的层递。还有逐层推进的,例如: 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就多了一位,已属害人不浅。如

10、果还要张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可以影响许多人。 这个句子由“还不要紧”到“害人不浅”直至“问题可就大了”,逐层说明了党八股危害的严重性,说服力很强。 从以上分析可见,无论是逐层退缩还是逐层推进,凡层递句,句与句之间都很明显地有一种等次关系,而排比没有这种等次关系。要区别排比和层递,关键在于弄清一组句子的句与句之间是否有等次关系。而要弄清这个问题从形式上看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从内容上考虑。 五、排比和反复 排比和反复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间隔反复,又常常与排比交错在一起使用,因而有的容易混淆。 排比主要是利用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

11、词组或句子接连地说出来,借以加强语势,达到充分反映事物情况、阐明道理、感染读者的目的;而反复则是运用某一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的方式,来提领某种内容,收束某些语句,以达到强调思想感情、抓住中心的目的。例如: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句中,虽然“一个的人”不断出现,但它只是对某个短语起提领联系作用,并不是对某一内容反复强调的意思,所以,不能看成是反复,而是排比。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

12、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句中“党国倒愈像一个国”一共出现了三次,而且是间隔出现,作者的意图显然是强调党国不像一个国的意思,“党国倒愈像一个国”是反语的重复,它是用来讽刺国民党依赖帝国主义卖国投降的本质,从思想内容和组织形式看,这段话不是排比的意思。 由此可见,反复强调一个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在整个词语或句子重现的时候,才是反复。 常见修辞的作用 1.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 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3.比拟 色彩鲜明,

13、描绘形象,启人想象。 4.夸张 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6.排比 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7.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 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10.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11.对比 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 具体地说: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

14、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12.双关 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3.顶真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14.反语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 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修辞手法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屡见不鲜的句子,也叫“互文见义”。互文是“古人之文,有参互以 见义者”,“互言、互辞、互体,相对为文”,是“在连贯性的语句中,某些词语依据上下文的条件互

15、相补充,合在一起共 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说上文相补充,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说上 文省下了下文的词语,下文里省了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可见,互文属古文修辞方法之一,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之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也能产生一种韵律美,使人回味无穷;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综观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的几十处,概括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按语言形式来划分,互文可分为短语互文、单句互文、偶句互文及多句互文四种形式,其中短语互文、偶句互文比

16、较常见。 、短语互文 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去国怀乡。 、泉香而酒冽。 例“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例“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冽香”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单句互文 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所谓单句互文者,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是也。例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 、秦时明月汉时关。 例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 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讲不

17、通意思。例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偶句互文 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例如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单句互文,句中的“秦”和“汉”、“月”和“关”交错。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正确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单句互文,正确理解为:“暮霭轻轻,月光沉沉,笼罩着寒气袭人的河水以及两岸沉寂的沙滩”。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对句互文,“将军”和“壮士

18、”、“百战死”和“十年归”交错,正确理解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对句互文,“东阁”和“西阁”交错,正确理解为:“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我东阁、西阁的床”。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句互文,正确理解为:“往谈笑来有渊博的学者,谈笑往来没有无学问的人”。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对句互文,“将军”和“都护”交错,正确理解为:“将军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对句互文,“物”和“己”“喜”和“悲”交错,正确理解为:“不因外物和自己而或喜或悲”。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对句互文,“

19、受任”和“奉命”、“败军之际”和“危难之间”交错,正确理解为:“在失败危难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奉命出征”。 叫嚣呼东西,隳突呼南北 对句互文,“东西”和“南北”交错,正确理解为:“东西南北叫嚣隳突”即“到处吵叫骚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对句互文,“明月”和“清风”交错,正确理解为:“明月和清风惊动了树枝上的鸟鹊,明月和清风使蝉鸣叫起来”。 几种易混修辞方法辨析 一、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

20、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

21、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二、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不同点: 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关于“不合逻辑”语病的辨析 考试说明中规定了高考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不合逻辑”是其中难以辨析的类型之一。因为句子虽不合逻辑,但是结构完整,成分相互搭配,因此,有较大的迷惑性。 所谓的“逻辑”,根据现代汉语汉语词典解释:一是思维的规律,二是客观的规律性,三是逻辑学

22、。这里指的显然是“客观的规律性”。 句子是否合乎逻辑,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来分析。但这样说太专业化,不易为中学生接受。 语言中的“不合逻辑”现象指的就是句子内容不合事理、不合实际、不合客观规律的现象,以及句子表述不够严密、不合情理、自相矛盾的现象。前者是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或不当而产生的内容上的毛病,后者则是由于语言表达不周密而产生的形式上的错误。 请看下面这些句子: 1.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2.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工人代表55人,农民代表47人,妇女代表39人,文艺界代表13人。 3.

23、你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 4.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5.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很有特色。 1句中“衣服”包括“衬衫”,这两个概念不能并列使用。2句中“工人代表”“农民代表”等四个概念存在交叉关系,也不能并列。3句 “革命”和“反革命”之间还有很多中间概念,这样说太绝对化,违背客观真实。4句中有三重否定:“否认”“不是”及反问,实际意思是说“地球不是绕太阳运转”违背了生活真实。5 “写得不长”与“很有特色”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能“所以”。 这些句子,从语法结构角度去检查,并没有毛病;那就得进行逻辑分析,看看句子在概念使用上,在判断、摧理过程中,有没有犯不合逻辑的毛病;从事理上进行分

24、析,看看句子中有没有不全事理情理的地方,或是有违客观规律的地方;还要考虑语句的前后顺序以及句间的关系是否恰当,对于复句,尤其要辨析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等。 “不合逻辑”是中学生语言运用中的常见错误,考生必须对形成“不合逻辑”语病的原因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对其进行正确辨析和修改。下面分类列举如下: 内容不符合客观真实 就是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等,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 1、不合事实 例1: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例2: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2、不合事理 例1:摩托车在盘山公路上像箭一样飞驰出去。 我

25、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例2: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3、过于绝对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概念分类不合逻辑 因对词语所表达概念内涵及概念间关系的误解而造成的误用。 1、从属关系并列不当 例1:我市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轻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例2:洪水可以冲走我们的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冲不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例3: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2、交叉关系并列不当 例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例2: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3、非同

26、一范畴的概念不能并用 例1:陈述句、疑问句、判断句和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 例2: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例3:屋里陈设着鲁迅先生过去曾用过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和书籍。 表述前后不一致 1、前后矛盾 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矛盾。 例1: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学习习惯完全改过来了。 例2: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x月x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例3: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 2、照应不周 主要指三种情况:一

27、是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却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二是句中使用两组并列短语而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三是因偷换主语而使前后不照应。 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例2: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例3: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 例4: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3、主客颠倒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

28、乱。 例1: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例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多次否定失当 1、是否用否定词判断不当 例1:试问那些买官的人民“公仆”们,你们买官的钱有多少是老百姓的血汗呢? 例2:我和一些傣族演员觉得,这种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非用手抓着吃才过瘾,要不然就吃不出独特的傣族风味。 2、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 例1: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例2: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例3: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忘”,句子表述刚好相反) 3、“防止”“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

29、定失误。 例1: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例2: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指出:台湾当局对“XX功”邪教组织利用设置在台湾的发射装置攻击鑫诺卫星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并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例3: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分句间关系不当 1、强加因果关系 这种语病常常出现在复句之中,分句之间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 例1: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例2:我曾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 例3:这位老先生是研究历史的,因此,他的女儿也

30、是位历史教师。 2、复句关系不当 例1:对于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例2: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 例3:只要同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办好。 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

31、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三、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32、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四、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

33、典型的对偶句。 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五、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易混淆的修辞格 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格因为它们都有“借”字,也往往分不清。怎样区别一个修辞格是

34、借喻还是借代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 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比如:那边来了个红领巾。“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象红领巾。再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替“武装斗争”。因为“武装斗争”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

35、杆子。 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格,使用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楚。怎么样才能分清呢? 关键是明确概念。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 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 一个完整的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如:“共产党像太阳。”“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靠的是二者都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这一相似点联系在一起的。而比拟是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比如:鸟儿歌唱,花儿欢笑。“鸟”和

36、“花”本来不会象人那样“歌唱”和“欢笑”,但是人可以想象它们会歌唱、会欢笑。比拟没有联系词,就直接来描写。 标题的修辞艺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简洁明了,生动形象,能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标题运用了修辞手法,富有艺术特色,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一、比喻 手术台就是阵地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手术台”比作战斗的“阵地”,形象地表达了“手术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了当时紧张、危急的气氛。意在歌颂战斗在手术台前的白求恩大夫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还有鸟的天堂、林海、沙漠里的船和彩色的翅膀等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7、二、拟人 大海的歌和骄傲的孔雀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大海的歌把无生命的大海当作有生命的人,它能唱歌、传情、表意。骄傲的孔雀则把孔雀当作人,它能思维、有表情、神态活泼。 三、借代 帐篷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作者借“帐篷”歌颂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帐篷为家,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金色的鱼钩和手等课题也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四、双关 种子的力这个题目就是一语双关,表面写种子的力量无穷,赞美它是世界大力土;实际写中国人民有一股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抗日力量,赞美了抗日的烽火扑不灭,中华民族具有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力量。落花生、古井和挑山工等题目也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五、

38、引用 “你们想错了”引用了方志敏烈士的原话,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敌人的严厉驳斥,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的本质区别,而且突出了中心,点明了主题。还有兄弟便是朱德、半夜鸡叫等课题也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六、倒装 别了,我爱的中国这一课题,采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郑振铎告别亲友、离开祖国时依依不舍的真挚感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再见了,亲人也采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七、设问 幸福是什么这一课题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用设问句作课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各类修辞汇总 句子修辞 句子修辞主要指对句子的组织和对句式的选择。它主要包括: 一、整句和散句的组织 整句就是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组句

39、子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相反,散句则是把结构不一致的各种各样的句子交错地排列在一起。整句形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贯通,能够把内容表达得鲜明集中,有利于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散句则不拘一格,自由活泼,富于变化,能产生明快、生动的表达效果。例如: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语汇修辞 语汇修辞主要指从同义词的意义、色彩

40、、声音方面,对同义词语的选择。例如: 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原句: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矗立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拳一敲,嗡嗡的响,伸直臂膀一撞,纹丝儿不动。 改句: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的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儿不动。 原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 改句: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从此决不能望有白盔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

41、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试比较: 爷爷老了,下肢也不得力,轻易不上山吹柴了。 爷爷老了,下腿也不得力,轻易不上山吹柴了。 语音修辞 俗话说“看人看心,听话听音”。好的语言,从声音上说,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抑扬顿挫、回环婉转,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使人听了“好像吃了人参果,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慰贴”。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它大体包括音节的配合、声调的协调和押韵的和谐。 一、音节的配合 所谓音节的配合,就是指在使用语言时,根据表达需要恰当选用不同音

42、节的词或者短语,以使音节匀称整齐,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 看来很平凡的一块田地,实际上都有极不平凡的经历。在一百几十万年间,人类在这上面追逐着野兽,放牧着牛羊,捡拾着野果,播种着庄稼。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 上面例中的“捡拾”如换为“捡”,“播种”如换为“种”;例中的四个单音节词随便更换一个为双音节词,就不再有匀称整齐的效果。 为了使音节匀称整齐,增强语言的声音美,还可利用叠音词。例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

43、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苏州网狮园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杭州西湖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二、声调的协调 所谓声调的协调,就是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使语言形成抑扬顿挫请注册音乐美。例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雪压竹枝尖点地,风吹荷叶背朝天, 小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三、押韵的和谐 所谓押韵的和谐,就是在上下语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例如: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忆江南:权是好

44、,好在不言中。暮暮朝朝求者众,人来人往手不空。谢谢主人公! 敬爱的周总理,您为祖国山河添光辉,您为中华儿女振声威,您不朽的业绩永世长存,您光辉的名字青史永垂。 文言文的修辞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代。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 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

45、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3)、委婉。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 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4)、讳饰。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