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2040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地理内容多、知识点琐碎、时间紧的情况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建构性学习和知识的整合,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 教学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工具,又称“大脑使用说明书”。和传统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心智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

2、,同时激活了右脑。整个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被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它既可以呈现知识网络,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能很好地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引起人们关注源于它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有

3、效利用思维导图对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解决学生难于建构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课堂记忆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等瓶颈问题非常有帮助。 以下谈谈本人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教学的体会: 一、 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空间定位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某些重要的经纬度数值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空格里,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照地图完成填图、绘图练习,使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达到复习地图的效果,假以时日,学生可以做到“胸有地图”。 如欧洲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35N60N和060E的温带地区。要求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纬30线、南北回归线、北纬60线以及0经线、90E、120E、等经线经过

4、的大洲、大洋和重要国家。要求学生熟悉世界地理教材中介绍的5个区域和考试大纲规定的7个国家的海陆位置、地形分布、大江大河等轮廊特征,特别是掌握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或有特色的地理事物,它们是判断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 二、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特征,进行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学习时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必然事倍功半。引入思维导图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区域最具特色的特征。 如学习欧洲西部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则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

5、板块交界处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干旱是西北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较远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寒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特征,地势海拔高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 以青藏高原为例,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事先准备好的思维导图,学生对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必然印象深刻 2引导学生理清地理知识头绪,抓住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形成知识脉络。 1 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弄清每个区域各种自然要素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脉络。 如七年级下册认识大洲亚洲和欧洲中的亚洲,作为一个大洲学习的案例,通过对该洲的学习,不仅教会了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

6、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点,同时也为地区和国家地理区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本节内容共分两课时,思维导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如下: 通过这些教材案例的复习和分析,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步骤:先从位置和范围入手,进而研究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环境要素包括人口、民族、文化、经济、交通等。只是不同的区域在区域要素分析的侧重有所不同,如俄罗斯侧重自然要素中的矿产资源和人文要素中的交通,巴西则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其所产生的人地矛盾问题。在中国区域地理中则更加突出该区域的特征和核心,如新疆是西部

7、开发的重要阵地,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等。 3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区域间存在的相同点和区域差异。 比较法地理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比较法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比较日本和英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差异;比较美国和澳大利亚队农业生产的差异;比较北纬60纬线经过的亚欧大陆东、中、西部气候差异;比较南北美洲地形、气候的差异;比较南美洲南端大陆两岸气候和生物的差异;比较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及其特征差异;比较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气候与澳大利亚西海岸气候的差异;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特征和形

8、成原因的差异;比较中国四大区域特征的差异;比较中国四大工业区的特征、发展条件等。 4.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借助思维导图发现区域问题、提出区域发展策略 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区域问题。如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问题、中东的水资源问题、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等。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区域发展予以合理评价,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例如:结合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综合治理等问题。 2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区域地理教学中小组探究教学的效率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讨论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

9、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效果不好,甚至还容易“跑题”,造成讨论式教学中效率不高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情形,通过预设的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要求学生紧密围绕话题展开,由一名学生负责记录下其他同学的观点,通过讨论确定各个部分的重点内容,然后将精要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复制给其他同学,这样就得到了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案例分析。教师再让各组学生演示各自的讨论结果,并在学生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深化,集思广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思维导图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将不再孤立、被动、枯燥地背诵地理知识,而是积极地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培养、提高搜集地理信息和筛选、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地理教学中更加高效地推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