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 幼儿教师的适应不良 1.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复杂,幼儿教育课程现代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课程目标的不断改进以及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使幼儿教师感到原有知识水平已经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这就给部分幼儿教师带来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更新知识,充实与提高自己,就无法胜任教学岗位。这使幼儿教师产生不适应感。 2.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 因长期与人密切接触而造成情感上持续
2、的,或断断续续但反复出现的精神压抑,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不良状态。 调查表明: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马勒诗将职业倦怠分解为三个不同成分的综合症: 情绪衰竭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在工作中会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 教师经常感受到情绪衰竭状态, 他们觉察到自己不能像在事业早期那样给幼儿许多帮助,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 。 去人性化,性格解体是指个体会刻意与工作以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
3、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个人照顾或服务对象的一种无感情、非个人反应。处于人格解体状态的教师表现出对幼儿、家长和同事的一种消极、冷嘲热讽和漠不关心的行为态度。对幼儿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幼儿等。 成就感低落是指个体会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贡献,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低成就感的教师感到自己不能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和履行幼儿园的职责。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 有些幼儿教师不安心工作,教育意识淡薄,再加上盲目的横向攀比,产生“孺子可悲”、“夫子可怜”心理,对工作
4、缺乏激情,工作方式单调呆板,职业成就感逐步弱化。再加上教育内部的“大锅饭”制度依然存在,“能者多劳而不多得,庸者少劳或不劳而均得”,这个滋生惰性的温床使教育失去内部活力,影响教师的进取精神。时间一长,形成教师的职业的倦怠。 幼儿教师的心理异常现象 心理异常现象往往是指教师在性格方面出现的某些缺陷。 它是由各种不良刺激使心理活动出现的轻度创伤。心理异常现象是偶发性的不是经常性的,它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状态。往往不存在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病理性症状,介于正常与障碍之间,是适应不良的倾向。 幼儿教师心理异常现象: 狭隘、抑郁、怯懦、自卑、敌对、嫉妒、暴躁、孤僻等。 1.狭隘 狭隘俗称“心眼窄”“
5、小心眼”。狭隘表现为当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冲突时,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能自解。极易受外界暗示,极度敏感,爱猜疑,遇事好疑神疑鬼,由于猜疑使个人知觉严重歪曲。 2.抑郁 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独焦虑,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缺乏内在动力。六无:无趣、无力、无能、无助、无望、无价值。 3.怯懦 怯懦是以胆怯和懦弱为特点的性格缺陷。 怯懦的基本表现是,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该冒险时不敢冒险,非常害怕在别人面前行动做事,该说的话到嘴边就梗塞起来,让人丧失成功的机遇,畏畏缩缩,坐失良机,事后悔恨不已;容易屈从他人,甚至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 4.自卑 自卑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的
6、偏低的评价。 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伴有自怨自艾等消极情绪体验。自我感觉在一切方面都不如人,忽视自己的优点,自觉在社会上毫无价值,自惭形秽,几乎没有自信心,无所作为,对前途产生渺茫之感,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5.敌对 敌对是个人屡遭挫折引起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常心理,与他人心理不相容而敌视、对抗他人的消极心态。敌对是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 6.嫉妒 嫉妒是与别人比较,看见别人在某些方面(相貌、才华、成就卓著、财产增加、境遇、地位上升等)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恼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感体验。 7.暴躁 暴躁表现为忍耐性极差,易激惹,易冲动
7、,爱发“脾气”,常常伴随有突发的行为表现。 8.孤僻 性格孤僻者的主要表现是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 幼儿教师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亦称病态人格,是指因个体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而导致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人群,形成的特殊的极端化的行为模式。 在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上发生异常,并且影响了个体社交和职业功能,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1强迫型人格 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 强迫自己做某事,不能控制。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和克服。 2冲动型人格 以行为和情绪极不稳定,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 忍耐性极差,易激惹,过
8、于激动,对刺激做出超愈其分的、不适当的病态性的反应。情绪诱发后强度甚大,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其行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倾向,事后有悔恨情绪。 3偏执型人格 以猜疑和固执为主要特点。极端执拗,刚愎。 4癔症型人格 又称表演型人格,戏剧型人格。以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别人注意为主要特征。 5分裂型人格 以退缩、孤僻离群、情感冷漠,人际关系缺陷为主要特点。 6反社会型人格 以不负责任、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模式为主要特征。指具有反社会倾向的人格,其人格已严重偏离社会化,不能正常地适应社会生活。 7妄想型人格 其主要特征是怀疑别人,无法相信别人,总是认为别人心
9、存不良,归罪他人,提防他人。开始于成人早期,对他人有一种广泛而不当的怀疑与不信任,把别人的行为解释为故意或带有威胁的。心情无法轻松,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注意事项: 首先,由于情况复杂,不能仅凭一两项就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正常,离开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孤立地分析人的心理活动,甚至乱加分析,是十分有害的。 其次,绝不能把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种外界而引起的暂时的心理反应变化视为异常,以上所说的各种表现,偶尔、短时间出现是很正常的,如果常常出现并且持续最少三个月以上,就要慎重对待了。 再次,如果发现某人确实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一般情况下先不要和其他人说,请及时和心理咨询中心沟通,以做恰当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