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9156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八年级下思想品德辨析题 第一课: 辨析:1、在我国,只有年满18周岁以上的人才能成为公民。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论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都是中国公民。 判断是否是中国公民不能以年龄作为标准。 辨析:2、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由。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具体说来,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

2、会秩序的行为。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第二课: 辨析:1、在我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没有区别。 答:观点错误。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密切联系,有些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就成为法定义务。但二者也有区别。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而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是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辨析: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不要求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答:观点错误。 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3、这是我们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履行道德义务,这不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我们应该在生活中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 第三课: 辨析: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答:观点正确。 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因此,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辨析:2、生命是我自己的,我可以选择让与或抛弃与他人无关。 答:观点错误。 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

4、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所以,生命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 第四课: 辨析:1、品行优良者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 答:观点错误。 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有时,一个诚实的人会被污蔑为骗子,以致蒙受奇耻大辱,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异常痛苦。 因此,各国法律都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辨析:2、公民享有肖像权和姓名权,所以公民可以任意处置自己的肖像和姓名。 答:观点片面。

5、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所以,公民享有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为所欲为。公民在行使肖像权和姓名权时,不能违反我国的法律法规,也不能有违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风俗习惯等。 所以,公民应依法处置自己的肖像和姓名。 第五课: 辨析:1、公民享有隐私权,所以公民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任何人都无权过问。 答:观点片面。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隐私权赋予公民个人对其个人秘密和自由决定权,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但是,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 所以,为

6、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有权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辨析:2、我们要保护隐私,所以不要与任何人交流。 答:观点错误。 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所以,我们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要善于与人交流。 第六课: 辨析:1、孩子上不上学是个人私事,别人管不着。 答:观点错误。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受教育的程度如何,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我国的义务教育

7、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所以,孩子上不上学绝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辨析:2、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 答:观点错误。 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所以,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第七课: 辨析:1、在我国,公民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属于个人所有。 答:观点错误。 在我国,公民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

8、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所以,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辨析:2、未成年人不享有财产继承权。 答:观点错误。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因其尚未成年,其继承权应由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辨析:3、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未成年人也享有智力成果权,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答

9、:观点正确。 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而且,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还应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所以,成年人也享有智力成果权,并且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八课: 辨析:1、消费者是经营者的“上帝”,所以消费者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答:观点错误。 消费者确实是“上帝”,因为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可以为所欲为。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所以,消费者虽然是经营者的“上帝”,但并不是想

10、怎样做就怎样做。 辨析:2、法律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因此我们就不需要自我保护了。 答:观点片面。 虽然法律赋予我们消费者权利,但是我们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要体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而且要体现在不公平交易发生之后。在交易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则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 所以,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第九课: 辨析:1、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因而比较的结果总会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

11、觉。 答:观点正确。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一般来说,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 所以,公平或不公平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辨析:2、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公平,不公平现象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就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了。 答: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

12、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叫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努力。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时,我们应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最后还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所以,虽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第十课: 辨析:1、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所以,只要有了正义的制度,就肯定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答:观点片面。 公正的对待,确实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但并不意味着有了正义的制度就肯定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因为制度还得靠人来执行,如果执行的人的意识和观念有问题,仍然可能出现不公正的对待。 所以,并不是有了正义的制度,就肯定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辨析:2、当今社会十分复杂,因此面对非正义的行为要少管闲事,少惹是非。 答:观点错误。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如果选择消极的态度,这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会损害自己或他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所以,我们应该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