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030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而“道”性为“虚”,为“静”。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

2、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

3、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所以,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虚静心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艺术家怎样才能进入到这种心理状态呢?于是庄子又提出了所谓“心斋”、“坐忘”等一系列观点。“心斋”反复强调要“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目无所视,耳无

4、所闻,心无所知”,屏除耳目心知,与外界绝缘,用“气”来感知万物。而“气”则是一种无限的东西,是“虚而待物”的,只有用这种虚空的心境直观,方能把握“道”。这样才庶几乎能够“同于大道”或“达于至道”。与“心斋”通的是“坐忘”是指从人的生理欲望中解脱出来。忘掉自己身体四肢的存在,抛开自己的聪明,塞耳闭目,离析形体,身如枯木,心如死灰,与大道相通。这种从生理和心理的欲望中的解脱,其实就是逍遥游中所说的“无物”、“无名”、“无己”的自由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虚静。虚静的这两种心理状态的方式极为后人推崇和重视。但是庄子的“心齐”、“坐忘”、“虚静”说也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它完全否定了艺术创造活动中人的感官

5、作用,也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理性逻辑思维对艺术创造作用,这是他消极的一面,不过后来的文论家和艺术家却更多地吸收“虚静”说积极的一面,屏气其消极的一面。从魏晋开始,庄子的“虚静”说被广泛的运用到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了。陆机是最早将虚静理论自觉运用于文学创作研究中的。文赋开篇即云:“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罄澄心以凝思”等都是强调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保持一种虚静凝神的心理状态。刘勰又进一步将虚静理论运用于艺术构思心理研究中。刘勰认为:虚静是创作构思的必要心理准备。只有摆脱外物的困扰,进入到超功利的虚静的精神状态中,才能打破“神有遁心”的局面,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自由自在的创作

6、状态中,这一点是和庄子一致的。然而,刘勰又大大超越了庄子虚静中的“去智与故”、“无知无欲”的片面性,开始注重知识要在虚静的审美心态中,通过虚静发挥出来,要和作家的情感和想象融合一致。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吸取和发展了庄子的“虚静”思想,要求作家具有“虚静”的审美心态,进入到“身与竹化”的审美体验中去。 战国时代,除了老庄的“虚静”外,还有像管子和荀子提出的认识论上的“静观”学说,“静观”说突出理性和思维的作用。如管子提出的“虚而静”的命题,“虚”就是排除主观的成见,“静”就是保持心的安宁平静,主体只要做到“虚-而静”,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自动在你面前呈现出来。这于庄子的“虚静”说有着重大差异。庄

7、子的虚静着重主体积极独特的自由体验,它能很容易地开启艺术家创作心理过程和读者欣赏心理过程的“本体自由”精神。排除一切主观和客观杂念的干扰,才能达到智慧的日月,洞鉴万物,使主客观进入到“物化”的状态。 人们在解读庄子的时候容易产生两种误解,一是庄子的“虚静”说容易被人误解的是,1)认为“虚静”乃倡导的浑浑噩噩愚昧无知之说,2)认为“虚静”乃死寂之静。因此就给庄子扣上“虚无主义”的大帽。其实庄子所说的“虚静”是与“明”、“动”、“游”分不开的,可以说它们是一体两面。庄子在否定、消解人的世俗欲望、名理概念知识,强调无知无欲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引生、肯定可大知与精神自由解放的另一面。这样说来,离弃就不只

8、是一种否定。而是也是一种肯定。在这看似离弃的行为却对具体、整个宇宙和生命的肯定和对未受概念左右的活生生世界的拥抱。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称之为“离合引生”叶面。 另外一个需要澄清的误解就是,片面地割裂了庄子“虚静”说的静与动的辨证关系,只承认庄子“虚静”有静的一方面。王元化先生在刘勰的虚静说一文中认为,老庄提倡的“虚静”的目的却是为了达到无知无欲浑浑噩噩的虚无之境;而刘勰提倡的“虚静”的目的却是为了通过“虚静”达到也“虚静”相反的思想活跃、感情焕发之境。实际上,庄子的“虚静”说不仅从心理态势,还是体现在人格类型,或是体现在文章风格来讲,“惊”、“动”,“淡泊”与“放旷”,“淡漠”与“雄浑”都是难以

9、截然分开的,“动”是“静”的必然结果,“静”乃是“动”的必要前提。 “虚静”思想,作为道家哲学重要内容之一,也曾受到老庄哲学消极负面的影响带来的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在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下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由此造就的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同时也造就了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中国古代美学用“虚静”二字概括,并由此建立了富于民族特色的“虚静”说审美理论。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而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大厦和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其意义是深远的。认识论是很玄虚神秘的,未必科学

10、;但具体运用到审美和文艺创作领域,则有其相当多的合理成分,因为它揭示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往往是超功利的。假如在文艺创作或艺术鉴赏中,审美主体不能摆脱功名利禄等世俗观念的侵扰,则很可能流于失败,甚至必然会失败。美学和文学理论上的这一极其重要的现象和规律,在西方美学史上是到近代由康德明确提出的;在中国,则是远在先秦的老庄道家就已经有所触及。 “物化”的思想,本来也是庄子提出的哲学认识论,即主张作为主体的人在体认客观事物之“道”的过程中,在心灵“虚静”的状态下,最后要达到、也能够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即彻底泯灭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 “不知所以生,不知所

11、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庄子大宗师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此之为物化。”庄子齐物论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物化“。庄子通过梦蝶的故事给我们引出了”物化“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对于准确理解它的本质具有一定的误导作用。一般我们说的”物化“,想当然就认为是人化为物,甚至认为是人被物化了。而我们细读一下就会发现,庄子在这里并不是要我们做如是解。他选择了蝴蝶作为自己梦幻的对象,可谓是别有用心。因为这个意象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诸侯争霸割据,战争延绵,面对

12、动荡不安的”人世间“,庄子采取了一种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虚已“而”游世“。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必定会受到各种思想行为的限制,处于一种”有待“的状态,庄子所主张的就是要消除这种”有待“,追求轻松自由的逍遥”无待“。而蝴蝶正是他选择作为他的梦想的理想意象。它是自由、放达的象征,将人转化为蝴蝶,借蝴蝶来实现”自适其志“:蝴蝶翩翩起舞,不受时空的限制,也没有陈规的约束,它所做的只是遵循心灵的指导,尽情享受无止的自适与畅达。物化的境界是道的境界,也是艺术的境界。具体来说,”物化“境界中有周梦为蝶,碟化周所产生的超越于感性存在的境界,与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由作为现实存在或现象的实境生发让人浮想连翩、玩

13、味不已的虚静过程是隐约暗合的,所以,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求作品能够细致入微地描绘实境,更主要的是能够让实境发出虚境,使读者能够透过文字符号的表层发掘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周与蝴蝶则必有分艺”这句话显然与上文分析的结论是矛盾的,既然说物我是交融的,为什么后来又说“必有分”呢?其实这个问题是这样理解的:作为社会存在的物的物、我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本不相同,必定是“有分”的。但是,在庄周之梦中,庄化蝴蝶,蝴蝶化为庄周,作为人的庄周与作为物的蝴蝶已经超越了各自自身的局限,在精神领域中达到了契合无间、不分彼此的内合状态,产生了观念上的互化和心理上的沟通

14、,通过表面上的“有分”,实际上投射出的是两者内在的“无分”,这才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所谓“物化”的物当然不是一般的物,他以物的概念来代指万世万物。指事物的“自然”性,“无为”性,即自然的状态和性质,将“自然”视为物性,物本,物根。这个物之自然,庄子视为“天”、“道”,是物的本质和本原。要获取事物的本质、本原,就要使事物还原归本,回到事物的初使本根状态中去,以事物的真性、真情,以事物的本来面貌和自身规律去反映出事物本质。它是以“自适”为心理感受与体验,以“心斋”、“坐忘”为自我修养方法与途径,由此而达到的一种“物我不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物化“的本质就是通过消除物

15、我在形骸上的差异,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一种精神境界,这对文学中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化”与“丧我”的关系:目的与手段 庄子的“物化”思想也像他的“虚静”说一样,作为哲学认识论有其片面、偏激处,因为过分夸大了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取消了它们各自的质的规定性。但是,“物化”思想在审美领域和文艺创作领域,则无疑是一个相当精辟的理论,因为真正的高级的审美和文艺创作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作到异质同构,泯灭彼此之界限,这也就是后世许多文论家常说的神与物游、情景交汇、意境融彻。庄子一书中讲了大量的进入“物化”境界的技术、技艺创造故事,如:“庖丁解牛”、“佝偻者承蜩”、“吕梁老夫蹈水”、“津人操舟”等等,都达到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真正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 陈鼓应老庄新论、庄子今注今释、 宗白华美学散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