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高职称说课能力测试经典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中高职称说课能力测试经典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徐州市中高职称说课能力测试经典题职称说课面试问题 1.当前,终身教育的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社会化学习的思想、创新教育的观念,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的理论等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我们的教育改革,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a、从教学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和时代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知识和技能。 b、在方法上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即学习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 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播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对此,谈谈
2、你的看法。 答: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学习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可发展。 3.教师有哪些职责? 答:教好功课、教育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组织课外活动、协调好各种关系、提高自身素质。 4.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师德高尚,教好功课,教育好学生。 5.教师应具备什么素养? 答:道德素;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里素养。 6.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写出三种计划,请你谈谈? 答: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三种计划:即学年教
3、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7.教学中你用什么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a、创设问题情境;b、运用启发式教学;c、作业难度适中,能激发学生兴趣 d、适当进行奖励;e、及时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 8.你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做才能实现由“教书型”向“科研型”“专家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行为和研究行为是分离的,这种情况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及其不利,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要想实现由“教书型”向“科研型”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
4、精华型认识。 9.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做的? 答:课堂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加强管理教学,探究原理,背景,收效,鼓励学生做实验,建立自学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面对理智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0.传统教学时教与学两方面的叠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你如何理解? 答:教学时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即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
5、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原理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11.教师怎样评价学生? 答:不用固定尺度、框框要求,按不同层次评价学生,给学生提供机会显示才能, 12.教师违反教师法的行为有哪些? 答: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体罚学生,品行不良。 13.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原则主要有整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师生互动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反馈调解原则,请你任选一则,谈谈在教学中的运用? 答: 循序渐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注意教材前后连贯,新旧教材的衔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
6、握知识和概念。 因材施教:教师既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a、了解学生从学生的 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b、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内容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c、正确理解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有才能的学生,对差生耐心帮助辅导。 e、个别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14.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是怎样做的? 答:教是教师成为的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由被动的转化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不仅教会知识,更主要地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
7、程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改善教师教学行为,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改变原有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求教师从过去的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人生的引路人。教学行为要求转变师生关系,强调尊重、赞赏教学,要帮助引导学生,强调反思, 15.谈谈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性原则? 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创设情境问题,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践。 16.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承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
8、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7.你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答: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原来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8.叶圣陶先生说,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骄傲是仿佛集会的主席,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角色转变,首先这是教师角色的新变化,从传统的一味传授知识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新课程理论
9、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 19.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同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请你任选一种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及个性发展,即重学会轻会学。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要的是,没有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果,更要
10、重过程。 20.教师要有哪些专业素质? 答: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理论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1.你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 答:一堂好课应该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课堂效果好。 22.美国有位学者把教学策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第三种是以思维基础的对话策略。你最喜欢那一种策略?为什么? 答:喜欢第三种以思维为基础的对话策略。因为这种策略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可以培养
11、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前者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及个性的发展。 2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们建筑。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最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习再生能力,进而达到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 24.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和服务及社会实践及劳技,课程的开始,透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
12、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5.教学民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土壤,请你谈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民主? 答:树立教育民主思想,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不以教师的权威压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平等待人。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26.中学教师教如何向学生学转变? 答:首先,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一味传授知识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其次,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13、,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7.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你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做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答: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的转变。理解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8.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教学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一门科学,同时,在实施教学活动中,
14、方法的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怎样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教师要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魅力,又是一门艺术。 29.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谈谈你的看法。 答: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内容正确,语言流畅,普通话,板书合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0.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学习方式的转变,被动的接受学习忽视了学生
15、的思维与个性的发展。学习的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1.研究性学习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请你谈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答: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关注怎样学,还关注学什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研究性学习过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融合起来。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学,还包括艺术,道德,社会与生活等, 32.你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你打算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答:以
16、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开足开全课程,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与勇于创新的机会。 33.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哥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方法。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教给学生会学习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习的再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17、4.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向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果,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请你谈谈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答: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化,使用普通话,要简洁、明快,准确、生动,合乎逻辑,善于运用形象化语言,恰当的比喻,有幽默感,切忌说话罗嗦,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等。 35.教师要尽量采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感悟形成理念,结论应多由学生思考、感悟、交流得出。 答: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最大限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只在于组织点拨。再次教师在教学过
18、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善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面度现实,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6.抓素质教育是不是要取消考试,谈谈你的观点。 答:不能取消考试,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考试,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7.你的学生观是什么?教师如何抓好学生的自我管理? 答: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管理的参与者,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集体的作用,发挥班
19、委会的作用,如轮流当班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习惯。 38.作为教师掌握教育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掌握教育规律,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结教育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识别错误教育理论,改正错误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39.你如何理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答:我国现行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不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更好地贯彻方针,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40.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对教学效果有什么影响? 答:课堂心里气氛是指教师与学生班集体占优势的
20、情绪状态。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教师与学生积极性高,配合默契,情感共鸣,智力活动效率高,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好。 43.请你谈谈你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答:在教学上师生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具有丰富知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情感、人格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学生具有健康心理,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44.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
21、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a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为学生。b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感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的重要策略。 45.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答: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要自行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敬业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46.教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答:创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从感情入手。适用目标激励,优化育人环境,教师要发现
22、闪光点,寓教与活动中,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7.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肩负? 答: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业形式与内容,控制作业量,改革评价体系。 48.简单分析初中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学校教育的失误。家庭的不良影响,父母离异得不到关爱,家庭暴力,赌博,放任自流,社会的不良影响;网上的不良信息,迷恋网络游戏,交结不良朋友。 49.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争取最佳教育效果方面,学校应发挥哪些作用? 答: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家庭教育,参与社会教育,配合社会教育,发挥学校独特教育优势作用。 50.教学大纲对学校与教师有什么指导意义? 1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
23、要求和具体规格。2是答:国家对学校教学统一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各个学3加强教学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4教学大纲是编校各门学科的教学水平。5教学大纲规定了本学科的目的要求,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6教学大纲是衡量内容的广度、深度,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的进度和方法。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1.怎样把德育为首落实在实处? 答:坚持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教书育人,劳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 5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先天的遗传素质,家庭、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及个体的主观努力。答:2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
24、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指导家庭教育,配合社会教育,参与社会教育。 53.新课程中教师的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 、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1从答: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25、,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55.德育工作的三位一体式指什么?如何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答:学校、家庭、社会,取得家庭配合,通过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加强家教理论的研究指导,提高家教水平。加强家访工作送教上门,向社会公开阳光承诺,成立家长委员会。为班主任配备家长联系电话。开通校长热线,建立家长接待室。 56.说出四条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答: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7.政治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 答: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26、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政治教学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5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法、演示法。 59.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A、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成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是一个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6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答: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做好组织者,评价者,帮助者,与学生互相鼓励,做到教学相长。 61. 新课程强调是一种怎样的学习过程? 答: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