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9038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板显示技术作业2作业2 1简述扭曲效应显示器件和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的差异。为什么采用超扭曲向列效应的液晶显示板能增大液晶显示屏的行数? 答:TN液晶与STN液晶的差别: 在TN液晶盒中扭曲角为90,在STN液晶盒中扭曲角为270或附近值; 在TN液晶盒中,起偏镜的偏光轴与上基片表面液晶分子长轴平行,检偏镜的偏光轴与下基片表面液晶分子长轴平行,即上下偏光轴互相成90; 在STN液晶盒中,上、下偏光轴与上、下基片分子长轴都不互相平行,而是成一个角度,一般为30; TN液晶盒是利用液晶分子旋光特性工作的,而STN液晶盒是利用液晶的双折射特性工作的; TN液晶盒工作于黑白模式;STN液晶盒

2、一般工作于黑/黄模式或白/蓝模式。 TN型液晶显示器的电光特性曲线不够陡峭,在多路驱动中只能工作于100条线以下。超扭曲向列液晶的扭曲角一般在180360,电光特性曲线很陡,特别当扭曲角为270时,电光特性曲线的陡度十分陡峭。由最大驱动路数Nmax与阈值陡度P的关系 P2+12Nmax=2 P-1可知,超扭曲向列效应的液晶显示板能增大液晶显示屏的行数。 2LCD显示产生交叉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克服交叉效应? 答:液晶单元是容性负载,是无极性的,即正压和负压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在液晶显示器的多路驱动中,当一个像素上施加电压时,附近未被选中的像素上也会有一定电压。当所施加的电压大于阈值电

3、压较多,而液晶显示器的电光曲线又不够陡时,附近未被选中的像素也会部分呈现显示状态,这就是液晶显示器在无源多路驱动时固有的交叉效应。 克服交叉效应的方法: 平均电压法:将半选择点上的电压和非选择点上的电压平均化。 最佳偏压法:增加选择点与半选择点间的电压差。 有源电路驱动:使每个象素独立驱动。 3说明LCD视角窄的原因。 答:LCD视角窄的缺点是由液晶的工作原理本身决定的。液晶分子是棒状的,分子不同的排列方式存在着不同的光学各向异性。入射光线和液晶分子指向矢夹角越小,双折射越小。偏离显示板法线方向以不同角度入射到液晶盒的光线与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不同,因此造成不同视角下,有效光程差Dnd不同。而

4、液晶盒的最佳光程差是按垂直入射光线设计的,这样视角增大时,最小透过率增加,对比度下降。而且偏离法线方向越远,对比度下降越严重,还可能出现暗态的透过率大于亮态透过率的现象,也就是发生了对比度反转现象。 4简述TFT-LCD的工作原理。 答:TFT液晶显示器是普通TN型工作方式。在下基板上要光刻出行扫描和列寻址线,构成一个矩阵,在其交点上制作出TFT有源器件和像素电极。同一行中与各像素串连的场效应管的栅极是连在一起的。而信号电极Y将同一行中各FET的漏极连在一起。而FET的源极则与液晶的像素电极相连。为了增加液晶像素的驰豫时间,还对液晶像素并联上一个合适电容。 当扫描到某一行时,扫描脉冲使该行上的

5、全部FET导通。同时各列将信号电压施加到液晶像素上,即对并联电容器充电。这一行扫描过后,各FET处于开路状态,不管以后列上信号如何变化,对未扫描行上的像素都无影响,即信号电压可在液晶上保持接近一帧时间,使占空比达到百分之百,而与扫描行数无关。 5为什么说AC-PDP具有存储特性?存储特性对图象显示有什么好处? 答:AC-PDP的放电过程在两组电极之间进行。在电极间加上维持脉冲时,因其幅度Vs低于着火电压Vf,故此时单元不发生放电。当在维持脉冲间隙加上一个幅度大于Vf的书写脉冲Vwr后,单元开始放电发光。放电形成的正离子和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瞬时阴极和阳极移动,并在电极表面涂覆的介质层上累

6、积形成壁电荷。在电路中壁电荷形成壁电压Vw,其方向与外加电压方向相反。因此,这时加在单元上的电压是外加电压与壁电压的叠加,当其低于维持电压下限时,放电就会暂时停止。可是当电极外加电压反向后,该电压方向与上次放电中形成的壁电压方向一致,它们叠加后的幅度大于Vf时,则又会产生放电发光,然后又重复上述过程。因此单元一旦着火,就由维持脉冲来维持放电,所以AC-PDP单元具有存储性。 存储特性可使AC-PDP获得高亮度,并简化驱动电路。 6简述PDP多灰度级显示的实现方法。 答:彩色PDP利用调节维持脉冲个数的方法来实现多灰度级显示。对于表面放电型彩色PDP,通常采用寻址与显示分离的子场驱动方法。在显示

7、一幅图像时,是在一场时间内顺序扫描寻址各显示行,然后整屏所有显示单元同时维持显示。 ADS实现多灰度显示的原理是将某一种颜色的电平信号量化为n位数据,对显示数据按位进行显示,每位的显示期的维持放电时间长度,即发光脉冲个数和该位的权重相关联,权重越大,该显示期的发光脉冲个数越多,反之,则发光脉冲个数越少。这样,各位显示的亮度也就不同,一位的显示时间称为一个子场。每个子场包括准备期、寻址期和维持显示期。通过不同子场的点亮的组合可以实现多灰度级的显示。 7结合书中图4-43,说明寻址与显示分离子场驱动方法的工作过程。 答:在准备期,首先在X电极上加幅度为Vxw的全屏写脉冲,从而使X、Y电极间发生强放

8、电,并在X、Y电极上分别积累负的和正的壁电荷,在脉冲的下降沿,由于强放电产生的壁电荷自身形成的电压Vw大于Vfxy,使X、Y电极之间又发生放电,使屏上所有单元都处熄灭状态。 进入寻址期,X电极加电压Vx;顺序扫描Y电极,未扫描到的Y电极加-Vsc,而扫描到的Y电极加电压-Vy;与此同时,对和需要点亮的单元相对应的A电极加寻址脉冲Va,而不点亮的则加0V。在要点亮的单元中,首先是A和Y之间放电,由此引起X、Y电极之间的放电,从而在X、Y电极上积累了壁电荷,这些壁电荷足以保障后面维持期维持放电的进行。而对于不点亮的单元,由于寻址电极不加Va脉冲,未进行寻址放电,所以单元内也就不会有壁电荷的积累。

9、在维持期,一个维持周期是首先在A电极加Vaw,X电极加0V,Y电极加维持脉冲Vs,由于在寻址期要点亮的单元已经积累有壁电荷,假设由壁电荷引起的电压为Vw,则选取Vw+VsVfxy,X、Y电极之间就发生表面放电,从而使壁电荷的极性反转;在下半个维持周期,Y电极加0V,X电极加维持脉冲Vs,由于壁电荷的作用,维持放电又得以进行。重复前面的过程,就可以使显示屏一直处在点亮状态。 8什么是PDP动态假轮廓?简述其形成原因和抑制措施。 答:PDP在显示运动图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灰度紊乱,对彩色显示而言,则会产生彩色紊乱,称为运动图像紊乱,在画面上表现为一些虚假轮廓,称为动态假轮廓。 形成原因:人们在观看

10、运动的物体时,人的视点会跟随运动物体一起移动,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此时观察者所感受到的运动物体,在图像的某些地方,尤其是明暗变换比较明显的边缘地带出现了亮的或暗的虚影。 对于AC-PDP来讲,它是利用分子场显示的方法实现灰度显示。PDP的发光脉冲布满于整个电视场的时间,且分布不均匀,这是产生动态假轮廓现象的另一原因。 减少干扰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针对动态假轮廓现象产生的原因,努力减少发光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均性,从源头上减轻动态假轮廓现象, 如压缩一场中的发光时间,分割两个最大的子场并且优化子场的顺序,子场控制法。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产生动态假轮廓的性质,在驱动波形中加入补偿脉冲,产生和动态

11、假轮廓相反的作用,使其得到补偿, 如补偿脉冲法。第三种方法是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使动态假轮廓不易被观察者感受到。也可以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将动态假轮廓现象降低到最小程度。 9以ITO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金属阴极结构OLED为例说明每一功能层的作用,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空穴传输层负责调节空穴的注入速度和注入量, 电子传输层负责调节电子的注入速度和注入量,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因库仑相互作用,结合在束缚状态中形成激子,激子衰变辐射出光子。阳极ITO起到导电和空穴注入电极的作用,金属阴极起到导电和电子注入电极的作用。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过程: 载流子的注入。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

12、和阳极注入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层。包括隧穿注入和热发射注入。 载流子的传输。载流子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迁移,将注入至有机层的载流子运输至复合界面处。 载流子复合。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相遇,复合。 激子产生,并通过辐射和非辐射过程释放能量。有机固体中的最低能量激发态分为单线态和三线态,前者导致荧光发射,后者导致磷光发射。 10简述影响OLED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发光效率的措施。 答:影响OLED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 (1)注入效率和均衡程度:电极有机层间的势垒高度决定载流子注入的效率,并且正负载流子只有相遇才能形成激子并发光,因而两个电极上载流子注入的均衡程度以及载流于

13、在迁移过程中损失的多少,将对放光效率有显著影响。 载流子迁移率。迁移速率直接影响载流子复合系数,并且如果两种载流子迁移率相差很大,那么复合将会发生在电极表面,这样的激子不能有效发光。 激子荧光量子效率。有机/聚合物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决定相应器件的发光效率。高效率有机聚合物发光器件必须采用高荧光量子效率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在薄膜状态下。 单线态激子形成概率。一对裁流子形成的激子即可以是单线态,也可以是三线态。三线态激子对“电致发光”没有贡献。 能量转移。当两种发色团并存时,一种发色团的激发态可以将能量传递给另一种发包团使之激发。对于后一种发色团,这是额外的激发。 提高发光效率的措施:选择合适

14、电极和有机层材料,提高载流子注入效率和均衡程度。采用薄膜结构和载流子传输层提高两种载流子的迁移率,并且使两者相差较小。改善器件的界面特性,提高器件的量子效率。利用能量转移提高发光效率。开发三线态电致发光材料。 11OLED如何实现彩色显示? 答:方式a是分别制备红、缘、蓝(即R、G、B)三原色的发光中心,然后调节三种颜色不同程度的组合,产生真彩色。红、蓝、绿三色独立发光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发光模式。 方式b是首先制备发白光的器件,然后通过滤色膜得到三原色,重新组合三原色从而实现彩色显示。 方式c是首先制备发蓝光的器件,然后通过蓝光激发其他层材料分别得到红光和绿光,从面进一步得到彩色显示。由于必须加

15、入显示全彩的色转换层物质,发光效率较差。 方式d是首先制备发白光或近于白光的器件,然后通过微腔共振结构的调谐,得到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然后再获得彩色显示。 方式e采用堆叠结构,将采用透明电极的红、绿、蓝发光器件纵向堆叠,从而实现彩色显示。 较普及的全彩技术主要为方式a、b、c前三种;方式d、e在制备过程中,工艺非常复杂。根据现阶段的工艺技术水平,方式a在近期具有最佳的研究开发潜力。 12简述FED与CRT显示原理的异、同点。 答:FED与CRT的相同点:两者都是利用阴极电子经电场加速而轰击荧光材料发光的主动发光型真空显示器件。 FED与CRT的区别点: CRT采用热阴极,通过加热阴极材料使其表面

16、电子获得克服表面势垒的能量从而发射出来;而FED采用冷阴极,采用表面功函数较低、电子势很小的材料,使之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逸出。因此,FED可以瞬时发射电子。 CRT的热阴极为点发射源,需要通过偏转磁场的作用,才能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扫描而产生显示。而FED的冷阴极为面发射源,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平板化和矩阵驱动。 CRT的加速电场电压相当高,通常在1030kV之间;而采用平板结构的FED不宜采用高压,一般实用器件的加速电压应当小于1kV。另一方面,CRT的消耗电流很小,因此其功耗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FED的加速电压较低,要达到与CRT相当地亮度,必然需要较高的消耗电流。 阴、阳极距离也是两者的主要

17、区别之一。CRT的阴阳极距离至少在1cm以上,大尺寸CRT达到几十厘米;而FED的阴阳极距离仅为10200mm。 13为什么用限流电阻可改善微尖型FED电子发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答:场发射在空间上的均匀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方面较差,这是由发射原理决定的。在场发射中,为了产生有效发射,发射体表面电场非常强,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空间电荷限制。发射电流不仅与阳极或栅极电压有关,而且与发射体参数有关。微尖场发射过程中受表面形态变化、离子轰击、气体吸附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发射电流起伏不定。 如果没有自动反馈控制,场发射阴极很难正常工作。提高发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增加串联电阻,其作用为: 限流作用

18、。当个别发射体发射过大时,由于电阻的分压作用使电流受限,从而均衡了各发射体的发射能力; 当个别发射微尖与栅极发射短路时,电阻承受了电压降,其他微尖仍能正常工作。由于微尖数量极大,个别微尖的损失影响不大。如果没有串联电阻,整个发射阵列就会失效。 14简述聚焦型FED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点。 答:三极型FED中发射电子的横向速度很大,几乎和纵向速度可以比拟。横向速度导致电子发散角大,到达阳极后的束斑很大,限制了显示器分辨率的提高。为了达到一定的分辨率,只有采用邻近聚焦的方法,即将阳极靠近发射极。普通的FED中阴极和阳极间距在200300mm之间。为了防止电击穿,阳极电压往往在500V以下,因此只能采用低压荧光粉。由于低压荧光粉性能远远低下高压荧光粉,低压FED的显示性能很不理想。 当阴极电压超过5000V时,可以采用中高压焚光粉,其亮度效率和色度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要解决电击穿问题,阴阳极间距需要加大到2mm以上。这么大的极间距,电子束发散问题将非常严重,分辨率会明显降低。聚焦FED是解决高电压工作的一种可行结构,除了引出电子的栅极外,增加电子聚焦栅极,减小电子束的发散度,实现高阳极电压工作。结构主要有竖直同轴聚焦型和共面聚焦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