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0390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 1.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1总则;说明编制顶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1.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1.3预警和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1.4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

2、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1.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1.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1.7附则:包括有关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1.8附录:包括相关的应急预案、预案总体目录、分预案目录、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 2.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

3、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 2.1组建编制队伍 预案从编制、维护到实施都应该有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在预案实际编制工作中往往会由编制组执笔,但是在编制过程中或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财务部门等。 2.2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2.2.1风险分析 分析各类紧急情况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的潜在影响,包括由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所辨识出来的紧急情况。同时应考虑单位内部和社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 2.2.1.1历史情况。本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所在社区以往发生过的

4、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等。 2.2.1.2地理因素。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 2.2.1.3技术问题。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2.2.1.4人的因素。人的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疲劳等。 2.2.1.5物理因素。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

5、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2.2.1.6管制因素。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讯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危险分析应该全面周到,从时间、空间、物质和人员上都要考虑。并且要根据危险对人身、财产、环境和生产经营的潜在影响来确定各类危险的大小,确定哪些风险是重点关注的风险。 2.2.2应急能力分析 针对各类紧急情况,确认现有的综合响应能力。包括各类应急响应资源,人力、物力和能力。为此,应考虑每一潜在紧急情况从发生、发展到结束所需要的资源。对每一紧急情况应考虑如下问题: 2.2.2.1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

6、是否配备齐全。 2.2.2.2外部资源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 2.2.2.3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资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继续下一步骤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应提出整改方案。例如:编制额外的应急程序、开展额外的培训、采购额外的设备、编制互助协议,签订专项合同或协议等。 249 2.3预案编制 根据企业风险和应急响应能力现状,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相关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时间表;编制工作任务清单,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时间;确定预案总体和各章节的结构;将预案按章节分配给每一位编写组成员。在应急行动涉及外部机构时,应与他们事先沟通协调。企业编制预案时应将相关的情

7、况报告地方*主管部门,将上级的应急要求和精神纳入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2.4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预案应经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充分讨论和修订、评审,经批准后发布预案。 2.5预案的实施 预案经批准后实施生教。但预案实施不仅指在紧急情况时的执行,应将预案融人单位的整体活动、包括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等。 3.应急培训与演习 3.1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和范围 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培训训练或演习应成为应急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应急救援培训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

8、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应急培训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培训的范围应包括: (1)*主管部门的培训、(2)社区居民的培训、(3)企业全员的培训、(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3.2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基本应急培训是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的最低程度的应急培训,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情况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尤其要加强火

9、灾应急培训以及危险物质事故应急的培训。因为火灾和危险品事故是常见的事故类型,因此,培训中要加强与灭火操作有关的训练,强调危险物质事故的不同应急水平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报警、(2)疏散、(3)火灾应急培训、(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在具体培训中,通常将应急者分为5种水平,即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每一种水平都有相应的培训要求。 3.3训练和演习类型 应急演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根据演习规模可以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根据演习的基本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

10、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 3.3.1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应急队伍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基础。基础训练主要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防护装备和通讯设备的使用训练等内容。训练的目的是使应急人员具备良好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3.3.2专业训练。专业技术关系到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是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健,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常识、堵源技术、抢运和清消,以及现场急救等技术。通过专业训练可使救援队伍具备一定的救援专业技术,有效地发挥救援作用。 3.3.3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救援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是

11、提高救援队伍实战能力的必要措施。战术训练可分为班(组)战术训练和分队战术训练。通过训练,可使各级指挥员和救援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3.3.4自选科目训练。自选科目训练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如防火、气象、侦检技术、综合演练等项目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救援队伍的救援水平。在确定训练科目时,专职救援队伍应以社会性救援需要为目标确定训练科目;兼职救援队应以本单位救援需要,兼顾社会救援的需要确定训练科目。救援队伍的训练可采取自训与互训相结合:岗位训练与脱产训练相结合,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在时间安排上应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保证训练有素,在训练前应制定训练计划,训练中应组织考核,演习完毕后应总结经验,编写演习评估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予以改进并跟踪。 2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