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960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幕墙的测量放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幕墙的测量放线幕墙的测量、放线 一、概述 放线的目的 1 使安装的玻璃幕墙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 使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3 保持与其他部分的施工协调一致。 放线依据 1 每个工程在底层都有一个水准控制基准点,此点的标高是经过已知标高和坐标的国家控制点测量而知的,由此可知此楼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幕墙施工中一般仅使用相对标高。 2 幕墙、门窗施工图。 3 建筑图、结构图。 放线人员的责任 1 放线人员的工作是为幕墙、门窗施工人员提供方便的、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放线痕迹。 2 详细考虑对相关单位施工的影响,并在施工中密切关注相关单位施工对本单位施工的影响,如: a 顶棚施工高度对应幕墙横撑的高

2、度的影响; b 窗台做法对窗下沿缝隙的影响; c 地面做法厚度对门底面标高的影响; d 墙面材料是石材还是瓷砖对窗口预留缝隙大小的影响; e 脚手架和墙面间的距离对幕墙施工的影响; f 抹灰厚度对幕墙钢件隐蔽性、美观性的影响; g 毛坯房幕墙、门窗室内缝隙对验收的影响。 3 测量放线施工应详细考虑上述问题,并在测量结果中对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报请设计师及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二、测量方案 测量遵循着由整体至局部的测量原则。 首先,和土建的测量工程师取得联系,找到主体结构的基准层标高控制点和轴线控制基准点。 其次,是按照基准点测量各楼层50cm线。 第三,测量、弹放平面控制线; 第四,分段汇总

3、并将调整、处理方案报建设单位,协调相关单位协调处理; 第五,测量主体结构及预埋件偏差。 三、测量人员的组织安排 根据工程需要安排人员。水平测量每组 3人,垂直测量每组4人以上。 四、测量的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熟悉施工现场确定基准点层高测量各层标高线测量平面控制线测量测量幕墙控制线报请建设单位、现场监理验线测量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偏差报建设单位、监理验线修改结构偏差复测测量放线成果的整理、存档。 五、层高测量 层高测量是测量放线中最先考虑的问题。 层高测量的依据是标高基准点。 幕墙施工是装修工作的开始,幕墙施工的各单位施工都应以幕墙单位确认的标高线为准则,应报请建设单位进行复核并确认,并严格要求后续工

4、作按照此标高执行。 门窗施工与幕墙施工重要性不同,应以土建装修提供的标高为准,便于配合土建、装修施工。 六、标高线 测量方法。 每层的标高线应是闭合的, 误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尤其注意同一房间内标高线应保证在精度范围内。 标高线一般分为结构+50cm线和装修+50cm线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表示的是线与结构的理论数值;后者表示的是装修完毕后线与地面的理论数值,两者相差很大,施工放线务必查看清楚。 基准层以外各楼层标高线结合测量楼层层高进行弹放。 标高线弹放是幕墙门窗施工的基础,也是有关单位协调的基础。 标高线弹设完毕,应详细记录各楼层基准点的位置,在发现错误时能够迅速的找到原因。 七、轴线 测量

5、方法 幕墙和门窗轴线的弹设应区别对待:幕墙轴线是其他单位施工的基础,而门窗施工应以其他单位施工的轴线为基础。本处重点为幕墙轴线放线。 幕墙轴线放线以土建提供的轴线基准点为基准。 首先从轴线基准点将各个轴线延伸到幕墙施工面的立柱附近,作好标记,将其中与结构施工轴线相一致或者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部分弹设墨线。 误差超标位置汇总实际测量结果后,报请设计师进行最后确定。 按照实际的要求确定更改后的轴线,全部轴线弹放。 幕墙施工有特殊性,所要求的是外立面的平直度,所以轴线的弹设一定要为这个最终目标服务。 轴线的弹设仅仅是首层和顶层,超过6层层以上建筑考虑中间弹设轴线。 幕墙施工中,其余各层轴线可以不必考虑

6、,门窗施工应弹设全部楼层轴线。 八、外立面控制钢丝线 幕墙外表面的定位靠轴线来确定。 确定幕墙外表面位置一般采用上下拉通线的做法来进行。 使用重铅坠或激光垂直仪定位,在幕墙外立面左右两边位置安装一根垂直钢丝线。 测量钢丝线和轴线的距离,首层和顶层的数值差不得超过幕墙施工误差允许值。 若超过允许值,将结果上报设计者进行协调处理。 在首层地面上距离轴线1m的位置弹设一根通长线,作为幕墙外立面的定位线。 测量外立面定位线与钢线的距离。 在其余各层按与钢丝线同样的距离弹设外立面控制线。 九、幕墙分格线 在幕墙外立面控制线上弹设分格线。 分格线必须以轴线为基准, 比如1/A轴,档距1200mm,则分格线

7、应该从1/A轴轴同方向量出1200mm、2400mm、3600mm. 禁止误差依次累计,以免影响安装效果。误差在相邻间进行消除。 十、异型表面幕墙的放线 斜面、曲面幕墙放线较为复杂。 将圆形、曲面的每一根立柱均转化到和轴线的距离上进行控制放线。 设计者用计算机做出结构与幕墙构件1:1的图形,计算出幕墙立柱两个后角距离轴线的相应距离,放线时将每个立柱两个后角全部进行定位。 这个方法适用性比较广,是复杂幕墙施工的原则。 十一、复测 初次测量的成果在楼板的外表面均有标志,在基准层上的对应线上引至地面上,在地面架设经纬仪,以基准层为基础,通过正反测量该垂线的误差,看误差是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十

8、二、测量主体结构误差 以水准测量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网为基础,测量主体结构的尺寸偏差与预埋件偏差,对于大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结构施工单位进行修整后交付幕墙施工单位验收使用,或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前的测量工作落实到位。 放线测量的依据 1,经确定的施工图纸。 2,甲方提供的轴线,标高基准点。 3,经检验的水平、经纬仪等仪器。 第一步,量标高 1,基准点所在楼层+50cm线使用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放线。 2,使用50m钢卷尺从基准点所在楼层一次上下拉尺,做好层高标记。 3,统计各层结构误差,汇总并报设计者确定。 4,按照设计者的意见,清除楼层误差,调整层高标记。 5,按照层

9、标高弹出+50cm线。 6,需要注意的是+50cm线分为结构+50cm线和装修+50cm线,使用中不能混淆。 第二步,外平面控制线 1,弹放基准轴线所在楼层工作面的轴线,弹放在地面上,并延长到结构边缘。 2,每个工作面上下贯通拉两条垂直钢丝线,左右各一,使用钢架,角钢固定。 3,在基准轴线所在层工作面附近弹放水平控制线。 4,测量钢线到轴线的距离。 5,按照测量的距离,在其余各层楼面一次弹放水平控制线。 第三步,分隔控制线 1,在水平控制线上弹出分隔控制线。 2,需要安装后置埋件的地方将分隔线延长到外墙面。 第四步,曲面分割控制线 1,弹放轴线。 2,在计算机上处理由每根立柱两个后角到轴线的距离。 3,从轴线上按照测量的距离弹放延长线,用于立柱后角定位。 4,在延长线距离后脚距离200mm的地方弹放短线,以方便施工。5,每根立柱控制线均照此办理。 测量放线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