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547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心理危机的一般常识;第二,如何识别心理危机;第三,遇到有心理危机的人,我们该怎么办? 心理危机及其影响 所谓危机就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心理的危机呢?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强,很大的事件对他来讲也扛得起来。有些人很脆弱,一点点小事也能把他摧跨。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恋爱失败、学业受挫等,平时的应对方法不能解决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严重的话很可能出现自杀。自杀是心理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因

2、为事先会有一些征兆。当我们了解这样的规律,找到这样的特征,就可以提前预防。当然不是所有的自杀都是这样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不属于我们说的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二是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三是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危机没有什么可怕的,心理危机人人都会有。大家可以想一想,从你记事到现在,有没有过不知所措、心里困扰、混乱慌张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当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面临大大小小的压力,承受的能力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就会出现危机。一般来讲,大部分人的危机在四周到六周内可以解决,但有一些人的

3、危机就很难解决,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甚至可能实施自杀的行为。人人都可能出现危机,因此我们要互相关心。如果真的发生危机的时候,自己个人难以应对,最好找同学、朋友倾诉。作为同学、朋友、同事发现了这种情况,要主动热情接近这些人,这才是好朋友、好同事。 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危机经常发生的阶段,因为青年期是从稳定的儿童期走向稳定的成年期的过渡。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会面临很多危机。一是发展性危机。因为我们在发展的转变、过渡阶段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比如第一次被别人追求,当你看到第一封情书的时候是不是吓得不知道塞哪儿好,不敢对任何人说。随着我

4、们慢慢长大,会有很多新的经验,面对这些发展性的危机。二是境遇性危机。比如学业不良,考试不及格,研究生没考上,恋爱失败等大学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事件。三是存在性危机。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思考过死的人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生和死是人生的基本课题,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会去考虑生命、死亡:我什么时候死,我应该怎么样去过自己的一生。探索人生,探索自己发展,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思考肯定会有很多的困扰。很多青年人有这样的想法:我存在的意义到底何在?按照佛语说,生命就是走向死亡的迂回曲折的过程。有人说,人终极的目的地就是死亡,反正我是死亡,我干吗还活?这些存在性的困扰,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探索1

5、 自我、探索人生时会遇到。 心理危机不是哪一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能遭遇心理危机,可能是某些方面的丧失而极度痛苦,可能是某一种角色没有了,某一种关系丧失了,某一种经验上的一种失败。比如说考试不及格、遭受拒绝。当我们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困扰的时候,每个人心理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一样。 心理危机常常是比较严重的状态。从心理困扰一直到精神障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病,可以分很多层次。有一些轻的困扰,调解一下,或者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可以化解,但如果不去寻求帮助,这些问题又不能解决,久而久之可能会酿成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到自杀意念的时候就算比较严重了。 心理危机有哪些可能的结果? 当事人

6、不仅顺利度过危机,而且学会处理困境的新方法。 危机虽然度过,却在当事人的心中留下了一块“疤痕”,形成偏见,留下痛点, 限制今后的社会适应。 自杀 未能度过危机,陷入神经症或精神病,当事人心理适应水平明显降低。 危机干预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境,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境中的个人及其周围的人们。 危机干预是一种短程的帮助过程,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有时也被称为情绪急救。 危机之所以能够预防,是因为危机心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遇到一个人处在危机状态,该怎么帮助他?下面主要说说对自杀行为的识别与干预。 研究表明,每年中国有28.7万人自杀,250万至500万人

7、自杀未遂。自杀主要集中在15-34岁的人群,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5岁左右,是自杀的高危人群之一。 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性自杀两类。情绪性自杀是由于爆发性的情绪引起,如委屈、悔恨、内疚、羞愧、烦躁和赌气等情绪状态引起的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甚至呈现刹那的冲动而发生,这种类型只能当场进行阻止。理智性自杀是由于自身经过人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后,逐渐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这类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长。 何种人群易有自杀倾向? 抑郁 抑郁症状及自我封闭同时出现被称为青少年自杀的前兆。许多调查表明四分之三的自杀青少年有多项抑郁症状,许

8、多患有严重抑郁症。 患抑郁症的女孩通常表现退缩,沉默,沮丧及不活动。男孩有毁灭性及攻击性行为的趋势,争取老师及父母的注意力。攻击性通常导致孤独,孤独也是诱发自杀的危险因素。 虽然抑郁症状常见于自杀者,但抑郁并非是自杀未遂或自杀的绝对诱因。青少年可以在没有抑郁的情况下自杀;也可以出现抑郁,但并不自杀。 2 焦虑 研究表明,焦虑的症状与自杀行为是有关系的。男性自杀未遂与焦虑症状明显相关, 而女性相关性则不明显。 精神疾病 虽然较少青少年患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狂躁抑郁症,但青少年若患有重 症精神病其自杀危险极高。 自杀未遂史 无论有无上述症状,曾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史都是重要自杀危险因素。最

9、近负 性生活事件也是自杀行为的重要诱因。 自杀的诱因有哪些? 脆弱青年人易把轻微的冲突理解成具有伤害性的事件,而诱发焦虑等过度反应。他们把常见的冲突看作是有损人格尊严的严重事件。可能带来严重伤害性的事件有。 1. 家庭变故; 2. 与朋友同学绝交; 3 3. 自己敬爱的人或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死亡; 4. 恋爱关系破裂; 5. 与他人的纷争及丧失; 6. 发生违法违纪事件; 7. 受到同伴排斥、孤立; 8. 受人欺负或迫害; 9. 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考试失败; 10. 在考试期间,承受过度压力; 11. 失业或经济问题; 12. 坠胎; 13. 患艾滋病或其它性传播疾病; 14. 重病; 15.

10、 自然灾害。 16. 如何识别自杀的先兆与信号?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几乎每位自杀者都会提供一些线索和信号,有些线索和信号是可以识别的。 1、言语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说: “我想死。” “我不想活了。” 间接向人说: “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 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 流露出无助或无望的心情 突然与亲朋告别 谈论一些可行的自杀方法 2、行为上的征兆: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 明显减少与其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 抑郁的表现 将自己珍

11、贵的东西送人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饮酒或吸烟的量大增 此外,以下的行为线索也很重要,包括:退缩和独处明显增加;出现失眠且很持久;食欲不振;工作或学习成绩下降;自卑感和羞耻感等。 3、自杀预兆还包括: 4 自己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诉说或在日记、绘画中表现出来; 情绪性格明显反常,焦虑不安,无故哭泣; 抑郁状态,食欲不好,失眠; 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变; 回避与人接触,与集体不融洽或过分注意别人; 行为明显改变,对生活麻木冷漠的人,像突然变了一个人,敏感又热情; 无故送东西、送礼物给亲人或同学,无理由地向他人道谢或致歉; 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成绩骤降。 如何帮助有自

12、杀征兆的人? 如果遇到一个人处在危机状态,该怎么帮助他? 第一、向他表达你的理解和关心。同理他的心情,接纳他的感受,避免责备怪罪。 询问他目前的困难,以及困难带来的影响。我们看到有的同学、同事、亲友最近好象情绪比较低落,可以主动关心他:最近你不怎么爱说话了,挺不开心的,能否告诉我一下是咋回事?不知道你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不知道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请大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考虑受助者的感受。比如我们在帮助贫困生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说,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我帮你。这样会让别人很不舒服。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说最近我看你好像挺沉闷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样说让他感觉到你很

13、关心他,如果你不关心就观察不到他的变化,于是传递了一种关心和陪伴。不过要注意,一般人都不喜欢那种居高临下的帮助,有时候过了头的热情和帮助,反而让当事人觉得自己很无能。我们帮助别人不是要代替他做什么,而是要让他看到自己的力量,去彰显他的能力。另外我建议,大家在关心别人的时候尽量不要用肯定的语气,要用虚拟的语气,要给人家和自己一个台阶,这样可以让人感觉舒服一些。 有人要自杀,都站在楼顶边儿上了,马上就要跳了。如果你说,不要自杀,最蠢、最自私、最不负责的人才自杀;或者说要想想对不对得起爸妈啊等。这样说会让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人可以理解他。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的时候,通常是受到了责备、指责或者是

14、被人喋喋不休地讲道理。 在一个人要自杀时最需要的是理解、关怀、希望。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站在那儿是万不得已的选择,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很痛苦。要不谁想走这一步啊?这在专业心理咨询中叫同理心。要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想想,当一个人要自杀的时候,你去跟他说理,其实是在说他自私、没良心、不懂得父母、不体恤别人,这是责备、批评、挖苦。这只能加重他的危机。不要认为“大喝一声”就能让试图自杀的人幡然悔悟。公开向试图自杀的人理论并劝告他停止自杀,并相信这种论理会使对方认清自己的问题,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第二,多听少说,尤其不要教导。更多地让当事人说,他说是一种倾诉,他说是一个自我整理的

15、过程。如果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你说再多的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只能让他觉得你跟他距离很远,所以少说多听。 第三,提问时要用开放式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要有耐心,不要因为他不容易与你交谈就轻言放弃。有时沉默以后会出现重要的信息,有时5 当事人很伤心、痛苦的时候,你什么都不用说,静静地坐在他身边本身就传递了一种支持,陪伴是有力量的。 第四,要允许他流泪,允许他表达,不要担心他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果真的出现的话反而是好事。如果是大哭也没关系,释放完了以后就会感到痛快和轻松,所以你不要担心。这时千万不要跟他说不要哭,哭是一种治疗手段,哭能减轻压力。 第五,发现一个人有自杀的念头时,不要

16、先批判他,要先接纳他。这时候不要试图改变他内心的感受,不要试图改变他的观点,千万不要跟他辩论。 第六,给予希望,让他知道面临的困境能够有所改变,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第七,可以跟他谈论自杀。可以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死。他如果说想过,就接着问他,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你可以多了解他心里的想法。不要怕问这个问题,有时刻意回避反而可能错过一些机会。 不要这样问:“你没有自杀的想法,是吧?” 第八,相信他们说的话;当他们说要自杀时,应认真对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及时跟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联系。决不排斥或试图否认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性”。当有人谈到自杀时,决不能把这一问题看做是“操纵性的”或并不是真的想

17、自杀。如果这样做,处于危机中的人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排斥或谴责,这是很不明智的。 第九,如果发现一个人有自杀倾向,不要承诺你会对此保守秘密。你可以跟他说,在你看来他的生命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你无法做出不跟别人说的承诺。 第十,如果你发现一个人马上要自杀,一定不能让他独处。如果发现有自杀的行为,马上要把他监管起来,这个监管并不是说要剥夺他的自由,而是一种保护。 对有自杀倾向的人有一个“三要原则”:第一要倾听,第二要建立关系,第三要针对自杀求助者寻找他实施自杀的各种可能性,他计划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自杀,这些都要尽可能多地了解。 此外,还有一个“九不原则”:不要说不能自杀,不能认为要自杀很

18、幼稚,不要说其实自杀者并不敢真的自杀,不要说自杀者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的,不要跟自杀者讨价还价,不要对自杀者所说的事情表示震惊,不要答应自杀者你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讨论死得值不值得这样的问题,不要让自杀者感到孤单,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理解、尊重、欣赏、称赞、支持、关怀,因为这是人性最根本的需要。 不要做: 1、不要恐慌 2、不要单独一人应对 3、不要过多怀疑耽误时机 6 4、不要让大众媒体过度宣传报道 5、不要对求助者责备或说教。 6、不要批评求助者或对他的选择、行为提出批评。 7、不要与其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 8、不要被求助者所告诉你的危机已过去的话所误导。 9、不要否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 10、

19、不要让求助者一个人留下,不去观察他,不与其取得联系。 11、不要因周围的人或事而转移目标。 12、不要,把过去或现在的自杀行为说成是光荣的、殉情的、荣誉的或将其神化。 对自杀的误解。 对于自杀,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误解,事实上有时会被一些假象弄得混淆不清。有关自杀的误解如下: 一、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事实上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与一个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可能使其产生相信的感觉,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缓解他们的压力,愿意花时间重新获得控制。 二、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真正自杀 事实上大量的自杀身亡者曾经威胁过别人或者对他人公开过自己的想法。 三、自杀是一种不

20、合理的行为 事实上从自杀者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四、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事实上仅有小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疾 五、想要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想死,他们只是想要逃离那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境遇,大部分曾经想过要自杀的人现在都很高兴他们还活着。他们说当时他们并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想终止自己的痛苦。 六、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事实上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它是习得的或者是情境性的。 医.学教育 网整.理 七、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 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企图,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要么克服这种想法,要么寻

21、求帮助,要么死亡。如果他们自己能够从短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就会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八、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威胁可能结束 事实上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当想自杀的人严重抑郁后变得情绪活跃起来的时候。一个危险的迹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杀未遂后出现“欣然”期。 九、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并和他人分享个人财产,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者在情绪好转后,才有精力开始作出一定的计划,安排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时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 十、自杀总是一种冲动行为,事实上有些自杀是冲动行为,另一些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才实行的 7 案例分析: 8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