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9081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下课外古诗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下课外古诗答案阅读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3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

2、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此诗的作者是,他和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

3、: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5、本诗中的破题句是。 6、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看到无穷无尽的天地,先想到古人,再想到来者,不禁怆然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 任人唯贤的人。 3、“前不见古人,后不

4、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赏识的孤独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哀。 4、“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5、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

5、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这首诗五、六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两句诗写到: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这

6、一行、一到、一 坐、一看的描写,既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逸与美好,更突出了作者等闲适的心境,表达了诗人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2、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谢灵运 ,“小谢”指 谢眺 。 3、“建安骨”又称建安风骨,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

7、以建安风骨曹操、曹丕、 曹植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刚健清新的诗文风格。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 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雨、小草 表达了作者对

8、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采用了何种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草色和“烟柳满皇都”的盛夏景色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

9、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

10、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孤独寂寞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3、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

11、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 比喻和情景交融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为亡国之君,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5、诗歌讲究炼字,字字传神,句句精炼。请从诗歌中找出一例并加以赏析。 用“深”修饰庭院,刻画了重门深锁、幽居独处、凄清空寂的环境。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

12、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13、泪。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黄叶、绿波 、翠烟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 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4、这首写羁旅乡愁的词,意境壮阔,“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在作者的笔下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构成了一幅肃飒悲凉的“黄昏秋色图”,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以秋景写秋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心头索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