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2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10,s,200,v. 7a33s2学生看P1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
2、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60小时,20+v20-v所以100=60. 20+v20-v3. 以上的式子100,60,s,v,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20+v20-vas同点? 五、例题讲解 P3例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
3、值为0? 2m m+1-1 (3) m+3mm-2m-1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m=0 m=2 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7 , 9+y, m-4, 8y-3,1 xx-9205y2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x2-43-2xx+23x+52x-51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x2-1x+77x (3) x2-x5x21-3x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
4、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与y的差于4的商是 . 2当x取何值时,分式 x2+13x-2无意义?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 x-1的值为0?P4 1/2/3 x2-x八、答案: 六、1.整式:9x+4, 9+y, m-4 分式: 7 , 8y-3,1 205xy2x-92(1)x-2 x 32x2 3x=-7 x=0 (3)x=-1 七、118x, ,a+b, 80s,x-y; 整式:8x, a+b, x-yx; a+b44分式:80, s xa+b 2
5、 X = 23. x=-1 课后作业P8 1/2/3 3课后反思: 2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5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6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
6、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9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531请同学们考虑:3 与 相等吗?9 与 相等吗?为什么? 420248315932说出 与
7、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420248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5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6例3约分: 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7例4通分: 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3 -6b-5a, -x
8、, -2m, -7m, -3x。 3y-n6n-4y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解:-6b= 6b, -x=-x,-2m=2m, -5a5a3y3y-nn-7m6n=7m6n , -3x3x-4y=4y。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2x2()6a3b23a3(1) x2+3x= x+3 (2) 8b3=() b+1()x2-y23a2b8m2n-4x22(x-y)36ab2c 2mn2 yz3y-x 3通分: 12ab3和25a2b2c a2xy和b3x23c2ab2和-a8bc2 1y-1和1y+1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
9、和分母都不含“-”号. (1) -x3y-a3-5a-(a-3ab2 (2) -17b2 a+cb+c=ab x-y1x2-y2=x+y m+nm+n=0 2通分: 13ab2和27a2b x-1x2-x和x-1x2+x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2a-b-x+2y-a+b -3x-y 4 八、答案: 六、1(1)2x (2) 4b bn+n (4)x+y 2ax4m2 - -2(x-y) 22bcn4z3通分: 15ac4b2= , = 5a2b2c10a2b3c2ab310a2b3c3ax2byab= , = 2xy6x2y3c12c32ab2= 8
10、ab2c2 1y+1y-1=(y-1)(y+1) x3ya34(1) 3ab2 (2) -17b2课后作业P9 5 P9 6 P9 7 课后反思: 3x26x2y-a8bc2= ab8ab2c2 1y+1=y-1(y-1)(y+1) 3) 5a(a-b)213x2 (4) -m 5 四、课堂引入 1.出示P10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22222vm,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abnab倍. mn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 P11观察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
11、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提问 P11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五、例题讲解 P11例1.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 P11例2. 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 P12例. 6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
12、面积,再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是500、500,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a2-1(a-1)2个值更大.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a-2a+1a-2+1,即(a-1)a-1,可22222得出“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 六、随堂练习 计算 c2a2b2 -n24m22abc2m5n3 y7x-x -8xyy (5)a2-4222-6y+95x2-2a+1a-1a2 (6)y+4a+4y+2(3-y) a七、课后练习 计算 x2y1 5b2x310bc-y- 12xy(-8x2y) 3ac21a5aa2-4b23ab2ab x2
13、-xa-2bx-1(4-x) 42(x2-y2)x-x2 35(y-x)3八、答案: 六、ab 2 -2m -y -20x(a+1)(a-2) 5n14(a-1)(a+2)3-y y+2七、-1 -7b -3 a+2b x2c210ax3bx 6x(x+y) 1-x5(x-y)2课后作业P22 1/2 课后反思: 7 1621分式的乘除(二) 一、教学目标: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3页例4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
14、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材P13例4只把运算统一乘法,而没有把25x-9分解因式,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教师在见解是不要跳步太快,以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不了,造成新的疑点. 2, P13页例4中没有涉及到符号问题,可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突破符号问题. 四、课堂引入 计算 yx(-y) (2) 3x(-3x)(-1) xyx4yy2x2五、例题讲解 例4.计算 分析 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
15、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例.计算 3ab28xy3x(1)3(-2) 2xy9ab(-4b)3ab28xy-4b=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322xy9ab3x3ab28xy4b= 2x3y9a2b3x16b2= 9ax32x-6(x+3)(x-2)(x+3) 3-x4-4x+4x22x-61(x+3)(x-2)=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3-x4-4x+4x2x+32(x-3)1(x+3)(x-2)=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3-x(2-x)2x+3(2) 8 =2(x-3)(x-2)21x+3(x+3)(x-2)-(x-3) =-2x-2六、随堂练
16、习 计算 (1)3b216abc2a-2ab) 5c6220c32(2a2b4(-6abc)30a3b10 3(x-y)2492x2-2xy+y2(y-x)3(x-y)y-x (xy-x)xyx-yx2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8x2y43xx2ya2-6a+93-aa24y6(-6z) (2)4-b22+b3a-9 (3)y2-4y+4112-2y-6y+36y9-y2 (4)x2+xyxyx2-xy(x+y)y2-xy八、答案: 六.-3a24c -5(x-y)48c4 3 -y 七. (1)36xzy (2) a2b-2 2-y12 -13 x课后作业P22 3(1) (2) 课后反
17、思: 9 1621分式的乘除(三)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4例5第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 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2教材P14例5中象第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习.同样象第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应的增加几题为好. 分式
18、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高正确率,突破这个难点. 四、课堂引入 计算下列各题: a2abba4a=bb=aa3aaa= (2) = bbbbbaaa= bbban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的结果吗? b五、例题讲解 例5.计算 分析第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再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 b32b5-3b2-9b2= ( )=222a2a2a4a9x22y38y3
19、3x2)=3 =2( x-b2-3xx-b9x2计算 5x223a2b3a32ay3) (1) ( (-) 3y-2c33xy22x2x2y2x2y3-x324(-)(-)(-xy) )( 5)2yxz-z 10 (6)(-y23x3x2)(-)3(-) 2x2y2ay七、课后练习计算 2b23a22(1) (-3) (2) (-n+1) abc32c42a4a-b2-a3(3)(2)(3) (4) (a2-b2) cabb-aabab八、答案: b32b6-3b29b2六、1. 不成立,= 不成立,=2 2a2a4a24a9x28y32y33x2不成立,( 不成立,( )=-)=223x-2
20、bx+b-3xx-b27x27a6b3y325x48a3x42. - - -4 9228cz9y9ya3y21 (5)2 (6) 24xx-8b6a4七、(1) - (2) 2n+29ab课后作业P22 3(3) (4) 课后反思: c2a+b 2 ab11 1622分式的加减 一、教学目标: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5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
21、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nn+3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 P15思考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3P16例6计算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第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要补充分子是多项式的例题,教师要强调分子相减时第二个多项式注意变号; 第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
22、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没有涉及分母要因式分解的题型.例6的练习的题量明显不足,题型也过于简单,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题,以供学生练习,巩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P17例7是一道物理的电路题,学生首先要有并联电路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 R2, , Rn的关系为1=1+1+1.若知道这个公式,就比较容易地用含有R1的式子RR1R2Rn表示R2,列出1=1+RR11,下面的计算就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了,得到R1+5012R1+50,再利用倒数的概念得到R的结果.这道题的数学计算并不难,但是物理的知=RR1(R1+50)识若不熟悉,就为数学计算设置了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讲这道题时
23、要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的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放在例8之后讲. 四、课堂堂引入 1.出示P15问题3、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答案. 引语: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请你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吗? 3. 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请同学们说出确定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12 111,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234222xy3xy9xy例6.计算 分析 第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24、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 例.计算 x+3yx+2y2x-3y-+ x2-y2x2-y2x2-y2分析 第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 解:x+3yx+2y2x-3y-+2 22222x-yx-yx-y(x+3y)-(x+2y)+(2x-3y) 22x-y2x-2y 22x-y=2(x-y)(x-y)(x+y)2 x+y(2)11-x6 +-2x-36+2xx-9分析 第题是异分母的分
25、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解:11-x6 +-2x-36+2xx-911-x6+-= x-32(x+3)(x+3)(x-3)=2(x+3)+(1-x)(x-3)-122(x+3)(x-3)-(x2-6x+9)= 2(x+3)(x-3)-(x-3)2= 2(x+3)(x-3)=-x-32x+6六、随堂练习 计算 (1)3a+2ba+bb-am+2nn2m+-+ 222n-mm-nn-m5ab5ab5ab13 1a+3+63a-6b5a-6b4a-5b7a-8a2-9 a+b-a-b-ba+b-a-b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5a+6
26、b3b-4aa+3b3b-aa+2b3a-4b3a2bc+3ba2c-3cba2 (2) a2-b2-a2-b2-b2-a2 (3) b2a-b+a2b-a+a+b+1 (4) 16x-4y-16x-4y-3x4y2-6x2 八、答案: 四.5a+2b5a2b 3m+3nn-m 1a-3 1 五.(1)2a-3b1a2b (2) a2-b2 1 3x-2y 课后反思: 14 1622分式的加减 一、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7例8是分式的混
27、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8只有一道题,训练的力度不够,所以应补充一些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 2 P18页练习1:写出第15页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四、课堂引入 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五、例题讲解 例8.计算 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
28、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计算 (x+2x-14-x -)xx2-2xx2-4x+4分析 这道题先做括号里的减法,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把分母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x+2x-14-x -)22xx-2xx-4x+4x+2x-1x-= 2x(x-2)(x-2)-(x-4)=(x+2)(x-2)x(x-1)x- 22-(x-4)x(x-2)x(x-2)x2-4-x2+xx= 2-(x-4)x(x-2)=-1 2x-4x+42xyx4yx2 -4242x-yx+yx-yx+y15 分析 这道题先做乘除,再做减法,把分子的“-”号提到分式本身
29、的前边. 2解:xx-yyx+y-x4yx2x4-y4x2+y2 xy2x4yx2+y2=x-yx+y-(x2+y2)(x2-y2)x2 xy2x2=y(x-y)(x+y)-x2-y2 =xy(y-x)(x-y)(x+y) =-xyx+y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x2x-2+42-x)x+22x (aa-b-bb-a)(11a-b) (31221a-2+a2-4)(a-2-a+2) 七、课后练习 1计算 (1) (1+yx-y)(1-xx+y) (2) (a+2a2-2a-a-1a2-4a+4)a-24-aaa2 (3) (1x+11xyy+z)xy+yz+zx2计算(1a+2-1a-2
30、)4a2,并求出当a=-1的值. 八、答案: 六、2x aba-b 3 七、1.(1)xy11a2x2-y2 (2)a-2 z 2.-1a2-4,-3 课后反思: 16 1623整数指数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n=1. an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8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P19观察是为了引出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a=a质,在整数范围里也都适用. 3 P20例9计算是应用推广后
31、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已经讲过,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要注意学生计算时的问题,及时矫正,以达到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的教学目的. 4 P20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是为了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 5P21最后一段是介绍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用科学计算法表示小于1的数,运用了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用科学计数法不仅可以表示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 6P21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负整数指数幂来表示小于1的数,从而归纳出: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如果小数点后
32、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 7P21例11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使学生做过这道题后对纳米有一个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四、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a=a幂的乘方:(a)=anmnm+n,这条性质适用于m,n是任意整数的结论,说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具有延续性.其它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mnm+n(m,n是正整数); mnmn(m,n是正整数); n积的乘方:(ab)=ab(n是正整数); 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a=amnm-nn( a0,m,n是正整数, mn); anan商的
33、乘方:=n(n是正整数); bb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1. 0 17 3你还记得1纳米=10米,即1纳米=35-91米吗? 109a3a314计算当a0时,aa=5=32=2,再假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aaa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1a3a5=a3-5=a-2.于是得到a-2=2,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n是a1-n正整数时,a=n. a五、例题讲解 例9.计算 分析 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与用正整数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一样,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要写成分式形式. 例10. 判断下列等式
34、是否正确? 分析 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然后再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例11. 分析 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2= 02(-2)= (-2)= -3 -32 0 2= (5)2= (6)(-2)= 2.计算 (1) (xy) xy (xy) 七、课后练习 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0 04, -0. 034, 0.000 000 45, 0. 003 009 2.计算 (1) (310)(410) (2) (210)(10
35、) 八、答案: 六、1.-4 4 1 1 -83-32-333-222-2-23 (3)(3xy) (xy) 2-2 2-2311 - 88yx69x102.4 4 7 xyy七、1.(1) 410 (2) 3.410 4.510 3.00910 2. 1.210 410 课后反思: 18 -53-5-2-7-3163分式方程(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 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2难点:会解可化为
36、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26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解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产生增根的原因. 2P27的归纳明确地总结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3 P27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引出分析产生增根的原因,及P28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 4 P28讨论提出P27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5 教材P32习题第2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点拨一下解题的思路与解数字系数
37、的方程相似,只是在系数化1时,要考虑字母系数不为0,才能除以这个系数. 这种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x+22x-3-=1 4610060. =20+v20-v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五、例题讲解 例1.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3),方程两边同乘x(x-3),把分式方程转化
38、 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这道题还有解法二:利用比例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这样做也比较简便. 例2.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1)(x+2),方程两边同乘(x-1)(x+2)时,学生容易把整数1漏 19 乘最简公分母(x-1)(x+2),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六、随堂练习 解方程 (1)32x=x-6 236x+1+x-1=x2-1 x+1x-1-42xxx2-1=1 2x-1+x-2=2 七、课后练习 1解方程 (1) 2164x-5+x-1+x=0 (2) 3x-8=1-78-3x (3)234153x2+x+x2-x-x2-1=0 (4) x+1-2x+2=-4
39、2X为何值时,代数式2x+912x+3-x-3-x的值等于2? 八、答案: 六、x=18 原方程无解 x=1 x=45 七、1 (1) x=3 (2) x=3 原方程无解 x=1 2. x=32课后反思: 20 163分式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分式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列分式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的P29例3不同于旧教材的应用题有两点: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它的问题是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这与过去直接问甲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
40、或乙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有所不同,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寻找未知数,然后根据题意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得方程的解除了要检验外,还要比较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才能完成解题的全过程教材的分析是填空的形式,为学生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搭好了平台,有助于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P30例4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也与旧教材的这类题有所不同本题中涉及到的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提速前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 完成. 用字母表示已知数在过去的例题里并不多见,题目的难度也增加了;例题中的分析用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用已知量v、s和未知数x,表示提速前列车行驶s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设为未知数x千米/时,以及提速后列车行驶千米所用的时间. 这两道例题都设置了带有探究性的分析,应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克服困难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