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育儿问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944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育儿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常见育儿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常见育儿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常见育儿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常见育儿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育儿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育儿问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育儿问题1 小孩不按时休息怎么办? 我两岁的儿子每天睡觉总是不按时。夜晚要11点才肯睡。而早晨到7点半以后才能起床。中午当大人要休息时,他总是在床上玩到2点。影响得我们也没精力工作。请问,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 孩子的作息习惯一旦形成后,较难一下子改变过来。首先应分析孩子形成这种习惯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无节制地看电视或进行其他感兴趣的活动,神经较兴奋,就不易入睡要让孩子早点睡,首先应去除这类刺激,禁止孩子看电视过晚,更不能打闹,让孩子在晚间心境平和,这样较易入睡。其次可采取“强行调节”的方法,如让孩子在早上适当比平时早起一点,晚间或中午就较容易入睡。 2孩子太霸道怎么办? 我1周零10

2、个月的宝宝在=特别霸道,别人不能碰她的玩具喜欢把别的小朋友推开,怎么一回事啊? 第一,不予理睬。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第二,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奖赏和鼓励。第三,设法使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平时要多让孩子从事体力方面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孩子过盛的精力得以发泄,同时还可藉图书、音乐熏陶孩子的性情,

3、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第四,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孩子在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爱怜弱小之心,霸道之气会逐渐减少。 第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霸道的孩子认为霸道是一种获得满足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在孤单的环境里霸道行为显得更为强烈,因此,不妨多带孩子参加孩子间的社交活动,如生日聚会等,让孩子在欢愉的氛围中产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欲望。常新成 3哄宝宝吃饭就像打仗,每次为了他好好吃饭都弄得自己筋疲力尽,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让2岁多的宝宝吃饭真难,有时得追着,甚至是 “求”他吃一口。孩子不吃的时候,通常大人会逼着孩子一定要吃,甚至不惜用条件交换,于是“吃”变成了孩子和大人交

4、换条件的“筹码”。 2岁的孩子,开始对食物的色彩、味道、形状、温度等有了喜欢或不喜欢的自我主张,对于食物本身的喜好也不断地改变, 这正是他们自主意识的开始。但很多父母对于孩子饮食习惯的改变常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甚至不知道有时自己的饮食模式及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吃得少或几顿不吃的焦 虑,主要是担心孩子营养不够,长得不如别的小孩高大。事实上,每个孩子未来的高矮胖瘦,除了与营养有关外,与遗传有很大关 系。另外,每个小孩的生长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如果长期存在吃饭难则要具体分析。 为避免孩子吃饭困难,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家人以身作则,让孩子了解吃东西和用餐礼仪的重要性。也许某段时

5、间内,孩子的表现不符合成人的要求,但只要持之以 恒,孩子自然会接受这些良好的行为模式。 2)良好的就餐和饮食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在孩子还不会走路时就固定餐桌、餐位, 愉快进餐,长期坚持就会形成行为定势。 3)饭前避免剧烈运动,饭前运动剧 烈,容易肚子疼。 4)安静进餐,不要边吃饭边玩,或者 边看电视边吃饭。 5)如果孩子实在不想吃,说明孩子确实不饿,不要勉强,饿一两顿不会把孩子饿 坏,而勉强地逼迫孩子吃却会使孩子厌食。 所以,尽量不要以强迫的手段让孩子进食, 而应该以鼓励或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感到吃饭 是一种享受。 6)用餐前尽量不要让幼儿吃零食,尤其是甜点心、巧克力、冰激凌等,使孩子空着肚子等待吃

6、饭,饥肠辘辘渴望吃饭。 父母也要多花一些时间了解幼儿营养的知识,以轻松与理解的态度,培养宝宝正常发展过程中的饮食行为习惯。在配合身心发展的状况下,提供营养丰富而且色香味都诱人的可口饭菜,使孩子的营养摄取达到均衡,并喜欢自己安静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4宝宝6个月了,朋友建议我每天给他讲故事,可是我去了很多书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 这一时期的孩子智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最愿意用手做工具,开始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如怎样得到够不着的玩具。能通过接触、摇晃、品尝和观察来记住物体。如有物体突然从视线中消失,开始会积极地寻找。在此之前,他会认为是物体消失了。如果孩子能执着地寻找被藏起来的东西,说明他已

7、懂得物质的不灭性。同时也说明孩子对已见过而现在不在眼前的东西有了记忆。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和宝宝一起做游戏,是这时期开发宝宝智力的好方法。 如何在游戏中增长宝宝的智力呢?可以通过以下游戏来进行: 1、提高记忆力的游戏: 藏猫猫、找玩具、手中藏物 2、培养动手能力的游戏(10个月后再玩): 涂鸦、盖瓶盖、搭积木、玩套环、套杯等 3、促进手眼配合的游戏: 撕纸、捡豆豆、扔东西 4、培养认知能力的游戏: 照镜子、认身体、认动物、辨大小、敲敲打打、辨颜色 另外,6个月宝宝的大运动方面表现为独坐自如,还可以扶双手站立一会儿;精细动作方面表现为宝宝可以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和抓起玩具,双手拿到玩具后可以对敲

8、,并故意扔玩具。 5怎样才能改掉宝宝4岁多还吮被子的习惯? 小年龄儿童喜欢某种东西是很常见的,这是一种心理安全的需要。抱着一只手绒玩具、抓住一条手巾或被角、甚至摸着一定的T恤衫. 1)千万不要紧张,这是儿童常有的行为,等他生活经验丰富一些了、活动的内容多样化了,他会自动放弃的。 2)不要批评、不要取笑,因为他只是做了他喜欢的“事”,他并不“坏”。 3)在睡觉时,可以给他讲讲故事、拍拍他。看到他的手摸着被角,就轻轻地移开,不要说什么,用一个制止的眼神就可以了。 4)会有反复,这不要紧,慢慢就会改正了。 5)把睡眠的环境重新布置一下,床换个位置,改换一下旧情景。 6)把被换一床,也可能有用。 7)

9、睡前不要让他太兴奋,最好一上床就有睡意 6宝宝睡觉老是惊醒,怎么办? 婴儿睡觉容易惊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剖腹产的孩子更容易受惊吓,会随着孩子的长大,一般半岁左右,就会慢慢改善的。 7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经常有意无意地去破坏手中的玩具,特别是那些按照他们的方式专门为孩子的成长年龄而准备的玩具,总是被孩子们破坏得更严重.布娃娃被咬烂了鼻子,小帆船的帆与船身分了家,塑料小鹿的角剩下了一只真上不胜枚举。幼儿的这种

10、破坏性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类。无意破坏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年龄小的孩子身上。如递给孩子一件新玩具,他刚接过去,就把手一松,“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坏了。这个时期的幼儿由于反应协调机能还是很弱,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他们说“破坏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对于幼儿的无意破坏,主要是通过一些生理和心理训练来解决。如用不易摔坏的木制玩具教幼儿分别做单手、双手抓握动作,训练上肢肌肉的力量;用玩具琴让幼儿弹拨,用铅笔、蜡笔等让幼儿划、画、涂、写,训练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用塑料杯、碗盛水,让幼儿捧着慢慢行走,要求水不洒出来,以训练注意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实验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

11、儿的无意破坏行为会大大减少。孩子想破坏玩具只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些漂亮好玩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做成的。换句话说,他其实就是想了解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玩具本身对他已经没吸引力了,所以有时候他就像面对一个讨厌的人一样使劲砸碎玩具,然后再研究隐藏在里面的让他感到神秘的东西。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其智力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对于孩子破坏玩具的行为,父母应理解。关心。并支持孩子的这种好奇心,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孩子买一些能够拆装的玩具,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玩具原理的问题。对大一点的孩子,可给他准备一把小钳子、小螺刀等工具,让他们自己拆装。如果对孩子破坏玩具的行为批评、怒斥,会冷却孩子的好奇心,扑灭孩子

12、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能力。 8如何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 1)勿对孩子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9宝宝们究竟为什么会发火? 做父母的肯定有这样的经验:为了一点点小事情或者根本不为什么,小家伙就大

13、哭大闹,不可开交,直到全家人仰马翻,精疲力竭而止。各位家长们在遇到宝宝发脾气时会脾气大是源于正常的情绪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当宝宝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比如摔东西或是拉妈妈的头发。但是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宝宝惯有的一种习惯。 2岁、7岁、青春期前这三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脾气大 两周岁左右的宝宝普遍存

14、在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和小朋友闹别扭就挥起小拳头。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孩子在心理上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几乎所有的宝宝在两周岁左右都会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只是有些宝宝表现的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随着宝宝的成长,受挫的次数增多,当到了五六岁左右时宝宝胡乱发脾气的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俗话说“七八岁讨狗嫌”,在宝宝长到七八岁时,爸爸妈妈又会发现这坏脾气抬头了。其实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是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他喜欢拆闹钟,近乎偏执地刨根问底,只是源于他内心强烈的求知欲。青春期前的孩子,女孩在1012岁左右,男孩在1415岁左右,情绪波动也很大,往往会

15、表现出易怒、抑郁、焦虑。 缺少爱的孩子脾气也大.宝宝的成长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父母是宝宝的第一老师,爸爸妈妈的性格较暴躁、易怒,经常发生家庭战争,这些会给宝宝的心灵上造成伤害,也会使宝宝因为没有榜样作用而感到苦恼,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在遇到困难、处理问题时采用简单暴力的方法。在情感上感到饥饿的孩子,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比较弱。明明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却不知怎么表达。有的孩子为了引起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会故意做出一些表现异常现象,像咬人、打人、撒谎、哭闹等行为。有攻击力倾向的宝宝并不一定都是个性强悍的,反而是因为内心比较脆弱,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罢了。 如何应对宝宝的小牛脾气

16、安抚情绪后再对症下“药” 面对宝宝的小牛脾气,爸爸妈妈首先要尽量理解他们,然后再了解孩子的想法,着手分析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对症下“药”。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妈妈应该先安抚孩子的心灵,让他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找出发脾气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质找出来,然后再耐心地教他怎么做,分析不对的地方。在宝宝的情绪得到了安慰后讲道理,比一遇到问题就说教,效果要好得多。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一、移情教育。所谓的移情教育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做好典范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让宝宝体验小朋友拿到最小苹果时的心情。移情教育能让宝宝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变得更友

17、好,更谦让。 二、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认为在一种行为之后马上给予奖赏强化,这种行为就会增强。当孩子关心别人做出谦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认同宝宝的表现。采取多赞扬的方法,让他体验其中的快乐。 三、消退法。消退法是对某些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消除,以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当爸爸妈妈发现宝宝脾气暴躁时,要多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以便找出宝宝叛逆举动的原因,尽早消除。对宝宝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提出批评,并可以采取措施,教育宝宝学会如何处理矛盾的方法。 10 如何让宝宝更加聪明? 想要养育一个聪明的宝宝,就要为他打造一个发达的大脑。我们要挖掘婴幼儿的潜能,就要了解大脑的发育过程: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18、,它决定了一切。 大脑发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怀孕到婴儿出生。 这个阶段我们称为大脑长数量的阶段。当婴儿出生时,大脑已经有大约100180亿个脑细胞,接近成人。也就是说婴儿从怀孕到出生,大脑细胞的数量就已经长好了。 第二个阶段,宝宝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很多东西还会长起来。 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个月,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3岁的时候小脑发育基本成熟,34岁神经髓鞘化基本完成。 神经网络的形成 神经纤维的髓鞘像电线的绝缘层,可以使

19、神经元准确传递信息,速度非常快,分工明确,效率也更高。那么刚出生的时候,神经纤维髓鞘形成非常少,神经纤维也非常短,非常少,到34周岁的时候,才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的过程。 神经元表面积的6080%被突触占领,神经元如果没有突触作连接,就没有价值,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在出生时突触的数量只有50万亿个,到3个月时达到高峰,大概是在10000万亿个,是3岁时的十倍。 怎么做,才能让宝宝更聪明 在怀孕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营养或者其他的原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有的婴儿只有100亿个脑细胞,有的则可能有150亿个脑细胞,差异性非常大。脑细胞越多越好,这是发展智力的物质基础。所以孕妈妈应该注意补充营养,合理胎教

20、,给宝宝多种良好的刺激,以促进宝宝的脑细胞数量增值。 03岁的经验对神经网络发育的影响非常重大,对突触的刺激及高频率的使用,都有利于智力发展。出生三个月时,突触的数量非常多,为什么最后只有500万亿个存在下来呢?因为缺乏使用!要运用一些方法使突触活动起来,那么那个突触就能生存下来。如果运用得不够或者使用得不够,突触数量就会比较少。 第二大原因:宝宝成长的环境。 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给宝宝吃鱼肝油、配方奶粉,这些效果肯定是好的。但是不要忽略环境的作用,实际上,环境的作用远胜于营养,它比营养更关键。 大脑的发展过程需要外界信息的大量输入才能完成,外界信息的输入直接促进大脑的发展。输入就发展,不输入就

21、不发展。缺少哪方面的输入,就必然在哪方面得不到发展,长大后这方面会不如别人。 11 孩子就是不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怎么办? 家长们常常抱怨:教育孩子特别累。最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与人交往的问题。见到一位熟人,总要家长提醒了,才会打个招呼,分别时,也要家长提醒了,才会说声再见,根本没有以前的孩子那么懂事、合群,不用怎么教,嘴就“甜”得不行。还有些孩子,他们入园、入学后,难以适应群体生活。别的小朋友都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呼朋引伴地玩儿。可他们却孤零零地一个人,不知怎么才能进入这个群体。或者,已经结交了一些玩伴,却由于交往方式的失误,不是与其他人打架、争吵,就是畏缩、惧怕,最终被这个群体所抛弃。 这

22、样的孩子,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及时辅导,会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而这些,都对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不利。 其实,孩子之所以不擅长与人交往,原因并非是由于孩子内向,溯本求原,其原因恰恰是因为家长。初为人父母,家长们缺少教子经验,往往有种不知所措之感,会表现得过于严肃,力求让孩子尽快进步。在这种压力下,孩子的表现,已是种畸形的表现。孩子每天惊恐于自己如何做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性格自然会趋于内向,不擅言谈。 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过度,事事代为安排,也是孩子不擅交往

23、的重要原因之一。您是否也做过类似的事:当孩子刚刚具备独立活动能力的时候,您的眼睛一刻不停地关注着他,随时准备着,把他喜欢的玩具递到他手里,随时准备着把他抱起来。其实,就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已失去了自由自在的感受,无法自由、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种限制,体现在社会交往方面,就形成了被动的局面。 孩子生病时,家长更是事无巨细,紧张得什么都预先为孩子想到。往往是孩子想到的事情,没等他开口,就已经为他送到手边、嘴边,根本无须出口请求。在这种呵护下,孩子自然不愿与人交流。然而,当他走进园校和社会时,却已没有了这种呵护的环境,此时,再学习与人沟通,也就显得晚了些。同时,孩子在与人沟通和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

24、很调皮,此时,家长却又过于紧张。就像一个小笑话所说的那样:孩子对爸爸的女同事说,阿姨,你长得真丑。家长马上让孩子道歉,孩子想了想,说,其实,细看阿姨还是蛮漂亮的。家长马上生气地纠正:我让你道歉,可是并没有让你说谎。家长的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在社会交往中无所适从。 家长的另一种代劳方式,则更加限制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长带孩子出门时,遇到熟人,家长往往会抢先一步催促孩子:“这是小王阿姨,快向王阿姨问好。”“这是张叔叔,问张叔叔好。”这种情形多了,孩子会感到难堪并产生依赖心理,认为一切都有家长安排,自己当然也就无需思考,像吊线木偶一样无法真正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教育孩子,无论是社

25、交教育还是其他教育形式,都需要家长,找到一种与孩子相匹配的方式。初为家长,就像一个刚学会开车的人,心情紧张,不知怎么来配合车的运动态式,对待车的态度,往往不是过于紧张就是过于放松,弄得车也会受到伤害,而驾车的人也很累。所以,有经验的司机,往往会顺应车的运动,温和地驾车。 教育孩子和驾车是两回事,但在精神上,两者却是相通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与人交往或其他方面时,需态度温和,在精神上与孩子相通,在形式上,也需与孩子的性格、爱好等相配合。 12 六个多月的宝宝,如何进行早教? 宝宝的早期教育包括身体的发育、良好人格和习惯的养成、健康情绪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五个月的宝宝在身体发育方面可以培养坐的能

26、力,还要练习用拇指和其它手指配合抓玩具。在语言方面要多和孩子说话、交流,这样有助于日后语言功能的发展。在认知方面要给宝宝看一些颜色鲜艳、图画简单的图片,但只能一个个的看,要反复的看,这样可以加深记忆。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多带宝宝出去玩玩,让他接触一些陌生的人,这样可以为以后不认生打好基础。 13宝宝走路早真的会罗圈腿吗? 宝宝在10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大概11个月就开始自己走路,最近婆婆发现她的腿有点弯,宝宝比较瘦弱,个子也比同龄人高一些,有点缺钙,是和走路有关系?还是自身比较软呢? 孩子是不是“罗圈腿”,家长是可以初步判定的。 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

27、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假如有间隙,就应引起正视,带孩子去病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宝宝下肢发育的题目。假如按上面的方法,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宝宝家庭教育间的间隙超过10厘米,很可能就是罗圈腿了,家长应马上带孩子就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骨科矫正治疗。 造成宝宝罗圈腿的原因良多,如软骨营养障碍等,但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多,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骨骼发育。佝偻病患儿长母婴知识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罗圈腿。以科学的养育方法预防小儿罗圈腿的发生。公道喂养,多去户外流动。因为幼儿处于身体

28、发育阶段,腿部气力常不能过度承受身体重量,轻易引起腿的变形,因此不要过早、过久地站立和学步,少用学步车。不要过早穿较硬的皮鞋,由于婴幼儿腿部气力较弱,学行走时穿硬质的鞋,会影响下肢正常发育。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正常情况轻易被误以为罗圈腿。6个月以内的婴儿两下肢的胫骨朝外侧宝宝疾病防治弯曲是正常生理现象,6个月到1岁时就会逐渐变直。一些家长用少妇法试图让孩子腿变直是分歧错误的,由于这样不但不能矫正腿形,还可能影响孩子髋关节的正常发育。此外,2岁宝宝有时会有轻度膝外翻或膝内翻也正常,大多能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纠正,无需担心. 14宝宝太“自私”怎么办 我家宝宝刚过两岁,最近总是护着自己的东西,玩具、吃的都不能给其他小朋友,可他确见别人的就想要,有时还伸手去抢,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怎么劝也不起作用 耐心地教导她就是了,她再长大点,自然就好了.至于自私谈不上,这么小的孩子,无非是人的本性而已,谁愿意让别人拿自己的东西呢.所以你不用担心,宝宝这样属于正常现象她再长大点,自然就好了.属于2周岁叛逆期的孩子,必须得先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满足自己的意愿将来才能更好的生活. 在家的时候,多跟宝宝玩,跟他一起玩玩具的时候,让他把玩具拿给你,并跟他说“谢谢,宝宝真棒”多夸奖孩子,慢慢地,他会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他的玩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