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905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前提。企业要有更大的发展,关键是依靠员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创新。如何培养与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是所有成功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创新能力有深层次的认识,准确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抓好四个环节,是提高和发挥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企业蒸蒸日上的重要条件。从本质意义上讲,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创造前所未有的“第一个”。创新能先于他人,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突破、新发展。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如产生新的设计、新的工艺、

2、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发展能力等。简言之,它是一个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与开发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重要与迫切。 提高对创新能力的再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说,创新能力是人们应用发明成果开展变革活动的能力。这个变革活动是指包括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将新事物推向社会,并使社会受益的系统变革活动。因此,发明创造是创新的基础,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种企业行为或社会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员工的职业竞争与就业,要求员工特别是高级经营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应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发扬创新精神,科学进行创新,以实现“以新应变”、“以新取胜”之

3、目的,做到针对新情况创造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完善新制度、开拓新市场、获得新效益。 创新能力是员工职业能力的核心。创新能力又是一种潜能,需要开发。创新能力通常由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和创新技能等构成的。企业员工要能提高和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准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经验,就不可能产生创造思维,不可能通过联想、想象去发掘和创造新的事物。所以,丰富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例如:一口新的油井试油作业前制定技术方案就是一个创新过程,一次成功的试油作业操作过程,一般情况下80%以上取决于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者掌握的知识和

4、经验,只有20%左右取决于当时的随机应变。知识对于创新能力虽显得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创新能力和知识是等同的。我们常常发现,两个人的知识水平差不多,但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差别,有的能搞发明、搞创造;有的则不然,虽知识渊博,但缺乏创新能力。这就是说:知识仅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世界上的发明创新者不全是学者、教授,但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人绝对搞不出发明、创造。 2、智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创新能力和智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是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而创新能力固然需要知识、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但更需要的是想象力,思考力和意志力。一定水平的智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

5、件,但是智力的发展绝对代替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智商高,创新能力不一定高;而智力低,创新能力不一定低。这种事例在石油生产现场屡屡发生,一些工人技师的发明、革新项目超过普通高级工程师的大有人在。 3、想象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创新过程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所谓想象,即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感知当时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事物,能回忆起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却经历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这种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认识活动,就叫想象。根据所形成的事物形象有无独创性,可将想象划分

6、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类。在人的各种创造活动中,创造想象在产生假设、揭示规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想象能力丰富,进而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有可能出成果。 怎样培养和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许多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抓好以下环节正是解决这一课题的主要途径。 1、在实践中开发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开发创新能力,这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创新、能力和品质的内涵决定了创新能力是在实践应用中形成的。创新是将新技术首次成功地推入市场,使其得以广泛应用。创新能力的构成,是人们对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技能的付诸应用。企业员工欲提高创新能力,应力戒“只想不动”、“只学不用”的惰性,树立积极的人

7、生观、价值观,自觉努力地将所学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长创新能力。 石油企业在生产实践中,连续数十年不间断地开展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不仅涌现出如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等高级技能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实践中调动了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取得了油田开发、科研攻关和油井稳产高产的经济效益。如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石油工人的楷模、胜利油田采油高级技师王为民,坚持围绕原油生产的实际大搞技术革新,先后取得了30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5项获得国家专利。还有全国技术能手、刷镀大王、江汉油田电镀技师董乐山,他研究发明的可溶性阳极高堆积镍刷镀溶液及刷镀工艺,填补了国

8、内外刷镀技术的空白,创直接经济效益约164万元。董乐山的成功吸引了中国刷镀界100多位专家、学者的目光,被刷镀界公认为“刷镀大王” 。具不完全统计,全国石油、石化工业企业年度评比上的部级技术能手数百人,技术改革、发明创新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 2、有意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和感觉、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思维有别于其他认识过程,是更高层次的认识活动。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可以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推知过去、预见未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创新思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往往会

9、产生新的思维成果。通俗地讲,它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支柱,欲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认真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在探索未来领域和在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对多种思维方法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训练题目多种多样,有的题目答案是唯一的,有的答案是多解的,有的答案是不定的。训练的目的在于按题目要求,使训练者敞开思想,无拘无束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进行思考、分析和联想,去寻找可能的答案,从而开发思维能力。其训练方法,一是参加培训,一是自修提高。在

10、训练过程中,强调以练为主,不是以“听”为主,训练要联系实际,重在注重实践,要放松思想,大胆进行思考。为了能够集思广益,对各种思考应做出扼要的记录,以备重温提高。 3、注重创新个性品质的锻炼 创新个性品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点。人们往往很重视开发智力、提高智商,但常常忽视情商的锻炼和提高。事实表明:事业的成功,只有20%来自智商,其余80%来自情商。创新能力也是一样,它的很大部分来自非智力因素,如创新个性品质及情感智力。在创新能力的四项构成中,仅有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技能,而缺乏胆识、活力、冒险精神与团队精神,是难以开展创新活动的。只有员工具备了创新个性品质,才有可能以过人

11、的胆识和勇气去克服困难,才能创造性地去学习和工作、追求卓越,才能去掌握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技能,发扬团队精神、带领团队创建新的成功。 4、努力营造先进文化环境 创新是一种企业行业或社会行为,其组织内部的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等均影响创新活动的推进,其中文化的影响力非常深远。中国古代有不少发明属于世界领先,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文化环境,缺乏创新意识,不注重技术创新,导致后来国势国力不但没有增强,反而逐渐削弱。创新能力的障碍,有许多是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和束缚造成的。欲破除创新能力障碍,就要从认识和营造先进的文化氛围入手,重视个人的先进文化修养和所在企业、单位的先进文化氛围的营建。

12、因此,企业应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所谓企业文化,在国外叫“公司文化”。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发展战略、奋斗目标、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企业行为、企业形象等内容。 企业宗旨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企业员工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精神风貌的总和。企业精神是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价值、发展目标、经营战略、企业道德、企业风貌等诸多精神因素的集中表现。企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勤奋创业的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上进的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勇担风险的公平竞争精神,遵章守纪的道德至上精神,面向顾客的信誉至上精神,服务社会的积极奉献精神等。企业精神是产生企业凝聚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抓好企业宗旨和企业精神的宣传教育,使之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有了正确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作为指导,就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推向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