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9579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2帮助幼儿获取温度计指示温度的粗浅知识,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及测量、记录的简单技能。 3激发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水温计,记录卡,笔。 2每组提供冷水、热水人手一份。 3温度计模型,气温计、体温计若干。词卡:温度计、热胀冷缩。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认识水温计,并知道它是测量水的温度的。 2请幼儿仔细观察水温计,说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红柱子、数字。 3出示温度计模型,认读记录温度。 出示温度

2、计模型,问:温度计里的红柱子和数字有什么用?告诉幼儿:红柱子指的数字就是温度,我们可以用0C来记录,读作摄氏几度。出示卡片oC。)并且移动模型中的红柱子,指导幼儿记录温度,第一次可由老师记录,接下来可由幼儿上来记录。 幼儿操作活动:测量并记录水温。 1孩子们,你们觉得测量有趣吗?现在桌上有许多的水,请你们去把它的温度测量出1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温度计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来,并记录在小卡片上。 2在测量前提几个小要求: 温度计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别容易碎,请小心使用;碰到困难,请仔细想一想,或与好

3、朋友商量,想出解决的办法。 结束后,请与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难?是否想办法解决了困难。 3幼儿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温度计的?怎样观察的?怎样记录的?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继续指导幼儿测量热水温度并记录。 1第二次操作。 2提问:刚才我们测量了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变化的呢?从冷水到热水怎么变?从热水到冷水又会怎么变呢? 3老师小结:热胀冷缩。 游戏:热胀冷缩。 小朋友,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玩个热胀冷缩的游戏,好吗?那这个热胀怎样来做出来?这个冷缩怎么来做?想出来后,师幼一起做游戏两遍。 认识其他的温度计;了解

4、其用途。 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三个小问题,请你们动脑筋告诉我答案。 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发烧了呢? 我们怎么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几度呢? 我们怎么知道水的温度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温度计,并告诉幼儿它们的名字: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天气情况的叫气温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叫水温计。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计1.请幼儿比较三种温度计相同的地方。 2.提问:温度计还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请了解后与好朋友或老师来交流。 2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

5、的多种方法。 2、体验参与实验操作活动的乐趣,感受事物的变化。 活动准备: 塑料杯;温度计;擦手干毛巾;冰块;湿毛巾;小脸盆;调羹;扇子;每组一块记录板、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这儿有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我想让它快些冷却下来,有哪些办法呢? 二)、小组实验,记录结果: 1、引导幼儿分组寻找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三人一组,把你们商量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 就按照自己记录的方法进行实验,让热水变冷,看看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温度降得快。 现在我和你们来做个实验,我不用你们的那些方法,让热水自己冷,看它能在5分钟内

6、下降到几度。你们就按照你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热水的温度降得低 引导幼儿分工实验。 实验步骤: 小组商量各自的实验项目寻找材料-倒好热水测量温度并记录-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5分钟后再次测量水温并记录。 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实验结束,请每组幼儿测量实验后杯中的水温,并记录。 三)、交流讨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热水变冷 3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1、提问: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实验后的水温是几度?下降了几度?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实验与非实验的不同。 2

7、、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为什么不断地搅拌热水,热水就会快点变冷水? 为什么在热水中放入冰块,热水也会快点变冷水? 为什么将热水倒在一个大一点的容器中,也会快点变冷呢? 5、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让热水快点变冷的方法,用调羹搅拌、两个杯子相互调换、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气流通、添加冰块、放在冷水里,这些方法都能将热水的热量传递到冰块和冷水里,使热水的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作用,而没有实验的热水它只能将热量慢慢的传递到空气中,所以它的降温速度就会比较慢。 四)、延伸: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有一次小朋友在擦手的时候,有一个

8、小朋友就问我朱老师,我手上本来有水,为什么我用毛巾一擦,水就没了呢?争对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我们设计了本活动,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意在通过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随处可见的毛细现象,由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自然界中吸水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活动准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吸水现象 4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

9、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一、游戏帮水搬家 1、红绿塑料盆个5个2、塑料框5个:毛巾、海绵、毛线团、医用脱脂棉。 二、游戏纸树吸水 1、塑料小盆4个2、皱纹纸、餐巾纸、生宣纸、水粉纸等三、游戏蔬菜、细线吸水 1、塑料筐5个,每一个筐中装有蔬菜2、红墨水活动过程: 一、幼儿入场。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到游戏城去玩一玩,你们高兴吗?那大家跟我一起来吧!我们开着火车出发咯! 二、游戏帮水宝宝搬家 1、介绍道具,玩法:帮水宝宝搬家游戏城到了,我们小朋友下来一起到游戏城里面去看看吧,哇!游戏城里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啊!我们现来看看这边的一个游戏呢!小朋友看桌子上都有什么啊? 幼:海绵、毛巾

10、、棉花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帮水宝宝搬家的游戏,就是用篓子里的材料把小盆子里的水搬到大盆子里去,在搬的时候要注意把袖子卷高一点不要把袖子弄湿了,还有在搬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啊,那样很容易摔倒噢,好了,现在我们卷起袖子开始行动吧。 2、幼儿选择材料帮水搬家,教师观察并指导,提醒幼儿不要把袖子弄湿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得高兴吗?有没有都帮水宝宝搬好家啦? 幼:都搬好了师:搬好了就到老师这边来吧。我想请小朋友说说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帮水宝宝搬家的? 刚才我们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材料但是都能帮水宝宝搬家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它们都可以吸水。 小结:海绵毛巾、棉花这些东西放到水里以后,

11、它们都能把水吸上来,因为他们里面都有小细缝,这个水宝宝就会沿着棉花里面的小细缝爬到棉花上面,然后我们把这些工具搬到另外一个盆上拧一下就帮水宝宝搬了家。 3、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刚才我们用了这些工具帮水宝宝搬了家,那我们再动动我5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们的小脑筋,想一想除了刚才我们玩过的这些工具外,你还知道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吸水呢? 幼:还有纸、木头、粉笔三、游戏纸树吸水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说了好多能吸水的东西,那现在我们就用纸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看看纸到底能不能吸水呢?在做实验的时候看看纸发生了

12、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做实验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实验做好了吗? 幼:做好了师:做好了就到老师这边来吧。 刚才我们小朋友都用各种各样的纸做了实验,那你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把纸巾放到水中,发现水沿着纸巾慢慢爬了上去。这说明这些纸里面也都有小细缝,这些水就是沿着它们里面的小细缝爬上去的,这种现象就叫做毛细现象。水沿着纸里面的小细缝慢慢的爬上来,这种现象叫什么现象啊?有的东西里面的小细缝,小细管很细很细,我们师看不见的,正因为有了这些小细管,才会发生毛细现象的。 三、游戏蔬菜吸水 师:刚才我们来蓝猫游戏城之前蔬菜宝宝们跟我说了一句悄悄话,你们想知道说的是什么吗?它们说它们也可以吸水的,小

13、朋友们认为蔬菜宝宝们能吸水吗?要不我们现在来试试看,看蔬菜宝宝们到底有没有这个本领。为了能让我们小朋友看的清楚点,现在我不用刚才的自来水,现在用红墨水来做实验,我想请一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用不同的蔬菜来做实验,看看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那我就用小白菜来做实验吧。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白菜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幼:下面变成红颜色了。 师:小白菜为什么会变成红颜色的啊? 幼:因为小白菜里面有小细管,红墨水沿着小细管慢慢的爬到小白菜上面这样小白菜就变成红颜色了。 师:我们小朋友说的真棒,蔬菜里面也有小细管,说明蔬菜也能怎么样啊? 幼:也能吸水师:那蔬菜吸水也是什么现象啊? 幼:毛细想象小结:原来蔬菜里面

14、也都有小细管,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自己生长。有了这些小细管蔬菜也发生了毛细现象。 师:小朋友们看,蓝猫游戏城里还有好多的材料,你们去玩一玩看它们能不能吸水呢? 师:我们小朋友来说说看你玩了哪些材料,他们能吸水吗? 幼儿回答师:原来我们周围好多物品都有毛细现象,等我们回家后在找找看还有那些也有毛细现象的,好不好啊? 6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四、教师总结,幼儿出活动室。 1、师:那今天你们在游戏城玩得高兴吗?今天呀!我们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科学知识,知道了小细管可以吸水,小细管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

15、 2、师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 师: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去啦,下次我们再游戏城来玩好不好啊?小火车又要出发开回去了,坐好了吗?出发了。 设计意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智慧树里的节目科学泡泡小实验,里面有个淀粉遇碘会变色的实验,我发觉刚好很符合我们的第一个主题变变变,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淀粉躲猫猫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并了解淀粉遇碘变色的现象。 活动目标: 1、感知淀粉遇碘变色的现象,激发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操作探索的兴趣。 2、学习简单的记录,乐意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食物:米饭、面条、小馒头、黄瓜、青菜、鸡蛋、萝卜;记录表6张,水彩笔若干支;碘酒,刷子、抹布。

16、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幅材料的画,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幅画,一号图是用面粉加了水以后画的?二号图是用白色油画棒画的,大家能看清楚这两幅画吗?听说,有一种水很神奇,一喷上去,能使其中一幅画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淀粉躲猫猫 7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得更清楚。你们想来试一试吗? 2、出示碘酒,寻找淀粉。 认识碘酒。 碘酒是医生打针或手术前消毒皮肤用的,在日常生活中,碘酒可以用来治疗许多小毛病。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17、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淀粉发生变性。 需要材 料:刷子、白纸、白色颜料、水 小结:因为面粉当中藏着淀粉,碰到碘酒就会发生化学作用,色彩就变了。 二、寻找有淀粉的食物。 师: 碘酒碰到好吃淀粉就会变紫黑色。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东西,不知道哪些东西里面藏着淀粉,用碘酒寻找食物当中的淀粉。 需要材料:米饭、萝卜、青菜面条、黄瓜、鸡蛋、碘酒、水杯 1、学习记录的方法。 遇到碘酒就变成了紫黑色,就在记录表上打上。如果没有变成紫黑色,就在表格上打 需要材料:幼儿记录表、笔 2、幼儿实验并记录结果。 分组实验:1个孩子记录,其他孩子实验观察。 3、幼儿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那么

18、碘酒碰到哪些东西会变紫黑色呢?请你们看着自己的记录表找一找,跟老师一起检测一下。 需要材料:教师记录表、笔、 注:教师依次与幼儿确认结果 三、教师总结 食物遇到了碘酒会变成紫黑色,这里的秘密就是食物里都藏着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和碘酒是一对很有趣的朋友。它们在一起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小奥秘,以后我们继续来发现。 活动反思: 8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生活中存在许多神奇的现象,碘和淀粉在一起发生的显而易见的反应,引起了孩子足够的好奇心。淀粉躲猫猫活动方案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色的化

19、学原理设计的。碘和淀粉是两种安全实验物品,便于孩子操作。虽然对孩子来说,淀粉这一词是陌生的,但孩子们对面包、馒头等面食却是再熟悉不过了。发现科学,并在生活中利用科学,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的最好途径。利用碘酒和淀粉的神奇反应,寻找食物中的淀粉,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本次科学课淀粉躲猫猫是平时幼儿都没接触到的课题,所以比较要有吸引力,幼儿对碘酒和淀粉都比较陌生与好奇,所以,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感知淀粉遇遇碘酒变色的现象,激发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操作探索的兴趣,并学习简单的记录,乐意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中做的不足的是引入部分,应该用水粉和面粉示范画下图画,让幼儿清楚的明白,这两幅白色画是什么材料画的。

20、让幼儿操作前,应事先把操作的材料放好,并说明怎么做记录表。记录表也必须做的规范。在操作时,应该让幼儿们体现合作的乐趣,所以应该分配好。 科学活动对幼儿来说,不在于探究为什么发生变化的原因,而在于引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引导幼儿注重科学探索的过程,并能学习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记录。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通过亲身的经历来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相互的倾听来了解不同的观点,通过平等的交流来丰富个人的理解。 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

21、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9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2、教学挂图。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 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1、师:小朋友

22、,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让幼儿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 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 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

23、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 4、师:原来小宝宝一直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叫做子宫的小房子里,开始的时候他像一粒种子那么大,慢慢地长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时候眼睛还会睁开。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会游泳、吸吮手指、翻跟头,有时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后来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他整整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四、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这时的宝宝是怎样的?他怎么吃食物呢? -师:这时候的宝宝只能看见头和身体,还有腮和小尾巴呢!不过小尾巴会随

24、着宝宝的长大消失的。小宝宝是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肚子里的营养,一天天地长大。 10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2、出示第二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慢慢长大了,现在他是什么样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现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一样吗? -师:现在的小宝宝刚刚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不一样。 3、出示第三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的什么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长了小手、小脚,他躲在妈妈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又有什么变化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全

25、身都覆盖着一层绒毛。 5、出示第五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猜猜小宝宝这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师:这时候的小宝宝还在继续长大,骨骼也渐渐结实了,他有时还会调皮的踢妈妈一脚呢! 6、出示第六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怎样了? -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十个月,最后终于来到了人间,来到这个世界。 五、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师: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会怎样?为什么? 2、出示陈老师怀孕之前带小朋友做操玩游戏的照片和怀孕之后做事情的照片让幼儿观察这两个时期老师身体状态的变化,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6、。 -出示陈老师带小朋友做操的照片并提问:怀孕之前陈老师在和小朋友做什么呢? -师:有了小宝宝之后,陈老师的身体有什么变化?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吗? -出示陈老师弯腰捡东西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体会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出示陈老师看见食物不想吃,恶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陈老师吃不下还要吃呢?因为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长不大,所以妈妈是很伟大的,我们要更加爱我们的妈妈。 11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3、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陈老师现在怀了小宝宝上班很辛苦

27、,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师再累还是要带小朋友学习本领,所以小朋友要更加体谅老师,爱老师,不惹老师生气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 4、师: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们的妈妈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现在你们上幼儿园了,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5、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幼儿表演。 -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妈妈,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谢妈妈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设计意图: 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大班后期的孩子已经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从而把握事物一些本质特征。这一点是不可

28、否认的。本次教学活动是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对躲在小叶子下面的小蜗牛产生兴趣,所听到的幼儿间关于小蜗牛身体颜色的一段争论之后,而组织的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对动物的体表颜色的观察、分辨与讨论,可以让幼儿获得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的认知经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分辨讨论中了解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 2、对动物因适应环境而变色的奇妙现象感到好奇,有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 重点:在创设的寻找游戏的情境中通过分辨、讨论认识了解哪些动物是有保护色的,都有些什么作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 12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

29、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分辨、讨论,了解动物的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增强对动物的感知;了解幼儿对动物知识的认识。 2、环境准备:有电脑和电视机。幼儿椅子围坐成半圆形,椅子后面放置3张桌子供操作用。 3、材料准备:幻灯片动物的保护色、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小鸟找食物 重点提问: 小鸟饿了,想要出来找食物吃,它来到树林里,你们看看它找到了什么? 红色的瓢虫一下子就让小鸟找到了,可是小鸟还没有吃饱,我们一起帮小鸟找找,还有什么食物可以吃呢

30、? 为什么蚱蜢一开始小鸟没有找到它呢? 小结:因为蚱蜢有保护色,绿色的保护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比较相近,比较不容易被小鸟发现。一些动物为了隐蔽和保护自己,身体形成和周围一致的颜色,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价值分析:观看PPT,导入主题,激发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兴趣。 二、分辨讨论:动物保护色 重点提问: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有保护色呢? 青蛙躲在荷叶上的图片,发现了什么? 枯叶蝶:像枯叶一样,躲在枯叶中,可以躲避敌人的侵袭 四幅图片:沙漠、森林、大海、极地,看看在各地生活的保护色动物有哪些 游戏:谁的眼睛最最亮 规则:三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一张图片,用最快的速度,拼出图片并找出藏在图片里13 屈

31、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的动物朋友。 小结: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主要起隐蔽自身躲避敌害和便于觅食的作用。 价值分析:知道动物保护色的作用,了解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迁移经验:奇特的本领 重点提问: 动物的保护色真有用,人类受到动物保护色的启发,发明了什么呢? 小结:动物利用自己的保护色保护自己,人类根据动物的保护色运用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对人类有很大的帮助。 动物除了保护色的本领之外,还有哪些奇特的本领呢?我们下次再来交流。 价值分析: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动物保护色的重要性

32、,并且有进一步探索人类向动物学本领的兴趣。 园长及指导教师点评: 这是一节科常活动,科学活动要求教师的语言更精准、更简明扼要,有丰富的知识的储备及很强的操作活动掌控能力。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我对动物的保护色的知识做了一次认真地功课,因此当幼儿说到某种动物保护色时,都能准确地进行判断。在目标与环节方面,我觉得目标与环节是匹配的,环节是很清晰的,一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动物的保护色;第二个环节就是通过分辨、讨论认识了解哪些动物是有保护色的,都有些什么作用;第三个环节就是经验的迁移,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在第三个环节中,我运用了让幼儿拼图找出动物,幼儿的兴趣很高,操作也很快乐,都能

33、找出动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个装得多 14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1学习用同一个标准的方法量米,感知科学测量和统计方法。 2通过探索发现同样大小的纸做成的圆筒和方筒,装的米不一样多。 3能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师用记录纸两张; 2每张桌子米一筐; 3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 、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卡纸、一支笔、一根直尺。 活动过程: 变魔术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并示范用其中一张卡纸变成一个圆筒,交代幼儿往这个圆筒里装米,要几杯才能装满,

34、请幼儿试一试。 幼儿第一次操作量米 1交代幼儿做圆筒时,要沿着黑线粘贴。 2操作后集中交流,量了几杯米才把圆筒装满,并集中统计。 3教师提问:同样的杯子,往同样大的纸张做成的圆筒里量米,为什么量出来的杯数不一样呢?请幼儿来示范刚才是怎样量米的。 4教师小结原因:因为小朋友量米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同样的杯子,往同样大的纸做成的圆筒里量米,量出来的杯数不一样。 学习同一个标准的量米方法:先在杯子里装满米,然后把直尺竖起来沿着杯沿轻轻刮一下,接着轻轻把米倒入圆筒里,不要把米倒出外面。 幼儿第二次操作量米 1教师把另一张纸变成一个方筒,请幼儿猜一猜哪个容器装的米多,并集中记录。 2用老师教的方法量米,看

35、圆筒能装多少米,进行记录。然后请幼儿自己做方筒,再次交代要沿着黑线粘贴,做好后用同样的方法量米,将结果进行记录。 3集中交流操作结果。 4得出结论:用同样大的纸,做成圆筒比方筒装的米多。 活动延伸:寻找生活中哪些装东西的容器是做成圆筒状的。 15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活动目标: 1、了解老虎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知道老虎的行踪并且对它的行踪感兴趣。 3、爱护老虎 ,懂得保护老虎。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引导幼儿初步的认识老虎。 物质准备: 1、一段介绍老虎的动物世界 2、一张中国地图 活

36、动过程: 1、首先是导入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老虎吗?在哪里见过的? 激发兴趣,让幼儿自由表述引发幼儿对老虎的已有知识经验,帮助幼儿梳理关于老虎知识的几个方面:外形、环境、食物、行踪、哺育。 2、播放视频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老虎生活的视频,你们想看吗? 首先分段无声播放视频,播放顺序是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捕食-育儿。 每段看完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3、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老虎在捕食前是怎样潜行的!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老虎的潜行,理解其悄无声息的含义。 4、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教师:这个是什么知道吗?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老虎的秘密 16 屈老师提供各科

37、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教师和幼儿一起指认老虎在中国的踪迹,介绍东北虎、华南虎所在的地点,议论为什么要保护老虎,以此给予保护动物的概念。 5、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老虎厉害吗?你最喜欢老虎哪一点?为什么? 最后小结:老虎是珍惜动物,我们要懂得保护它们!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回家后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讲讲老虎的秘密,老虎还有其他秘密,可以回家后让家长帮忙上网查一查! 如: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活动目标: 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 2观察了解水在不同容器里呈现不同形状的特征。 活动准备:

38、 1每组6个形状不同、标有刻度的透明瓶子。 2各种形状的瓶子若干、盛水的器皿若干、抹布、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在做水的游戏中,发现将各自瓶子里的水倒进大小不一的瓶子后,水面的高低会不一样。这里有6瓶水,你认为瓶里的水是一样多吗?说说各自的理由。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一样多 17 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二、幼儿假设 1幼儿讨论、假设,教师汇总假设的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2教师提议大家动手试一试。注意第一不要将实验用的两瓶水混在一起。第二,倒水时小心,尽量不要把水洒出来。第

39、三,将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动手实验 1任选两瓶水,想个办法证明这两个瓶中的水是一样多的。 2幼儿动手试验,教师观察记录。 四、交流验证 1幼儿各自讲述实验的结果,并对有争议的问题和试验展开讨论。 2交流:用什么方法证明两瓶水一样多? 发现瓶子的高矮、粗细不影响水的多少;瓶子的形状改变了,但瓶子里水的多少是不变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以上材料,让幼儿反复实验,获得守恒经验与概念。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对探索天气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录像,如下雨前蚂蚁搬家

40、的录像。 2.幼儿活动前做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观察,丰富相关经验。 3.纸、笔、展板。 活动过程: 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动物能预报天气的兴趣。 教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样才能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 教师: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 教师:小动物们知道天气要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1教师播放下雨天蚂蚁上树的录像,引导幼儿观察蚂蚁在下雨天的表现。 2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3教师讲述蚂蚁搬家的原因。 4讲述 蜻蜓燕子 低飞的故事。除了蚂蚁能预报天气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5请个别幼儿在大家面前介绍,鼓励幼儿说出与别人不同的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图标记录幼儿讲述的动物。 教师请每组幼儿选一名幼儿在集体中介绍本组幼儿讨论的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用展板的形式介绍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 2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怎样预报天气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布置成展板。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总结成一首儿歌,并游戏。 1动物世界真奇妙,它能预报天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