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848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上好高效历史复习课怎样实现高效历史复习 历史教学中,复习是为了巩固已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过程,并且还是一个重新学习,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历史复习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复习目的不明确,想到那复习到那,无法完成复习任务;二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新授课的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只注重知识内容的复习,不重视复习方法的指导。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 怎样实现高效的历史复习,经过六年的中考洗礼,我们区历史学科积累

2、了一些经验, 一、制定详实的复习计划,是实现高效复习的前提。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有了计划,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置于计划之中,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按照科学的复习计划行事,可以使自己的复习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低效行为。在进入复习前要根据教学目标、复习内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水平情况和复习方法的设想四个方面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要细化到每节课复习的内容。这样的复习计划使教师能按部就班的按排每周的复习内容,保证按时完成复习任务。 二、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3、是实现高效复习的基础。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从纵横两个角度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它同时也是所有考试命题的准则。新课标中关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应该贯彻到复习每一册教材,每一课内容之中,每一课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属于识记、理解、运用哪个层次的要求,在复习时都应准确加以把握。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复习课教学,才能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考试说明是每年中考命题的依据,它细化了课程标准对考试的知识内容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是体现命题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

4、科学准确地体现考试的要求,具有规范考试命题和指导考试备考的双重作用。历年的中考试题是课程标准要求和考试说明的体现,研究历年试题能够了解试卷中会出现哪些题型;在不同的题型中,要考查哪些知识和能力;了解试卷的整体布局,了解整个试卷和不同题目基本的 1 难易程度,能把握试题的特点和各类型题答题的具体要求。研究考试说明和历年考试题,对高效复习有指导作用。 三、指导学生更大效益的使用教材,是实现高效复习的最佳途径。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它也是学生考试参考的主要资料,教师在整理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利用教材,是实现高效复习的最佳

5、途径。 1、 指导学生做到“一清”、“二白”、“三落实”,最终能全方位的把握教材。 一清:让学生清楚三本书的基本线索;“二白”:学生明白每个单元讲和重要人物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学生明白书后大事年表的使用;“三落实”:一落实课程标准在每一课的具体要求和每一个考点在书上答案的准确位置。落实每一课的“想一想、认一认、议一议”的答案;落实课后材料阅读和自我测评和答案。 2、 指导学生做检索目录,更便捷的找到试题所对应的考点的要求。 检索目录有二种,一种是用口序纸在书边做检索目录,将每一课的考点写在口序纸上,一种是将书前面的目录表按照考点的要求加以细化。 3、 指导学生按类别整理补充的材料,并粘贴在书上,

6、学生能更准确迅速地找到所需 要的材料。 四、上好每节复习课,是实现高效复习的关键。 高效复习能否落到实处,最终还是要看复习课的教学是否高效。历史复习课均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怎样使学生在复习课后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并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 1、依据复习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每节复习课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制定三维目标的要求,避免只注意知识目标的达成,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渗透。目标的制定还要分散考试说明中能力的要求,避免每节课均全面的培养多种能力,结果是每个能力目标也未落到实处。 2、明确复习课的基本结构应该有三个环节:知识整理巩固、练

7、习、反馈。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承,不可或缺。合理分配三个环节使用的时间,整理巩固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发现问题反馈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 2 3、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选择恰当和典型的练习题。试题的选择要求不能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的类型要与中考题型保持一致,试题的难易度要适当,题量也应适中,最好当堂教师能面批一些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反馈环节不断地向学生指导开卷考试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4、依据不同的学生的层次,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避免每节课均用一种复习模式。 5、优化管理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督促,课堂上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还可以采用小组竞赛,抽签答题、叫号接龙等方式,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总之如果说制定计划、研究课标、考试说明,指导学生使用教材是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复习,那么上好每节复习课是我们实现高效复习的主阵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