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0154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 C-1变形金刚 一、准备活动:纸盒若干、双面胶、彩纸2张/人、剪刀1把/人、塑料眼睛2个/人、扭扭棒2根/人、毛绒球4-6个/人、固体胶1个/人、彩笔若干、装饰彩纸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跟宝宝共同讨论看过的电影变形金刚,跟宝宝共同回忆变形金刚的摸样,并提问宝宝变形金刚的头、身体、胳膊、腿等各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纸盒,提问宝宝纸盒的形状,并让宝宝想象这些纸盒都像什么?教师提问宝宝这些纸盒都有哪些用途? 3、教师出示双面胶,教授宝宝双面胶的使用方法。 4、教师统发纸盒和双面胶,让宝宝按照一定的形状组合把纸盒粘起来。 5、教师展示宝宝粘好的纸盒,让宝宝

2、充分想象. 6、教师出示彩纸和剪刀,把彩纸剪成适合的形状,用固体胶粘在纸盒上,并根据想象的事物自选彩笔,在彩纸上画上喜欢的图案。 7、教师出示塑料眼睛,示范贴在纸盒上,然后统发给每个宝宝两个眼睛,贴在自己的纸盒上。 8、教师出示扭扭棒,教给宝宝扭扭捧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把扭扭棒造型用双面胶在纸盒上固定好。 9、教师出示毛绒球,示范毛绒球的用法,然后统发毛绒球,让宝宝在纸盒上固定好。 10、最后教师辅助宝宝们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让宝宝们给自己的变形金刚起个好听的名字,带着自己的变形金刚给大家展示。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我们让孩子变废为宝,利用自己的所感所想去表现,去描绘美丽的童话世界。这节课我们

3、让幼儿对立体纸盒有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和认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情境,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平时接触的动画片里的人物形象,利用画笔涂鸦、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来感受地下纸盒创作的乐趣。 C-2 波纹印染 一、活动准备:深托盘1个/人、毛笔1支/人、墨汁若干、吸管若干、铅华纸若干、水若干、彩笔若干、食用油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见过大海吗?海浪是什么样的? 3、教师统发给宝宝每人一张纸,让宝宝根据他们的想象去画海浪。 4、画完后让宝宝自己去表述作品。 5、教师出示托盘,里面注入一部分水,用毛笔蘸着墨汁点一下。 6、教师让宝宝观察,原来墨汁是

4、浮在水面上。 7、教师出示沾了少许食用油的吸管,放入沈托盘里搅拌。 8、可重复点入墨汁,用吸管多次搅拌,直到托盘里变成不同形状的图案为止。 9、教师出示一张铅华纸,轻轻的将画放在深托盘里。 10、不要完全浸透,教师轻轻的把纸拿起来即可。纸上会出现漂亮的图案。 11、教师统发给宝宝们材料,让宝宝自己操作。 12、做好后,教师把所有的作品挂起来晾干。 13、教师示范给染好的画补充内容,可以想象成大海,画上许多的小鱼和水草、也可以做相框等等。 14、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彩笔,让宝宝自己来补充画。 15、教师给宝宝画好的作品署名和日期。 16、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浮在水面上的墨汁

5、形成的纹路占到纸上的技法就是波纹印染法。与色彩流动相比,虽然没有任何色彩表现,但是即便不搅动也会形成奇妙的形状,产生漂亮的子流动纹路,墨汁的旋窝纹路好像在流动着扩展开来一样,给孩子们带来很奇妙的感受,但是在家里操作的同时,家长要注意吸管蘸的油不要太多,并且动作尽量轻盈,尽量不要激起水面上的波纹。 C-3 红薯蛋糕 一、活动准备:红薯若干、奶油若干、草莓酱若干、可食用蜡烛若干、蛋糕盒1个/人、盆子1个/人。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我们都要吃什么?蛋糕是用什么做的? 3、教师提问宝宝今天都带了什么?我们一起要用红薯做蛋糕。

6、4、教师出示红薯,示范把红薯皮剥掉。 5、教师让宝宝自己把红薯皮剥掉,然后放在各自的盆子里。 6、教师示范在盆子里,把红薯捏碎。并辅助宝宝完成。 7、教师出示底板,把捏碎的红薯放在底板上并塑形。 8、教师辅助宝宝把红薯放在底板上塑形。 9、教师出示白色奶油,让宝宝闻一闻,都是什么? 10、教师把白色奶油放在保鲜袋里,尾端打个结,把奶油都挤到底部,并在底部剪一个小口,然后把奶油挤在做好的红薯蛋盆子上。 11、统发奶油给每个宝宝,让宝宝自己操作。 12、教师出示草莓酱,同样的方法把草莓酱挤在红薯蛋糕上。 13、把教师的灯关掉,营造生日的气氛,跟宝宝一同唱生日歌,吹蜡烛。 14、教师引导宝宝把蛋糕送

7、给爸爸妈妈,跟宝宝妈妈一同分享。 15、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目的是让孩子探索体验红薯,了解红薯的性质。先让小朋友体验红薯的质地,然后用红薯泥加上各种装饰物,例如:巧克力豆、共干等亲手制作只属于自己的个性蛋糕以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蛋糕很常见,但一般人没有机会亲手制作它.我们这里给小朋友提供了机会以此培养孩子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C-4 画波浪 一、 活动准备:铅华纸若干、颜料若干、粉刷滚1个/人、彩毛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前面课程中老师带着宝宝去大海,都做什么了?都看到些什么?让宝宝试图回忆。 3、教师提

8、问宝宝大海是什么颜色?大海会游泳吗?大海是怎么游泳的? 4、教师出示粉刷滚,提问宝宝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5、教师让宝宝小手摸一摸粉刷滚,上面软软的,提问宝宝这是用什么做成的? 6、教师告诉宝宝它是用毛毡做成的,跟布不一样,教师用粉刷滚在宝宝的胳膊上滚一滚,让宝宝感受一下毛毡刺刺的感觉。 7、教师统发粉刷滚,让宝宝用粉刷滚在桌上滚一滚,在地上滚一滚,在墙上滚一滚。 8、教师出示颜料,用粉刷滚蘸满颜料在墙上横向滚一滚,让宝宝联想留下的痕迹像什么? 9、教师统发颜料、粉刷滚,让宝宝自己尝试横向滚、竖向滚,并引导宝宝用粉刷滚的侧面来印一印。 10、教师说出自己的感受,墙上的画就像大海的波浪,教

9、师跟宝宝一起用彩笔来装饰大海,可以给大海里画上各种小鱼、海草、珊瑚等等。 11、教师引导宝宝给自己的作品描述 12、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主要是让您的孩子体验大海的自然景象。这是继“气球鱼”之后第二次以海洋为主体的课程,在“气球鱼”中.孩子们己体会了大海的感觉,而在这次课程中更进一步体验到了大海的表面特征波浪。在游戏中,小朋友还会了解一些海洋生物,并进行简单的表现。 C-5 飘扬的热气球 一、活动准备:气泡袋若干、颜料若干、彩纸若干、铅华纸(热气球 形状)1张/人、彩笔若干、剪力1把/人、双面胶1卷。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表演。 2

10、、教师提问宝宝都看过热气球吗?出示有关子热气球的各式图片,并简单介绍热气球的原理。 3、教师出示气泡袋,宝宝观察颇色、形状,让宝宝触摸,并讲出触摸的感觉,也可以将气泡袋捏响,让宝宝听觉得到探索。 4、教师出示气泡袋 在气泡袋上用水彩笔画上美丽的图形,教师统一发给每个宝宝一张气泡袋,让宝宝在气泡袋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5、教师示范将画好的图形从气泡袋上剪下,在剪下的同时要重申用剪刀的方法和规范的动作以及注意的事项,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示范将气泡袋图形用双面胶带张贴在手工纸上(课前准备的手工纸最好折有手柄的),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出注意事项。 7、教师出示形状的大纸若干,让宝

11、宝想象这是什么图形,是不是可以做热气球,为什么? 8、教师出示颜料,示范将贴好的气泡袋放在翻料盘里,充分的沾染颜料、然后在热气球大纸上益上自己制作的气泡袋印章。 9、教师统发颜料和形状大纸,让宝宝自己尝试将贴好的气泡袋放在颜料盘里.充分的沾染颜料,然后在热气球大纸上盖上自己制作的气泡袋印章 10、教师引导宝宝充分发挥想象。去定义自己的轨迹困案。 11、完成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给自己的热气球添画,教师指导,让宝宝自己操作完成。 13、作品完成,宝宝将自己的作品命名,并做讲解。 14、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让宝宝接触认知平时最常见的气泡袋,让宝宝通过对不同形状的认知感受

12、,听觉感受,加深对气泡袋的了解。并让宝宝通过大胆的想象.尝试用气泡袋想出多种玩法.能积极的表达自己新发现,最后完成飘扬的热气球.使宝立宝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C-6 气球王国 一、 活动准备:气球若干、打气筒1个/人、铅华纸若干(贴在墙上)、 双面胶1卷。 二、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玩过气球吗?气球是什么形状的公气球有什么用途?让宝宝尝试回忆以前做的气球鱼。 3、教师出示吹好的气球,让宝宝观察气球的颜色、形状,并联想它像什么? 4、教师示范打气筒吹气球。 5、教师让宝宝自选气球,让宝宝尝试自己用打气筒吹气球。 6、气球吹好后,教师示

13、范把气球变成不同的形状,教师辅助宝宝把气球变成不同的形状。 7、气球变成不同的形状后,让宝宝联想自己手里的气球都像什么? 8、教师可以用气球做成兔子耳朵、围巾等等套在宝宝的头上。 9、教师把吹好的气球用双面胶粘好贴在纸上。 10、教师辅助宝宝贴双面胶,然后让宝宝自己贴在纸上。 11、教师引导宝宝可多吹几个气球,贴在纸上,让宝宝联想自己的气球画。 12、气球贴好后,教师出示彩笔,来补充气球画。 13、教师让宝宝自选彩笔,让宝宝自己来添画补充完整。 14、教师给画好的作品署名和日期。 15、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在这节课上,小朋友利用各种形状的气球表现了相关的事物。在老师讲述

14、有关气球王国的故事时,小朋友的好奇心被充分得调动了起来,他们想象了生活在气球王国里的事物,并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气球进行表现。在第一阶段的课程中,我们曾经利用气球和一些装饰材料进行过表现鱼的游戏,在本周进行的气球游戏中,我们是把各种各样的气球连接在一起,对想象到的事物进行表现,这样的表现方式比上次更加深入。也就是说,利用气球的各种形状进行多样表现的游戏。 C-7 日本人偶 一、活动准备:樱花纸3张个/人、肉色纸和黑色纸若干、胶棒、水彩笔、雏坛1个、寿司1个/人、一次性纸盘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们互相作目我介绍,并且可以进行才艺表演。 2、教师播放一首日本女儿节的歌曲,让宝宝聆

15、听,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并且是什么时间才放这种歌曲。 3、教师提问宝宝我们国家都有哪些节日之在这些特别节日时播放什么特别的音乐?可以让宝宝来自我表演。 4、教师给宝宝讲述日本女儿节的由来,以及日本人庆祝女儿节约仪式以及饮食。 5、教师提问宝宝中国和日本哪些地方不一样? 6、教师出示人偶娃娃让宝宝观察,并让宝宝说出自己身上的衣服与人偶娃娃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7、教师出示樱花纸,让宝宝观察上面的图案,并告诉宝宝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8、教师统发樱花纸,教宝宝一起折人偶衣服,学习不对称折法。 9、折好衣服后,教师让宝宝观察衣服还缺少什么。 10、教师让宝宝自己选择喜欢的腰带,并折好。 11、教师教会宝宝胶

16、棒的使用方法,并把腰带粘好。 12、教师示范在做好的脸蛋上画上上眼睛、解、嘴巴,然后统发做好的脸蛋,让宝宝自己添加。 13、教师将剪好的头发用胶棒粘贴在脸蛋上,然后让宝宝自己挑选细化的头发粘好。 14、最后教师出示装饰亮片,供宝宝做最后装饰点缀。 15、每个宝宝给自己的人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教师出示特制的雏坛( 5层即可),教师跟宝宝一起把自己制作的人偶摆放在雏坛上。 16、教师统发一次性纸盘,然后每人一个寿司,一起庆祝日本的女孩节。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我们让宝宝学习纸张的不对称折祛,训练了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同时在老师的讲解中,让宝宝了解日本女孩节的由来,让宝宝亲身感受女孩节的一系列流程

17、,丰富宝宝的异族知识。 C-8 我制作的家 一、活动准备:彩纸若干、彩笔若干、纸盒若干、扭扭棒若干、海 棉球若干、亮片若干、底板1个/人。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的家都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都是谁造的房子? 3、教师出示底板,并告诉宝宝我们要在地板上建房子。 4、教师出示纸盒,教会宝宝双面胶的正确使用方法。 5、教师示范把平整的纸盒侧粘在底板上,尽量拼成房子的形状。 6、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一个底板,用它们自己准备的纸盒贴在底板上。 7、教师出示三角形的纸盒,提问宝宝纸盒的形状,并把它站在底板上做屋顶。 8、教师辅助宝宝完成房

18、子的框架黏贴。 9、教师提问宝宝最喜欢什么颜色的房子? 10、教师出示彩纸,把彩纸贴在自己做好的房子上面。 11、教师让宝宝自选彩纸,让宝宝尝试贴在自己的房子上面。 12、教师出示扭扭棒,教给宝宝扭扭棒的使用方法,可以做成螺旋状,也可以折成不同的形状贴在房子上面。 13、教师出示海绵球、亮片等装饰材料,教宝宝怎么使用,并给自己的房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14、教师出示彩笔,可以在房子上面画一些漂亮的图案。 15、教师让宝宝自选彩笔,让宝宝自己打扮小房子。 16、最后教师给宝宝的房子署名和日期。 17、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是通过孩子所熟悉的材料,让孩子进行房屋的构建。在

19、前面课程路我们也有构建房子的内容,但主要是立体空间构建,这节课是平面造型。孩子们按自己喜欢的样子建造了他们独特的房子。并对房子里面、外面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充分体现了孩子对于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记忆和表现能力,培养了其创造力和掌控全局的能力。 C-9 水果沙拉 一、活动准备:菠萝1个、火龙果一个、圣女果若干、沙拉酱1瓶、 盆子1个/人、勺子一个/人、保鲜袋l个/人、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都吃过西餐吗?西餐都有什么?为什么叫他们西餐?西餐跟中餐有什么区别? 3、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告诉宝宝今天我们要做水果沙拉。 8、教师神秘出示菠萝,用不透

20、明塑料袋装着,让宝宝鼻子闻一闻,看宝宝是否能认知菠萝。 5、教师提问宝宝菠萝是什么味道的?教师切给每个宝宝一小块菠萝,让宝宝自己尝一下菠萝的味道,并用语言表述。 6、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一大块菠萝,让宝宝自己尝试把他们切成小块的,放在自己的盆子里。 7、教师出示火龙果,提问宝宝水果的名字是什么? 8、教师同样的方法把火龙果切成小块,让宝宝自己品尝一下火龙果的味道,并进行描述。 9、统发火龙果,让宝宝把它切成小块的。 10、教师出示圣女果,让宝宝自己品尝一下味道,教师统发圣女果,让宝宝把圣女果一个切成两半放入盆子里。 11、教师出示沙拉酱,提问宝宝它的名字,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一点沙拉酱,让宝宝尝一

21、尝它的味道。 12、教师示范把沙拉酱倒入盆里,并搅拌均匀。 13、教师给宝宝的盆里倒入沙拉,让宝宝自己搅拌均匀,并放入盘中互相品尝分享。 14、教师引导宝宝把水果沙拉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让宝宝认知不同的水果,了解不同水果的特性,然后让宝宝自己亲手动手制作在家里不可能让他们触碰的水果沙拉,满足宝宝的探索欲望,发挥宝宝的创造力。 C-10 星际旅行 一、活动准备:小印章若干、铅华纸若干、剪刀1人、彩纸若干、颜料若干、自制小星星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晚上的天空是什么颜色?晚上的天空中都有什么?星星是什么样子的?等

22、等。 3、教师出示星星,让宝宝观察星身的形状和颜色。 4、教师示范星里的远近距离,让宝宝理解近大远小的道理。 5、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一个星星,然后跟宝宝玩一个听指令做游戏,当老师说到大的时候,宝宝尽量的让自己手中的星星变大。 6、教师示范把手中的星星用浆糊贴在墙上的纸上。 7、宝宝把自己的星星都贴在墙上的铅华纸上。 8、教师提问宝宝,月亮的形状,颜色。 9、教师在彩纸上画上不同形状的月亮,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10、教师统发彩纸,让宝宝自己画月亮,剪月亮。 11、教师引导宝宝把剪好的月亮贴在墙一七。 12、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小印章,示范印在墙上的纸上。 13、教师统发小印章,让宝宝自己印在纸上。

23、 14、教师让宝宝进一步观察星星近大远小,如果距离足够远,星星就会变成一个小圈点。 15、教师出示颜料。用手指蘸着颜料印在纸上做远处的星星。 16、教师让宝宝自选颜料,让宝宝自己去印远处的星星。 17、教师提问宝宝,晚上的天空中还有什么?教师引导宝宝用彩笔补充图画。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让宝宝通过间接体验,感受夜空,让他们知道漆黑的夜空存在的多样性,并且让他们把感觉表现出来。 在夜空游戏中,我们让宝宝回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星星,联想夜空中的其他事物,并通过孩子们对星星的仔细观察,了解星里的大小、远近等,形成一定程度的距离感和空间感。最后,让他们用手指、贴纸、印章等形式装饰自己的夜空。接下来的课

24、程中,我们将继续让宝宝体验多样的自然现象,并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C-11 种树 一、活动准备:牛皮纸若干、喷壶1个/人、种子2-3个/人、颜料、颜料盘、排刷1个/人、铅画纸若千、卷筒纸2卷、排笔1支/人。 二、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与宝宝共同讨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大树是从哪里来的?最后引入宝宝看到的树都是什么样子的?让宝宝尝试自己去描述。 2、出示种子,让宝宝摸一摸,闻一闻,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把种子种在土壤(牛皮纸)中。 3、出示喷壶,教师示范给给种子浇水,然后发给每个宝宝一个喷壶让他们自己尝试去给种子浇水。 4、出示排刷,教师示范排刷的使用方法,提醒:大树是从下往上长的.所以我们在刷的

25、时候也要从下往上刷。然后发给每个宝宝一个律刷去尝试。 5、教师出示咖啡色颜料,教师用大排刷蘸着刷树干。 6、教师示范蘸着颜料刷树干,然后发给每个宝宝一份颜料,教师与宝宝一起刷树干。 7、树干画完后,教师示范画树枝,然后可以让宝宝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用排刷画树枝。 8、教师与宝宝讨论自己最喜欢的树叶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尽量让每个宝宝尝试用语言表达。 9、教师示范往手上挤些颜料,涂抹开拍在大树上做彩色树叶。然后教师给每个宝宝的手上挤上自己喜欢的颜料,涂抹开拍彩色树叶。 10、教师让宝宝观察大树上面现在还缺什么?没有果实!教师示范团卷筒纸,蘸颜料,最后把纸团飞向大树做果实。然后教师发给每个宝宝一段

26、卷筒纸然后团球蘸颜料,飞向大树。 11、教师在自己的脸上画一上漂亮图案,蹲在大树下,让宝宝猜是什么小动物,然后提问宝宝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最后可以让宝宝互相在脸上画图案变成漂亮的小动物。 12、家长参观,拍照留念。 三、活动总结: 我们引导宝宝与自身的成长过程作对比理解树的成长过程,并表现树的外在形态,同时在有趣的情景表演中让宝宝理解树的成长原理,并通过各种表现方式创作树,培养宝宝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C-12 做小蛇 一、活动准备:彩纸若干、浆糊四份、剪刀1把/人。 二、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都有哪些动物是爬着走路的?教师引导宝宝一

27、起在地上爬一爬。 3、教师出示彩纸,问宝宝彩纸的颜色,形状。 4、教师出示剪刀,把彩纸剪成条状. 5、教师统发彩纸和剪刀,让宝宝自己剪成条状。 6、教师可以给宝宝多种颜色的彩纸,让宝宝剪成各种颜色的纸条。 7、教师出示浆糊,让宝宝闻一闻,他是用什么做的? 8、教师给每个宝宝的手上都放一点浆糊,让宝宝感受它的粘稠 度。 9、教师示范用浆糊把一张纸条粘在一起,把另一张纸条穿过第一张纸条连接在一起。 10、教师统发浆糊,让宝宝自己把所剪的纸条连接成长长的一条纸环。教师辅助宝宝完成。 11、教师提问宝宝做好的长纸环像什么?然后给做好的长纸环剪一个小尾巴贴上。 12、教师统发彩纸和剪刀,让宝宝自己操作剪尾巴贴上。 13、教师出示彩笔,在做好的小蛇头上画出眼睛和嘴巴。 14、教师统发彩笔,让宝宝自己完成。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让宝宝通过纸张创作,做宝宝最喜欢的动物小蛇,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制作,让宝宝了解小蛇的一些基本生活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