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949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常见被误用的熟语明词义,识色彩,晓对象 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常误用为“重视搬迁”的意思。 指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常误用为“安定、心安”的意思。 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常误用来形容玉石等玲珑剔透。 指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常误用来形容做事容易,轻而易举。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常误用作褒义词。 一百个里面挑选出一个,形容难得的,非常好的。常误用为“出类拔萃”。“百里挑一”偏重于难得,“出类拔萃”偏重于超出众人。 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2、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常误用来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指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该成语的使用对象是说话人,常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褒义词,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常误用为“不孚众望”。 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常被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误用为“不温不火”。 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 悠长。常误用来形容人多。 指一个钱也没有。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常被误解为“不值一钱”。 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

3、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常误用来 表示对某人或某事不能理解。 形容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常误用来形容人专心致志,没有听到。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常被误解为“曾经”“不知何时”,望文生义。 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 事某种事业.常误用来形容事业萧条、败落、走下坡路、毫无生机的状况,望文生义。 指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常被误解为“长久以来”。 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常被误解为“太差,令人不满”或“强人 所难”,望文生义。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常误用来指春光美好。 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4、。常误用作褒义词,形容人做事用 尽心智。 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常被扩大使用范围。 大方:专家学者,内行人。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大方”常被误解为“吝啬”的反义词,从而误用整个成语。 褒义词,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常误用作贬义词,指做事不懂得谦让。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常被误解为“进入別人的屋里”或“盗窃者进屋偷盗”,望文生义。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常误用在年龄较大的人身上。 大力相助。敬辞,一般用于请求和托付别人办事或表示感谢时。常误用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谦敬失当。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

5、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义”常误写为“意”。 指不但当面告诉他,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用来形容恳切地教导。常误用来形容家长或老师体罚学生。 指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常误用来表示对人笑脸相迎。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凤毛麟角”含有“珍贵难得”之意,常被误解为“寥寥无几”。 贬义词,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常误用作中性词或褒义词。 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常误用来借指田园生活或隐居生活,望文生义。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常误用来形容自然裊观令人惊叹,用错对象。 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常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 形容书籍极多。常误用来形容其他事物很多,用错对象

6、。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常误用来表示不惧困难、危险做某事,望文生义。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来形容表演等生动逼真,用错对象。 指极其少有。常误用来指绝对没有。 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后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常误用在同学、朋友或家人之间,用错对象。 褒义词,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常被误解为“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偏重于助人毫不吝啬,“乐善好施”偏重于乐于做好事助人。 指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常用错对象。 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常误用为“参差不齐”

7、,用错对象。 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常误用来指多次尝试都不对。 指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常误用为“临危受命”,望文生义。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常误用在表示将来的语境中,望文生义。 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常误用来指不顾整体和全局。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谦辞,常误用为敬辞,谦敬失当。 形容口吃。常误用来形容说话吞吞吐吐,望文生义。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 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常误用来形容自然界的风景,用错对象。 指忍不住笑。常误用作状语,修饰“笑”,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语意重复。 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常用于一切倡导人,扩大使用对象。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人没有特长。 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常误用来指非常健谈,能应对各种局面。 贬义词,指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常误用作中性词。 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常误用来指首先面临挑战或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