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839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 杨锡宏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科学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在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已转变了观念,改变了教法,都能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同时,也都能充分用媒体进行教学了,鼓励学生课外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孩子与生俱来的探究天性,把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让孩子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并且会产生一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科学探究的本能。这就激起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时老师还要正确地引导,不要使学

2、生偏离我们的目标,使他们的思维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得出的结论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能说出自己这样想的原因,能用一定的知识解释某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这就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完成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我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科学课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创设教学情景并导入新课,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好奇心,是上好一节科学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

3、动力。因此,教师的备课也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猜谜语、故事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为探究活动做了好开头。如:我在三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一课时,在导入时让学生猜谜语:“叶子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镰刀外面长毛毛,镰刀里面藏宝宝。”学生猜后,就明确知道了本节课我们所需要研究的问题了。对种子的探究就会引发许多兴趣和问题,探究教学的氛围营造得更浓厚。接着老师设置疑问:种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入了本节课所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 二、实验器材的准备是教师教好科学和学生学好科学的

4、关键。 准备好实验材料,是保证科学探究时间的关键。教师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材料要具有科学性、可接受性、趣味性和普通性,使学生乐于并善于探索、研究,自由独立地支配这些材料。在动手实验前,能根据这些材料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根据现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这就是要求教师课前要考虑所提供材料能否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研究出什么,解决些什么.因此材料要精心选择。在种类上,所选材料即要便于学生操作,又要能充分说明问题,保证实验的作用与效果,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实验效果的器具、材料。如磁铁有磁性一课中如果把磁铁中间用线绑起来悬挂在铁架上,做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用铁架台作支架就不恰当,因为磁铁能吸铁,会导致方向不准确。

5、还有后面的磁极的相互作用一课的实验,两块磁铁靠近“磁极相同互相排斥,磁极不同互相吸引”的现象明显也会受到影响,因而教学时可以用木架代替铁架台。在数量上,能少用的东西尽量少用,保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看到实验的现象。如水的三态变化,冰吸收热量溶解成水,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实验时,烧杯中的冰就不要加的太满,以免在加热时太费时间。在难易程度上,要提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典型材料,安全易操作。让他们通过一定时间的摆弄,较容易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引路石。因此要把好动的孩子吸引到科学课堂上最好的

6、方法就是用实验辅助教学,这是最好的方法。 实验课首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去做所谓的探究实验,乱乱哄哄,气氛倒是很热烈,但是学生无从下手。真正的实验课应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的实验课才会是一节成功的实验课。还有我认为上好一节实验课,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准备好有层次的实验财料,为学生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做好必要的准备。其次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组内分工到位,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再次教师要给学生充足自由的时间、空间支配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离不开教师必要的指导。科学就是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教师在上课时应尽量多的放手让学生

7、独立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实践与探究的空间。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实践与探究的空间。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种子发芽实验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知道了种子发芽与水有关,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种子发芽与阳光、温度等条件有关吗?这时,教师不需作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8、让他们把种植的绿豆种子一盆放在明亮有阳光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学生发现绿豆种子发芽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温度,空气等条件。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找到了提出的问题答案,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让小灯泡亮起来一课时,我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没有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灯泡发光,而且提出问疑问:“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通过亲自实践,小灯泡亮了,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