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驻波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弦驻波实验.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弦驻波实验弦驻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测在弦线上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振动时,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驻波波长与弦线密度的关系。 2、掌握驻波原理测量横波波长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在弦上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 2、在弦线张力不变时,用实验确定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学习对数作图或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原理 在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其中张力为T,线密度为m,则沿弦线传播的横波应满足下述运动方程: 2yT2y= (1) t2mx2式中x为波在传播方向的位置坐标,y为振动位移。将(1)式与典型的
2、波动22y2y方程 2=V 2tx相比较,即可得到波的传播速度: V=Tm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f,横波波长为l,由于V=fl,故波长与张力及线密度之间的关系为: l=1fTm (2) 为了用实验证明公式(2)成立,将该式两边取对数,得: logl=11logT-logm-logf 22若固定频率f及线密度m,而改变张力T,并测出各相应波长l,作logl-logT图,若得一直线,计算其斜率值,则证明了lT2的关系成立。同理,固定线密度2及张力T,改变振动频率f,测出各相应波长l,作logl-logf图,如得一斜率为-1的直线就验证了lf。 -1弦线上的波长可利用驻波原理测量。当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
3、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其所叠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一维驻波是波干涉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在弦线上出现许多静止点,称为驻波的波节。相邻两波节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见图2。 l 2图2 四、实验仪器 图3 仪器结构图 1、机械振动器;2、振动簧片;3、弦线;4、可动刀口支架;5、标尺 6、固定滑轮;7、砝码;8、实验平台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弦线的一端系在能作水平方向振动的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的振簧片上;在振动装置(振动簧片中间的小孔) 弦线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砝码;,在实验装置上还有一个可沿弦线方向左右移动并撑住弦线的可动刀口支架。可动刀口支架和滑轮固定在实验平台上,其产生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
4、不计。若弦线下端所悬挂的砝码的质量为m,张力T=mg。当波源振动时,即在弦线上形成向右传播的横波;当波传播到可动刀口支架与弦线相切点时,由于弦线在该点受到可动刀口支架阻挡而不能振动,当振动端簧片与可动刀口支架的弦线切点的长度L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即可得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振动簧片与弦线固定点为近似波节,弦线与动滑轮相切点为波节。它们的间距为L,则 L=nl2 (3) 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利用式(3),即可测量弦上横波波长。实验可将振动片到可动刀口支架相切点距离L。 五、实验内容 将仪器通上电,预热10分钟 将信号输出与实验导轨上的振动器相连,结构按图3操作。 A、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的
5、张力的关系 固定一个波源振动的频率,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以改变同一弦上的张力。每改变一次张力(即增加一次砝码),均要左右移动可动刀口支架的位置,使弦线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用实验平台上的标尺测量L值,即可根据式(3)算出波长l。作logl-logT图,求其斜率。 B、验证横波的波长与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在砝码盘上放上一定质量的砝码,以固定弦线上所受的张力,改变波源振动的频率,用驻波法测量各相应的波长,作logl-logf图,求其斜率。最后得出弦线上波传播的规律结论。 实验时须注意的问题: 1、须在弦线上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时,再测量驻波波长。 2、张力包括砝码与砝码盘的质量,。 3、当实验时,发现波源发生机械共振时,应减小振幅或改变波源频率,便于调节出振幅大且稳定的驻波。 七、思考题 1、求l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2、为了使logl-logT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3、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4、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