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应帝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0311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内篇应帝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庄子内篇应帝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庄子内篇应帝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庄子内篇应帝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内篇应帝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内篇应帝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庄子内篇应帝王读庄子应帝王有感 应帝王是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主旨是治世之道,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其丰厚内蕴涵盖宇宙人生,所以为政之道必然要发源于万物之大道。 首先从篇题来看,郭象注曰:“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沈一贯曰“:无心而任化者,不求为帝王而默应帝王之道者也。”刘辰翁曰“:应世为帝王也。”从这些注释来看“应帝王”理解的关键在于“应”和“帝王”两个方面。但我认为“帝王”不应该合在一起解释,帝王是个统称,史书一般都是分开说的,帝指皇帝,王是帝所封,两者不在一个级别,编史书的都不会把这两字放一起,那是死罪。而且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没有帝的,周天子为王,诸侯国的等级是公侯伯子男,秦始皇才是

2、“始皇帝”。 所以这里的“帝”我认为是“自然”,养生主里有“古者谓是帝之悬解。”成玄英疏:“帝者,天也”。“应”在这里理解为顺应,如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此多处之“应”,我以为皆是因顺之意。又“王”作动词讲,所以,我认为篇名的意义是顺应自然之道才能称王。而“王”也并非是权力意志的强加者,正如老子所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弗唯弗居,是以不去。”此处主宰者虽具有统摄作用,但自身却不以为主宰。又如逍遥游中所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本文对政治领域的君主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把治国提升到了“道”的高

3、度,它主张对自然原则的尊重,这体现为对“道”的顺应无为。“道”是万物本源,暗含于一切事物的本然存亡过程,而本文主要讲为王之道,它将“道”限定于治世的范围内,但作为治世的内涵,仍与自然、人生的大道相通,正所谓万物一马。 文章开篇从齐物论中的“四问四不知”引发,主要针对最后一问“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这一点,从而进一步通过泰氏和有虞氏的对比诠释了何为“不知”, 有虞氏可以说是有“知”君主的代表,他通过仁义思想教化世人。庄子认为这种以伦理道德使人规范的方法可以获得百姓之心;但同时他也指出了其遗憾之处,即“未始出于非人”。宣颖认为是“未能超然于物之外也”。可理解为不是出于人自身的向善,是不

4、自然的,仍然被外物所累。可以说,道家对儒家仁义思想的批评,不是对仁义道德本身的否定,而是对固定的外在形式的否定。 从道家的自然无为来看,庄子认为儒家的仁政、法家的法治其实在形式上有其共通之处,都是用固定外在的形式教化人,只不过采取的方式有温和与暴力之分。所以在第二章里面对“经式义度”的强制主张,作者借狂接舆之口更直指其“欺德”行为。在庄子看来,君主治世不应以统治者的主观意志作为法度的制定原则,强行使被统治者服从遵行,违反了明主顺任自然的治世原则。如果说有虞氏是使“仁义”之有“知”强行之,肩吾主张以“经式义度”之有“知”强行之,那么泰氏则不然。他的“无知”是一种“至人无己”的状态,万物同源,是一

5、种予物逍遥,予己逍遥的大自由,统治者通过内在的涵养,再外化为治世之“道”,这种理想的治世状态不是在强迫他人中完成,而是通过自我道德的涵养来自然感染他人。 第三章讲“为天下”之道,无名人通过“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表现出强烈的厌恶之感,但这里并不是对治天下的反感,而是对当今天下治世之法的不满,从无名人的回答可以看出天下治世之道并没有顺物自然,以求“无为”,而是参杂私意,任性妄为,这样的治理倒不如不治,不治天下反倒安宁,治人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所以无名人一开始的态度甚为不满,但无名人并不是一个完全超脱世俗的人,仍心系天下,当天根再次发问时,无名人便告诉他治世之道要首先要心静无为,其次道

6、法自然,这里与儒家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相似之处,首先都是要从自身做起,个人处于“无知”之态,便能行“无为”之事。第四章谈明王之治,顺承上文,主要讲如何修个人,个人应是逍遥之人,达到精神上的大自由,以至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打破与外物的对立,才能让自己的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上升到与万物相同的根源之地,在这里真正的大爱就是不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强调万物平等,然后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这样不以自己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就不会产生好恶之情,给万物有形无形的干扰,就不会感到来自万物的牵挂、滞碍。 第五章是本文最长的一篇寓言,从字数来看应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主

7、要是写神巫替壶子看相的故事,首先从季咸名字推测:“季贤”应该不是真正的大贤,有影射的意味在其中。而且从两人之间的多次交锋来看,季咸每次都处于下风。可见庄子中人物的名字有时也具有特殊的意义的。 故事中季咸虽精于看相,而却看不出壶子之道,可见他所明之相乃世俗之表相,并非物之根本。壶子对列子也曾说:“吾予汝既其文,未既其实。”列子之所以见季咸而心醉,就是因为两者处于同一层次,都只是知晓事物的表象,未触及其内在机理。而事物之象是因时而变,物质循环,生命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季咸仅根据固定的表象去做轻率的判断,显然是忽略了生死变化中的自然大道。在这里庄子显然否定了世俗依表象来认知这一观点,认为治世不可

8、从世俗表象来轻易决断,要顺应一切事物的本源,也就是所有事物的终极大道。因为万物的本真之“道”是一为本而末万殊,不可测知的变化是在一真的基础上呈现出万象的。也就是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道”这种规则产生的方向、对立和中道,可以映射到万事万物上,大到宇宙的产生,国家的统治,小到身体的健康运行等。只要把握了终极之理,治世之道也就自然明了。 壶子通过其心境展示出万象之道,这种内外合一的交感状态也必然是治世之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如何用内心来映射万物,庄子通过第六章的议论来进一步阐述,归结到“用心若镜”,抛却私心,能客观反映外在物象。庄子认为君王应如镜般的用心,外在表现为“顺物自

9、然”,内在则是“亦虚而已”,人间世中“气者,虚而待物”,虚就是回归本体,从而容纳万物,道教中也讲求“虚静”,虚者无欲,静者无为。所以用本心应对外在的各种事相,外物虽千差万别,但本心却不变,这样就除去了成见用心所带来的假象,从而还原其本有的真实以做出正确的应对,这是合“道”的境界。正如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这里再次提到了内修的状态,我们可以得出庄子所认为的王必先为至人,而后才能治世。 篇末最后一章通过“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形象的写出肆意妄为的悲惨后果,给读者临门一击,其声响余音袅袅,其文字过目难忘。在这里庄子用高度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混沌之死,告诫当政治人应顺物自然,予民逍遥。 本文讲治世之道主要还是从万物大道中阐发出来,表达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顺物性之自然,勿强加干涉。可以说,在明王政治的启示及主体生命的关怀方面,庄子无为而有为、无知而真知的治世智慧,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这种治世观也可以看出庄子是持人性善的观点,对人性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百姓都是质朴纯良的,是可以通过感化来达到顺性自然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