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0033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第四章.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心理学第四章第四章 幼儿的社会化 第一节 幼儿语言的发展 概念: 1、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习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主要涉及到语言的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方面。 2、 语用能力:是指儿童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反应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 3、自我中心语言:儿童最初的语言称为自我中心语言,这种语言主要是自己与自己交流而用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调节功能。 4、符号:是客体以外的一种表达,从一定意义上说,符号是约定俗成的。 5、积极词汇:凡是儿童能理解也用对了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6、消

2、极词汇:凡是幼儿虽然能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 7、前语言时期:婴儿从不会讲话到能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称为前语言阶段。 一、婴幼儿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特点: 语音的发展特点: 1. 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普遍经历了相同的五个阶段。 阶段一:反射性发生期。 阶段二:牙牙语期。 阶段三:词和句子模式的萌芽期。 阶段四:学说话期。 阶段五:积极的语言发展阶段。 2. 婴幼儿发音过程中已发出“音节”为主,逐渐发出“清晰的单音” 第一阶段:单音节阶段 第二阶段:多音节阶段 第三阶段:学话萌芽阶段 3. 4岁的婴幼儿语音发展有扩展趋势,此后有收缩的趋

3、势。 4. 两岁的婴幼儿建立了词的语音表象,辨音能力先于发音能力。 婴幼儿词汇和语法发展的特点: 1.词汇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词类范围逐渐广大 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 2.婴幼儿语法的发展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从简单聚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二、幼儿语用能力的发展: 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合适的表达方式 幼儿可以根据所处的情景以及听着的特点决定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连贯的复述能力 儿童从5岁开始,能够独立连贯地复述一个故事,调理清楚,但语言不够生动流畅。 行动的调节能力 大约六七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向社会化语言过度。 语言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儿童习得语言

4、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每个具体的儿童在语言发生的时间、习得的策略上是不同的,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三、自我中心语言有三种表现形式: 1、重复 2、独白 3、集体独白 四、社会化语言,其表现形式有四种: 1、适应性告知 2、批评和嘲笑 3、命令、请求和威胁 4、问题和回答 第二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概念: 依恋: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主要对象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经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 二、问答题 1、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矛盾型依恋 2、依恋形成的原因; 首先,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

5、式。 其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 3、依恋的作用: 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 稳定儿童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规范儿童的行为,发展教育能力。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概念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问答题 1、同伴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 有助于同伴之间的相互社会化 成为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有助于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 2、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性被拒绝性被忽视性一般性。 3、儿童交往能力的必备要素:分享、合作、自信、移情。

6、 4、师幼交往对儿童的影响: 增强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探索精神 促进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 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及社会性的发展。 5、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行为特征 认知能力 身体吸引力 成人的鼓励 6、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 用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参与到游戏中 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 针对目标,略作示范 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第四节 幼儿道德的发展 一、概念: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

7、个重要内容。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2、自律:就是按照自己内在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3、他律:就是按照外在的标准,主要是成人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4、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5、移情: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既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式。 二、简答题 一、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 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 特点: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判断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特点:以成人的

8、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特点:以自己内在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科尔伯格的理论: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 第一阶段:服从于惩罚定向 第二阶段:快乐的相对主义 二级水平:习俗道德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 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 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 第六阶段:普遍的原则 二、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 幼儿道德发展具有具体性、他律性、模仿性、情绪性的特点、 影响因素: 1、家庭及其父母 2、游戏及其活动 3、同伴及其交往 4、社会榜样 5、教师及其环境 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认知水平 2、情感移情作用 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增强孩子助人、分享、合作、礼貌等亲社会行为。 3、家庭引导方式 首先,家长鼓励幼儿亲社会行为最有力的方式是运用微笑、表扬、拥抱和奖品等手段。 其次,父母自身的榜样,为孩子直接提供行为方式的示范,可帮助儿童习得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4、传播媒体影响 帮助儿童接受媒体正面的影响,抑制负面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