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成长论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567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与成长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学与成长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学与成长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学与成长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与成长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与成长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学与成长论文浅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以自身体验为例 摘要: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从幼儿期到童年期和青春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成长 心理变化 心理需求 自我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从婴幼儿期逐渐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在我们的身体不断生长发育的同时,心理上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对于婴幼儿时期,我们是没有记忆的,但长大后会经常从妈妈口中听到对我们幼年时的描述。由于我的父亲常年外出工作,我从小只在母亲的臂弯里长大。母亲性格大大咧咧而能干,独自带大我和弟弟,还承担着不轻的家事,不辞劳苦。在母亲的描述中得知,幼年时代的我特别爱哭,

2、除了睡着的时候,醒来就时常哇哇大哭,有时夜里也哭得厉害。幼儿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而哭便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通常表达幼儿的某种生理需求,例如饮食需求,身体上的不适,此外幼儿也会通过哭来表达心理上的不适。因此,爱哭的我应该是有某种不适应。 对于童年时期,我是有依稀记忆的,印象里最温暖的便是奶奶。由于母亲每天都有很大事情要忙,很多时候我由奶奶带着,她是个温和慈祥的老人,十分疼爱我,那时的我性格活泼,还有小孩子的任性。妈妈总说我要是在哪里跌倒了就趴在那里,谁拉也不起来偏要等着妈妈来扶。童年时期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都有种自我中心主义,对亲近的人存在很大程度的依赖,我也不例外,喜欢故意吸引大人的注

3、意。后来,弟弟出生,由此父母对我的关注便无可避免地变少了,对于这份疏忽,也是促使我内心发生变化进而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来抗议,向大人诉求关爱。接下来我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学习上成绩还可以,悟性较好,我想这也和心理上比同龄人要稍稍早熟一些有关,于是朝着懂事乖巧的好学生方向发展,也因此得到了大人多一些的表扬和青睐,这份关注填补了之前心理上的失落,同时也给自己造成了一份压力,在心中形成了希望自己一直优秀的意识,害怕失去这份关注。上学之后,便十分爱看书,也有些多愁善感,经常读到一些故事和文章便会让我也跟着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也许就是爱看书的习惯促成了我的性格渐渐向敏感内敛的方向发展。

4、 在青春期的一段时间里,内心的自我意识急剧地膨胀,我开始追求个性,变得更加固执和叛逆,和母亲也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常闹矛盾。我对自己中意的事情十分固执,而父母也总是强加阻拦,互相难以沟通。正值青春期的我,虽然有很多想法和需求,但是并未得到满足,甚至遭到了蛮横的对待,事实上,我觉得自己在那段叛逆的日子里,心理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这些伤害的作用是双方面的,一方面让我更多地去和自己对峙,思考自己的生活,获得多一些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这些心理印记难以磨灭,并且青春期的心理活动对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后来逐渐成熟,内心稍强大一些的时候,我总在思索,在青春期这个

5、敏感阶段,父母和孩子究竟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正确地相处?我想给孩子充分的尊重是必要的,逐渐长大的孩子也需要更多的自我空间,需要倾听和理解。青春时期,总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的挣扎,有的时候情绪低落,孤独无助,怨天尤人,有的时候又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总有一种无助感,心理上突然生长得小宇宙得不到抒发,和父母的交流渐渐变少,更多地倾向于和同龄群体交往,身心开始脱离父母而走向独立。 对于我们这代人,高考也是人生中一次比较重要的成人礼,经过了高考,我们奇迹般地一夜长大。高考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让我们为了自己而拼尽全力去奋斗,集中所有的力量去准备,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

6、洗礼。由于高中时的叛逆,学习上不是很用心,无奈数学底子太薄弱,意料之中地落榜了。当这个事实摆在我面前时,还是在一股浓重的悲伤和绝望总深受打击。面对家人的奚落和周围人的冷眼我只有横眉冷对。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我开始反省自己,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我梦想能够进入大学校园,可是现在这个梦却碎了,最后我下定决心去复读。复读的日子里,我不断地告诫自己,既然你来到这里,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是唯一的目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认清自己,沉下心来,经过一年踏踏实实的努力,第二年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内心经过短暂的狂喜之后便是如释重负的坦然,这是我辛勤付出应得的果实。可以说经过这两次高考,我的内心变得坚韧,承受

7、得住压力,脚踏实地。也比以前成熟许多,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必须自己承担,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叛逆和任性已经渐渐从我身上消失,认识到自己和家庭以及他人是怎样一种微妙的关系,像个大人一样生活。 高考之后,开始踏入大学校园,我心里新奇而又焦虑,因为这陌生的一切让我紧张,从农村来到城市,多少有些不适应。适应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机体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与环境保持平衡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就是适应,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面对每一个人生的转折,面对每一种新的生活,都会有一个适应期,来实现人与环境新的平衡。如此看来,大学新生面临一个新生活的心理适应期,多多少少出现适应性问题,便是生活的必然了。好在还有

8、室友,其中两个和我是老乡,很快我们就熟悉起来,宿舍成了我的根据地,这才有了归属感。人具有群体属性,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而实际上由于大学生活的特殊性,造成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减少。因为我不喜欢捆绑式的结伴,无论做什么都要一起的生活,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时常有种孤独感,也不如以前自信,因为同学们都很优秀,而显得自己十分普通。如今已经大四,面临就业的压力,除了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还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了不让自己一直庸庸碌碌下去,我努力地在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停地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求有所提高,希望能够完全摆脱对家庭的物质和心理依赖,实现完全的独立。面对新生活要坚持自强自立,因为新的一段人生旅程到底要靠自己走。 人类的心理是一个奇妙而复杂的世界,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在成长中,我们不断与自己对峙,体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