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9866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案例评析:语言蚕宝宝找妈妈 一、案例背景 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教师在实践中应把握好自己的位置,采用多种策略对幼儿进行引导,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使幼儿通过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参与活动,获得必要的经验。我结合语言活动案例蚕宝宝找妈妈,对如何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与发展语言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我们幼儿园正在开展园本课程丝绸的组织创建活动,在不断的设计与创新中,我想到了丝绸的源头蚕。怎么把蚕引用到我们的大班主题活动中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打开了这个结。“老师,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真奇怪!他们

2、长的一点也不象,你说说是不是只有它是特殊的,其它动物长大都差不多?”我连忙告诉佳仪:“不是啊,下次我再带一个好朋友让你们看看,它跟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一样的特殊。”我希望在这次活动的开展中,不仅是让幼儿了解蚕的生长过程,还可以初步了解大自然中生命的无穷魅力与感恩的情感。 二、活动设计 目标: 1、 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蚕宝宝变成蚕蛾的成长过程。 2、使幼儿能积极参加故事表演,发展幼儿的表现力与想象力。 3、体会故事表演带来的乐趣,学会情感的交流。 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2、故事图片,录音机,磁带 过程: 1、出示“蚕宝宝”图片,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3、

3、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 5、幼儿个别表演 6、活动延伸:幼儿画连环画蚕宝宝找妈妈 三、过程描述与分析 1、 出示“蚕宝宝”图片,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幼: 师:对了蚕宝宝,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今天呢!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蚕宝宝的事,故事的名字叫蚕宝宝找妈妈。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师:春天来了 师:故事听完了谁还记得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幼:蚕宝宝找妈妈 师: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 幼:蚕宝宝 师: 蚕宝宝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呢? 幼:出生以后没见过妈妈 师:蚕宝宝把谁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4、? 。 师:你的记性真好,都给记住了。我们给他鼓鼓掌 师:最终蚕宝宝有找到妈妈呢? 幼:没有 分析:给幼儿一个正确的答案是对幼儿的尊重。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渴望得到知识,在这里教师不仅有义务而且有责任正确引导幼儿,也是规程中所倡导的。 3、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请小朋友门仔细的听,听听看蚕宝宝都碰到谁,他们说了写什么? 师:故事讲完了,你们还记得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吗? 幼:春天 师: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幼:毛茸茸蚕宝宝 师:蚕宝宝换了几次衣服。 幼:3次 师:分别是哪些? 幼: 从黑乎乎的卵到毛茸茸的黑衣服;再换上了黄外套;然后换上白衣裳 教

5、师小结:原来在寻找妈妈的途中蚕宝宝有这么多的变化,第一次是从卵到毛茸茸的黑衣服;再换上了黄外套;然后换上白衣裳。 分析:这里的强调也非常有力,在幼儿七七八八的答案中让幼儿再一次不仅是从听觉还是视觉上,非常清楚了解蚕宝宝一生的变化。 师:那蚕宝宝找妈妈先碰到了谁? 幼:蜗牛妈妈 师:后来碰到了谁? 幼:白鹅,白蚂蚁,白蝴蝶 师:为什么会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幼:因为白鹅妈妈一身白衣服;白蚂蚁有一对翅膀;白蝴蝶有一对触须 教师小结:因为它们都和蚕宝宝的妈妈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对没见过妈妈的蚕宝宝来说可真是分辨不出来。 分析:这里是培养了幼儿区分不同事物的能力。 师:在蚕宝宝寻找妈妈的时候

6、是怎么与人交流的,他们说了些什么? 幼:“蜗牛妈妈,蜗牛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幼:蜗牛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一身白衣服,你们自己找吧。” 幼:“谢谢您,蜗牛妈妈!” 幼:白鹅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一对触角,到前面去找吧。” 幼:白蚂蚁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白蚁的妈妈。你们的妈身上有两队翅膀,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白蚁妈妈!” 幼:白蝴蝶笑着说:“蚕宝宝,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毛毛虫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子比我大,翅膀比我小,还有我们最大的区别是它有一对象羽毛一样的

7、触角。你们再到前面去看看吧。 幼:“我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在这桑树林里每个人造个房子,我们这么想妈妈,妈妈一定也在想我们,总有一天,妈妈会回来看我们的吧。” 师:我们来学学他们说的话好吗? 幼:好 分析:幼儿学说对话,可以让幼儿说说他自己喜欢的一句话,这样不提高积极性、参与性,还把自主全交还了幼儿。 4、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 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谁想扮蚕宝宝的到这里?其他人分别来扮演大白鹅、蜗牛、蝴蝶、白蚂蚁好吗? 幼:好 分析: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

8、件。”所以我让幼儿自己选择,对于大班的幼儿他们对分配角色的游戏不会觉得陌生,当然老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选择对话多的角色,差一点选择的少些对话。这样我们就能让所有的幼儿参加进来,不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也让幼儿有种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角色同样很重要”。 5、活动延伸:幼儿画连环画蚕宝宝找妈妈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故事啊? 幼:蚕宝宝找妈妈 师:下一节课我请一组上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把你们学到的故事,每人画一幅拼起来变成一幅连环画好吗? 幼:好 分析:这样的结束活动,让幼儿明确的知道下次的活动是什么,在休息时间,无意中给他们创造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合作的形式也是让幼儿自己

9、学会分配的活动任务,培养幼儿友好相处的精神。 四、活动反思 我开展蚕宝宝找妈妈的活动后觉得:语言活动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老师来说,如果不认真备课,设计一些能调动起幼儿积极性的方法,活动就会上得毫无生气,死气沉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能让他们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环节我出示的蚕宝宝,就让幼儿喜出望外,幼儿都有一个怜爱之心,对小动物是特别的厚爱。我的故事引入有悬念,让幼儿又惊又喜。也做了很多的铺垫,虽说是老课的翻版但还是充满了孩童的气息,我把故事的人物换掉,让幼儿更加加深对蚕宝宝一生变化的知识。 第二环节根据图片讲故事也是非常吸引眼球,幼儿只是经常在

10、听说蚕宝宝的变化,没想到会用图片的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这也是我的一个亮点,不仅改编了故事也创设了一个蚕宝宝在他们心中的可爱卡通形象。 第三环节有让幼儿加入角色的演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此也发觉幼儿非常积极的参与活动,可能是语言的设计较为适合幼儿,也在其中让幼儿感受到妈妈不见了的那种急切的心情,与寻找时迫切的情境。 整个过程都在较为融合的气氛中进行,但也有不足之处,在“表演”这一环节,我担心幼儿自己设计不好,就直接的参加了分配角色的活动方式,虽然他们每个人都为能够表演感到高兴,但是我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幼儿才是游戏的主角。如果我能够大胆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去表演,那么他们也许会带给

11、我更大的惊喜,也让幼儿真正实现主人翁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活动感想 要重视教材的选择,活动的开展是否成功、是否能在活动中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才是幼儿感兴趣的教材,蚕宝宝的可爱形象,符合了幼儿年龄特点,唤起幼儿认知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充满幻想的世界,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教师必须站在幼儿的世界里看幼儿,感受他们的心情和体验,真诚地尊重、呵护幼儿,永葆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做幼儿的知心朋友。这是我第一次改编故事,原先还在怀疑是否能得到小朋友的喜爱,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笑脸和积极的参与让我明白了它的成功。在今后我会经常自己试着改编,试着创作,在幼儿进步的同时也应该自己提升自己,进步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