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复习名词解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复习名词解释1缺壁细菌: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出现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称缺壁细菌 L型细菌: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酶菌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 支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为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没有的甾醇,故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2伴孢晶体:又称内毒素,少数芽孢杆菌产生的糖蛋白昆虫毒素,是在
2、产生芽孢的同时,在芽孢旁形成的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3包涵体:病毒粒大量侵染动植物细胞,在这些细胞内形成具一定形态、构造的“群体”,可使宿主细胞病变 4枯斑:植物病毒粒侵染植物细胞,而在植物叶片表面呈现的病斑,称枯斑 5噬菌斑: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的重复感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这样,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透明不长细菌的小圆斑,这些圆斑由无数个噬菌体粒子组成的群体,称为噬菌斑 6空斑:由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类似噬菌斑的动物病毒群体 7病斑:单层动物细胞受到肿瘤病毒的感染后,会使动物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类似细菌菌落的病灶,称为病斑
3、8烈性噬菌体:凡侵入细菌后,进行营养繁殖,导致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烈性噬菌体 9温和噬菌体:侵入细胞后,与宿主细胞 DNA 同步复制,并随着宿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下去,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性噬菌体 10溶源化: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基因不被表达,其基因组与宿主染色体同步复制,因此当细菌分裂时,它可以复制加倍并随之传给子代细菌,这个过程叫溶源化 11溶源菌: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即称温和噬菌体,而其宿主就称溶源菌,它是一类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能相互长期共存,一般不会迅速出现裂解的宿主细菌 12前病毒或前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不以成熟和感染状态存在于细胞内,而是以潜伏状态,这就被称
4、为前噬菌体状态 13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14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或壳内类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一般仅由裸露的rna组成 15朊病毒: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感应性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变性 16病毒: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17培养基(medium,culture medium):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 18 次生代谢物:
5、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做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 19恒浊培养:通过调节培养基流速,使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的连续培养方法。 20恒化培养:以恒定流速使营养物质浓度恒定而保持细菌生长速率恒定的方法 30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一般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连续培养:指向培养容器中连续流加新鲜培养液,使微生物的液体培养物长期维持稳定、高速生长状态的一种溢流培养技术 31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32消毒:一种采
6、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33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34化疗:即化学治疗,是指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35抗生素: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 36基因突变:泛指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可遗传的变化 37光复活作用:经UV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就可出现明显
7、降低死亡率的现象 38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39完全培养基: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 40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 41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42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43原养型: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44基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途
8、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45感受态: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 46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自觉设计、操纵、改造和重建细胞的遗传核心-基因组,从而使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定向变异,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 47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相互关系,称为互生,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松散的相互关系 48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独特结构、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密切的一种相互关系 49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
9、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50拮抗: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51水华:指发生在池、河、江、湖或水库等淡水水体中因富营养化而引起的藻类过度繁殖的自然现象 52赤潮:指发生在河口、港湾或浅海等咸水区的水体,因富营养化而导致其中的蓝细菌、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的暴发性增值、聚集,从而使水体呈现红、棕色的自然现象 52 BOD:即“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又称生物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
10、,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毫克数 53 COD:即化学需氧量,是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指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在高温下燃烧变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需的氧量 55 DO:即溶解氧量,指溶于水体中的分子态氧,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56 SS:悬浮物含量,指污水中不溶性固体态物质的含量。 57 TOC:总有机碳含量,指水体内所含有机物中的全部有机碳的含量。 58生物被膜:生长在潮湿、通气的固体表面的一层由多种活微生物构成的黏滑、暗色菌膜,能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或某些有毒物质 59沼气发酵:产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H2还原CO2等碳源营养物,借
11、以产生能量、细胞物质和代谢废物的生理过程 60传染: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在突破其宿主的三道防线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产生特殊酶和毒素,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反应的过程 61外毒素:病原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产生 62内毒素:革兰性阴性菌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 63类毒素:用0.3至0.4甲醛溶液对外毒素脱毒后获得的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原有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 64血脑屏障: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或某些药物从血流入脑组织或脑脊液的非专有解剖构造 65炎症:机体对病原体的侵入或其他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66补体:存在于正常人体或高等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主要成分是球蛋白),能增强或扩大抗体的“补助”功能 67免疫应答:一类发生在活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免疫的系列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