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504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心律失常流行病学及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现状调研报告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除器质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可合并各种各样心律失常外,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胸、心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等均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并可导致临床症状而需要治疗。 据统计数据表明:在世界发达国家中约有720万心脏疾病患者患有心律失常症,美国患病人群约占30%;每年原发性房颤住院者为21.5万人,继发性房颤已超过140万人次。我国心律失常患者约占0.9%,患者人数超过1000多万。随着我国进

2、入老年化社会后,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心律失常发病率相应增高,约占心血管疾病的20%。 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特点,总体上是南低北高,而且已有年轻化和不断增长的趋势,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搭桥手术的年龄已向前推进了510岁,非药物疗法中除颤、起搏、消融、手术的迅速发展,对心律失常的治疗虽然具有一定作用,但是药物疗法仍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具有简捷方便、顺应患者心理的特点,能较好的改善与房颤相关的并发症,关键是降低心肌梗塞猝死率。抗心律失常药特点是:药物研究进展较快,临床药品门类较多,市场上具有卓越业绩的新品甚少。该类药物通常采用Vaughan Willims分类方法,按其电生

3、理作用不同,分为钠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四大类,临床应用的药物已近40个品种。 从我国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构看,应用成熟的药品与国外差距较小,治疗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用药中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和胺碘酮均具有较高的普及率,控制房颤和房扑心室率的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新型第类钾通道阻滞剂已受到业内的普遍关注。 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基本生理作用是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离子流而影响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传导速度,消除折返,抑制自律性和触发活动,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同时又可能制造新的触发活动、新的折返和新的心律失常,因此抗心律失常西药是把双刃剑

4、。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受体拮抗剂,普罗帕酮、胺碘酮、美西律等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寻求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长期使用不增加死亡率的理想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中医治疗心悸病的研究日益重视和完善,尤其是辨证施药,因证而异,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劳倦及先天禀赋不足、大病久病失养等,导致机体出现虚实两大证候。实证多为气滞血瘀、痰湿阻滞,肝经郁火等,虚证多为气阴两虚、阳气虚衰、阴血不足等;实证心神扰乱而动,虚证心失所养而悸。经临床发病情况统计,实证型心律失常患者占到68%,虚证型心律失常患者占到近32%。 中医多

5、采用益气补肾、活血化瘀、行气活血、清热泻火、宁心安神等为主的治疗方法,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不但能够控制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又能兼顾引起心律失常原发病的治疗,从而起到双重的作用。 根据国家基本医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和临床用药情况统计,常用抗心律失常中成药有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养心定悸颗粒、心速宁胶囊,其中: 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是国家第一个批准上市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也是第一个符合国际主流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该药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心律失常。 参松

6、养心胶囊(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通过了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与西药对照的临床研究,被证实具有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该药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气阴两虚、心络瘀阻所致心律失常。 养心定悸颗粒具有养血益气,复脉定悸的功效,主治气虚血少所致心律失常。 心速宁胶囊为国家三类新药,具有清热化痰,宁心定悸的功效,主治痰热忧心所致心律失常。目前已完成循证医学经济学调研工作,下一步将和牛津大学合作,完成其细胞电生理学实验研究工作。 上述药物中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养心定悸颗粒为国家基医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药物,其中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在临床应用、研究上比较成熟;从上述4个药物功效和主治来看,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养心定悸颗粒主要针对的是虚证,而心速宁胶囊针对的是实证。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深远意义,将治疗实证型心律失常药物纳入国家基医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扩大中医药受惠人群是未来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